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马克思、恩格斯在著述活动中阐述了渐进发展的思想。在1917年十月革命过程中,列宁形成和提出了"渐进发展"的理论。苏俄新经济政策时期,列宁着眼于无产阶级国家必须正确处理同私有者农民之间的关系,阐述了"渐进发展"的理论。在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丰富和发展了经典作家的理论。如将渐进发展与社会稳定相联系,提升了对渐进发展重要性的认识;在具体的管理工作中提倡"渐进性",将理论变成了工作原则,增强了"渐进发展"的可操作性和适用性。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在总结巴黎公社革命的经验时提出,在无产阶级掌握政权的国家里,必须由民众对公职人员实行选举制、监督制和随时可以撤换的制度,以防止他们演变成骑在人民头上的官僚。列宁在十月革命后提出了加强党内监督和行政监督的思想。在中国改革开放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提出了深刻的社会主义监督必要性的理论,提出了全面的系统的监督途径的思想,这就丰富和发展了经典作家的思想。  相似文献   

3.
当代中国农民利益问题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益问题是农民问题的核心。当代中国农民利益流失比较严重 ,其中既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问题。乡镇政府与农民利益密切相关 ,精简其机构、转换其职能对减轻农民负担、维护农民利益至关重要。从长远来看 ,户籍制度和农地制度的创新 ,以及农会组织和农民专业合作组织的兴起 ,是切实维护农民利益的根本举措。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工人阶级理论可以从三个方面理解:早期的工人阶级主要指从事体力劳动的产业工人;在后期,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把雇佣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一并纳入了工人阶级范畴;无论是在资本主义条件下还是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工人阶级始终是推动社会前进的最基本的动力,是革命和建设的主体.当代中国工人阶级和传统工人阶级比较出现了新变化,这些新变化主要表现在:当代工人阶级从身份象征转变为职业概念;当代工人阶级和资产的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当代工人阶级出现了阶层分化和贫富差距.  相似文献   

5.
经过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农民流动思想的梳理,发现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农民流动思想,主要集中在对农村劳动力过剩、城市化、农民工的异地转移与本地转化、农民有序流动等问题的论述上.根据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农民流动思想,了解当前农民群众实情、努力搞好特色城镇化建设、注重异地转移与本地转化两手抓、切实提高农民素质,是破解当前中国农民流动难题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解决中国农民土地问题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土地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一个根本问题,能否解决好这一问题,将关系到中国革命的成败。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的过程中,善于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提出了一系列正确的解决农民土地问题的方针政策,并付诸实践,较好地解决了旧中国难以解决的农民土地问题,这不仅使中国革命获得了成功,而且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为中国农业现代化的起步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张可  宗成 《理论界》2014,(1):10-12
农民问题是事关中国发展的最大的影响因素,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势必要研究中国农民问题,农民问题对于实现马思主义中国化具有深刻的历史影响,马克思主义农民问题的理论和实践观点对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本文主要从马克思主义理论对农民地位的客观评价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工农联盟启蒙思想两方面入手,引出农民问题的相关理论在中国的实践和发展,论述了毛泽东和邓小平两位革命伟人把马克思主义农民观点应用于中国革命和建设,进而获得了适应中国国情的农民问题的相关理论,并运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与实践成果解决农民问题,使得马克思主义农民问题理论在中国社会得到了实践和发展的同时,也造福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9.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根本产业,农民是农业的主体,农民问题是国民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根本问题,农民问题是农民的生产、生活问题.我国是一个传统型的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所以,今天的农民问题不可轻视.重新认识新形势下的农民问题,对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农业产业化进程,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1871年的巴黎公社虽然短暂,但它的一些探索具有开拓性价值.巴黎公社曾面临农民问题困境,为了争取农民阶级的支持,公社做出过积极努力,但因为多种原因的制约,公社没有解决好农民问题,没有争取到农民的广泛支持,没有建立一定的工农联盟,这是公社最终失败的重要原因.巴黎公社在处理农民问题上的经验与教训对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中国当代农民阶层的文化诉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振勇 《河北学刊》2003,23(2):83-87
在当代中国,随着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民主政治进程的加快,农民阶层现实的社会地位和生存状况使其产生了一种对反映现代文明的先进文化的强烈诉求。这种诉求是基于农民阶层由传统生存方式向现代生存方式的转变而产生的,基本包括社会控制文化、技能文化、休闲文化和制度文化四类。这些文化诉求将随着农村社会的小康建设,在市场型农村经济模式和二元结构的农村政治社会生活管理体制的逐步形成、完善的过程中得以满足和超越,最终在农村形成现代社会主义文化模式。  相似文献   

12.
发展是我们时代的主题。中国的发展包含了多种矛盾,既有以往发达国家所遭遇过的许多矛盾,也有中国在参与全球化进程中所面临的特有的矛盾。当代中国发展的经验为中国乃至世界的发展理念提供了沃土。如果说,中国理论是对当代中国发展和中国道路的理论总结的话,那么,五大发展理念的提出则是解答中国发展问题的智慧结晶。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观。  相似文献   

13.
严书翰 《东南学术》2005,(3):4-8,36
本文论述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发展理论主要由两大部分内容构成.即他们从历史唯物主义和社会学这两个层面论述社会发展理论的内容.在总结一百多年人类社会发展实践和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人和我国理论工作者从四个方面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发展理论.  相似文献   

14.
论马克思人的发展理论及其在我国的当代价值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克思提出了人的发展本质就是人的内在本质力量的对象化、并在这种对象化过程中占有自己本质;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和他的对象性世界的生成是相互促进的;人的发展由自身社会活动所内在规定等。这些思想对于我们在当代社会主义条件下确立以人为本的发展观,在深化改革、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整体文明过程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5.
当代西方规制理论和我国企业集团发展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介绍了西方规制理论的兴起和演变,尤其是对于经济性规制理论在政府对于企业进行行业规制中的运用进行了有益的探讨,并运用这种理论结合我国企业集团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作者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我国农地非农化中政府行为的博弈论解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我国,政府直接掌控农地非农化过程,因此要研究我国农地非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就必须将政府作为一个重要的研究对象.本文通过一个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农地非农化中的博弈模型,对农地非农化中的地方政府行为选择、中央政府的制度变革行为进行了分析,解释了当前地方政府成为主要的土地违法者、中央政府农地非农化制度变革艰难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社会学的"剥夺"理论与我国农民工问题   总被引:43,自引:0,他引:43  
李强 《学术界》2004,(4):7-22
通过剥夺理论研究中国农民工在政治、经济、社会权利等方面所受到的不公正待遇,对农民工的绝对剥夺、相对剥夺、多阶剥夺等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探索针对中国农民工的剥夺具有怎样的新特点,造成何种社会后果以及怎样避免冲突型社会后果等问题.迄今绝对剥夺还是主要问题,但随着绝对剥夺程度的逐步降低,相对剥夺问题地位会上升.绝对剥夺程度的降低并不一定带来社会稳定.不稳定常常发生于经济发展、民权意识提高和社会地位上升时期.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工农民主专政苏维埃政权的建立,在中国国家形态转型上有着重大的制度创设意义,促进了社会新风尚的形成,扩大了共产党的影响力,迫使南京国民政府作出积极的反应,但也有着不容忽视的消极影响。苏维埃政权的兴衰,为我们今天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丰富、可资借鉴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具有开放性与包容性、科学性与前瞻性、实践性与创造性、整体性与全面性等特征。邓小平社会发展理论是关于中国社会发展的科学理论,是对当代发展理论的创新。  相似文献   

20.
和谐社会应该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谐的社会.和谐社会应该有一整套的宪政制度安排.如环境保护制度、顺畅的社会流动制度、合理的利益协调与分配制度、安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宽容与有效的社会矛盾化解制度等.我国宪政建设的目标是生态宪政建设、人本宪政建设、和谐宪政建设.生态宪政建设是要解决人与自然的和谐问题,人本宪政建设是要解决人与人的和谐问题,和谐宪政建设是要解决人与社会的和谐问题.加强这三个方面的宪政建设,最后达到的目标就是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