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 毫秒
1.
敏捷供应链中基于跨单位知识共享的技术创新价值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建立了敏捷供应链中基于跨单位知识共享的技术创新价值模型,并对模型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敏捷供应链节点企业应该在适当的新知识积累量时进行基于跨单位知识共享的技术创新,以获得技术创新的最大价值。  相似文献   

2.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成为一种重要资源.对于敏捷供应链来说为了应对目前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提高整体竞争力,节点间的企业必须注重知识的创新、交流与应用。本文在分析通过引入市场知识交易的方式来促进知识交流的基础上,分析了知识交易的主要障碍以及敏捷供应链企业闻进行知识交易的优势,在此基础上构建了知识交易模型。  相似文献   

3.
面向服务的敏捷供应链协同与集成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义网作为下一代Web能够实现计算机自动处理功能。通过在Web服务中引入面向供应链的领域语义本体,将语义网与Web服务结合的语义Web服务技术为Web服务加入语义描述,可完成Web服务之间的语义级交互,从而实现敏捷供应链的复杂业务流程协同与动态组合,实现跨企业的应用系统集成。建立基于面向服务的敏捷供应链协同与集成系统架构,其松散耦合、跨企业、跨平台、支持异构系统的互操作且具有系统快速重构等能力,成为实现敏捷供应链的敏捷性、虚拟性和可重构性等特征的有效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4.
供应链必须具备一定的敏捷性,才能更好地满足客户的需求.供应链战略管理的本质就是管理供应链的敏捷性,使供应链的敏捷度能够满足企业竞争战略的要求.本文对影响供应链敏捷度的四个要素进行了分析,运用群决策理论和层次分析法建立了供应链敏捷度管理目标的模型,最后用一个实例说明了模型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本文总结了精益生产和敏捷制造的相关概念以及精益供应链与敏捷供应链各自的特征与应用,并对二者进行了对比分析,指出其各自的适用范围及局限。提出了将精益思想与敏捷思想进行结合的必然性与重要陛,总结分析了精敏供应链模式的运用。  相似文献   

6.
敏捷化供应链系统的分析、设计与重构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以系统工程理论为指导,论述了供应链系统的敏捷化特征,探讨敏捷供应链系统的分析、设计与重构的指导思想和原则,指出供应链设计与建模中应注意的相关问题,提出了供应链系统设计与重构的一般过程和方法以及供应链系统的敏捷化策略.  相似文献   

7.
针对敏捷供应链知识服务网络中的节点分布、异构及自治等特点,本文引入多Agent技术,建立了基于多Agent的敏捷供应链知识服务网络体系结构,并给出了其关键实现技术.  相似文献   

8.
市场环境、产品特点等因素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经营模式,而与经营模式息息相关的企业管理思想的发展也日新月异。两者在升级、演变过程中既有自身的规律,相互之间也存在某些必然的联系。本文从探索供应链管理和企业生产经营模式的演变过程开始,尝试以集成供应链与备货生产(MTS);虚拟供应链与接单生产(MTO);敏捷供应链与接单设计生产(ETO)3种对应关系为切入点,寻求供应链管理和企业生产经营模式之间的互动关系和最佳搭配,以期从中获得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敏捷供应链背景下企业合作关系对企业绩效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有理论文献认为,良好的企业合作关系能够提高企业绩效,但对于其作用效果和作用路径仍缺乏实证研究的支持.本文以重庆市的242家企业为研究样本,通过因子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研究了企业合作关系、敏捷供应链和企业绩效三者之间的关系,验证了企业合作关系对敏捷供应链效益、企业绩效水平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敏捷供应链效益可以很好地提高企业的绩效水平.  相似文献   

10.
如何获取供应链敏捷是信息系统和运作管理领域共同关注的热点和前沿问题。然而,当前研究主要关注供应链流程柔性或信息技术柔性对于供应链敏捷形成的作用,忽视了供应链环境中如何通过IT治理来实现供应链的分销渠道敏捷。基于IT治理和IT-商务战略匹配理论,本文构建了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来实证研究IT治理、企业间电子商务战略匹配(知识匹配和运作匹配)和环境动荡性影响渠道敏捷的机理。通过对209家被调查企业的数据分析发现:IT治理通过知识匹配和运作匹配对渠道敏捷产生积极正向影响;环境动荡水平越高,运作匹配所发挥的中介作用越强;环境动荡性在IT治理和知识匹配之间存在负向调节作用,而在知识匹配和渠道敏捷之间存在正向调节作用。本文通过融合IT治理和IT-商务战略匹配理论,揭示了焦点企业和渠道伙伴的IT治理对渠道敏捷的作用机理,为供应链敏捷理论贡献新知。  相似文献   

11.
着眼于管理柔性化的发展态势,从动态集成的角度整合信息技术与企业业务,建设性地构建了以协同电子商务为平台的敏捷供应链模型,旨在实现Web技术与经营管理的有机融合,亦可协调各操作系统,且支持业务流程的概念创新,推动整个价值网的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12.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世界已经进入了电子商务时代。越来越多的企业认识到电子商务时代的竞争不再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而是以核心企业为中心的供应链之间的竞争。本文首先介绍了供应链与供应链管理、电子商务和电子商务供应链的基本含义,并通过电子商务对供应链管理的影响讲述两者之间的关系。其次从动态联盟的系统化管理、不确定需求的信息共享管理、生产资源的优化管理以及生产的敏捷化管理四方面论述了电子商务时代供应链管理的任务。最后针对任务提出了解决的方法与途径,即系统管理技术是进行供应链集成管理的科学方法、DSS是辅助不确定需求管理和群体决策的有效手段、运筹学成为比以往更为有力的优化技术、信息技术为电子商务时代的供应链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从Bemelmans的PCI(process-control-information)理论框架出发,针对ATO(Assemble to Order)按订单装配的企业流程特点,提出了精益供应链和敏捷供应链的应用和整合,并强调了整合过程中的信息沟通机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任何经济组织在市场中都要通过改进供应链和物流系统来获取竞争优势。决策者为了在经济低迷期尽量缩小对公司业绩和未来发展的有害影响必须有着敏捷的反应,这就需要建立一个完整的体系来准确衡量企业的交付业绩。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山西煤炭企业为研究对象,介绍了其物流战略的特点,并分析了其所在煤炭供应链.根据对其煤炭供应链的定位和它的结构特点,提出了煤炭供应链的运作要求:企业内部供应链一体化和企业外部虚拟供应链一体化.  相似文献   

16.
基于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物流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供应链管理是近20年来逐渐流行起来的管理模式,它的发展源自于物流管理但又超出了物流管理的范围。从企业管理角度看,物流管理是供应链管理的组成部分,在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物流管理产生了新的特点和功能。文章介绍了物流管理和供应链管理的内涵,并指出了在供应链管理下物流管理的特点,对当代的企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敏捷供应链供需协调绩效关联分析与实证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陈志祥 《管理科学》2005,8(1):78-87
回顾了供应链协调管理与协调绩效评价的研究现状,分析了供应链协调绩效因子之间的相互关系,建立了一系列的供需协调绩效的关联关系的理论假设命题和一个综合分析模型,并且通过企业的问卷采样,对假设与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验证了有关分析结论与假设命题.  相似文献   

18.
商业连锁企业供应链风险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介绍商业连锁企业供应链风险的评估与控制。在对商业连锁企业供应链风险管理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其进行识别并建立模型加以评估,针对风险性比较大的风险因素进行重点防范与控制。  相似文献   

19.
目前学术界对于影响供应链整合的因素以及这些因素如何影响到供应链整合的研究相对匮乏。本研究以供应链管理为视角,构建了伙伴关系、物流能力和供应链整合之间关系的概念模型。基于来自218家供应链上下游企业的调查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EM)的方法对上述概念模型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伙伴关系、物流能力对供应链整合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同时结果显示,伙伴关系对物流能力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且透过物流能力,伙伴关系对供应链整合的间接影响高于其直接影响。此外研究结果还显示,不同规模及行业企业的伙伴关系和物流能力对供应链整合的作用大不相同。本文不仅为研究伙伴关系对供应链整合的影响路径和作用机理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而且还为我国不同规模及行业企业如何利用伙伴关系和物流能力来提升供应链整合提供了决策的依据。  相似文献   

20.
分形供应链的自相似性与其评价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供应链管理是企业在当前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为提高核心竞争力而形成发展起来的管理方法。由于市场需求及运作环境的变化日愈加快,传统的稳健型供应链模型逐渐向具有更高敏捷度的动态供应链模型进化。但动态供应链往往因过于关注敏捷性而导致资源整合周期长、运作失衡等问题。为了平衡供应链构建及运作的灵活性和稳定性,本文提出了基于分形理论的具有自相似、自组织、自优化功能的可重构分形供应链。对其构建及运作模型进行了阐述,并着重利用分形方法对分形供应链的自相似性及相似性进行了研究,给出了基于分形方法的定量评价相似度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