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晓珂 《新少年》2013,(5):16-17
20年春节不回家的"小品王",他对孩子是怎样教育的?他在自己的家庭生活中是否也演小品、拉场戏或二人转?他的孩子如何看待自己的父亲?舞台上本色出演的赵本山在台下给出了朴实纯真的回答。我叫牛牛,是男孩儿;我叫妞妞,是女孩儿;我俩是一对龙凤胎,同时来到了这个戏剧般的世界上。我俩从生下来就是一双幸运儿:住的是独门独院的大房子,出行乘坐宽敞轿车,我们  相似文献   

2.
笑语连珠     
《新少年》2003,(4)
(一)母亲:“孩子不听话,是该打。可你不该老是拧他的耳朵。”父亲:“拧他哪儿呢?”母亲:“打屁股呗。”父亲:“你真糊涂,屁股能听话吗?”  相似文献   

3.
我(巴德)跨州来到大拉皮兹寻找父亲卡罗威,见到的却是一个冷漠、无情的秃老头,他不认我是他的儿子。我也开始怀疑,这个人不大可能是我的父亲。“黑色大萧务毁灭者”乐队里的人热情、友善地收留了我。我住在小姑娘住过的房间,倍感温馨。  相似文献   

4.
父亲欲对一对孪生兄弟“做性格改造”,因为其中一个过分乐观,而另一个则过分悲观。一天,他买了许多色泽鲜艳的新玩具给悲观的孩子,又把乐观的孩子送进了一间堆满马粪的车间里。第二天清晨,父亲看到悲观的孩子正泣不成声,便问“:为什么不玩那些玩具呢“?”玩了就会坏的。”孩子仍在哭泣;父亲叹了口气,走进车间,却发现那乐观的孩子正兴高采烈地在马粪里掏着什么“。告诉你,爸爸。”那孩子得意洋洋地向父亲宣称“,我想马粪堆里一定还藏着一匹小马呢!”乐观者与悲观者  相似文献   

5.
古国凡  何洋 《社区》2013,(12):38-39
“多做好事、帮助别人’是他的人生信条;“我以我心济贫困,我愿终生学雷锋”是他的座右铭;他先后救助了30多名贫困学生、16个残疾儿童、7位贫困母亲,捐钱捐物数不清;遇见落难者,他腾出房间,一住就是3年;看到孩子失学,他东奔西跑,联系学校;他先后开通了爱心热线电话,创办了“雷锋网站”;他的家几乎成厂“残疾人救助站”“困难人收容站”“扶困济贫服务站”。他就是河南省平顶山市卫东区黄楝树社区居民,现年51岁的彭振天。  相似文献   

6.
在曹禺同志的《雷雨》中,周朴园对侍萍是“情深义重”还是冷酷无情,一直是人们讨论中的问题。持前者观点的理由是:周朴园在三十年前将侍萍赶出家门是迫于封建家庭和世俗舆论的压力,不得已而为之,三十年来,周朴园一直怀念着侍萍,其表现方式是身穿旧衣服,对侍萍住过的房间,里面的家具摆设全然不动,不论多热的天也不许开窗,在周朴园认出侍萍后,先是开一张五千元的支票,后又预备寄走两万元给侍萍。猛跟一看,周朴园“三十年的一贯表现”足以证明他对侍萍感情笃深。其实这“怀念的三十年”,正掩盖着他对侍萍冷酷无情的三十年。  相似文献   

7.
老父九十     
都说人生七十古来稀,可我的老父亲今年90岁了岁月荏苒。90年的风霜染白了父亲的头发和胡须。他的背佝偻了,腿也弯了,走路不再大步流星。但他一点儿也不服老,偏要做出一些让我们又好气又好笑的事儿来。比如说,他听力差了,却偏爱接电话。一次学校的一位老师打电话找我,父亲抢着接电话问:“你是谁﹖”对方答:“我是中学。”父亲便唤我说:“一个姓宗的人找你”还有一次有人打电话找我,我明明就坐在房间里,父亲却说我不在。我从房里跑到客厅接电话时,他已经把电话挂了。原来他听错了名字,以为别人找我妹妹。这样的事多了,我们就不让他去接电话,他…  相似文献   

8.
垃圾     
佚名 《社区》2002,(12):20-20
他俩是在公共楼道里碰到的,每人手里拎着垃圾袋。这是他们头一次搭话。 “早上好……” “早上好……” “太太您住610房间。” “先生您住612房间吧?”  相似文献   

9.
窗外明媚的阳光从窗帘的这儿跳到那儿,然后从窗棂泻了进来,那么小心的像个孩子。轻轻扯一扯,窗帘便向两边退开。阳光像下了课的孩子,冲进了我的房间。自己长大了,镀的那层黄金也在周身流淌,并一点点扩散着,那么恬淡,那么自在。这么好的天气,我在想,在想什么呢?一杯芬芳四溢的清茶。父亲爱喝茶,就只捻那么几片儿投入杯中,顿时便香气四溢,清香扑鼻。父亲慵懒,酷爱喝茶,却不常泡茶。每次让我动手时,我总是唯唯诺诺,小心地将一杯清茶奉上,父亲总是微笑,对于我的一声轻轻地问语:“好喝吗?”他总是细迷着眼,笑而不答。外面阳光一片灿烂,我找到搁置…  相似文献   

10.
过失与责任     
1920年,有一个11岁的美国男孩踢足球时,不小心打碎了邻居家的玻璃。邻居向他索赔12.5美元。在当时12.5美元是一笔不小的数日,足足可以买125只生蛋的母鸡!闯了大祸的男孩儿向父亲承认了错误。父亲让他对自己的过失负责。男孩为难地说:"我哪有那么多的钱赔人家?"父亲拿出了12.5美元说:"这钱  相似文献   

11.
一位父亲很为他的孩子苦恼。他的孩子都已经十五六岁了,却一点男子气慨都没有。他去拜访一位禅师,请求这位禅师帮他训练孩子。禅师说:“你把孩子留在我这里三个月,这三个月你不能来看他。三个月后,我一定可以把你的孩子训练成一个真正的男子汉。”  相似文献   

12.
一位父亲遇到了一个难题,他的未成年的孩子们要求看一部“少儿不宜”的电影,因为电影的主演是他们最喜爱的演员,而且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都说电影拍得很好。电影之所以“少儿不宜”,是因为片中有极少量性和暴力的场面。但父亲一直都不同意,他甚至并不跟他们摆理由讲道理,而是摇摇头说一个字:“不!”那天晚上,父亲问孩子们是否愿意尝一尝他制作的馅饼。他说,这些馅饼采用的是他们最喜欢的馅料,另外还添加了一些新的东西。孩子们问添加的是什么东西。父亲语出惊人地答道:“苍蝇。”不过,他很快安慰孩子说这只是一只很小的苍蝇,其他馅料则是绝对新…  相似文献   

13.
爱情纽扣     
父亲第一次突发脑溢血是在去年春天,那次,经医生全力抢救方转危为安。他在医院住了两个星期,就强烈要求出院。我其实希望父亲能在医院多住几天。自母亲病逝后,他一个人守着空空荡荡的大屋子,太寂寞了。回到家收拾停当,父亲叫我在床边坐下,他从床头柜里拿出一个布包说“:听说得过脑溢血的人,很容易复发,复发了就很难过那个坎儿,我害怕出现那种情况,所以,提前给你交代一些事。”我说“:爸,你好好的,说这些干什么!”父亲摆摆手,打开了那个布包。布包里有存折、房产证之类的东西,父亲一一交到我手里,又小心翼翼地打开一块花手绢。我以为是什么贵…  相似文献   

14.
1 卢梭非常重视家庭教育,特别是父母对自己子女的教育。卢梭认为父母对自己的孩子负有不可推卸的教养责任。他说:“既然真正的保姆是母亲,则真正的教师便是父亲。愿他们在尽责任的先后和采取怎样的作法方面配合一致;愿孩子从母亲的手里转到父亲的手里。”①而“不能借口贫困、工作或人的尊敬而免除亲自教养孩子的责任。”②卢梭对那些借口工作忙,放弃对孩子管教,而拿钱去雇人来代替他们完成所担负的责任的父母,提出了严厉的批评。他说:“满身铜臭的人,你以为用钱就可以给你的儿子找到一个父亲吗?你不要犯这样的错误了,你给你的孩子雇来的这个人,甚至不能说是教师,他是一个奴仆。他不久就将把你的儿子培养成第二个奴仆。”③  相似文献   

15.
可乐餐厅     
节省一双皮鞋历史课上,老师向同学们介绍人是从猿进化来的。他说,人从四肢走路进化到两肢走路,要经历漫长的历史过程。然后他问学生“:在这一过程中,最大的优点是什么?”一个学生站起来答道“:可以节省一双皮鞋!”投得远儿子“:爸爸,您投手榴弹一定投得很远吧?”爸爸“:孩子,爸爸从来没投过手榴弹啊!”儿子“:可咱家昨天那个烂茄子,您从窗口一下扔到对面的马路上去了。”不会磨墨一个富人的儿子去应试,他父亲事先考了他一下,成绩很好,满以为一定能够考取。不料一发榜,竟没有他儿子的名字。父亲气极了,赶到县里去找县官。县官调来他儿子的考…  相似文献   

16.
父亲洗澡     
儿子满月那天早上,一阵时断时续的敲门声把我唤醒。门一开,父亲“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身后还背着半只米袋,笑呵呵地站在我面前。父亲一到,岳父全家也相继起床,一个个和父亲问好。我带父亲进房看小宝宝。父亲小声地抱歉:“把你丈人家的早觉搅了,早知道你们还在睡,我在街上再遛达几圈。”我连忙安慰父亲:“不碍事。不碍事。”当父亲看到他孙子那张稚嫩红嘟嘟的小脸,两眼笑成了一条缝。午饭一吃完,父亲便提出要回家。我和岳父母再三挽留他住一宿,可他找出种种理由推诿,拎着蛇皮口袋就向外跑。岳母给我下了最后通牒:一定要留…  相似文献   

17.
《北方人》2007,(3)
一位辍学的孩子,到城里寻活干,找份替快餐店送“外卖”的工作,每月工资不高,但活辛苦,高峰期一天得送六百份快餐。他人瘦小,又腼腆。熟悉他的客人问:“是不是不想上学,逃学来打工的?”他说是,但不是为了赚钱。这个回答让人惊讶,他母亲病了,常年药物不断。父亲是个残疾人,在集镇上摆了一个烧饼摊。他是家里惟一的顶梁柱。孩子  相似文献   

18.
前几天,孩子不听话,烦闷之余,我在GOOgle网站的搜索栏里敲了几个字:让父母伤透心的人。让我想不到的是,它竟立即给找出三千多位:亨利·梭罗,美国人,他小时候读《圣经》,看到上帝关于“一周工作六天,休息一天”的教义后,对母亲说:“妈,我长大后可不想这么累,我要一周工作一天,休息六天:”他妈听了当场就晕了过去。萨迪,古波斯人。他逢人就说.人应该活到90岁,前30年用来读书,中间的30年用来漫游世界,最后的30年用来著书立说。他不仅这样说,还这样做了,让他父亲关于“挣钱养家,治国平天下”的嘱托全部落空……总之,这些人都大同小异,要么童稚…  相似文献   

19.
我行医这么多年,在我的病人当中,最令我难忘的是那个10 岁的男孩儿。 由于父母早逝,男孩儿与妹妹相依为命,然而灾难再一次降临到了这两个不幸的孩子身上。妹妹染上重病,需要输血。但医院的血液太昂贵,男孩儿没有钱支付任何费用,尽管医院已免去了手术费,但不输血妹妹仍会死去。 作为妹妹惟一的亲人,男孩儿的血型和妹妹相符。我问男孩儿是否可以用自己的血去救妹妹,他重重地点点头,问我抽血疼吗?我告诉他只痛一下。男孩儿笑了。 第二天早上,男孩儿来到医院,抽血时,他安静地不发出一丝声响,只是向着邻床的妹妹微笑。抽血完毕后,男孩儿声音颤…  相似文献   

20.
谁错了     
父母是孩子一生中最重要的教师。各位父母你可知道错误的教育是一种多么深刻的伤害!一位父亲刚刚买回一块金表,结果不到5分钟就被他5岁的儿子给拆得四分五裂。父亲当然是怒不可遏,狠狠地把他的宝贝儿子揍了一顿。当这位父亲把这件事情告诉大教育学家陶行知时,陶先生诙谐地说:“中国的一个爱迪生被你打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