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族地区向市场经济过渡的基本主题姜月忠当前社会经济文化落后的中国民族地区与全国发达省区一样,也是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过渡时期,民族地区经济过渡包括发展和改革双重模式的过渡:经济发展从传统经济向现代经济的过渡,即二元经济结构模式的转换;经济运行从计...  相似文献   

2.
随着改革的深化,我国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与向市场经济过渡存在着难以克服的矛盾。为既要完成向市场经济的过渡,又要避免走上激进式改革道路,就必须由需求诱致型制度变迁方式替代供给主导型制度变迁方式。这种方式具有利益启动、自主决策等特点。为此必须深化产权制度改革,使国有企业的产权明晰化;与此同时,又要实现政治体制改革,从而促进制度变迁方式和体制模式的双重转换。  相似文献   

3.
在 2 0世纪的一百年中 ,中国经济改革是影响世界历史进程的最重要事件之一。由于中国的改革开放基本发生在本世纪的最后 2 0年 ,因此它的影响将直接进入 2 1世纪并在下一世纪得到真正体现。改革开放 2 0年的历史表明 ,中国经济正在经历双重转换或双重过渡 :发展格局正从低收入型向中等收入型提升 ,体制模式正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变迁。总结2 0年改革的经验 ,检视 2 0年改革的历程 ,弄清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和程度 ,是时代的呼唤 ,也是确定我国未来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中国经济体制市场化进程研究》(陈宗胜、吴浙、谢思全等著 ,上海人…  相似文献   

4.
现代社会福利已步入福利多元主义时代,中国社会福利的改革方向是由国家中心主义向福利多元主义模式转换.在实践探索中形成的救助安置受艾滋病影响儿童“河南模式”注重政府的主导作用,强调家庭福利功能的不可替代性,强化社区融合功能,积极与非政府组织合作,引入专业力量,有效保障了儿童权益,促进了他们的健康成长,顺应了由国家中心主义向福利多元主义模式转换的社会福利改革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地方政府创新作为改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新的政治现象,其本身是中国政治发展的结果和体现。作为中国渐进式改革的逻辑要求,政府创新也是地方政府自主权扩大的结果。地方政府创新作为当代中国政治发展的推动力量,创新的过程同时也是政治发展的过程。通过对地方政府创新的“问题驱动”和“体制约束”双重特点的分析发现,中国政治发展将会在“改革过程中结构性变化所带来的外部压力”和“现有体制自身的约束”这种双重逻辑的共同作用下,按照自己的轨迹向前发展。这是一种渐进演化的政治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6.
随着双重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换,改革现行工资制度势必被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工资改革,实质是按照工资决定市场化要求对工资模式的重塑。工资模式,则包容了工资分配的主要机制和基本规则。要顺利推进工资制度改革,不可不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企业工资模式进行认真研究。一企业分配的目标模式可以概括为,市场引导企业,国家调节劳动力市场;企业决定  相似文献   

7.
一80年代的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从传统高度集中的产品经济体制出发,经过简政放权、减税让利、“分灶吃饭”的分权化道路,正在向有计划市场导向的新经济体制目标大步推进,体制改革推动了结构转换,国民经济正处在从高度倾斜式二元结构向重点协调型二元结构转化时期。从长远来说,体制改革和结构转换的目标是一致的,是互相促进的。但是在改革和发展双重模式同时并存的过渡时期内,在完善的市场机制、良好的经济行为和  相似文献   

8.
要代表当代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经济增长方式必须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换;应把科学技术和科学管理等无形之物纳入生产资料的范畴;要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要不断地调整和改革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中的某些方面和环节。  相似文献   

9.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由追求规模速度的粗放型发展模式向追求质量效益的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变,提升经济增长质量,成为实现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关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解决我国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结构性问题凸显的重大举措,是一次理论联系中国实际的"中国化"创新。面对国内要素禀赋结构转换、技术后发优势减弱、市场机制扭曲以及世界经济格局调整等不利影响,应通过"供给+需求"双侧调控有效配合、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加速产业结构升级步伐、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等手段实现经济发展的动力转换,提升经济增长质量。  相似文献   

10.
现代化是中国社会历久弥坚的理想与追求。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也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根本保证。法制社会的确立 ,意味着传统意义上的政府存在必须进行重新定位 ,权力的社会角色注定要实现由道德认证向法律界定的转换 ,制度创新成了中国社会实现法制化的必由之路。由于道德社会整合模式拥有极其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 ,中国社会的法制化进程势必受到传统社会道德因素的排斥和掣肘 ,所以 ,法制欲在中国社会找到理想的契合点 ,关键在于对传统道德社会非法制化因素的深入剖析与破解 ,其中 ,对贵为传统道德社会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11.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正在经历由传统经济模式向新经济模式的转换过程。为了顺利实现模式转换,使改革健康地向前发展,关键是在增强企业活力的同时,搞好宏观控制,保持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的动态平衡,使国民经济协同有序地运动。本文主要是讨论模式转换时期基建投资的宏观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12.
佟玉华 《东岳论丛》2001,22(4):107-108
中国近代落伍衰败的主要原因在于绝对的皇权专制制度扼杀了社会活力 ;而由其衍生的权本位社会 ,使社会的智力主体流向官僚队伍 ;传统文化唯我独尊的特质 ,阻滞吸纳世界文明 ,成为中国社会自我更新、自我改革的历史羁绊 ;僵化腐败的政治系统使现代化启动缺乏整合的强力机制。在世纪之交认清近代中国落伍的原因 ,对我们的改革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3.
本文探讨了世纪之交的江苏高等教育发展的问题,认为为了全面适应江苏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必须实行两个重要的历史性转变:一是由英才教育向大众化教育转变,二是由基本上服务于城市转变为全面为城乡服务。要把积极发展高等职业教育作为发展高等教育的重点,要确立“发展是硬道理”的思想,要加大高教改革的力度,要更新观念。  相似文献   

14.
理论创新已成为当代学者的共识,从科学哲学的立场来看,理论创新的关键在于研究范式的转换,而这首先需要对当下的问题意识进行自觉的反思与重构。本刊刊发的这一组文章,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问题意识为中心,在当代时空维度上展开,其中既有对中国哲学改革与发展的思考,也有域外的经验与教训;既有对当下研究状况的总体扫描,又有对今后理论创新的个性化研究,以期开展一次广泛而深入的理论探险,从而推动世纪之交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的转换与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5.
理论创新已成为当代学者的共识,从科学哲学的立场来看,理论创新的关键在于研究范式的转换,而这首先需要对当下的问题意识进行自觉的反思与重构。本刊刊发的这一组文章,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问题意识为中心,在当代时空维度上展开,其中既有对中国哲学改革与发展的思考,也有域外的经验与教训;既有对当下研究状况的总体扫描,又有对今后理论创新的个性化研究,以期开展一次广泛而深入的理论探险,从而推动世纪之交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的转换与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6.
从问题到模式——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理论自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理论创新已成为当代学者的共识,从科学哲学的立场来看,理论创新的关键在于研究范式的转换,而这首先需要对当下的问题意识进行自觉的反思与重构。本刊刊发的这一组文章,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问题意识为中心,在当代时空维度上展开,其中既有对中国哲学改革与发展的思考,也有域外的经验与教训;既有对当下研究状况的总体扫描,又有对今后理论创新的个性化研究,以期开展一次广泛而深入的理论探险,从而推动世纪之交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的转换与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7.
理论创新已成为当代学者的共识,从科学哲学的立场来看,理论创新的关键在于研究范式的转换,而这首先需要对当下的问题意识进行自觉的反思与重构。本刊刊发的这一组文章,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问题意识为中心,在当代时空维度上展开,其中既有对中国哲学改革与发展的思考,也有域外的经验与教训;既有对当下研究状况的总体扫描,又有对今后理论创新的个性化研究,以期开展一次广泛而深入的理论探险,从而推动世纪之交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的转换与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8.
问题意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创新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理论创新已成为当代学者的共识,从科学哲学的立场来看,理论创新的关键在于研究范式的转换,而这首先需要对当下的问题意识进行自觉的反思与重构。本刊刊发的这一组文章,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问题意识为中心,在当代时空维度上展开,其中既有对中国哲学改革与发展的思考,也有域外的经验与教训;既有对当下研究状况的总体扫描,又有对今后理论创新的个性化研究,以期开展一次广泛而深入的理论探险,从而推动世纪之交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范式的转换与理论创新。  相似文献   

19.
论社会生活的文化创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世纪之交,中国社会生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革与转型,即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化社会的转型。社会变革与转型的根本目的在于增强社会活力,提高社会生活的运行质量。而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文化的发展与创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这诚如党的十五大报告...  相似文献   

20.
全国知名的“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在不同年代各领风骚 ,使两省农村工业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但两条不同的改革发展道路 ,产生两种经济运行机制。本文通过对江浙两省农村工业的发展分析比较认为 ,企业体制与企业运行机制是造成江浙两省农村工业发展差异的重要原因。企业体制是特定历史时期和环境条件下的产物 ,随着环境条件的变化 ,企业体制也要不断地改革和创新。当前 ,农村工业企业的体制创新 ,要顺应国际性的发展趋势 ,逐步向产权多元化、经营多样化、组织规模化、管理科学化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变。农村社区政府职能要由行政干预型向服务型转变 ,政府要成为服务企业的主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