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西部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的思路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中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是中国最主要的贫困地区,贫困程度深重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发生的一个显著特点.我国贫困人口分布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少数民族人口和贫困人口在地域分布上的重合.要充分认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的长期性、艰巨性,必须分两阶段实施贫困地区发展目标.转移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是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2.
贫困文化视角下的贫困地区新农村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困文化是贫困地区长期贫困的重要精神原因。在大力构建和谐社会、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的背景下,要想尽快改变贫困地区的现状,实现农村富裕,除了经济、政治和社会结构方面的变革外,关键在于要解决农村的贫困文化问题,应当着力实施反贫困文化战略,帮助贫困人口重构反贫困文化的价值体系,探索反贫困文化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3.
贫困和发展是21世纪中国西北乃至西部少数民族贫困地区面临的极为严峻的生存挑战和必须解决的重大现实课题.少数民族地区反贫困是中国西部地区农村反贫困的突出难点,本文利用对民族贫困社区的调查和访谈数据,从民族社区农户基本情况、经济活动、政治活动、社会生活等方面,对民族贫困地区社区现状进行分析,旨在发现造成民族地区贫困的基本根源,从而为全面制定新时期民族贫困地区扶贫政策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4.
关于现代社会贫困实质的制度假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贫困和反贫困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要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许多国际组织、国家政府和研究机构都曾提出了种种反贫困理论和发展策略.这些理论和策略对区域性缓解贫困、甚至彻底摆脱贫困起了积极的作用,但并未从根本上使全人类消失贫困.据世界银行报告,目前世界上仍有1/5的人口生活在贫困之中,中国也还有大面积的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因此,继续深入地研究贫困的实质及其产生的根源,尤其是从制度因素上探讨贫困和反贫困问题,就具  相似文献   

5.
新世纪我国农村贫困和反贫困的新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世纪中国扶贫工作成就显著,"大扶贫"格局开始形成,但贫困问题面临新的特征:贫困问题已经从普遍性贫困转变为区域性贫困,绝对贫困为主转变为相对贫困为主,长期性贫困为主转变为短时性贫困为主,因病致贫和因灾返贫人口成为新时期我国贫困人口的重要构成部分.新世纪传统的反贫困战略已经难以适应中国农村贫困新特征,建议要对中国反贫困战略进行重新思考和讨论.  相似文献   

6.
城市贫困人口的群体认同与社会融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何汇江 《中州学刊》2003,(3):160-164
本文侧重从心理与文化的角度研究城市贫困问题。通过调查分析认为 ,由于城市贫困人口大多认同贫困群体 ,从而在心理上拉开了与非贫困群体的距离 ,出现了与社会分离的趋势 ,这不利于社会融合。城市贫困人口认同贫困群体会形成贫困群体文化 ,将更不利于他们的社会融合。因此 ,城市反贫困行动不仅要有助于城市贫困人口摆脱贫困 ,而且还要有助于他们的社会融合。  相似文献   

7.
基本公共服务减贫作用机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反贫困的不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提升和均等化进入人们的视野.研究发现,我国贫困地区的基本公共服务发展十分滞后.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缺失的原因主要有:经济发展战略与社会发展战略不统筹、政府基本公共服务部分“卸责”、财政资源非平衡分配.基本公共服务减贫的作用机理在于:通过提高贫困地区农业生产率和贫困人口生产力水平、增强贫困地区人口的发展能力、降低贫困地区的脆弱性、减少社会排斥来降低贫困发生率.建议将基本公共服务纳入反贫困框架,不断加大财政对基本公共服务领域的倾斜力度,以基本公共服务建设考核推动政府转型,同时将基本公共服务模块纳入贫困监测,加强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评价指标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8.
一、宏观反贫困战略(一)在缩小东西部发展差距中反贫困中国的贫困地区集中在中西部地区,尤其是西部地区,这里不仅自然环境恶劣,而且少数民族集中,人口素质差,社会经济技术落后,社会发育底。改革以来,国家投资重点东移,刺激了东部经济的快速发展,而中西部投资减少,经济增幅缩小,东西部差距急剧扩大,已越过差距警戒线。西部的一些贫困地区的贫困反差十分突出。1980—1994年,东、中、西部的年均经济增长之比是19.88:16.20:15.78。1994年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220元,  相似文献   

9.
贫困地区的集镇建设与扶贫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农村贫困人口由1985年的1.25亿降至1992年的8000万,贫困人口占农村人口的比例由1978年的31.3%下降到1992年的8.8%。但是,同发达地区相比,贫困地区经济发展仍较缓慢;部分贫困人口至今尚未解决温饱,而且多数是社会发育程度很低的少数民族地区,这里的相对贫困和绝对贫困,对我国一的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都是极其严峻的挑战。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摆脱这一地区的贫困问题?本文拟从集镇建设的视角加以分析研究。一、贫困地区的城市化的问题进入90年代以来,我国的扶贫开发…  相似文献   

10.
贫困问题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核心要素,反贫困战略的实施是一项贫困人口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系统工程。目前,我国反贫困战略的实施还存在体制、机制、观念等方面的问题。为此,应优化反贫困战略机制,加快社会保障、社会救助等立法建设;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实施反贫困战略创设良好的运营环境;以人为本,综合提升贫困人口的自身素质、竞争能力和收入水平。  相似文献   

11.
贫困是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消除贫困是全人类的共同愿望。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人民群众生活在总水平不断提高的同时,却出现了相当数量的城市贫困人口。在城市反贫困中,政府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由于政府自身的局限性,以及在城市反贫困实践中表现出来的具体局限,只靠政府一己之力不能完全有效地解决城市贫困问题。因而在城市反贫困中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尤其要发挥非政府组织在城市反贫困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80年代以来,"少数民族贫困"问题研究过于强调经济学分析方法,从而致使政府扶贫行动与民族地区人文特性出现背离.要纠正贫困问题研究范式的这种工具理性误区,需要反思现有的制度化了的贫困经济学分析方法.笔者在回顾经济社会学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总结、概括经济社会学理念和研究方法特点,并以其为分析立足点,从经济社会学视域构建"少数民族贫困"问题的分析方法与研究重心,包括:考察社会群体对经济活动的影响;影响少数民族贫困发生与再生的各种社会因素及社会条件;支配少数民族人口的经济行为与社会行为的主要因素以及其行为对贫困与反贫困的影响;对少数民族贫困群体的经济过程进行社会学分析;少数民族地区反贫困政策实施的社会依据和社会条件.在此基础上,从过程、行动、互动三个方面建构了今后"少数民族贫困"研究的重心.  相似文献   

13.
近 20年来,在世界贫困人口逐年增加的背景下,中国的贫困人口却连年下降并基本消除贫困现象,这是中外历史上的奇迹。有中国特色的反贫困不仅为中华民族的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对国际社会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有中国特色的反贫困所取得的辉煌成果再一次证明,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为中国反贫困提供保障,只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才能使人民共同富裕;只有共产党的领导,才能使中国繁荣、富强,从而为国际社会的进步作出更加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从 1978年到 1998年的 2 0年间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 ,农村贫困人口已从 2 .5亿下降到 5 30 0万人 ,创造了国际社会反贫困的奇迹。但是要在本世纪末解决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并且在国有企业实行战略性改组过程中 ,逐步解决下岗再就业难题 ,任务仍然十分艰巨。就农村而言 ,剩余的贫困人口 5 0 %以上 ,集中在中西部自然、生态环境恶劣地区 ,有些地区甚至缺乏基本的生存条件 ,脱贫难度大。就城市而言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 ,传统企业向现代企业制度转换 ,出现大量企业职工下岗 ,使城市贫困人口呈扩张之势。一个国家 ,当人群贫富差…  相似文献   

15.
贫困是个世界性的问题,反贫困是社会进步的题中之义。今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将基本得到解决,这标志着中国人民将在新的发展起点上进入新世纪。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木平衡,不可能同步达到富裕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坚持开发式扶贫的方针是我国现阶段反贫困战略实施的重大举措,以工代赈作为扶贫开发中的一项重要农村扶贫政策,为缓解农村贫困地区的贫困状况起到了积极作用.甘肃是中国贫困人口最多的省区之一,自1984年实施以工代赈政策以来,在贫困地区建设了一大批农村公路、农田水利、基本农田、河道堤防、小流域治理、人畜饮水等基础设施工程,为改善甘肃省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民收入,促进贫困地区发展,加快农民脱贫致富进程,做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贡献.通过分析以工代赈在农村扶贫开发中的作用和影响,提出今后进一步搞好以工代赈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贫困问题与当代中国的贫困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贫困问题是当今中国社会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中国贫困问题的明显特征是:1.中国社会同时经受着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的双重困扰;2.相对剥夺感强烈;3.贫富差距过大;4.中国的贫困问题还有很大的生长潜力;5.中国贫困者对于政府的依赖程度较高。贫困现象对于中国的现代化进程的负面效应是:1.限制了社会成员潜能的开发;2.阻碍着工业化进程的顺利推进;3.诱发了社会不公现象的生成;4.不利于民主化建设进程的推进;5.不利于现代文化的成长。  相似文献   

18.
何汇江 《人文杂志》2004,(3):164-169
本文从贫困群体文化的角度分析了我国的城市贫困问题。文章认为 ,由于我国城市贫困人口缺乏就业机会 ,开始出现长期化和相对固定化的趋势 ,具有较强的贫困群体意识 ,他们正逐渐从主流社会中脱离出来 ,表现出了与社会分裂的趋势。因此 ,从有利于城市贫困群体社会融合的角度出发 ,城市反贫困应注重采取的措施是社会救助要体现“以人为本”的宗旨 ,要为城市贫困人口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在难以提供更多就业机会的情况下实施“准就业” ,以社区建设促进城市贫困群体的社会融合。  相似文献   

19.
中国共产党百年消除贫困的伟大创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贫困是困扰人类社会发展的“阿喀琉斯之踵”,消除贫困是各国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基本权利.面对这个世界性难题,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不断进行理论探索和实践创新,开辟了一条摆脱贫困的中国式道路,实现了消除绝对贫困的千年梦想,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消除贫困方面无与伦比的制度优势.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一方面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逐步解决相对贫困的问题,为实现共同富裕不懈奋斗:另一方面要及时总结中国共产党反贫困经验,构建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体系,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20.
社会救助的核心范畴是贫困,目标是克服贫困.在我国社会救助体系因其生存型贫困救助局限,救助资源受益分配瞄准偏差,就业激励机制和就业援助专项制度缺失漏洞,内在地存在着反贫困功能梗塞.必须在技术层面:优化社会救助制度分类设计,防止形成“贫困陷阱”;加强各项救助制度的有效衔接,形成反贫困的制度合力.在制度建设层面:实现生活救助到综合救助转变,减少贫困发生因素;建立、健全就业援助制度,促成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积极劳动自救,并实现社会救助工作法制化、规范化管理,从而确保反贫困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