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吕祖谦是南宋一位非常重要的学者,后人对他的研究在三个主要问题上发生了错误:一是颠倒了吕祖谦的学术传承次序和地位,认为吕祖谦的理学思想和心学思想来自朱熹、陆九渊,功利思想来自陈亮、叶适;二是认为吕祖谦的思想兼容朱熹、陆九渊;三是将吕祖谦的中原文献之学解释为对图书资料的占有。这些错误影响了人们对吕祖谦学术的评价,也影响了对南宋学术的整体认识,所以这些错误有必要纠正。  相似文献   

2.
《贵耳集》所说吕祖谦“进书大”没有根据。吕祖谦编纂文献贯彻了吕学道统,是非鲜明。吕祖谦宗师二程,继承家学,总结历史,开始逾越“孔孟规模”,表现了“仁者之勇”。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吕学的渊源、"取人之长"的学术风格及吕祖谦的人格魅力等方面简论吕祖谦在鹅湖之会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指出鹅湖之会对当时和后世学术的积极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4.
《入越录》是吕祖谦的长篇日记体游记,记载了吕祖谦与潘叔度的十八日会稽之游,语言朴质平实,简拔切当,大多以白描为主,个别段落则能娓娓道来,细细铺写.作者尤其对光与色有着敏锐的感受,使得文中点染着鲜丽的色彩与美妙的光晕.《入越录》对田园风光与农村生活的关注早于以田园诗人而著称的范成大的《吴船录》,显示出吕祖谦作为一个真正的思想家对于世道民情的关注;从题材上来讲,也是对传统游记内容的开拓.文中还体现出吕祖谦重自然和要求人工亦应“殆若天成”的审美取向,是吕祖谦纪游散文中文学价值最高的作品.  相似文献   

5.
吕祖谦是南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文学家,是乾淳年间最受欢迎且成就最高的老师。当时多云从教千人,今可考者初步统计仍有219人。吕祖谦门下多出俊杰,或为政治领袖,或为学术领袖。这些门下为宋元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作出了重大贡献,使吕祖谦的学术对后代发挥了影响。浙东学术成为一个时代的学术、一种独立的学术,成为中国学术史上一个重要的发展环节,时移境迁不断地发展壮大,这一现象发生在浙江,而不是朱熹所在的福建,或陆九渊所在的江西以及其他地区,是与吕祖谦的倡导与亲身实践分不开的。今人多将浙东学术的发展归功于朱熹而忽略吕祖谦,有些数典忘祖,这是受朱陆门户恶争影响的结果。我们需要开拓、改换思路。加大对吕祖谦甚至其门生的研究,甩掉多年门户之争留下的惯性,追寻吕祖谦学术的真成就,追寻南宋学术研究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欧公本末》是吕祖谦临终前完成的一部书,因刊行较少而流布不广,黄灵庚主编《吕祖谦全集》方整理入集出版。该书保存了不少与欧阳修有关的北宋文献,一是可补充现存宋人文献的不足,二是不同的记载,可为现在研究宋人资料提供参考,三是记载详细。这对研究欧阳修、吕祖谦乃至北宋学术,都具有一定的认识和文献价值。  相似文献   

7.
比较吕祖谦《易说》与程颐《易传》,分析《易说》的解《易》体例及其中体现的理学思想认为:吕祖谦从“势”“理”两个维度解《易》,视诸卦阴阳爻是循环转移的,他把《易》视为讲道德修养的书,体现了鲜明的实用主义倾向,又以柔顺为“明德”,突破了程颐的解《易》思路。此外,《易说》还对君臣职分作了限定。《易说》较全面地体现了吕祖谦的易学思想。  相似文献   

8.
严粲是宋元易代之际的重要诗经学家,后世理学家多将他划归吕祖谦所在的东莱学派或林光朝学派。通过梳理相关历史资料,比较严粲《诗缉》与吕祖谦《吕氏家塾读诗记》、朱熹《诗集传》的体例异同,并分析《诗缉》的引述文献,可知严粲应当和吕祖谦、朱熹一样,属于宋代经学里的兼综学派。  相似文献   

9.
吕祖谦的《读诗记》是一部有特色、有价值的著作,在保存资料以及《诗经》教育方面都发挥过重要的作用,于《诗经》研究史上也有广泛影响,得到众多《诗经》研究者的推崇。但是,从明代陆(?)以来,人们错误地认为《公刘》以下文字非吕祖谦撰写。本文多方考证,证实了吕祖谦对《公刘》以下的著作权,并进而论述了《读诗记》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朱熹用“东莱之弊尽在于巧”,批评吕祖谦之学问“投机取巧”。学界关于“巧”具体何指,聚讼纷争,且莫衷一是。回归具体历史语境,吕祖谦之“巧妙”,主要在于其文章工夫,表现在其对文道并进的重视与修辞技法的推崇。此种“巧妙”的文章工夫,彰显了吕祖谦重建文统的旨趣:为了实现文以传道、文以经世,他建构了以修辞技法为门户,以文道并进为堂奥,以经世致用为旨归的宋学之文统。  相似文献   

11.
尽管以理学名家,吕祖谦却对文学的发展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通过《吕氏家塾读诗记》、《左氏博议》等讲义和编辑《古文关键》、《宋文鉴》等选本,吕祖谦向学生鲜明地传达了他兼容文学与理学的教育理念,这对文学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而他对选文的精心点评,对文章命意布局、笔法技巧的细致探讨,不仅成为学习者的最好教材,也成为文论的新体式,促进了散文批评的繁荣和散文创作的发展。吕祖谦出色的文学鉴赏力更推动了“唐宋八大家”称号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吕祖谦是南宋乾淳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历史学家。他不拘门户之见,“泛观广接”各家学问,融汇涵养而成为名噪一时的“吕学”,反映了南宋社会思潮的总趋向,历来颇受重视、影响深远。本文对吕祖谦的学习心理思想进行了发掘和整理。吕祖谦认为,学习的意义在于实用,学习与“主敬”、虚心、立志、笃信和恒心等非智力因素密切相关。他还提出了一套学习的原则和方法,在深思、讲习、学史和日用等方面都有其独到见解。  相似文献   

13.
《毛诗》从史学角度解诗,依据世次来定诗之美刺,以史实阐释诗篇内容。作为史学家的吕祖谦将《毛诗》以史证诗的传统发扬光大,或以史解诗,或以诗证史,可以看出吕祖谦的宗毛倾向。  相似文献   

14.
新近出版的《吕祖谦评传》(潘富恩、徐余庆著,南京大学出版社一九九二年版),是一部填补了中国思想史研究中一个空白的力作.作者通过对吕祖谦家世、生平和思想的深入探讨,准确地把握了其思想学术的特点以及在中国思想史上应有的地位,从而弥补了学术界多年来对吕祖谦研究的缺憾.作为一位南宋乾(道)、淳(熙)时期的著名思想家,吕祖谦曾因与朱熹、张栻"同德同业,未易轩轾"(《宋元学案》卷五十一《东莱学案》全祖望案语),而与其并称"东南三贤",又以其深厚的家学渊源,在当日思想界独树"吕学"(或日婺学)之帜,与朱熹道学、陆九渊心学鼎足而三,如全祖望所云:"宋乾、淳以后,学派分而为三:朱  相似文献   

15.
吕祖谦的思想学术,具有深厚的家学渊源,并受到林之奇、汪应辰、胡宪及朱熹、张木式、陆九渊、陈亮等众多师友的影响。在南宋儒学诸派中,吕祖谦之学调和众学,不主一家,主张经史并重,强调务实致用,具有鲜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6.
吕祖谦《吕氏家塾读诗记》、《吕氏读书记》题名相似,各书目对《吕氏读书记》记载较少,已有记载之间也存有矛盾,这给吕氏作品整理及研究带来诸多不便.通过对书目、序跋及网络资料查询,可以确定《吕氏家塾读诗记》与《吕氏读书记》是吕祖谦两部完全不同的作品,《吕氏读书记》今疑已亡佚.  相似文献   

17.
吕祖谦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大家。他继承和发展了儒家传统的民本思想,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主张保民安民的施政之道,阐发了"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重民思想,"勤政为民,加惠百姓"的爱民思想和"取民有制,富民强国"的裕民思想等。吕祖谦的民本思想具有显著的特征和重要的历史价值,对后世民本思想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吕祖谦的史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祖谦(1137年—1181年).字伯恭,婺州(今浙江金华)人,学者称东莱先生.他是南宋初期的一位著名思想家,同时又是一位重要史学家.但他在史学上的成就,迄今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其实,吕祖谦“邃于史事”,并留下了不少很有价值的史学著作.梁启超很欣赏他的史论;自寿彝先生也指出,吕祖谦的史学“还有待于深入研究”.笔者不揣浅陋,试就其史学思想略陈管见.不妥之处,敬祈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19.
学界对吕祖谦的历史哲学颇有研究,但未曾详论人心在天道、历史之间的沟通作用,作者将吕祖谦哲学命名为“心史”哲学,聚焦心的面向,还原了吕祖谦哲学的“史-心-天”基础结构。历史是心的表呈和记录,心是人身所禀赋的天道,历史原是天道通过人心在时空中的直接表呈。但人心在现实中存在被遮蔽的风险,导致天道在实然的历史中或隐或显。为使实然的历史呈现其应然的面貌,吕祖谦主张观史修心的通天工夫论:要求作为历史主体的人们通过身临其境的以心观史方式体贴历史人物之心、史家之心乃至天心,观史心修己心,让己心回归万事万物“皆吾心之发见”的天心状态,从而使历史呈现其作为天道之运动性展开的至善情状。  相似文献   

20.
中华书局本《苏轼文集·史评》所收《历代世变》和《韩愈优于扬雄》两文均非苏轼所作,且都从二程之语改编而来;《史评》所收《李靖、李勣为唐腹心之病》一文,与清人所辑苏轼季子苏过《斜川集·书二李传后》一文大体相似,应也不是苏轼所作。诸文误系为苏轼作品,似始自《三苏先生文粹》。世传吕祖谦《东莱标注三苏文集》中也存留有这三篇文字,吕祖谦刊刻过二程《遗书》和文集,应不会误将这种源自二程的伪作系在苏轼选集中,所以该书应非吕祖谦专意选编标注的三苏文集。不过,《东莱标注三苏文集》的集结成书,或是以流传出来的吕祖谦编选《宋文鉴》的手抄、批注稿为基础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