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苯教在甘南藏区的传播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吐蕃止贡赞普时期,原始司巴苯教就已经传入甘南藏区。从公元11世纪开始,雍仲苯教开始在甘南藏区兴起,十八希钦、安多三圣者等在甘南弘法建寺,苯教在当地广为传播。文章对甘南藏区苯教寺院的历史与现状进行了介绍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苯教在甘南藏区的传播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根据田野调查和历史文献,对甘南藏区遗留下来的13座苯教寺院做了详细描写,对苯教何时、通过何种途径传入当地及其发展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流传在迭部、舟曲、宕昌等白龙江流域的80卷苯教文献进行了研究,不仅公布了苯教文献的目录,并对其类型、内容、特点及意义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苯教大圆满法主要是苯教和藏传佛教宁玛派修行的一种法门,但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于藏传佛教其他派别中,并在现代社会传播于许多西方发达国家。苯教大圆满法是为任何个体所需求的精神能达到最完美和至高无上的一种思想(或方法),经过历代苯教大师的传承及历史的风雨,时兴时衰,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适应并服务于人类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5.
尕藏扎西 《中国藏学》2023,(6):10-19+212-213
随着敦煌藏文文献研究的深入推进,其中涉及苯教内容的写卷为我们重新理解吐蕃时期的苯教形态及其理论化程度提供了新的线索。文章认为,敦煌有关文献所呈现的辛饶弥沃只是一名普通的“辛波”(巫觋),而斯巴苯教的内容无外乎是上祭神灵、下镇鬼怪、祛病禳灾、占卜解难以及超荐亡灵。《旧唐书》《北史》《隋书》《通志》等汉文史书中关于吐蕃宗教形态的记载,基本上与敦煌藏文文书之记载相吻合,即“重鬼右巫”“多信巫觋”是这一时期吐蕃民间信仰的主要特征。公元8世纪时发生的“佛苯之争”可谓是破解吐蕃时期苯教理论化程度谜底的一把钥匙。在“佛苯之争”中,并未再现“吐蕃僧诤”那般基于经典哲理的论辩,双方的博弈以施展法术的方式开展,可见当时的苯教尚无教义体系,而仅停留在仪式仪轨层面。“佛苯之争”后,苯教徒迫于现实压力,藉由“译苯”构建雍仲苯教理论体系,开始形成有别于斯巴苯教的另一支传承脉络。及至11世纪,辛钦鲁噶将“译苯”进程推向顶峰,促成苯教大藏经的主干架构。可见,苯教的发展经历了从“巫”到“宗教”的漫长过渡历程。  相似文献   

6.
天葬,是藏族地区流传至今的一种较为普遍且又具有独特性的丧葬仪式.本文主要讲述甘南藏区殡尸习俗、出殡、葬后习俗等一系列天葬习俗.  相似文献   

7.
让炯文化是在藏区流行的对自然生成之物的崇拜,其内容多体现为佛、法、僧三宝。该宗教艺术形式在苯教时期就已出现,其中的物质形成观念、万物有灵的学说与苯教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让炯文化也体现了西藏远古时期流传下来的石头文化,表现为对天然形成无任何人工痕迹的特殊形态石头的崇拜。  相似文献   

8.
天葬,是藏族地区流传至今的一种较为普遍且又具有独特性的丧葬仪式。本文主要讲述甘南藏区殡尸习俗、出殡、葬后习俗等一系列天葬习俗。  相似文献   

9.
苯教塞康文化再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公元7世纪以前的苯教[1],许多文献都有记载,但是由于它们大多数为伏藏文献,后世之作,加上藏文创制的年代尚无定论,所以其可靠程度受到了质疑。可青海湖地区的塞康文化却是吐蕃苯教一脉相承的延续,是吐蕃苯教的活化石。但是,学术界对此从未进行过研究,成为苯教研究中的一个空白。在1996年对热贡苯教进行的调查的基础上,笔者为在印第安那召开的第八届国际藏学会撰写过题为《青海湖地区的  相似文献   

10.
苯教拯救了佛教在西藏 ,虽然佛教徒占主导地位 ,但仍有不少人信奉苯教。就苯教教义、寺院生活、宗教仪式和修行方法而言 ,初看上去几乎与佛教难以区别。然而 ,佛教徒和苯教徒都认为佛、苯二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信仰体系。有关这两种宗教最基本的区别 ,涉及到宗教的权威性和合法性问题。尽管苯教的传播仅限于西藏 ,但苯教徒认为 ,就苯教教义对所有人都具有真实而有效的意义而言 ,苯教是一种世界性宗教。苯教徒还认为 ,正像苯教传统的宇宙观所表达的那样 ,苯教从前在世界的许多地方被传播。因此 ,苯教被称做“永仲苯” ,意即“永恒的宗教”。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