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文化现代化的选择与走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不仅是一种经济现象,还是一种文化现象,忽视了这一点就难以实现社会主义两个文明的共同建设。可见,在市场经济发展中加强文化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一、对中国文化现代化历程的回顾中国近现代的文化发展,虽历经坎坷,但却始终是在告别古典主义,增强现代意识,追赶世界潮流的逐渐现代化的道路上前进。在一个半世纪的文化交流中我们看到,如何克服民族文化危机,以建立新的社会文化发展规范,这一价值取向构成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讨论的核心内容。而且这一讨论自始自终存在着三种主张、三种选择。第一种选择和主张是…  相似文献   

2.
传统文化的现代化是一个历久弥新的问题,以往我们主要探讨传统文化如何适应现代人的生活与要求,变革它的内容与形式。而且,一提到传统文化,人们有意无意地以汉民族的文化为主要内容。实际上,在现代中华民族视野下观照传统文化,应该包括各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因而传统文化的外延是极其广阔的。从建设中国特色的现代化,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来说,运用传统的优秀文化来化转现代化过程中的一些负面因素,是当前我们需要努力去做的一项工作,在这方面以往我们做得很少。因此,本文提倡在现代中华民族的视野下来从事传统文化的"两化"工作。  相似文献   

3.
儒家伦理传统的现代转化向度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儒家伦理传统的现代转化问题是五四以来学术研究和学界争论的重要课题,对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和中华民族的文明进程及文化进步具有先导性意义。本文从文化立场、伦理精神再生、理性化、制度伦理等四个方面展现了作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4.
商品经济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需要适应的经济政策、政治体制、社会机制和科学技术,更需要具有现代意识的思想文化与之协调、配套。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需要一种木同于传统文化的新文化,这种新文化的建构为市场经济提供了坚实的精神支柱和思想指导,在某种程度上决定着市场经济的成败与安危。当代的中国必须建立一种新文化。然而,这种新文化究竟应该如何建立?对这个问题的争论很大,分歧亦很大,墨守成规地熔守中国传统文化固然是愚蠢可笑的,那么,邯郸学步地照搬西方文化就能够行得通吗?本文拟从研究文化的熏染、递增、传播…  相似文献   

5.
在世界现代化进程中,以欧美资本主义国家为代表的西方现代化道路和以苏联社会主义国家为代表的传统社会主义道路都曾极大地推动了现代化事业发展,却也都存在着固有的矛盾与缺陷,酝酿着现代化的危机.一个多世纪以来,中国现代化事业在经历被动适应与主动迎接后成功探索和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并开始走向引领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  相似文献   

6.
中国现代化与传统思想文化的关系是一个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的问题。从文化研究的观点来看,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基础之一,便是传统思想文化,因此,在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就有一个如何对待传统思想文化的问题。同时,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在现代化建设中,也有如何发挥作用和实现自身现代价值的问题。这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有的研究者认为,现代化必须以传统为基础,传统必须以现代化为目标。这个看法,对于现代化和传统思想文化的关系来说,大致也是适用的。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现代化历史新时期的中国要发展,要前进,必须逐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社会主义理论在我国新时期的一个重要发展。与此相联系,当代中国的文化,必须要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这种文化,不仅是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文化的一种积淀,而且是几千年历史文化传统的一个发展和新的“自我”的形成。因此,它也就必然地与长期的传统文化有所不同。就是  相似文献   

8.
中国的现代化能否实现,是关系到中华民族在现代社会中能否生存下去的问题。中国的现代化必须具有中国自己民族的特色,它既不是欧美式的现代化,也不是苏联东欧式的现代化,而是中国式的现代化,这就需要寻找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契合点 一 什么是传统?什么是现代化?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鉴于中国近几年来关于文化的论争,是明末西学东渐到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继续,在历史的发展中形成了各种文化社会思潮,比如“西学源于中  相似文献   

9.
宗族问题:当代中国农村研究的一个视角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在探索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的问题上,脚踏实地地研究中国国情,无疑是至关重要的。决定中国在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无法照搬任何外国的现成经验,而必须走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的一个重要原因,正是由于中国拥有特别广大的农村以及存在着极富特点的农村文化。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农村的文化,过去是、现在仍然是制约整个中国文化  相似文献   

10.
儒商精神与现代市场经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人们讨论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时 ,自然而然地又涉及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儒商精神与现代市场经济的关系。如同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是两个不同的文化理念一样 ,儒商精神与现代市场经济精神或市场经济原则也是两个不同性质的概念。然而 ,任何国家或民族的现代化必须是在吸收自己国家和民族、乃至整个人类以往优秀文化传统基础上的现代化 ,从这种意义上来说 ,儒商精神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 ,必将对现代市场经济原则的建构和完善起到不可忽视的积极作用 ,它所蕴含的古典式的商品交换精神也应该为现代市场经济所借鉴和利…  相似文献   

11.
本文力图证明,邓小平理论实质上是对中国现代化诸多观念世纪争论的当代历史唯物主义批判与总结."西方现代化理论"固有轻视中国国情的"西方中心论"缺陷;"苏联模式"包含着遮蔽本国发展实际的空想成份;"儒家资本主义"有夸大传统文化的现代功能的"文化决定论"倾向;而"民主社会主义"是"可爱而不可行"的"第三条道路".邓小平理论的诞生,标志着中国现代化理论与实践终于摆脱了以往各种现代性"权力话语"或"理想模式"的抽象化示范与误导,从而回到了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现实地平之上.  相似文献   

12.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汇集而成的。任何文化,作为时代精神的体现,必然带有强烈的时代色彩。产生于封建社会的中国传统文化,带有极强的封建性,其内容也纷繁庞杂,精华和糟粕混杂其间,这需要我们对其要进行全面地审视和剖析,批判性地继承和创造性地转化,以此来适应21世纪中国发展的需要。在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许多消极因素不可避免地要同市场经济中的现代理念发生冲突,这种冲突关系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成功与否。本文拟以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冲突问题,作为对中国传统文化未来发展趋势的一种…  相似文献   

13.
<正> 十年前在衡阳召开的王船山学术思想讨论会,对船山思想的启蒙性质问题曾有过争论。一方面有人说他是十七世纪中国启蒙思潮的哲学代表;另方面却有人说他是个老封建礼教家。这两种对立的观点,至今仍在争论。要全面评价船山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历史地位,我认为就不能摆脱如何看待船山思想的启蒙性质问题。任何简单的肯定和否定,都不能恰当说明船山思想的历史地位和作用。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王船山自是承传儒学。但儒家从孔、孟开始,其思想固然有保守的一面,却亦有适应时代发展而变革的一面。自强不息,革故鼎新,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问题,是五四以来一直争论不休的问题。人们易于简单地把这个问题的争论分成两派:传统派和现代派,或谓国粹派和西方派。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争论是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过程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其内容与实质包涵着对中国历史文化的不同评价和对中国前途的不同估测的根本性的问题。但是,这两派的观点并不能代表和反映中国文化的前途和本质。科学地、实事求是地论述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化的关系,需要我们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为指导,联系中国历史和社会的实践进行全面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中国民法的现代化是中国市场经济法律体系建立的一个核心问题。中国民法的现代化包括民法制度文化与民法思想文化现代化两个方面,是对传统民法价值文化的继承和在传统民法制度文化基础上的制度创新。中国民法的现代化在根本上是一次民法文化运动,更重要的是一项思想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6.
从世界文化的发展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世界文化的发展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韩民青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应循着一条什么道路前进?这是目前国内学术界争论的一个热点问题。本文把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纳入世界文化的总体发展之中去考察,以便揭示中国文化重新崛起的历史契机,并进...  相似文献   

17.
论儒家文化传统与现代社会转型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儒家文化传统与现代社会转型关系王玲玲自十四大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中国这样一个文化传统深厚的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的方向上走上了具有历史转折意义的社会转型之路。本文试图从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现代化是否能在传统文化中启动;儒家文化能不能...  相似文献   

18.
意图推进中国法制现代化的实践家和致力于中国法制现代化研究的专家学者都不能不对内容广博的中国乡村文化,特别是根深蒂固的村落家族文化给予充分的关注。在中原大地农村,村落家族文化经受了法制现代化的洗礼,在社会不断变革中顽强地生存和发展着,并与法制现代化在差异与契合中衍生出一些新的文化范式。中国国家法制现代化肇始于清末,有着曲折的发展历程;而中国农村的法制现代化才刚刚开始,这将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按照历史演进的内在逻辑,中国农村的法制现代化既不能机械照搬西方式的现代化模式,也并非盲目继续以往人治天下的传统模式,比较理想的选择模式就是在继承村落家族文化的基础上,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法制现代化道路,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 30年代 ,知识界对中国如何走向现代化这一问题有诸多争论 ,《大公报》坚持提倡中国走工业化、科学化进而实现现代化的道路。工业化是通过发展科学事业来实现的。提倡科学、信仰科学 ,不能只是急功近利地学习西方科学知识与技术 ,而是要学习西方人信仰真理、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只有树立起科学文化的价值观 ,中国才能走向现代化  相似文献   

20.
关于文化传统、文化变迁及文化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现代化与传统的关系问题,是一个世界性的文化矛盾,在西方发达国家及日本的现代化过程中,都曾出现过现代主义与保守主义或进步派与肯定派的思想冲突。当前,在我国现代化的进程中,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社会转型期,这一文化问题也鲜明地摆在我们面前,并成为争论的热点。然而,对于这个长期困扰着人们的问题,采取二元对立的态度,进行游弋于两极之间的讨论是不可取的。就我国现实情况看,搞“全盘西化”,以“蓝色文明”取代“黄色文明”,那将是一条自我毁灭之路;但试图完全借助传统文化来实现现代化,显然也是行不通的。实现现代化。本身就内在地包含对传统的超越。在这一过程中,必然伴随着对文化传统的否定、更新和对外来文化的借鉴、吸纳。同时,这种超越也绝不会完全脱离经过历史长期积淀已根深蒂固的文化传统,只能是对文化传统的扬弃。因此,现在的问题是如何吸取外来文化中有价值的成分,并发挥出应有的功能,如何发掘文化传统中有助于现代化发展的积极内涵,并努力发扬光大。归结到一点,就是如何通过不同文化的融汇整合,创建出有利于我国现代化发展的新文化。而要解决这个问题,更主要的是通过深入分析研究,正确认识文化传统的特征和文化变迁的规律,在此基础上,才能找到一条新文化建设的切实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