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道"是老子哲学的核心范畴,老子整个哲学体系都是从"道"出发,围绕"道"而展开。但对"道"究竟是什么,由于老子自身表述的多义与含混,不同时代的不同诠释者作出了各不相同的解释。本文认为在老子恍兮惚兮、扑朔迷离的论说中,对"道"还是给出了相对明晰的说法:"道"是形下世界的本原,它以"有"和"无"来显露与隐藏自己。"有"和"无"是老子哲学中重要的哲学范畴,是"道"的属性与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2.
本文探讨电影片名翻泽中的"隐"与"显"。作者认为,电影片名的艺术表现方式有"隐"有"显",或隐显兼而有之;不同的表现方式对表现剧情,提炼主题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译者只有充分关注原片名的艺术表现形式,才能使所译片名与原片名具有等同的艺术效应。  相似文献   

3.
海德格尔思想的意图在于探讨人类所遗忘的"思",追问存在的思,澄清事物遮蔽的解蔽之思。澄明就是揭示遮蔽到无蔽的转换之思,在此转换过程中,就有对事物的由"显"入"隐"、由"隐"入"显"的思。本文着重探讨事物解蔽之中所谓的"隐"与"显"之思,尤其是"隐"时之"凸显"。  相似文献   

4.
"中国梦",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的关键词,包含了极其丰富的内容。从目标层面看,它包含了横向、纵向和立向三个向度,构成了立体的目标形态。从价值层面看,它既体现了理论信念的具体化,又引导了意识形态的通俗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的生动体现。从方法层面看,它要求坚持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高度概括了世界大势、中国国情以及中华民族和中国共产党人的理想。  相似文献   

5.
石平 《中华魂》2013,(1):6-7
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的重要讲话,回顾总结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尤其是深情阐述了“中国梦”的深刻内涵和光明前景。这个重要讲话迅即引起了全国人民的强烈共鸣和海外舆论的高度关注。一时间,“中国梦”成为人们街头巷尾和新闻媒体热议的话题。  相似文献   

6.
柏拉图是古典自由教育思想的奠基者。不过,长期以来,学术界严重忽视了对柏拉图的自由教育思想的研究,而把笔墨用在了亚里士多德的自由教育思想中,这不利于我们完整地把握古典的自由教育思想。即使偶有研究,也没有深刻和系统地把握住柏拉图自由概念的内涵,以及由自由概念推出的自由教育的内涵。对柏拉图而言,自由并不是表面的过自己想过的生活,自由与真善联系在一起。之所以如此,根本在于人是趋向真善的存在,真善是人的根本欲求,只有趋向真善的生活,才是自由的。民主政体中的自由之所以是有问题的,根子就在于自由人在非必要欲望的驱动下放弃了对真善的寻求和遵循。对自由的这番规定,意味着柏拉图的自由教育,是引导灵魂趋向真善的实践活动。在这个界说中,"真善"与"引导"是人们把握柏拉图自由教育的关键词。不过,柏拉图在《理想国》中并没有明确提出自由教育的概念并进行正面解析,他对自由教育的看法更多的是通过对民主政体中的自由教育的批评而呈现的。  相似文献   

7.
俄国形式主义受索绪尔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影响,以科学实证主义为其方法,从文学的物质构成-言语入手,探讨文学的特质、构成,提出了“文学性”这一核心概念,并认为“文学性”得以凸显的手段是“陌生化”,即作品形式的转换,具体指文学语言的构造、修辞等“手段”。和任何理论一样,俄国形式主义视野下的“文学性”也有其“显结构”和“隐结构”。“显结构”是俄国形式主义对“文学性”的明确表述,是从“共时”层面上对“文学性”所作出的抽象概括;“隐结构”是俄国形式主义未能意识到或未能说出、揭示出来的有关“文学性”的“历时”规定性层面的流变规律,即“陌生化”、“去陌生化”、“再陌生化”。两个研究维度的结合将充分展示“文学性”的诗意流动。  相似文献   

8.
"四大自由"是罗斯福在法西斯势力步步紧逼、威胁到美国生存的情况下提出的,它从言论、信仰、经济和安全方面阐释了人的基本权利,旨在调动美国及世界各国人民参与反法西斯战争的积极性。作为一种信仰和理念,"四大自由"丰富并创造性发展了美国传统中的自由民主思想,有助于确立美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领导地位。  相似文献   

9.
在法国哲学家利奥塔以"后现代思想家"的面孔登上西方学术舞台之前,他的后现代崇高美学思想就已经在其关于欲望美学的论述中初见端倪。《话语,图像》是利奥塔关于欲望美学的最主要著作。通过对这本"为图像正名"的书加以解析,可以发现,欲望美学至少在三个层面上为利奥塔的后现代崇高美学奠定了基础,即对总体性的怀疑、真理的事件特性、艺术对欲望不可呈现性的呈现。  相似文献   

10.
《榆树下的欲望》是美国戏剧大师尤金·奥尼尔的一部优秀作品,它为读者呈现了一幅美国淘金热潮驱动下人们各种欲望交织、挣扎生存的图画。在奥尼尔看来,人的欲望主要表现在人性中的物欲与情欲,如果性欲只是情欲的最初级的表现方式,爱情就是情欲的最高级的表现方式,人们在追求物质财富的同时,往往会遭遇情感的毁灭,从而引发人们对未来的思考。分析人性欲望产生的社会原因,探索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在物欲和情欲上的表现。  相似文献   

11.
语言是文化的一种表达方式,是反映文化的一面镜子。英汉两种语言文化既有共性,又有个性。辞格是语言的诗化,在翻译时为求等效,要运用不同的方法和手段。比喻是辞格中常用的一种,比喻的等效翻译主要有四种:保留法、替换法、舍弃法、添加法或加注法。  相似文献   

12.
13.
“生命是植物”的隐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隐喻理论认为,隐喻不仅是一种语言修辞现象,更是一种思维方式。我们头脑中的概念系统大多是以隐喻的方式建构的,人们往往用具体的、熟知的、简单的、有形的概念去认知和体验抽象的、陌生的、复杂的、无形的概念。本文旨在从认知的角度,结合隐喻理论,分析汉语中“生命是植物”这一概念隐喻所体现的认知特点。  相似文献   

14.
现代汉语中的"惟一"是一个区别词,其用法并不具有单一性,有典型用法和非典型用法.一般情况下,"惟一"与"-X"搭配使用,不合语法规范.  相似文献   

15.
费耶阿本德坚持用历史主义的方法来分析科学,并由此出发对归纳原则的最后堡垒——“理论与事实一致”进行了彻底批判。他通过对科学史的人类学解读提出了与其开放科学观相对应的“反归纳法”。  相似文献   

16.
辞趣类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辞趣是陈望道首先提出来的一个术语 ,它是一类能增强语言表达效果的言语现象。文章立足于辞趣的三种主要类型和修辞效果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7.
“远”、“三远”是中国传统绘画极其重要的空间布局手法。受民族文化结构的影响,中国电影的“取象于远”及“平远”式空间布局,会通了中国传统绘画“远”的空间观念和表现形式,具有独特的审美内涵和审美体验。  相似文献   

18.
该文以中国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各种社会现象为背景,探析“宗教热”产生的原因。通过对“宗教热”的表现及其基本特点的分析,阐述宗教教义带有的浓厚“入世”倾向,使宗教易于传播,并为人们认可和接受;宗教的基本教义可调整人们的心理冲突,减缓心理挫折,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宗教对信徒情感需求的满足是“宗教热”的强大动力;“文化热”的出现,是“宗教热”产生的客观条件;宗教活动场所及宣教过程中所营造的浓郁宗教文化氛围,是宗教热的直接外部导因,引发人们对“宗教热”做一些理性思考。  相似文献   

19.
"十七年"时期,长影的少数民族题材影片艺术成就较高,《五朵金花》、《刘三姐》等作为中国当代电影史上的经典作品流传至今.本文将这些影片的叙事模式归纳为五种类型,并通过对具体影片的分析,还原"十七年"这一特殊历史时期党的民族政策、汉族与少数民族共建情景及少数民族地区的独特风情,同时总结这一时期的影片特点,为当下此类影片创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茹志娟的《百合花》以女性的个体生命为本位,极力弱化战争的背景而专注于男女之间在瞬间的情感碰撞与交流,通过体察和感悟细微之处的美好,寄托和彰显了作者(女性)对于美好人性的向往和对温情的渴望,展示了女性化的神圣情怀,并以转瞬即失的遗憾使作品洋溢着浓浓的情意和淡淡的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