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改革的深入和现代化进程的逐步深化,经济转轨、社会转型和经济全球化正在严重冲击中国的劳动力市场,使就业问题成为中国进入21世纪后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就业弹性出现了明显的下降.就业弹性的逐年下降使劳动力的需求远远不能与经济保持同步扩张,劳动力过剩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一个日益突出的问题.通过研究得出经济增长与就业增长的相关性分析,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政策和决策提供依据,对经济发展战略、经济增长战略以及政策倾向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文章采用固定效应估计和广义矩估计方法,分析中国东、中、西部对外贸易就业效应的差异,得到如下结论:第一,积极推进西部内陆地区的贸易开放,有利于化解中国目前的就业难题及地区就业差距问题。第二,东、中部地区就业更多地表现为结构问题,需要通过进一步刺激国内需求,调整产业结构予以解决。因此,有必要大力促进西部内陆地区的贸易开放,积极稳步推进东、中部地区城市化进程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  相似文献   

3.
中国就业增长与产业结构变迁关系的考量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运用偏离—份额方法分析1978年以来中国就业增长与产业结构变迁的关系。结果发现,对于就业增长而言结构成分占主导性作用。因此,中央政府促进就业增长的政策对于解决就业问题具有主导性作用,但是地方政府也可以通过选择合理的产业发展战略提高本地区的就业增长率。在现阶段,由于第二产业吸收劳动力的能力减弱,为提高就业增长,中央政府应对中小企业实行政策优惠,大力促进第三产业发展,但是加快中西部地区第二产业的增长对就业增长也具有很大的乘数效应。  相似文献   

4.
文章研究了人均GDP、人口和工资对中国三个产业就业的影响.通过分析中国1978-2010年的经济数据,文章对每个产业构建了一个以就业、人均GDP、人口和工资为内生变量的SVAR模型,并分析了就业对结构冲击的响应.文章的研究认为,人均GDP、人口、工资的整体变动对三个产业的就业均构成了影响;三个产业就业对来自人均GDP、人口和工资的结构冲击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响应.  相似文献   

5.
张红卫 《山西统计》2003,(11):33-34
本文试图通过就业问题比较典型的内陆省山西的省会城市太原所面临的就业问题进行分析,为我国就业问题的解决提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6.
我国三大产业就业结构与就业弹性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对三大产业的就业结构进行了分析.通过对三大产业就业弹性的模型设定与检验,剖析了各个产业就业吸纳能力及其变动,为解决就业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转型期的产业结构变动与中国就业效应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文章通过1997~2003年的面板数据对我国产业结构变动与就业进行实证分析与检验显示:产业结构变动方向、产业结构变动速度对转型期的中国就业有显著影响,产业结构变动方向与就业正相关,产业结构变动速度与就业负相关;产业结构变动的就业创造效应大于就业破坏效应,产业结构变动的净结果使就业增加;转型期的就业与产业结构变动方向、产业结构变动速度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金融危机下农民工就业出现了许多诸如择业条件和工作意愿的变化等新的特征,通过对这些新情况的分析有助于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农民工就业问题。运用就业能力分析框架理论,对新形势下农民工就业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人力资本与职业认同方面的因素最具影响力的最新论证,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政策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9.
文章从增加值贸易视角出发,通过构建2012年和2015年中国区域-世界投入产出嵌套表,结合增加值贸易的就业投入系数,测算并比较分析了区域增加值贸易带动的就业创造、就业溢出和就业反馈效应。结果显示:考察期内中国区域增加值带动的就业效应主要源于国内贸易,且从发展趋势来看,对国内贸易带动就业的依赖程度在进一步上升;中国区域增加值贸易带动的就业效应多表现为就业创造>就业溢出>就业反馈,其中直接带动的就业创造效应开始减弱,间接带动的溢出及反馈效应成为区域就业增长的主要来源。因此,我国应进一步整合优化以内需为基础的国内价值链作为就业"稳定器",稳步推进国内价值链与全球价值链的对接作为全球化条件下实现产业升级和促就业的"助力器"。  相似文献   

10.
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量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就业增长"现象再次引发对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之思考,利用中国的宏观经济数据,通过构建技术进步的就业效应模型,从劳动力需求方面分析技术进步对就业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技术进步一方面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就业;另一方面增加产出扩大投资增加就业,同时创造出新的产业和部门扩大经济范围增加就业,但其减少的就业量超过了增加的就业量,因而最终表现为净就业量损失,平均每年净减少就业量为3 000万~3 500万人。  相似文献   

11.
吴翌琳 《统计研究》2015,32(11):59-64
当前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面临转型升级与扩大就业的双重压力:一方面,要促进由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实现转型升级;另一方面,要促进就业增长,保障和改善民生。但创新对就业的影响存在不确定性,不同类型创新与劳动就业存在复杂的交互影响。本文构建创新与就业关联机制的Jordi模型,对不同类型创新活动的就业影响进行细化实证,研究发现:中国制造业就业增长缓慢,技术创新与非技术创新的短板与不协同问题比较突出,成为制约就业增长的瓶颈,促进两者协同发展,不仅有助于促进就业增长,也有助于提升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12.
非正规就业统计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正规就业已成为中国就业的一种重要模式,文章从非正规就业的定义出发,认为非正规就业在内容和范围上有别于非正规部门就业,在此基础上,对非正规就业的统计口径、统计内容和数据收集方法诸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基于Logit模型经管类大学生就业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家树 《统计教育》2008,(10):37-40
目前,大学生就业问题是我国就业问题重点之一。从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出发,进行问卷调查,搜集数据,建立Logit模型,并通过模型估计和检验,从定量和定性角度分析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主要因素,发现大学生的性别特征、英语水平、社会实践和兼职经验等因素对就业机会比率的影响作用大,说明大学生就业存在明显的性别歧视和经验歧视。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应届毕业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各级政府、各高校、社会各界及学生家庭关注的热点。大学生就业成功与否的影响因素很多,本文通过运用描述性分析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分析2014年嘉定籍应届毕业大学生成功就业的影响因素,从而为相关就业服务工作和大学生择业提供有价值的指导建议。  相似文献   

15.
吉宏  刘静 《山西统计》2002,(5):12-13
处在体制转轨和结构调整中的中国所面临的最大难题已从温饱问题转为就业问题。中国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除了受经济速度放缓的影响外 ,还有一系列深层次原因 ,如人口总量与经济增长的矛盾、异常二元经济结构、产业结构的调整、技术和资本的替代、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等原因。因此 ,在解决十分复杂的中国就业问题的政策选择上 ,应采取更具针对性、更加灵活和多样性的就业形式 ,并建立健全规避就业风险的主导机制  相似文献   

16.
本文首先在规模收益不变和希克斯中性技术进步的假设前提下,通过构建体现广义技术进步的C-D生产函数,并用1994-2004年间的相关统计数据对其进行检验。其次,运用实证分析后的结果对技术进步与就业的综合影响进行了测算。最后,在对不同产业的边际就业弹性测算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国情,笔者给出了对于促进就业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运用结构突变理论对1978—2007年中国就业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各产业就业量数据为结构突变的趋势稳定过程,说明中国产业就业量的增长受到外部冲击的影响,出现了波动,但从长期来看,其增长沿着确定的轨迹增长。进一步运用变结构协整理论,分析中国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长期稳定关系,结果表明协突变关系在各产业就业量与其对应增加值之间均成立,说明外生性冲击对中国产业就业量的变动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理论上分析了财政政策对就业的效应,然后从定量角度运用协整理论建立经济计量模型, 文章的创新点在于运用模型并结合中国当前实际情况,将财政政策对就业的效应作了两阶段划分,比较两个阶段的特点并分析其出现的原因,得出了中国财政政策对就业效应在后一阶段小于前一阶段的结论。最后, 针对当前的情况提出了几点能够提高财政政策对就业效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环境规制是影响劳动力就业的重要因素之一。已有研究大多着眼于环境规制和劳动力就业规模之间的关系,但将视角放在劳动力就业技能结构层面的研究较少。为此,在阐述环境规制对劳动力就业技能结构作用机制的基础上,基于2004—201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普通最小二乘(OLS)模型、面板固定效应(FE)模型和受限因变量(Tobit)模型估计环境规制对劳动力就业技能结构的直接影响,并基于结构方程模型构建多重中介效应模型分析环境规制对劳动力就业技能结构的传导机制。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运用OLS、FE还是Tobit模型,环境规制对劳动力就业技能结构均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说明环境规制显著促进劳动力就业技能结构高级化;环境规制不仅直接通过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路径分别促进劳动力就业技能结构高级化,还通过促进技术创新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进而实现劳动力就业技能结构高级化;在上述的三条传导路径中,环境规制直接通过产业结构路径对劳动力就业技能结构的正向作用相对较大,直接通过技术创新路径对劳动力就业技能结构的正向作用相对较小。据此,进一步从政府层面提出因地制宜适度加强环境规制力度、加大技能培训和教育投入力度、加大对企业...  相似文献   

20.
赵建国 《统计研究》2002,19(5):18-22
国有企业存在着较为普遍的过剩就业现象 ,为了获得国有企业过剩就业规模方面的定量化数据 ,我们有必要明确这样一些问题 :如何来评估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的过剩就业状况 ?其测算标准、测算范围是什么 ?应该如何来统计和测定国有企业的过剩就业率 ?哪种测算方法更为准确和科学 ?带着这些问题 ,本文分三部分来展开分析。第一部分 ,通过对国有企业过剩就业的含义进行明确的界定来确定过剩就业的测算标准和范围 ;第二部分 ,通过对常规测算方法的介绍与评价 ,指出其存在的缺陷 ;第三部分 ,通过比较几种定量测算方法的优劣 ,明确生产函数法的科学性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