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我国抽样应用中两个基本概念的再认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毅  吴小武 《统计研究》1997,14(4):61-64
随着我国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抽样调查作为统计调查方法体系中最为重要的方法之一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在一些统计文献中,甚至在一些全国有较大影响的教科书中,对一些抽样基本概念的使用和对抽样基本思想的理解上,还存在着分歧。我们认为,正确理解和使用这些基本概念,对进一步搞好我国抽样理论的研究和抽样方法的应用、推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在参考国内外有关抽样理论论著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统计教材,特别是抽样理论教材建设的实际情况,对抽样调查中的某些基本问题进行了研究,以期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2.
永久随机数(Permanent Random NumbersPRNs)技术在各国的抽样调查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近年来,我国抽样调查领域也开始引入永久随机数法抽样技术,如规模以下工业抽样调查等。本文根据本人近年来在规模以下工业抽样调查学习和实践中的一些体会,介绍永久随机数法抽样技术的几种应用,希望能够为其它专业的抽样调查实践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作用,以促进永久随机数法抽样技术在统计调查中的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3.
在《统计研究》复刊之初,《统计研究》就在1985年分几期连载了现代抽样技术介绍,系统地向我国统计学界介绍了现代抽样调查的理论和方法,为现代抽样调查理论和方法在我国的传播起到了推动作用。随着我国统计学界对现代抽样调查理论与方法的了解和掌握,我国统计学界对抽样调查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也日趋活跃,而《统计研究》则成了我国抽样调查理论与方法研究成果发表的一个重要阵地。十几年来,围绕着我国抽样调查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统计研究》发表了一系列的理论探讨文章。在这些文章中,探讨的主题主要有:(1)多目标抽样的方法和分层技术…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我国建国以来抽样调查方法的发展历史进行简要回顾,从体制、抽样技术及应用、抽样理论、调查队伍等四个方面具体分析了当前我国抽样调查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改革对策。  相似文献   

5.
刘晓鹏 《山西统计》1994,(10):14-15
在众多的统计调查和统计分析方法中,抽样调查(即抽样法)是一种有着独特特点和作用的统计调查和分析方法。随着抽样理论的发展、抽样技术的进步、抽样方法的完善和广大统计人员业务水平的提高,抽样法必将在我国社会经济统计工作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永久随机数法(Permanent Random Numbers)抽样技术在各国调查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主要集中在农业、能源、商业、价格指数调查等方面.近年来我国抽样调查领域也开始引入永久随机数法抽样技术,如规模以下工业抽样调查、农村抽样调查等等.本文系统介绍了永久随机数法抽样技术的几种常用的方法,并对其特点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促进永久随机数法抽样技术在我国抽样调查体系中的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7.
多阶段抽样与多重抽样的比较和应用福建省统计局郭华生经常性地应用抽样调查是当前改革统计调查方法体系的一种科学手段。在小型批发零售贸易业统计工作中应用抽样技术,是实现我国统计调查方法制度改革目标模式的一个突破口,将带动其他专业统计的改革。全国各地在应用抽...  相似文献   

8.
《统计》月刊1982年第4期上陈继信同志《关于多阶段抽样的几个问题》一文,在当前是有现实意义的。因为在社会经济统计工作中,抽样调查所研究的总体,一般分布很广,经常要用多阶段抽样,而我国目前的统计教科书和介绍抽样调查的文章对多阶段抽样的有关问题还很少讨论。多阶段抽样涉及的问题很多,本文着重谈谈多阶段抽样方差的计算问题,兼对陈继信同志的文章(以下简称“陈文”)中的一些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抽样观察法在我国应该广泛采用.本文从理论方面阐述了抽样观察法的一些重要问题,希望引起大家重视,并在工作实践中加以运用,以进一步提高我们的统计工作.  相似文献   

10.
本文作者龚鉴尧同志,是我国著名的抽样调查专家,亲身经历了新中国抽样方法理论研究与实际应用的全过程,在这一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应用实践上,具有较高水平。并在国际统计学界有一定的知名度,曾多次参加国际统计科学学术交流会。此论文比较全面地介绍了抽样调查方法在我国的研究与应用,进行了系统、翔实的论述。全文共分六个部分:一,提出我国是最早使用抽样方法的国家的新观点;二,介绍了我国解放前对抽样理论的研究与应用情况;三、四,介绍我国建国后到文化革命前对抽样方法的具体应用情况;五,介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抽样方法在我国的广泛应用与发展;六、论述了作者对当前在推广应用抽样调查方法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应采取的对策的见解。本文是作者系统地总结我国抽样理论研究与抽样方法应用实践相结合的好文章。由于篇幅较长,本刊将分期连续刊载。本期发表一、二、三、四部分,下期发表五、六两部分。  相似文献   

11.
抽样框的建设(主要包括编制与更新)是抽样调查的一项基础而重要的工作,不仅为抽样调查的应用和推广奠定基础,而且是普查、全面报表制度和抽样调查相互衔接配套的基点。本文在对目前我国抽样框建设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提出编制和更新我国抽样框的基本原则和有效措施,以期为我国抽样框的建设工作提供一些有益参考。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01ATJ001)的系列成果之一。  相似文献   

12.
朱梅红 《统计与决策》2007,(16):147-150
本文介绍了数据挖掘中抽样技术运用的历史与现状,总结了数据挖掘领域对抽样技术研究和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指出了数据挖掘中抽样技术未来研究方向和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3.
万舒晨 《统计研究》2021,38(6):116-127
为推动规模以下工业抽样调查工作以及解决当前调查面临的有关问题,本文对抽样设计进行了改进研究。首先,本文对规模以下工业抽样设计演变过程进行系统梳理,总结了现行抽样设计充分利用双重抽样框设计和综合运用三种抽样方法的特点。其次,针对园区层企业密度高的特点,探索结合园区因素改进地域抽样设计,对园区层和非园区层分别抽样,解决调查中面临的非抽样误差问题,并调整辅助变量使其与核心指标相关性均较高,确保抽样推断精度,有效提高抽样调查效率。并以我国东 部某省为例进行实证模拟得到结合园区因素抽样设计对调查工作改进的结论。再次,针对我国各级政府管理需要以及局队业务分工优化调整情况,介绍了规模以下工业样本追加理论和实证应用的主要研究成果。最后,在大数据时代数据来源广泛的背景下,本文在多重抽样框设计以及利用辅助变量提升样本轮换推断精度方面提出了进一步改进抽样设计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赵俊康 《统计研究》1995,12(1):40-42
整群抽样下的随机化回答模型赵俊康随机化回答模型作为一种调查社会敏感问题的抽样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我国社会经济统计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但目前对这种抽样技术的研究仅限于简单随机抽样,从而使得这种抽样技术的推广应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本文把随机化回...  相似文献   

15.
翟莉 《山西统计》1999,(10):19-20
随着抽样理论的日趋完善,抽样调查技术在世界范围内的各个领域都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发展。在我国,过去由于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搜集统计资料主要依靠全面统计报表,对抽样调查的理论研究较少,应用也局限于少数领域。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抽样调查在我国很多领域得到了推广应用,但与一些先进国家相比,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抽样技术及应用水平都还存在着一定差距。为此,如何进一步完善与推广抽样调查已成为统计理论和实践的重要课题。一、抽样调查的特点和优越性在众多的统计调查方法中,抽样调查是一种有着独特特点和优越性的调查方法,它是…  相似文献   

16.
从"禹定九州"到"整群抽样" 上一讲笔者介绍了"分层抽样",在多种概率抽样方法中,有一种能与之媲美,在应用中两者还能互相补充,它就是政府统计中经常使用的"整群抽样"。说到"政府统计",这项工作历史久远,早在公元前2070年左右,大禹执政时期就开始了。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国家统计局(粮农中心)1991年11月27日提交的题为“中国农业普查规划纲要”的文件中,介绍了在普查的数据收集和数据处理中采用抽样技术的可能性。尽管进行普查为中国国家统计局(粮农中心)所推崇,但文件承认采用抽样技术也是一种克服经费不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抽样技术在资产评估中的应用,是一个有待研究的崭新问题。深入探讨这种应用的必要性、可行性、领域和操作过程,对拓展评估方法、提高评估质量、延伸抽样技术应用范围无疑有着较大的现实意义。一、抽样技术在资产评估中应用的必要性目前,我国资产评估是采用对各个资产分别进行评估的全面评估法。我们认为,在资产评估中运用抽样技术是十分必要的。首先,这是提高资  相似文献   

19.
目录抽样是适用于高度偏斜总体调查的一种方法。该方法将抽样调查与全面调查结合起来应用 ,在我国及世界抽样调查工作中的应用逐渐推广。本文就目录抽样的关键问题———临界点的确定和抽样部分样本容量的确定进行了研究 ,在综述现有临界点的确定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新的方法 ,并给出了抽样部分样本容量的确定方法。  相似文献   

20.
任春荣 《统计教育》2007,(11):11-14
学生能力国际评价项目(PISA)的抽样设计以及抽样工作非常严密,抽样策略融合了分层、整群、多阶段、等距抽样等几种抽样方法。在此基础上,PISA2006中国试测研究还采用了以地区比较为目的的等样本量外显分层和确定性分层等方法,填补了我国教育抽样调查的不足,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