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语言的学习同文化学习密不可分。在教学中适度地导入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以激励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克服由于文化背景知识而造成的学习障碍,在当前形势下犹为迫切和必要。通过分析西方国家的不同方面的文化背景对第二语言习得者的干扰,引出在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背景知识导入的几种方法。  相似文献   

2.
“比”字句肯定式的教学一般出现在针对第二语言习得者汉语教学的基础阶段。本文试从第二语言习得者语言习得和认知的角度探讨“比”字句肯定式的教学策略,侧重于教学顺序、教学活动程序的研究,更侧重于课堂教学内容顺序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第二语言习得社会认知视角起源于社会文化、情景认知、联结主义、对话以及语言社会化等先进的理论体系。该视角的主要观点是:语言是身体和心灵的中介调节系统;语言习得是社会中介的过程,是调节社会和心理活动的文化产物,是习得者的认知能力和语言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语言习得的过程是包括认知、情境和文化等在内的众多因素不断交互、相互协同、反复构建的过程。在客观梳理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对社会认知视角下二语习得的本质和过程进行系统的探讨,对该视角的核心概念进行科学的解读,旨在为科学全面阐释二语习得诸多问题和现象提供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要学好一门语言,仅靠语言知识是不行的,还必须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因为语言与文化不可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本文阐述了文化背景知识对第二语言习得中的听、说、读、写、译等方面的影响,进而阐述文化在第二语言习得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5.
21世纪以来,伴随中国经济和社会高速发展,教育水平也得了迅猛提高,尤其是第二语言研究规模逐渐壮大,已然跃上了一个新台阶。语言是文化发展的载体,同时也随文化发展而发展。提高二语习得者跨文化交际能力,推动中国二语习得者知识体系、文化体系均衡发展,进一步提高第二语言教学质量,需要在分析二语习得者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条件的基础上,充分认识教师在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第二语言习得指的是人们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习得第二语言的过程。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与使用这种语言的民族或国家,以及其历史、文化、社会背景等因素息息相关,本文主要论述了文化因素在第二语言习得过程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7.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认为,学习者的学习策略与第二语言的内化、存储、提取或使用密切相关,因此,学习策略研究是第二语言习得研究中不可或缺的环节.第二语言学习策略的研究突破了传统应用语言学只研究语言本体应用的樊篱,以研究影响学习者学习效果的学习策略为出发点,帮助语言学习者充分认识并有效调控自身的学习活动.本文对宁夏大学34名初级与中级留学生汉语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进行数据调查,认为不同的汉语水平、文化背景、学习目的和个人心理等因素都会影响学生对记忆、认知、补偿、元认知、情感和社交等策略的选择使用,而不同级别留学生对汉语学习策略的选择进一步又影响着自身汉语水平的提高.我们需要分析、概括留学生汉语学习策略选择使用的特点及成因,从而提高留学生汉语学习效率与水平,建立对外汉语教学的最佳模式.  相似文献   

8.
首次尝试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探究来华学习汉语的外国留学生跨文化适应和二语习得的关系,旨在了解研究问题的本质。采取了定性的研究方法,通过对25名来自4所不同高校的外国留学生进行开放式问卷获得数据;并对所得的数据进行内容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二语习得动机在留学生们的学术和社会文化适应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东西方的文化差异影响着语言习得的成绩和社会文化适应。  相似文献   

9.
论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因素的导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一种民族语言都是民族文化的载体,都熔铸着深厚的文化内涵。语言不可能脱离特定的文化背景而存在。因此,美国语言学家罗比内特说:“语言的使用反映着一个社会的文化。语言与文化的这一关系,构成了第二语言习得的一个重要方面。”这就是说,在母语之外的第二语言的习得过程中,对目的语(第二语言)文化的学习了解占有重要的地位。实践也证明,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不管是否有所意识,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介绍都不可缺少。我们应该把文化因素的导入作为一项重要的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0.
简要介绍了美国教育学家R 埃利斯所探讨 ,总结或描述的社会因素与第二语言习得的关系 ,第二语言习得者在学习进度、语言能力的类型 (如会话能力或读写能力等 ) ,以及最终取得的语言熟练程度等方面都有很大不同。这些差异部分是由心理因素决定的 ,部分则是由社会因素如习得者年龄、性别、社会阶层、民族等以及习得者所处的习得环境 ,如自然习得环境或教育环境等决定的。研究表明 ,某些教育环境或教学形式例如双语浸泡式教学更有利于第二语言习得的成功  相似文献   

11.
英汉色彩词联想意义的文化诠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色彩词联想意义是由特定的民族文化所铸造的一种附加的或隐含的意义。由于语言具有承载文化的功能,色彩词联想意义的理解必须参照特定时代特定地域的民族文化,词汇是语言三大系统中最为活跃的部分,词无定义,义随文生。本文从文化语言学的角度探讨了英汉色彩词联想意义的共性与个性以及造成这些特点的民族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12.
中国文化在泰国的影响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从物质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三个层面测量中国文化在泰国的影响力。通过对泰国北部、中部、南部、东北部地区5所孔子学院的调查后发现:泰国学生学习中国文化的目的以实用和理性为导向;泰国学生对中国文化总体立场趋于正面,这种立场的形成与职业因素相关,与其他人口学背景无相关性;泰国学生区别接收中国文化的不同层面,不同层面文化的影响力存在显著差异;泰国学生接触中国文化的渠道和模式以课堂教学为主,汉语课的重要性超过大众媒体。  相似文献   

13.
Culturebelongstothesocialscope,whichreferstotheu niquegeneralpatternofbeliefs,habits ,principles ,goalsandtechnologiesthatanationpossesses.Itisthehistoryofman’smaterialandspiritualcivilizationdevelopment,thegenerallivingstyleofasocietyandthestyleofanatio…  相似文献   

14.
中国和德国是两个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其企业文化也有许多不同之处:前者以儒家文化为主,强调伦理道德,注重人事管理;后者以基督教精神和西方人文主义思想为基础,创建了一套理性的管理制度。从理论上了解“企业文化”一词的内涵和实质,比较中德企业文化的差别,对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文化,进行富有成效的跨文化企业管理有着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则是语言的内涵,二者相辅相成,密不可分。不同的文化环境赋予语言的蕴涵意义可以相同或相近,但更多的是相异。英汉两民族文化个性上的差异,是造成翻译困难的重要原因之一,文化因素在翻译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从《中国文化要义》看梁漱溟的中西文化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文化要义》是梁漱溟重要的著作之一,在《要义》中,他以"人生态度"作为文化的核心内涵,全面分析了造成中西不同人生态度的决定因素——社会结构,认为中国社会是伦理本位、职业分途;西方社会则个人本位、阶级对立。由于中西不同的社会结构遂产生了不同的文化,表现为理性与理智、非宗教与宗教。肯定了中国文化的理性精神,指出中国文化未来应走之路向是接受西方社会的科学与民主之用,来滋养中国文化理性之本。  相似文献   

17.
红色折射出的文化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色在中西方文化中都是基本颜色。由于人类文化共性的作用 ,在中西文化中 ,红色所代表的意义有很多相似之处 ,但是由于风俗习惯、生活方式、历史背景以及地域的差异 ,红色在中西文化中所表达的文化心理和象征意义又有更多的不同之处。本文就红色在中西方文化中所反映的文化内涵作一简单比较 ,以期在跨文化交际中具有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中西方文化环境的迥异,造就了不同的旅游风格。中国古代的旅游属内向、静态、求同类型,足迹基本停留在“国内”,故国神游、旧地重游,成为通常的旅游选择;西方旅游属外向、动态、求异类型,浩渺又瞬息万变的大海,“国外”陌生遥远的世界,成为他们首选的旅游景点。中国旅游是层次性的,上层社会成员是旅游的主体,旅游充满血缘亲情特色,一般是扶老携幼,阖家共游;西方旅游是全民性的,且多个人单独旅游。在旅游价值观上,中国多注重实惠、收获和观物比德;西方多注重休闲和感情释放。在旅游审美上,中国讲求“天人合一”,强调入与自然的和谐,偏向于身心与自然山水的交融;西方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偏向于登山、冲浪、攀岩等征服自然的参与性行为。  相似文献   

19.
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相互指责,主导文化与大众文化谁整编谁的斗争,实质上是文化形态的优劣问题,对其从表象到表象的浅层指责,暴露出以一种文化形态的普遍性排斥另一种文化形态的特殊性,或是以一种文化形态的特殊性排斥另一种文化形态的普遍性的悖谬,只有确定文化形态的划分依据-文化目的,才能超越众多文化表征,区分不同形态的本质,使比较获得共同的前提,批评更具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的中国文论处在中国传统文化和欧美近现代文化因素构成的“文化场”内。中国文化在20世纪中的“低势态”与西方文化的“高势态”的悬殊差异,形成了特别的自卑心理和焦虑心理,这种心理分别在“五四”时期和新时期的40年左右的时间中得到充分的表现,20世纪中国批评的历史几乎就是西方各种批评流派在中国轮番上演的历史。这也是造成中国文论“失语”的历史和现实的关键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