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十六世纪中叶,西班牙出版了一本佚名的小说—《托美思河上的小拉撤路》(中译本名《小癞子》),它开创了欧洲文学史上一个新的文学样式—流浪汉小说。从它问世直到十八世纪,欧洲各国作家竞起仿效,创作出了一个庞大的“流浪汉家族”。其中在文学史上名望较高的有德国格里美尔斯豪森的《西木卜里西木斯》(1669,中译本名《痴儿西木传》)、法国勒萨日的《吉尔·布拉斯》(1715—1735)、英国斯茉莱特的《兰登传》(1748)等。  相似文献   

2.
《简·爱》──一只“迷途的羔羊”的天路历程周韵《简·爱》是英国十九世纪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成名作。对这部小说的宗教倾向问题历来争论不休。1847年,小说刚一发表,就遭到基督教保守派们的严厉攻击。伊利莎白·里格比在《每季评论》上撰文,谴责《简·爱》是...  相似文献   

3.
简论欧洲小说文体的形成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说文体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和丰富。荷马史诗和中古英雄史诗在情节结构和人物性格的刻画上为小说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骑士传奇以想像和虚构的情节初具小说的形态;流浪汉小说以第一人称叙述故事的模式影响深远;《唐吉诃德》结合了骑士传奇的想像和流浪汉小说对人生的客观性展示的特征,标志近代小说的诞生;以《汤姆·琼斯》为代表的18世纪现实主义小说形成西方小说史上的第一次高潮;现实主义时期欧洲小说艺术发展到顶峰;20世纪,西方小说形式经历了一次巨大的嬗变。  相似文献   

4.
1 自16世纪中期,西班牙首先出现了西方第一部以流浪汉为题材的小说《小癞子》(原名《托美思河的拉撒路》)以后,流浪汉文学一时风靡整个欧洲,对欧洲文学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为什么一部现在看来极其普通的中篇自传式小说在当时会有如此广泛的影响,以致形成后来的颇有声势的“流浪汉文学”呢?也许这与当时的时代文化背景不无关系。16世纪中期的西班牙文坛十分盛行以英雄美人传奇为题材的“骑士小说”,描写无  相似文献   

5.
论流浪汉小说的文化渊源和艺术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流浪汉小说的文化渊源 在欧洲文学史上,形成最早影响最大的作品首推荷马的两部史诗:《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旧译《伊利亚特》和《奥德赛》)。这两部千古杰作,特别是《奥德修纪》,最先提供了同流浪汉小说相类似的叙事结构形式和流浪汉形象。  相似文献   

6.
(一) 《安娜·卡列尼娜》问世后,受到普遍的好评,但同时也引起了活跃的、持久的争论。可以说,这种争论正是导源于小说思想、艺术方面的丰富性和深刻性。小说在结构形式、思想主旨两方面都曾引起同时代人的误解。许多评论家认为:《安娜·卡列尼娜》的结构是分裂的,托尔斯泰写的是“两部、而不是一部长篇”。小说的思想内容则受到民主派的抨击,涅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近代文学史上.人情一派的分支狭邪小说曾经风靡数十年.其繁盛局面打破了乾嘉“红楼”之后小说界的沉寂.使小说创作从低谷里走了出来。据外楷第《中国通俗小说书目》统计.当时流行的狭邪小说有几十部之多。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冲专门论述了《品花宝鉴》、《青楼梦》、《花月痕》、《海上花对传》四部狭邪小说·而将张春帆的《九尾龟》界定为“溢恶”之作·胡适、阿英也日其为“嫖界指南”而斥之,这使后世论者多不敢问津于此书而专注于《青楼梦》等其它作品的研究。本文意图通过对史料的征引和分析·重新确立《九尾电》的文学地位·驳斥那些妄加之辞.还其本来面目。在此基础上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思想辩证地、科学地挖掘作品所包含的认知价值.探求流氓才子章秋谷这一新形象的典型特性及其深刻的社会意义。本文认为.作为耶小说的“溢恶”之作.前人对其看法多有误.所论失之公允·兼之没有能够全面理解鲁迅对《九尾龟》的论述,因而都把视点投向别处,埋没了其地位和价值。实际上·鲁迅对《九尾龟》这部小说还是特别重视的,他把《九尾龟》作为狭邪小说的一个重要层面.归入“三变”(溢美、近真、溢恶)中的末一变.并以如炬目光透视出了小说及其主人公流氓才子章秋谷形象的时代意义和代表性  相似文献   

8.
美国“自白派”著名女诗人西尔维亚·普拉斯(sylvia plath 1932-1963)对我国读者来说并不陌生,她的诗作《边缘》、《爹爹》和《高烧103°》为人们所赏识。可是,她唯一的一部小说《钟形坛》,却鲜为人知。这部在作者1963年2月11日吸煤气自杀身亡前一个月署名维多利亚·卢卡斯出版的自传体小说,对探索普拉斯自我毁灭的悲剧,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鲁迪·威伯(RudyWiebe, 1934-),加拿大著名作家,长期从事小说、散文和戏剧创作,迄今已发表小说14部,散文4部,剧本2部,其中长篇小说《大熊的诱惑》(1973)和《发现陌生人》(1994)荣获加拿大最高文学奖———总督文学奖。他的作品多围绕历史题材,关注印第安民族和门诺教徒等边缘群体的境遇,文风厚重、凝练,寓意深远,被誉为“兼具福克纳和巴尔扎克的特点”(《加拿大读书报》)。赵伐(1958-),宁波大学加拿大研究中心主任,教授,自1992年起涉足加拿大文学的译介和评论,主编《加拿大获奖文学丛书》(共17部),独译或合译加拿大文学作品12部,其中鲁迪·威伯的小说3部:《大熊的诱惑》(中译本2001 )、《发现陌生人》(中译本2001 )、《天伦之爱》(中译本2004 ),有关鲁迪·威伯的作品评论有:“在历史语境中虚构真实———论鲁迪·威伯的长篇小说《大熊的诱惑》”和“历史———文本———虚构:论历史文本在《发现陌生人》中的隐喻功能”。  相似文献   

10.
1882年9月12日,沙皇统治下的梯弗里斯的《高加索报》,发表了一篇题为《马卡尔·楚德拉》的浪漫主义小说,作者署名为M·高尔基,从此俄罗斯文学开始了一个新的里程,一个响亮的名字一高尔基一出现在世界文坛上。《马》篇是高尔基发表的第一篇小说,此后又陆续发表了《少女与死神》(童话),《小仙女与青年牧人》(瓦拉几亚神话),它们合称为高尔基的《梯弗里斯三部曲》,其中第二部是诗歌,第三部是诗体小说,如果再把第一部中的《洛伊科·左巴尔之歌》算在  相似文献   

11.
《说文解字·后叙》自记其全书分篇分部之数称:“此十四篇,五百四十部也。”检数今大徐本、段注本等,《说文》一书始一终亥,确实分作540部。这样看来,《说文》共分540部,似乎是毫无疑问的。然而事情并没有这样简单,在这个问题上,自古至今都存在一些歧见。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称:“林(?)《字源偏旁小说》增一部,《序》云:‘五百四十一字。’郭忠恕《与梦英书》云:‘见寄偏旁五百三十九字’。张美和撰吴均《增补复古编·序》:‘《说文》以五百四十二字为部  相似文献   

12.
《小世界》是英国著名作家戴维·洛奇的一部重要小说 ,被许多学者认为是西方的《围城》。对于大部分文学批评家来说 ,因其涉及到了形形色色的文艺理论 ,新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泛性论、解构等 ,因而将之誉为是一部“后现代”的力作。然而 ,笔者认为 ,它既是一部“后现代主义”的作品 ,也是一部有着很强的“现代主义”色彩的作品 ,其现代性主要体现在结构布局和人物塑造等方面上。事实上 ,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因素交织在一起 ,形成了这部小说别具一格的特色  相似文献   

13.
我国古代的小说批评,直到明清两代才日渐成熟,但从汉魏至宋元1000多年内,许多文人学者对“小说”的认识和批评,已有不少引人注目之处.现抉其要,略作爬梳,以就正于方家.一、小说观念的萌发和演变在先秦诸子的言论中,“小说”与“小家珍说”、“小道”的含义比较接近.如《论语·子张》篇载:“子夏曰:‘虽小道,必有可观者焉,致远恐泥,是以君子不为也.’”(这段话被后代小说批评家屡屡引用,但多作孔子言论,如《汉书·艺文志》《隋书·经籍志》等)如《庄子·外物》篇云:“饰小说以干县令,其于大达亦远矣.”如《荀子·正名》篇谓:“故知者论道而已矣,小家珍说之  相似文献   

14.
物本主义:葛利叶理论主张的核心李伟昉作为法国“新小说”派的重要代表作家,罗伯──葛利叶提出了“小说革命”的一系列理论主张。这些主张集中体现在其论著《为了一种新小说》中。其中,《未来小说的道路》和《自然·人道主义·悲剧》等论文被视为“新小说”派的纲领和...  相似文献   

15.
自从西班牙的流浪汉小说诞生以来,欧洲的流浪汉文学创作在各个世纪都保持着自己的阵势与特色,数百年之间,新作家和新作品可谓层出不穷。18世纪末期,由于受到哥特式小说和感伤主义小说的冲击,流浪汉文学创作曾经偃旗息鼓,但19世纪却又是这一文学体裁勃然复兴的世纪。本文举其荦荦大端,简要地分析了托马斯·霍普、莫里亚、皮尔斯·埃根、马里亚特和查尔斯·利弗等十几位作家的创作实践,指出流浪汉文学在19世纪欧洲现实主义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发挥过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恐怖的怪兽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奥地利畅销书作家托马斯·布热齐纳是《新少年》读者们的老朋友了!大家一定还记得,在我们刊物2003年第7-8期合刊以及2004年第1-2期合刊上,“冒险小虎队”系列作品中的《智擒黑帮》以及“神勇小虎队”系列作品中的《幸运猫》, 曾经让大家过足了阅读瘾。近年来,托马斯·布热齐纳笔耕不辍,又陆续推出“龙心宝剑”系列和“寻宝历险”系列多部畅销作品。本期介绍给大家的魔幻冒险小说《恐怖的怪兽》是“龙心宝剑”系列中的一部。在这部作品中,你将与主人公莱昂一起步入虚幻世界,结识神龙、骑士、鬼怪、恶魔以及睿智的巫师。  相似文献   

17.
娜塔丽·萨洛特,阿兰·罗伯·格里埃和米歇尔·布托尔是今天走运的作家。他们的小说一问世,批评界非但称赞为杰作,而且还把他们每一部作品都看作是现代小说进化中的一个转折点,说是“新的小说文学的成长”,是“新现实主义”的繁荣局面。罗兰·巴尔特曾经说,罗伯·格里埃的尝试,“其重要性不下于超现实主义之与现实”。让·保尔·沙特则发现娜塔丽·萨洛特的“写作技巧,使她超过了心理学主义而达  相似文献   

18.
旅馆人     
在新年钟声来到之前,我修改完了长篇《上海之死》。这部小说,算是第一部中文“旅馆小说”。但不是“第一部中国旅馆小说”。旅馆小说的创始人,是一位奥地利犹太女作家维吉鲍姆VickiBaum。她的名著《上海37》,1939年改成剧本《上海大旅馆(》HotelShanghai),以沙逊大楼Cathay旅馆在813战事中遭受日军炮击为背景。前不久,我在伦敦一个普通住宅墙上,看到这个当年著名女作家故居的“蓝磁纪念牌”,不由得感慨世界真小。虽然她是犹太人,“第一部中国旅馆小说”,荣誉属於她。原因是:休伯特在福州路开的书店,卖过她的书;索尔·夏皮罗在维也纳最後东…  相似文献   

19.
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与索尔·贝娄的《奥吉·马奇历险记》在美国文学史上都占据有重要的地位,它们在体裁与形式上有着极大的相似性,但两部小说创作于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塑造的人物形象有着不同的典型意义,两部作品也具有各自不同的现实意义与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20.
《唐且(一作“唐雎”)不辱使命》一文出自《战国策·魏策四·秦王使人谓安陵君》章,今之标题为后人所加.《战国策》一书,自《汉书·艺文志》以之与《史记》并列,归入“春秋”一类以来,历代史志及书目大都归之于“史”部.其实,《战国策》是一部亦史亦文的杰作.它在史学上固然具有不容忽视的重要意义,而在文学上则具有更大的价值.因为其所记之事并非“实录”,真伪参半,不可尽信;而策士之辞又多拟作、伪托,这就明显地带上了“创作”的色彩,难免为史家所诟病.然而虚构和想象正是文学的特征,“史学”意义上的黯然失色往往意味着“文学”意义上的增辉添彩.有趣的是,《战国策》中那些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