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清代科场回避,立法最严。清初始定科场回避条例,专为执事官员与士子而立,分为士子回避与考官回避。士子回避系指入场官员之子弟、亲族等,以回避考官,限定正副考官及监临、知贡举等子弟不得入场考试,旨在防止考官谋私。考官回避系指考官入场及阅卷应回避之事项,其与官场回避颇有相同之处。清代科场回避条例的颁布,旨在防微杜渐,条例规定极严,直至清末沿用未改。  相似文献   

2.
王桂清 《学术交流》2004,(7):115-118
在传统的"士农工商"四民中,居首位的"士"与末位的"商"其社会地位不可同日而语。然而在明代尤其是明中叶以后,出现了穷士子与富商联姻的现象。由于科举流通机制的壅滞,导致士子久困场务而使其经济状况日渐困窘,为完成举业,迫切需要获得经济上的资助,于是便渴望与富室之女偕秦晋之好。富商们为在封建社会"抑商"政策下获得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迫切需要跻身官宦之列,以求得政治上的庇护,于是他们把视线投向了极具培养价值的有才学的穷士子身上。而士商联姻的背后体现了他们共同的求官心理。  相似文献   

3.
《社会》1991,(8)
政治腐败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现象,涉及到制度、道德、经济、权力、文化等多种因素。从政治制度的角度看,政治腐败就是政治制度的堕变;从伦理的角度看,政治腐败就是社会道德尤其是公务官员道德的堕落;从经济的角度看,政治腐败便是政府官员以牺牲社会公共利益为代价而对个人物质利益的满足;从权力的角度看,政治腐败是政府官员为获取私人利益  相似文献   

4.
"治人"与"治法"是中国古代探讨治国理政的重要命题.康雍乾时期,清帝对"治人"与"治法"多有提及,并体现在用人行政等方面.如何"治人""治官",是古代王朝用人行政的重要内容,尤其体现在官员的选任和考核方面.清帝在选拔、考核官员时,对官员操守、才具、政事、年力等方面提出要求,对官员的臣道做出价值观的界定,尤其对地方大吏选用属员做出要求,并对不同层级的官员制定相应的标准,分别管理.文官管理的实践,贯穿着清帝的治官理念,包括:事君以诚,君臣一体;以人事君,察吏安民;首倡官德,重视政绩;各司其职,上下相维.清帝的治官理念有其积极因素,这种理念是否能够贯彻并发挥作用,与清朝文官管理的实践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5.
当今社会存在着批量生产的所谓"性格"。大观园横跨宁、荣二府,整六十亩,近四万平米,只建了怡红院、潇湘馆、秋爽斋、缀锦楼、暖香坞、蘅芜苑、省亲别墅、凸碧山庄等十几处房子,容积率无论如何不会超过0.3的。而且除了缀锦楼与省亲别墅,别的全是单层,绝对低密度住宅,纯别墅社区,比一向冒充别墅的Town House概念不知牛了多少倍。  相似文献   

6.
明万历朝官员“乞休”现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万历朝中后期,官员多言"乞休",甚或"杜门"、"挂冠"径去,成为万历朝凸显的政治现象.导致这一现象出现并愈演愈烈的因素主要在于明代政治制度嬗变衍生的权责架构失序,"以道事君,不可则止"思想的现实投射以及士大夫群体内部过度张力引发的非理性内耗等."乞休"现象表达了近于晚明国家对士人控制力趋弱的实际态势以及士大夫政治文化有关退隐哲学的伦理困境."乞休"作为传统政治文化的特殊脉动形式,展现了士大夫群体于困顿情境中消解国家制度体系的抗愤情绪与举措,同时反映出他们在认定自我价值时回归传统政治伦理秩序的倾向.  相似文献   

7.
胡冬雯 《社会》2016,36(1):99-123
在中国西南地区,国家力量通过改土归流,促使地方社会组织和文化转变,建立了官员治理之“民”间的平等地位。清乾隆年间,四川省金川县的嘉绒社会经历了裁撤土司、设立屯兵、划分土地与征税等一系列变化,但嘉绒人的房名制度、阶层内婚和劳役的存在,共同再生产了土司时代的等级社会;加上国家对藏传佛教的认可,土官获得了基于宗教的传统政治权威。嘉绒社会呈现出不同于华南和西南其他地区的国家进程。  相似文献   

8.
陶希东 《创新》2016,(4):104-111
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表现为从普遍各自为政的"行政区域经济"向城郊一体的"大都市区经济",再走向突破城际省际边界的"跨界区域经济"的基本演变过程。跨区域经济共同体具有地理空间的相邻性和跨界性、经济互补共享与社会融合性、城市政府的高地理密度性和共同责任性。跨区域经济共同体建设面临多重体制障碍,建议积极构建多级政府、社会、市场、民众等多元参与的"跨行政区多层—多要素—共同治理"体系,并配套相关政策,包括制定《国家政府间关系法》,改革创新地方官员以经济增长为中心的政绩考核体系,改革锦标赛式的官员晋升制度,设立公平、公正的跨行政区利益司法调解机制。  相似文献   

9.
赵克生 《求是学刊》2006,33(2):126-131
明代生祠主要为地方官员、抚按及平定地方动乱的军事将领而建,正德、嘉靖以后逐渐普遍化。加速生祠普遍化的社会因素主要包括各地的赋役改革、地方动乱、宦官专权等。明代生祠符合儒家祭祀礼仪,虽是地方的自为,仍然属于国家倡导的儒教信仰体系,具有“精英主义和无神论的特征”,能够在伦理的层面上影响人们。同时,生祠亦有其社会弊端,尤其是当生祠成为官员“德泽在民”的象征时,生祠也就可能成为官员邀誉于民的方式。在这种情势之下,生祠糜财累民,自然沦为一种古代的“腐败工程”。  相似文献   

10.
<昭明文选>在唐代的影响,有学术影响与文学影响二途.前者以"<文选>学"为代表,以少数学者为主体;后者以诗赋辞章为代表,以唐代广大士子和文人为主体.初唐时代,两种影响并行不悖,以学术影响为盛.高宗朝至玄宗朝,随着文风日盛与科举选才偏重诗赋的转变,以及"<文选>学"学者的凋零,<文选>的学术影响逐渐衰落,而终唐之世,其文学影响却日益扩大,对社会各阶层,尤其是广大士子,有着无以伦比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1.
China’s aging society and the family-based model of basic aged care determine that children’s support for their parents directly affects the standard of living of the majority of the aging population. Existing theories indicate that in this era of social transition, the implications of filial piety have shifted from the traditional emphasis on the parent-child generational relationship and children’s duty to obey their parents to a dual mode in which family love coexists with the authority of the elders. Using data from the Chinese General Social Survey of 2006, we explore the ways in which the two basic dimensions of authoritarian filial piety and reciprocal filial piety connect with various types of filial behavior. The results of our multivariate linear model show that on average, authoritarian filial piety, which emphasizes authority relationships and children’s duty, increases children’s financial support for their parents, while reciprocal filial piety, stressing family love and generational equality, significantly increases children’s emotional support for their parents. A comparison of the basic dimensions of filial piety shows that neither significantly increases children’s physical support for their parents. Further analysis of the interaction effect indicates that the link between authoritarian filial piety and financial support is more significant among younger groups. In addition, for males, a marginally significant positive relation exists between authoritarian filial piety and physical support for their parents.  相似文献   

12.
唐代商人入仕与前代相比较不仅数量增多,而且入仕多门。唐前期商人入仕途径主要有捐献财物、出任"斜封官"、以捉钱令史入仕、告密及受人提携而入仕;唐后期商人则可以通过"私觌官"制、朝廷卖官令、军功、科举、方镇辟署以及贿赂等手段跻身仕途。唐代商人入仕途径的演变既反映了唐代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又彰显了他们不同于其他阶层的入仕特色。  相似文献   

13.
<北梦琐言>是唐五代继<唐摭言>之后较多记述唐代科举制度及其遗闻逸事、文士风习的笔记小说,虽说没有<唐摭言>全面,但它为研究晚唐科举之弊端(干谒权贵、请托受贿、以诗为砖、抄袭代作)和落第士子的心态(对朝廷的不满与怨愤、寻机报复朝中达贵、走向朝廷对立面)提供了许多珍贵资料,因此亦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This qualitative study aimed to examine the contemporary interpretation of filial piety by middle-aged and older Chinese adults in Hong Kong, and to explore its relationship with well-being in later life through focus groups. Data analysis revealed that all participants subscribed to the traditional value of filial piety, but had willingly reduced their filial expectations of their younger generation. Importantly, well-being in later life was found to be affected by both the younger generation’s filial commitments and older parents’ continued support of their younger generation so that the latter could lead a better life.  相似文献   

15.
周山东 《唐都学刊》2012,28(4):18-22
"孝"是传统社会核心价值之一,而道教曾经发挥过巨大的推动作用。特别是汉魏两晋南北朝时期,在儒家孝道内陷危机,外受佛教文化强烈冲击的情势下,道教把孝道义务建立在"长寿成仙"深层需要之上的"形上立道策略",以"长寿成仙"信仰改造和提升儒家孝道观念,吸收佛教文化因素的"一核多元策略",以及运用鬼神力量神化孝道、完善因果报应机制、强化道德监督力量的"神道设教策略",极大地扩展了孝道践行的社会基础,提升了孝道观念的合理性,强化了孝道教化的效果。这些维护策略,对于当前多元文化背景下的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亦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赵喜惠 《唐都学刊》2009,25(2):44-46
唐代官员经商现象非常严重,甚至已经影响到了政府的有效统治。因而,唐朝廷采取了诸多措施来解决官员经商问题。其具体举措有:禁止官员与市场、商人接触,禁止官吏兼营商业,禁止官吏家属或其部人经商。但其收效却微乎其微。对这一问题进行论述,使之能对现实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苗瑞凤 《社会工作》2011,(16):25-27
笔者通过调查发现用“孝”和“不孝”这种二分法的词汇不能准确表达当前的孝道实践,传统孝道的内涵以一种较为复杂的面貌呈现在人们面前:浑然一体的传统孝道在养与敬、敬与顺等很多领域都呈现出一种分裂的状态,成年子女会因为这种孝道的分裂而感受到一定程度的孝道焦虑,父母内心深处也会有一种深深的无奈。最终双方都会采取一定的行动进行应对,从而促使了新孝道实践的萌芽。  相似文献   

18.
唐代市场管理制度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蒋铁初 《唐都学刊》2005,21(6):19-23
唐代市场管理制度的内容包括市场管理法律关系的主体,即市场行为主体与管理者,市场管理的内容,主要有商品的计量和质量管理、物价管理、市场秩序管理、中外贸易管理等。唐代的市场管理制度与同时期西方国家相应的制度相比并不落后,对于我国现今经济立法亦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我们应严格限制市场管理者及与管理者有特殊关系的主体参与市场交易与竞争,同时对于市场管理者的不当乃至违法行为应当严格依据法律加以制裁,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经济管理行为真正法制化。  相似文献   

19.
翟学伟 《社会》2019,39(5):127-161
思想转化为行动,有一套复杂的传导机制,也伴随着思想本身在操作上的现实改变。由于孝的观念及其实践在中国历史文化中极为重要,故可以作为一个重要范例加以考察。从社会学角度来研究孝,主要任务是探讨其运行的社会方式,包括它如何从儒家思想转化为中国人的行动并对社会产生真实的影响与建构。孝的本意在于事亲,但儒家将其同仁连接,进而成为仁的实现路径。至此,从仁至孝,可以看作一种从思想到行动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孝所承担的社会学意义在于其因“报本返始”的含义而构建起的天人认知框架。这一框架的基本运行方式即是由亲子关系形成的互报模式与情感的角色化。其基本核心依据在于其关系设置上的不对等性所产生的下一代对上一代的歉疚与报恩。孝一旦运行,会导致中国人将整个社会生活集中于家族谱系、社会温情化、伦理导向、关系网络、权威至上等方面,进而可以起到整合社会的作用。可以说,孝所形成的社会特征是中国社会最稳定的传统。虽然说新文化运动以来,其主导性已经式微,但其社会底色依旧。  相似文献   

20.
葛洪对道教忠孝伦理发展的历史贡献集中体现在处理“忠孝与修道”这一内在矛盾上.葛洪一方面竭力辩护“修道不违忠孝,更是大忠大孝”,另一方面提出求仙“当以忠孝为本”的思想,有力地消解了统治阶级对道教的疑虑,促使了道教忠孝伦理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