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张挺  解永照 《南都学坛》2012,32(4):88-92
随着环境保护的课题从传统的侵害人身健康的大气水质污染等领域,迈向更加高级的保护主观利益的领域,景观利益的保护就成了不得不面对的崭新的问题。对于这个新问题,首先,有必要结合我国的实际进一步深入探讨景观利益的私法保护性问题。其次,在承认景观利益的私法保护可能性的基础上,目前我们还不能广泛认可"景观权"这样一种权利,然而景观利益的存在是难以否定的。最后,关于景观利益是否受到违法的侵害之时(即所谓违法性判断),可以借鉴日本最高法院就国立景观诉讼作出的判决。即综合考虑被侵害利益的景观利益的性质和内容、侵害行为的样态程度、侵害的过程等因素判断是否予以保护。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利益第三人合同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论证了此种合同存在的价值,指出应在我国合同法中规定此制度,以弥补现行合同法的缺陷。同时,也提出了相应立法建议,以供立法参考。  相似文献   

3.
我国民法通则规定,自然人的权利能力始于出生,针对胎儿这样一个孕育在母体中的特殊生物体,因其尚未出生,不具有权利能力,当然不是民法上的民事主体,这就导致了在面对现实生活中频频发生的侵害胎儿利益的案件,被害者常常因为法律的空白而感到无助,得不到应有的法律保护。任何人均有从母体受孕到出生之过程。此间的利益需要保护,对于胎儿"只因出生时间的纯粹偶然性而否定其权利是不公平的"。  相似文献   

4.
论反垄断法的消费者利益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消费者利益保护是反垄断法的主要目的之一.如何将消费者利益保护的良好愿望落到实处,是各国反垄断立法、实施反垄断法时面临的一个共同性问题.在此,以反垄断立法对消费者利益的保护为基础,对反垄断法执行过程中如何体现消费者利益的导向,消费者如何在反垄断法实施中保护自己的利益以及在反垄断案件中消费者利益保护的代表诉讼等问题展开讨论.认为反垄断领域的消费者利益只有在立法者、反垄断执行机构、消费者或消费者代表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  相似文献   

5.
本文结合深圳经济特区实际阐述了特区劳动法的体制和特点,并将深圳特区的劳动法和香港的劳动法进行比较,进而指出香港劳动法律体系的特点,最后对深圳特区劳动管理法律制度提出了具体意见。  相似文献   

6.
在宏观调控法律关系中,受控主体相对于调控主体总是处于弱者和较为被动的地位,其利益也因此容易受到侵犯。我国无论在立法还是在学术研究上均忽视受控主体利益的保护。调控主体在追求社会整体利益的同时,还应当保护受控主体依法享有的权利,以平衡社会整体利益和个人利益,更好地实现宏观调控的任务。  相似文献   

7.
消费者利益保护是反垄断法的主要目的之一。如何将消费者利益保护的良好愿望落到实处,是各国反垄断立法、实施反垄断法时面临的一个共同性问题。在此,以反垄断立法对消费者利益的保护为基础,对反垄断法执行过程中如何体现消费者利益的导向,消费者如何在反垄断法实施中保护自己的利益以及在反垄断案件中消费者利益保护的代表诉讼等问题展开讨论。认为反垄断领域的消费者利益只有在立法者、反垄断执行机构、消费者或消费者代表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  相似文献   

8.
自然人成为死者即丧失主体资格,而人格权是一种专属权,其主体的灭失将导致该权利的丧失,因此死者不再享有人格权,但其某些人格利益依然存在。死者人格是否需要保护是一个值得研究的理论问题,对死者人格利益的保护,是基于对死者的尊重,对其家属、后代情感的抚慰,以及对社会公平的一种维护,是人权保障的内在要求。我国对于保护死者人格利益的法律制度还不够完善,本文通过对死者人格利益的界定,提出保护死者人格的理论依据,并就完善我国死者人格法律保护提出自己的建议,以期对立法和实践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
我国民法中人格权制度的建立使得民事主体充分享有人格尊严,自然人的民事权利始于出生,终于死亡,因此,在自然人死亡后,就不再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不再享有民事权利。这就意味着死者并不享有民事权利,但这并不能否认死者的某些人格利益仍然要受到法律的保护。从学界观点及司法实践来看,自然人死亡后其名誉、姓名、隐私等人格利益仍然不受非法侵害。本文从与死者人格利益保护相关的概念出发,指明死者人格利益保护的必要性;对死者人格利益保护的理论基础、法律依据等进行分析;提出了死者人格利益保护的范围及归属,明确了侵害死者人格利益行为的认定及责任承担;最终对死者人格利益的民法保护进行了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劳动法》作为我国劳动法部门的法典形式,由于规制重点不突出,操作性也比较差,已经不能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当前完善我国劳动法的立法体系,应着重做好"进"和"退"两个方面的工作。在"进"的方面,要进行包括《劳动基准法》、《就业促进法》、《集体合同法》、《劳动者薪酬保障法》等在内的单独立法;在"退"的方面,需要把社会保障法从劳动法体系中独立出去。  相似文献   

11.
《劳动合同法》关于劳务派遣制度的规定仍然存在一些不足。在劳务派遣单位的资格限制方面,缺乏配套的保障制度;在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的连带责任方面,规定得过于笼统;在派遣期限方面,缺乏明确的限制。应增加劳务派遣单位资格的配套性规定,合理划分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在连带责任中的主次责任,明确劳务派遣的最长期限。  相似文献   

12.
通过分析《劳动合同法》实施前后劳动者的工资水平、相对就业水平以及劳动者收益的代理变量劳动收入份额的变化,发现《劳动合同法》实施后短期内大幅提高了劳动者的工资水平与企业要素投入中的资本劳动比,扭转了该法实施之前劳动收入份额持续下降的趋势。经历调整期的波动之后,工资、资本劳动比的变化率又回归至正常水平,但劳动收入份额持续上升。《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可以有效促进工资水平的上涨,抵消该法对劳动者相对就业水平的不利影响,为劳动者带来正向的收益效应。  相似文献   

13.
依据<劳动合同法>对用人单位利益规定的必要性,深入剖析<劳动合同法>对用人单位利益的规定.它表现在用人单位制定劳动规章制度、服务期的规定、保密义务和竞业限制等方面,最后阐述法律对此问题的进一步规定,以此完善<劳动合同法>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劳动合同法》的颁布实施引起了理论及实务界的诸多批评,批评的核心是认为该法过度地增加了企业用人成本,干预了企业灵活的用人制度,从而可能导致企业负担过重而破产,最终给经济和就业都造成负面影响。但从劳动者、企业及社会三个方面的长期成本与收益的视角展开综合比较分析,该法长期实施对三者都将是有利的,有助于构建和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并最终促成人与经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5.
论国际劳动标准与我国《劳动法》的修改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国际劳动标准也称国际劳工标准。加入 WTO后 ,中国已全面进入了国际主流社会 ,市场的全面开放必然导致资本、信息、劳动力的全球流动 ,它要求我们的法律制度要与国际条约、国际惯例接轨。这就突显出《劳动法》在一些方面的规范 ,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要求 ,与国际劳工权益保护的接轨和衔接的问题 ,是修改《劳动法》不可回避的问题。中国政府已加入 1 7个国际人权公约 ,1 997年 1 0月和 1 998年 1 0月签署了联合国《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和《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而七项国际基本劳工公约所涉及“核心劳动标准”,也是《经济、社会、文化权利国际公约》和《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的基本内容。因此 ,《劳动法》的修改必须要和国际劳动标准接轨 ,这是中国加入 WTO及全球一体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中国作为联合国和国际劳工组织成员国以及加入国际人权公约要认真履行成员国和公约的义务。笔者认为 :劳动权的保护应是修改《劳动法》的核心内容。由于劳动权的相对义务人即用人单位拥有公民劳动权实现必须依赖的生产资料的所有权或经营权 ,公民相对于用人单位而言始终处于弱者地位 ,而“公正”、“平等”是现代法律的本质要求 ,这就决定了公民享有的劳动权中必须包括争取与相  相似文献   

16.
2012年《民事诉讼法》将公益诉讼确立为一项基本原则。公益诉讼除体现出诉讼制度的共同原理和规律的共有原则外,还具有体现自身特点的特有原则。通过价值分析、比较分析等方法,对公益诉讼的社会本位原则、有限处分原则、有限调解原则等特有原则的理论基础和内容进行探讨,以期为公益诉讼的深入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劳动合同的民事合同的性质和劳动合同本身的特殊性决定了诚信可以而且应当成为劳动合同法的基本原则.诚信原则贯穿劳动合同法的始终,在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解除等各阶段都得到了充分的运用.诚信原则对劳动合同法的完善提出了新要求.  相似文献   

18.
劳动合同的民事合同的性质和劳动合同本身的特殊性决定了诚信可以而且应当成为劳动合同法的基本原则。诚信原则贯穿劳动合同法的始终,在劳动合同的订立、履行、解除等各阶段都得到了充分的运用。诚信原则对劳动合同法的完善提出了新要求。  相似文献   

19.
《劳动合同法》从立法之初,其立法宗旨就引发了社会各界的激烈争论,主要集中在立法根据以及"单保护"还是"双保护"等问题上。应从倾斜保护的角度认识《劳动合同法》的立法宗旨,即《劳动合同法》既不是"单保护",也不是"双保护",而是在保护劳动者权益的同时,兼顾保护了用人单位的利益。  相似文献   

20.
经济补偿金是对劳动者在用人单位所作贡献的补偿并兼具社会保障功能,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后,用人单位都应依法支付给劳动者经济补偿。在解读《劳动合同法》的基础上,探讨了经济补偿金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