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清朝外交官眼中的香港和中英关于香港设领的交涉余定邦从19世纪60年代起,一向闭关自守的清朝政府开始派官员出国游历。70年代以后,清朝政府派驻欧美国家的外交官纷纷出洋。这些官员途经香港,踏上这块被英国侵占的中国领土的时候,他们有什么感想?为了能在香港设...  相似文献   

2.
香港回归将改变中国经济的总体格局:在整体中国经济中将存在两个社会经济制度、经济体制、经济发展水平完全不同的经济体系。虽然在“一国两制”框架下,香港经济将保持其发展与运作的独立性,但香港经济与内地经济将逐渐走向整合,最终形成一体化的经济整体,乃是必然趋势。中国经济整体格局的这种变化及其趋势迫使我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在包括香港在内的整体中国经济体系中,香港经济将具有什么地位,应该发挥什么作用?本文认为,回归以后的香港应该而且可能成为整体中国经济发展的“龙头”,在整体中国经济发展中起主导作用。“龙头“…  相似文献   

3.
国共两党是中国现代历史舞台上的两个最有影响的政党。关于香港问题,南京国民党政府在抗战胜利以后曾经作出收回香港主权的尝试,但以失败告终。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中国共产党审时度势,终于在1984年用“一国两制”科学构想圆满解决香港问题,1997年7月1日香港这颗推灿的明珠已回到祖国的怀抱。本文试图比较国共两党解决香港问题的异同点,从而进一步阐述中国共产党为香港回归祖国作出的伟大贡献。(-)今天的香港(包括香港岛、九龙和新界)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1840年鸦片战争后,英国用武力迫使昏庸的清政府先后签订了《…  相似文献   

4.
香港问题是近代帝国主义侵略中国所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新中国成立以后,在冷战氛围中,中国在对香港问题上采取了“长期打算,充分利用”的战略方针,即“在适当时机,通过和平谈判进行解决,在未解决前暂时维持现状”,且这一战略方针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亦未改变。英国政府出于自身利益考虑,于1979年首先提出解决香港问题。尽管英国政府在接下来的四年间连续抛出了所谓的新界租约“续约”问题、难民问题等,进行多方阻挠,但终遭失败。“一国两制”的构想最终确立了香港问题的解决  相似文献   

5.
香港文学研究的对象,是香港的文学作品、文学思潮、社团流派等等,但主要是文学作品。有相当多的人认为,“50年代之前,具有‘个性’的香港文学,尚未具体形成”,此前的文学只不过是中国新文学在香港的直接延伸,具有“香港个性”的香港文学要在50年代以后才逐渐发...  相似文献   

6.
<正> 同十年前,我开始着手研究香港问题时相反,不是从香港成长的特色来研究中国内地的因素,而是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角度考虑香港因素.我几乎在每一个重大问题上,都发现香港的繁荣发展离不开中国内地因素的作用和影响,无论在目前的过渡期或1997年以后都是如此.  相似文献   

7.
香港经济的发展不仅依托于内地经济的发展,而且历来对内地经济的发展也起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97香港回归以后,香港与内地的联系必将加强,将会对内地发展外向型经济提供新的机遇。作为外向型经济比较发达的大省,江苏应当高度重视这一历史性机遇,并利用它推进江苏外经贸的改革,以加速江苏经济国际化的进程。对97后香港经济发展的基本判断要在香港回归以后继续发展与香港的经贸关系,其先决条件就是必须能够对97以后香港的经济发展形势作出准确的判断。如果我们从大势上来仔细分析,可以作出以下三个基本判断:判断一:香港能够继续保…  相似文献   

8.
在粤近代名人与粤港澳关系方志钦,徐松荣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社会,广东首当其冲。1842年的《南京条约》,将香港割让给英国,随后葡萄牙殖民主义者采取各种手段强占澳门。从此,港澳被分离出中国和广东,并成为侵略中国的桥头堡,使中国人...  相似文献   

9.
50年代以来的香港小说创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年代以来的香港小说创作何慧一与内地文坛具有的意识形态一致性相异,独立发展于自由资本主义殖民统治地区的香港小说,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至少可以归纳出三个特点。第一,它保留了与内地主流文化相异的另一种观察世事的角度。1949年以后,内地的文学从深受西方...  相似文献   

10.
香港中产阶级:香港社会的中坚力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产阶级是现代工业社会的产物,香港中产阶级是快速的经济发展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结构变化的产物;亚洲金融风暴以后,香港中产阶级遭遇到困难,其一是职业不再稳定;其二是"负资产";新世纪之初,香港与内地经济联系更加紧密,"中国机会"成为中产阶级解困的一个选择;新的一代中产代表香港的未来,应予关注,并注意倾听他们的声音。  相似文献   

11.
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华民族吃尽了落后就要挨打、贫穷遭受欺凌的痛苦,无数革命先烈、仁人志士,为了挽救国家的危亡,前仆后继,流血牺牲,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在鸦片战争中,被英国强占的香港,成为最早实行资本主义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地方,成为西方资本主义物质文明和资本主义文化思想在东方存在和传播的据点,这种特殊的政治地位,成为当时先进的中国人认识西方、了解世界、探索救国道路的窗口。太平天国革命时期.最早参加拜上帝会的洪仁,无法在广东家乡立足,逃避香港。1859年,从香港辗转到达天京(…  相似文献   

12.
香港问题,是英国殖民主义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造成的。收回香港主权是个不容讨论的问题,这是中国人民在主权上的原则立场。从历史和现实出发,为了保持香港的繁荣与稳定,邓小平提出“一国两制”的战略构想,这是解决香港主权回归,保持繁荣稳定的最佳选择。要相信爱国的香港人一定可以治理好香港。满怀信心过渡97。  相似文献   

13.
今年7月1日香港回归,普天同庆。人们不仅关心香港的现在,也关心香港的未来,希望香港回到祖国怀抱后,更加稳定、繁荣.回顾香港的发展历程不难发现,香港经济快速发展是从本世纪中叶开始的,而真正称得上繁荣,则是最近20多年的事。这就是说,香港的发展和繁荣,是与新中国的诞生,特别是中国内地的改革开放紧密相连、息息相关的.因此,谈到香港经济的发展与繁荣,不能不谈“中国因素——新中国对港政组。正是有了这种政策上的保证,香港才得以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才有了后来的经济腾飞,正是有了它,才会有后来的“一国两制”…  相似文献   

14.
香港文学的形成与发展有其独特的历史原因,近代香港文学是中国传统文化和西方近现代文化彼此融合的产物;现代香港新文学和中国内地的文学连成一片,并不具有鲜明的本上特色;1949年以后的当代香港文学则逐渐走上独立发展道路,在纷繁驳杂的发展中形成本身的个性与特色。它既有别于大陆的文学,又有别于台湾的文学,也有别于海外华文文学。它所起到的汇集、融合、沟通、桥梁的作用足以引起人们的重视。香港文学是中国文学大河中的一条支脉,它的本土性与海外华文文学的“本土性”是不能相提并论的。  相似文献   

15.
在香港风雨沧桑的历史上,既刻画着清王朝的屈辱,又写满了中国人的自豪。香港将在1997年7月1日翻开新的历史一回归祖国。这是世界瞩目的大事.更是中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大事。从英国占领香港地区到今年7月1日,整整156年。那么,英国殖民者是如何割占香港的?香港问题又是如何解决的呢?本文拟就以下几个方面来阐述。一、古代的香港香港地区玉臣称香港(英文“HongKong”是粤语“香港”译音)。香港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考古发掘材料证明,早在2元前4O00年左右.中国的原始居民就在香港地区居住。在南丫岛、大屿山等处发现的众多晚期…  相似文献   

16.
本文还归纳了香港对中国革命的三个方面的巨大作用,分析了香港与中国革命关系的独特性,及香港能对中国革命发生这种巨大而又独特作用的原因。并推断:中国共产党几代领导集体,在革命胜利后作出充分利用香港的战略决策是受到了历史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周恩来与香港回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97年7月1日,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香港顺利回归祖国怀抱,举国欢腾,世界注目。这既是新时期改革开放和邓小平“一国两制”构想的伟大胜利,也凝聚着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尤其是周恩来总理的智慧和心血。本文拟就此谈一点体会,以纪念这位伟人诞辰一百周年。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及其对香港问题的原则立场,从根本上保证了香港的最终回归。周恩来对此作出了最为杰出的贡献。香港在19世纪被英国强行占领后,清政府、中华民国政府都曾为收复香港作过种种努力,均无结果。尤其是1945年日本投降后,由于蒋介石坚持反共政策,中国失去了…  相似文献   

18.
有人断言,“香港文学在香港,香港文学研究在内地”。此话并不全面。香港学者对香港文学的研究,比内地还要早。还在内地闭关锁国的1964年,罗香林教授就在“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作过《中国文学在香港之发展》的专题报告,不过他谈的是在香港的中国文学,而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香港文学,且当时还未有明确的“香港文学”概念。到了1974年9月,吴萱人在《学苑》发表了《20年来香港文学的嬗变》,从宏观上论述了与内地文学分流后的香港文学的发展变化。1975年7-8月,香港大学文社主办“香港文学40年文学史学习班”,编印了《…  相似文献   

19.
“一国两制”与香港九七回归郑汕黄成志赵康香港九七回归,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祖国统一大业征途上的第一站。对香港、澳门、台湾实行“一国两制”,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建立香港特别行政区,是在当代历史条件下,...  相似文献   

20.
香港“九七”回归后的社会若干变化探析张广芳根据中英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1997年7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将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自鸦片战争以来成为英国殖民地的香港,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对香港来说,这是一个翻天复地的变化,也是世界近现代史、中国近现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