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最近一个时期,在国际范围内“民主社会主义”思想十分活跃,在一些国家甚至出现了以“民主社会主义”为纲领的政治实体。对此我们的一些同志提出了不少的疑问,比如,“民主社会主义是不是也是一种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有什么不好,难道社会主义不需要民主”?“民主社会主义既不同于资术主义又不同于社会主义,而属于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恩格斯的“跨越”设想与其“世界历史”理论相统一,前者属于策略原理,后者则具有理论原理与策略原理的双重含义;现实社会主义国家是特定国际、国内环境下特殊“跨越”的实践结果;它开创的是一条不同于马克思恩格斯“跨越”设想的经济文化较落后国家实现现代化的新道路;未来社会主义的健康发展,将取决于其理论创新和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3.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现是当代国外社会主义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西方马克思主义”既批判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又批判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寻求一条既不同于发达资本主义、又不同于现存社会主义的“第三条道路”或“新社会主义”。他们反思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批判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种种弊端,在关于西方社会变革的动因、主体、途径及策略,未来社会的本质、特征与蓝图,未来社会主义模式等问题上提出了各种观点,形成了种种关于社会主义的“新”理论。在此,试作一述评。(一)“西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观的理论内…  相似文献   

4.
<正> 我国实行的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制(以下简称“多党合作制”),是我们国家的一项基本的政治制度。也是我国的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它根本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或两党制,也有别于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一党制,具有自己的优点和特点。这种政党制度在我国的历史和现实斗争中,已经发挥并将继续发挥着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5.
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优于资本主义制度的问题,在建国后50年代、60年代以至70年代我国绝大多数人是充分肯定的,但今天却有些人怀疑了,甚至反对社会主义。这是为什么呢?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对不少人来说,是由于对以下一些情况出现的误解。 我们党为了总结近40年来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在肯定成绩的同时也严肃、认真地指出了缺点、失误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当前遇到的困难;尤其苏联也在改革,采取了不同于我国的一些措施,东欧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发生了急剧的动荡,在这种情况下,西方国家一些人便幸灾乐祸,说:“社会主义破产啦!”“马克思主义不行了。”我国有些人也就迷惑了。  相似文献   

6.
法律内部的文化冲突与变迁,特别是多元法律理念之间的差异性导致了法律制度的多重属性.中国法同时包含了中国传统、社会主义性质和西方现代法律精神的三重因素.中华法律传统是“有等差的社会和谐”,社会主义法律特点是“政治权力之下的社会秩序”,西方法律传统是“个人权利和经济的繁荣”.中国法的三重属性之间,既有相互统一的一面,又有相互冲突的一面.中华法系传统与社会主义法律都基于社群主义,不同于西方现代法律中的个人主义;社会主义法律与现代西方法律都体现了现代法律精神,不同于中华法系的古代性;从中华法系传统到现代西方法律代表了人类法律从古代到现代的一般发展模式,不同于法律史中特例的社会主义法律.虽然西方现代法律在20世纪初期和中期曾两度侵入,但是法律的社会主义和中华法系传统仍然是中国现行法中的主体因素.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对封建社会“自耕农”的问题,学术界有这样一种看法:“自耕农”所耕种的小块土地属于“自耕农”所私有,“自耕农”对于所耕种的土地不但有占有权,而且有所有权。因而他们的社会身份既不同于佃耕地主占有的土地的佃农,也不同于明文规定是耕种“官田”的国家佃农。这一类的国家佃农包括“假”公田而耕的农民,耕种屯田的农民,以及耕种官庄土地的农民等。“自耕农”是以耕种自己所私有的小块土地为基础的独立劳动者。对此,我有些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本质是消灭剥削,这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则和基本原理,消灭剥削是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消灭剥削”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历史过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应依法允许合法剥削存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消灭剥削问题上具有不同于发达社会主义阶段的特殊性。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伟大创造。它既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两党制和多党制,也不同于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一党制以及世界上其他形态各异的政党制度。  相似文献   

10.
新科技革命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文东 《江汉论坛》2006,12(7):12-16
新科技革命兴起于20世纪四五十年代,到七八十年代以后出现了高潮,显示了变革生产和变革社会的前所未有的巨大的物质力量,具有一些不同于以往科学技术革命的新特点。新科技革命提高了西方国家的劳动生产率,改变了资本主义国家的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促进了超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整个世界格局的变化。随着新科技革命浪潮的兴起,西方学者提出“技术统治”论、“未来主义”、“权力转移”论等各式各样的观点,为资本主义制度辩护,寻找资本主义克服危机、获得永生的出路。从内在本质和发展趋势上看,新科技革命不仅不能克服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经济危机,而且在不同程度上加深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从生产力的发展、生产方式和管理体制的变革等方面为社会主义社会准备越来越充分的物质技术基础,进一步显示了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11.
徐稳 《东岳论丛》2012,(8):153-156
从一些国家发展的历史过程和轨迹中可以看出,哪个国家创造了领先世界的先进文化,哪个国家就能走在世界的前列,哪个国家就可能成为世界强国.因此,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已成为中国共产党的重要战略任务.本文梳理了国内学术界对于“先进文化”、“提高建设先进文化的能力”、“文化软实力”等基本内涵、战略地位及建设路径等方面的研究,并就“中国共产党引领先进文化能力体系”研究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2.
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意见》(下称《意见》)中指出:“我国实行的共产党领导、多党合作的政党体制是我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点。它根本不同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多党制或两党制,也有别于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的一党制。它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革命与建设相结合的一个创造,是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政党制度”。这就深刻的揭示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我国政党体制的根本特征,体现了我国政治制度的特点和优点。  相似文献   

13.
在国际上 ,随着苏联、东欧的解体 ,坚持社会主义的国家屈指可数 ,现有的社会主义国家相对贫穷 ;而以美国为代表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达、高科技转化的生产力劲猛。但我们通过对走资本主义道路的俄罗斯、当前美国经济、社会主义国家弱势的原因等进行仔细分析 ,就可得出这样的结论 :资本主义不是灵丹妙药 ,美国经济存在“泡沫” ,坚持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唯一选择  相似文献   

14.
社会主义国家都走上改革的道路,首先是南斯拉夫,他最冲早破高度集中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开了改革的先河。继而,匈牙利、波兰、捷克斯洛伐克、民主德国、保加利亚、苏联和中国等社会主义国家纷纷举起了改革的旗帜。即便是信誓旦旦地要和所谓“现代修正主义斗争到底”的阿尔巴尼亚,已再也不是“春风不度”的“玉门关”了(参见李忠杰、徐耀新等著《社会主义改革史》)。笔者认为,当代世界范围内蓬勃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说过:“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是极不相同的生产方式都具有的现象。”①社会主义商品生产,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不同于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各种形式的商品生产,即既不同于小商品生产,也不同于资本主义商品生产。小商品生产发展缓慢,而且有危机的可能性;资本主义商品生产虽然有无限扩大的趋势,但会周期性地爆发经济危机。②  相似文献   

16.
李伟  任振涛  习成孝 《理论界》2008,19(6):21-23
马克思“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跨越论”为我们科学认识和分析苏联、中国等东方国家的社会发展轨迹提供了理论指导。邓小平同志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明确了跨越要达到的目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对跨越后的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准确定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指明了东方国家巩固并完全实现跨越的基本形式。邓小平同志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跨越论”思想。  相似文献   

17.
一、认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是我们正在探讨和实践的重大课题,它是由方方面面不同地方和系统、不同整体和层次组成的,本文主要探讨法制上怎么建设具中国特色的问题。中国式的,当然不同于资本主义的,不同于其它第三世界国家的,也不同于其它社会主义国家的,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代化实践相结合。以历史上看,法制和专制相结合是奴隶社会的特征;法制与圣旨相结合是封建社会的特征;法制与形式民主相结合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特征;法制与唯意志论相结合是社会主义扭曲的特征;只有健全的法制与完全的民主相结合,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  相似文献   

18.
论列宁的东方理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俞良早 《江汉论坛》2002,39(5):25-31
从1920年共产国际二大期间列宁的文献看,他的东方理论已经产生。从他逝世前夕留下的文献看,东方理论已经成熟。东方理论包括东方国家容易发生革命、东方的民主革命容易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东方国家虽然经济文化比较落后但可以实现社会主义、东方国家可以先于西方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东方国家必须渐进地组织经济建设、东方国家的社会主义进程伟大而曲折等重要观点。东方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史上实现了由“西方重心论”向“东方重心论”的转移,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关于“跨越卡夫丁峡谷”的理论,为正确地认识20世纪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提供了思想指南。  相似文献   

19.
历史“跨越”,包括理论“跨越”与实践“跨越”两个方面。前者是指马克思主义关于东方较落后国家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设想;后者是指俄国、中国等较落后国家先于发达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事实。非科学地对待社会主义发展进程中理论“跨越”与实践“跨越”的区别与联系,不能正确地判断社会主义发展阶段,是导致现实社会主义在实践上屡次出现“左”、右两种错误倾向的关键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
“中国之治”的发展过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完善的过程,也是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过程,还是开启人类文明新形态的过程。“中国之治”不同于传统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它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发展和创新了马克思主义治理理论,在对现代资本主义文明的扬弃中生发出一种新的文明形态。“中国之治”视域下人类文明新形态开启的根本保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物质基础是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升,核心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基石是充分激活中华民族文化基因,关键是不断彰显制度优势和提高治理效能,基本要求是“五大文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