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6 毫秒
1.
已婚青壮年的生育动机和生育需要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中,人口问题始终是极为重要的问题。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胡耀邦:《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计划生育就是有计划地生育子女,它是人类为了使自身实行有计划的发展,根据固有资源和生产发展,对自己的生育行为进行控制和调节的措施。社会心理学的研究指出,驱使人产生生育行为的原因是很多的,但究其原始动力,则是人的生育需要,这正象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任何人不管做什么事,都出于自己的需要”。人的生育需要是对客观现实需求的反映,它在主观上通常以生育动机的形式为人们所体验,而作为激励人们产生生育行为的直接动力的生育动机,又常常以生育意愿的形式表现出来,因此,人的生育行为可表达为“生育需要——生育动机(意愿)——生育行为”这一简单模式。  相似文献   

2.
计划生育项目统计和评价指标体系理论和实践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划生育项目的最终目的是规范每一个人的生育行为,而生育行为是由在生育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生育动机引发的。但生育需要的形成并不等于生育动机的形成,生育动机的形成还要受到个人生育态度、生育观念和社区生育规范、生育准则的制约。从生育动机到生育行为的发生还要受到诸如各种服务、利益导向、奖惩制度、社会舆论等社会支持和自信心和影响。因此,完整地说,计划生育项目统计和评价指标体系应包括效绩指标、过程指标和保障性指标三大方面:其中,绩效指标是整个计划生育指标体系的核心。  相似文献   

3.
人类生育的行为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本文试图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讨论和分析人的生育行为的动机,指出在我国现阶段,哪些社会变化造成了人们生育动机的变化,最后对搞好计划生育工作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4.
论生育需要和生育动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人的生育行为发自人的生育需要计划生育管理主要是通过~定的措施和手段来调节和控制人的生育行为,而人的生育行为发自人的生育需要。人的各种行为是由人们的动机所决定的,而动机又是由需要产生的,人的需要是产生人的行为的原动力。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千差万别的。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曾认为,人的基本需要可以归纳为五类,这五类需要是从低级到高级的层次,它依次为:生理需要,如衣、食、住、行、性等;安全需要,如劳动安全、职业安全、生活稳定,社会保险、退休金等;归属与爱的需要,如希望和同事们保持友谊,希望得到…  相似文献   

5.
<正> 控制我国人口是一项关系到四化建设速度、子孙后代幸福和全国人民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的重大措施。人口控制是要通过一系列社会措施,调节有生育能力的社会成员的生育动机,并改变他们的生育态度,形成一股节制生育的社会风气,从而实现社会需要的人口目标。这些问题都与社会学紧密相关。基于这种认识,本文以湖北省人口控制的先进典型——咸宁县大桥公社为例,对生育动机、生育态度以及控制生育的社会措施进行一些社会学分析。一、对生育动机的社会学分析人口控制实质上是生育控制,生育控制实质上是对生育行为的控制。社会心理学告诉我们:人的行为是受动机支配的,所以要控制行为必须了解动机,只有摸清了动机,我们才能认识行为、予测行为、进而控制行为。  相似文献   

6.
<正>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摆在我们党和全国人民面前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知道,人们的行为总是受其心理支配的;生育行为也不例外,它受人们生育愿望的支配。有了某种生育愿望,就有可能产生某种生育行为。正因为如此,了解生育愿望的含意及其特征,了解它的产生和改变,了解它与生育行为的联系,无疑对计划生育工作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7.
计划生育“三结合”利益导向机制的适应性基础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从生育动机、生育需求角度考查市场经济条件下计划生育“三结合”对我国人口控制和计划生育工作产生巨大推动作用的原因。文中指出,生育动机的多样性、可变性及某些生育需求的可替代性是“三结合”利益导向机制能够发挥作用的基本原因,用经济的、社会的、文化的、教育的手段对生育需求进行综合调节是“三结合”利益导向机制的基本特征。“三结合”是主动利用市场经济快速增长的良好机遇,利用管理介入手段使孩子成本效益原理在实践中发挥作用,从而削弱对多孩和男孩偏好的需求,达到促使人们计划生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宣传教育作为工作的一种手段,应用是极为广泛的,几乎所有的社会工作都离不开宣传教育。在计划生育这个具体领域中,宣传教育居于什么地位?有着什么作用?这是研究计划生育宣传工作首先需要回答的问题。宣传教育的首要地位把宣传教育放在计划生育工作首位的提法,首先是1981年《人民日报》社论提出来的。1983年全国推广“三为主”经验时,又进一步明确:宣传教育同行政、经济措施三者,以宣传教育为主。把宣传教育放在计划生育工作的首位,是由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规律决定的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行为受动机支配,这是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的一般规律。恩格斯指出:“人们行动的一切动力,都是通过他的头脑,一定要转变为他的愿望和动机,才能使他行动起来”。①这就告诉我们,产生行为的动力是愿望和动机,要想改变人们的某种行为,就必须首先改变他的愿望和动机,否则他就行动不起来。人们在生育上的活动规律也如此,生育行为是受生育意愿和动机支配的,不改变传统的生育观念,就改变不了盲目的生育行为;不树立计划生育的思想,就不会有自觉的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正是先从  相似文献   

9.
要重视计划生育社会心理现象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计划生育作为一种大规模的社会活动,必然存在各种社会心理反映。社会心理学把人的社会行为划分为相符行为和独特行为两类。所谓相符行为是指符合社会行为规范的行为,独特行为则相反。我国推行计划生育,要求人们按计划生育政策、法规的规定,来选择自己的社会行为。但从目前农村的情况看,不少人的生育意愿与现行的政策、法规存在差距。所以,有必要把计划生育方面的相符行为中,除自觉自愿外的从众、顺从、服从三种社会心理现象,作一番分析。把社会心理研究中,由社会影响创造相符行为环境的规律,引入计划生育工作,正确地认识和运用计划生育中的社会影响因素,创造产生计划生育相符行为的环境,促进我国的人口控制。  相似文献   

10.
从心理学探讨生育动机的发生及其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心理学探讨生育动机的发生及其控制张义泉心理学的研究指出,目的性和起因性是人类行为的主要特征,即人的行为都是动机性行为。都是由一定的原因引起,为达到一定目的的行为,人类的生育行为也是如此。运用动机理论去探究人类的生育行为,客观分析生育动机的形成条件,...  相似文献   

11.
李萍 《南方人口》2010,25(3):14-19
生育行为是人类最基本的行为,生育行为的转变折射着整个社会的变迁。人类生育行为是人类整体生存和发展的生物基础,带有情感性和功利性。改变人们多生多育的生育行为需要利益的诱导和刺激,计划生育奖励政策是一种利益诱导,不同于法律和正式的制度安排,它能间接调控人的生育行为,由政府提供物质、非物质利益,激励、诱导人们产生内生性力量,主动约束再生育行为。奖励政策必须有足够的利益驱动,具备足够的驱动力,才能引导人们的改变生育行为。  相似文献   

12.
计划生育投入是指为满足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所需要的投入的各种要素的总和 ,从计划生育的投入到家庭效益的产出是个有机联系的过程 ,这种效益集中体现在 :促进了农村育龄人群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的转变 ;为切实解决农业、农民、农村问题提供了有力支持 ;从整体上提高了计划生育户的家庭消费水平。我国农村计划生育投入还存在低效误区 ,今后要抓好计划生育投入机制的转换 ,逐步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计划生育投入体系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人们的生育观受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和宗教信仰等因素的制约,以“传宗接代”“多子多福”为代表的传统生育观根深蒂固。要使计划生育真正成为人们的自觉行动,首先要转变人们的生育观。我国的计划生育宣传教育活动就是通过各种干预手段改变广大育龄夫妇的生育观和生育行为,使他们自觉采取节育措施,从而达到计划生育,控制人口过快增长的目的。很明显,宣传教育是做好计划  相似文献   

14.
所谓计划生育,就是有计划地生育子女,它是人类为了使自身实现有计划地发展,根据现有资源和生产发展,对自己的生育行为进行控制和调节的措施。自七十年代起,计划生育已在全世界越来越引起广泛的重视。近些年来,我国计划生育工作也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我国人口自六十年代起迅速猛长的趋势已经初步得到有效的控制。事实证明,计划生育是一项利国益民的战略任务,也是一个关系到国计民生,关系到千家万户,与各个部门都有广泛联  相似文献   

15.
关于青年的生育动机和生育需要问题,国内已有人分别从社会学和社会心理学两个方面进行过研究,但对未婚青年的生育动机和生育需要进行专题研究,国内迄今尚未发现这一方面的报告.我们认为,在当前我国人口年龄特点青年化倾向占优势的情况下,为了抓早、抓好计划生育工作,首先必须使国家的生育计划与广大未婚青年的生育动机和生育需要之间的距离尽可能缩小.这是因为,一方面,如果国家生育计划与未婚青年的生育动机和生育需要过于脱节,就不利于国家生育计划的贯彻执行并招来青年对计划的不满;另一方面,  相似文献   

16.
计划生育重在治本山西省稷山县县委书记尚平安计划生育被称为“天下第一难”,难就难在人们的生育行为与我国现行的计划生育政策有距离。人们的生育行为受制于自身的生育意愿,其生育意愿又受影响于群体的生育观念。因此,更新社会群体的生育观念,优化育龄夫妇的生育意愿...  相似文献   

17.
人口控制的关键是对家庭生育行为的控制。家庭生育行为控制除了受社会、经济、文化、节育技术等因素的支配和影响外,同时也取决于家庭夫妇双方对计划生育政策的接受程度,对各种生育因素影响作用的反映弹性和行为态度。在接受程度、反  相似文献   

18.
运用激励机制做好计生工作王溯源计划生育是一项通过组织、动员、服务来引导广大育龄群众实行党和国家制定的生育政策的群众性工作。落实计划生育政策应当把约束机制与激励机制紧密结合起来。计划生育激励机制,就是上级对下属干部和群众的行为动机进行激发、鼓励和引导,...  相似文献   

19.
人口生育控制与异质理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耀邦同志在党的十二大报告中指出:“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人口问题始终是极为重要的问题。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到本世纪末,必须力争把我国人口控制在十二亿以内。”在我国,到本世纪末如何力争有效地把人口控制在十二亿以内,无疑是一个亟待研究的重要问题。笔者认为,人口生育控制实质上是要通过一系列社会措施,调节有生育能力的婚配个人的生育动机,并改变他们的生育态度,以最终实现降低生育率的目标。本文就是基于这种认识,对影响人口生育控制的异质理论作一初探,也算是千虑一得,聊以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20.
9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控制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国整体进入低生育水平阶段,但由于我国人口转变超越社会经济和生育观念的发展水平,如果人口控制出现失误,极有可能出现生育率“反弹”现象,给计划生育工作造成被动。因此稳定低生育水平是今后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的大政方针。  应当看到,我国的生育水平地区差异较大,特别是东西部地区的差异异常明显。东部地区相对发达,西部地区相对落后,这种落后不仅表现在经济和文化方面,同时也表现在人口发展方面。西部地区的人口增长相对较快、素质较低,有些地方的人口分布还不尽合理,生育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