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焦点标记词"是"在现代汉语动词短语省略中的句法地位一直以来就是学术界研究的热点。通过对现代汉语动词短语省略特征及其结构的分析,揭示现代汉语中的"是"不仅可以允准动词短语省略,而且能够允准大于动词短语的否定短语省略,其句法地位高于否定词和助动词。此外,焦点标记词"是"在受句法控制的同时,也受到语用的控制。  相似文献   

2.
"所"是高频虚词,"所VP"结构是汉语句子格式的一个大类.出现于《周易》、《尚书》、《诗经》和殷周金文,沿用至现代汉语,展示了汉民族对由动作发出的有关指称概念.历史上对它的研究,见仁见智.《马氏文通》的问世,使研究走向现代语言学研究并经历三次大的争论,每一次争论都推动了人们对"所"字词性,"所VP"性质、范围、语法功能和语义功能的认识.由"所VP"研究引出的"自指"、"转指"、"句法成分提取"、"空位"、"向"(又称"价")等理论,具有现代语法学理论的普遍意义."所"源于"所VP"结构."所VP"结构分为两类,一为"所VP"短语,一为"所VP"词."所VP"词中,"所"为名词化词缀语素;"所VP"短语中,"所"是名词化标记语素.  相似文献   

3.
成语属固定短语,其结构一般都能按照短语的结构来分析,不过,也有少数成语的结构,一般认为难于分析,如"乱七八糟"、"慢条斯理"等. 而把它们当成词来考察就可清楚其结构:由两个语素组成,前者为词根语素,可以单独成词,是词汇意义的主要承载者;后者是三个不同音节构成的词缀语素,主要记录语音,兼表一定的语法意义.如此看来,"乱七八糟"是词不是成语,但汉语中两者的界限本来就很不清.  相似文献   

4.
语法三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盲在说明汉语中没有“语素”这个语言单位。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讨论:①语素成词不成词的提法违反逻辑。所谓的成词语素和不成词语素都是真正的词。汉语的词是单音节性质。②词和短语的划分不存在语法原则和词汇原则的矛盾。所谓的语法词和词汇词实际上都不是什么词,而是比词高一级的语言单位“词语”。词和短语划分中出现的问题仍是由“语素”的提出而引起。③全部汉语,包括口语、书面语、科技用语、日常用语以及文言成分和方言都是汉语语法研究的对象,不能为了确立“语素”的存在而对语言材料做种种切割和分离。  相似文献   

5.
短语是词和词按照一定的方式组合起来的语言单位。汉语的语言单位可以分为五级:语素、词、短语、句子、句群。在这五级语言单位中,短语显得特别重要。 一、短语是五级语言单位的中坚 短语在词与句子两级语言单位中,处于中间站,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词是它的构成材料,它和词又都是单句的构成材料。著名语法学家吕叔湘先生在《汉语语法分析问  相似文献   

6.
现代汉语"很有O"结构中的"O"主要表现为词,有时表现为语素或短语。单音节的"O"游移于词与语素之间,必须加以定位。在15977例"很有O"语料中分布着单音节"O"28字,这28字实际上包括26个语素和4个词,代表了现代汉语"很有O单音节"的基本面貌。  相似文献   

7.
现代汉语语法系统通常分为语素、词,短语和句子四个层级,这四个层级之间大致的范围是清楚的,但它们的界线却是非离散的,这可以通过语素、词的区分,词类系统中词与词的分界,词和短语的划分以及单句和复句的纠结可以发现.任何范畴只有典型与非典型之分,没有截然分明的界线,因此,应该用新的眼光重新审视传统语法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8.
语素是汉语的五级语法单位之一,它不仅是构成词的要素,同时也是构成成语、惯用语的要素。语素、词、短语、句子、句组,语言的这种层级体系正是由这样大大小小的单位按照一定的结构和层次组织起来的。因此,作为最初一级的汉语语法单位语素,它的切分和确认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9.
副词"可"具有多种语气功能,得到了广泛关注。有学者对语气副词"可"的功能进行统一解释,认为"可"是一个标示话题焦点的焦点敏感式。但是,"可"能够出现在独立的句子中,其前面的成分可以省略,主语有时不表示对比,这些都与话题焦点的性质不符。"可"的作用是强调其后的成分是对比焦点,"可"应当是标示对比焦点的焦点敏感式。  相似文献   

10.
首先,从词和短语的内涵分析。词是由语素组成的,能够自由运用的最小的造句单位。短语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构成的比较大的语言单位。从构成上看,二者属于不同级别的语言单位;从功能上看,二者均属造句单位,是语言的备用材料。对词进行分析,只能得到语素单位,而对短语分析则可以得到词这一级单位。例如“学习”和“唱歌”比较,从音节的组成上看,二者都是双音节的,但“学习”是由“学”和“习”两个自由的和半自由的语素组成的,尤其是“习”不能单独使用。“唱歌”则是由能够独立使用的“唱”和“歌”两个词组成的,由此可以判断…  相似文献   

11.
在汉语语法分析中,常常遇到“中间状态”的语法现象,语素与词之间,语素、词与短语之间,词、短语与句子之间,单复句之间,复句内部分类和句子与句群之间,都没有鲜明的界限,都存在着一个模糊不清的过渡带。据此,可在语法单位的分析中,建立“三分法”格局,广泛使用“兼类”这一概念,进而建立语法单位的“兼类”系统。  相似文献   

12.
副词"光"修饰名词曾经得到广泛关注,限定句首名词的副词"光"与名词谓语句中作状语的"光"意义和句法表现都不相同。限定句首名词的"光"表示仅从某方面考虑,与主观认识中的整体成分形成对比,促使其后的成分转换为具有话题性质和焦点性质的话题焦点。"光"具有引导和标示话题焦点的作用,是典型的话题焦点标记。话题焦点标记"光"主要出现在三种格式中,可以引导名词、动词、介词短语等充当话题焦点。  相似文献   

13.
文章在已有研究基础上,对范围副词"光"的特征进行了细致分析,得出"光"除了限定范围,还具有强调作用,常带有说话人较强的主观化倾向,多用于表达不满、抱怨等消极感情。与名词或名词性短语搭配时,"光"标示句子焦点,充当焦点标记,同时在语义上存在besides和except之分。此外,"光"与不同的结构组合时,辖域也有所不同,与句首名词或名词短语、动词或动词短语组合时,辖域为相应的名词性成分、谓词性成分,但与主谓短语组合时,辖域则由具体的预设信息而定,此时"光"的辖域即为句子的焦点。  相似文献   

14.
从战国开始,"为"就可作为一个焦点标记词用以标示焦点,由于选择问对标记焦点有特殊的需求,从东汉末开始进入选择问句,成为标记选择问各项的焦点标记词。宋代"为"又逐渐为焦点标记词"是"代替,形成了现代汉语选择问格式的雏形。  相似文献   

15.
通常认为,"是"作为焦点标记词,能够突出句子的某一成分。事实上,"是"的焦点标记作用是有限的,它的标记作用一般需要借助背景方能实现。没有焦点标记词"是"时,依据背景,句子的任一成分都可能成为焦点信息,而出现焦点标记词"是"时,结合背景,只有"是"后的成分才能成为焦点信息,"是"前的成分不能再成为焦点信息。  相似文献   

16.
现代汉语词汇中反义语素并行构词现象说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汉语里有许多由反义语素并行构成的合成词和四字格短语,反义语素在意义上矛盾、对立,在语言习惯上却能共同构词,这不能不算是汉语中一个复杂而又有趣的语言现象。本文着重分析了这类词在结构和意义上的特点,并探讨了影响词内并列的反义语素排序的因素,最后从汉民族的文化心理出发论证了这类词存在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7.
从语法功能角度,现代汉语"连"字句的"连"应分析为助词而非介词或连词等。"连"字句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强调和焦点表达上,经过较长时期的发展,这种句式由最初通过"连"来表强调逐渐演变为借助于副词"也/都/还"等来表达强调,"连"所附着的成分为话题焦点。  相似文献   

18.
汉语词类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汉语词类划分的标准不一致,划分不彻底,有时很难对某个具体的词进行归类;二是语素、词、短语界限不清,界定标准操作性不强;三是对词语的语法特征认识不深刻,观点还没有统一起来,语法特征与词类的关系定位模糊不清。词类要走出现状,划分标准应该一致,词类的划界应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语法特征尽可能解释整个词类。  相似文献   

19.
所谓“牛”类词语是指包括“牛”在内的以“牛”为语素或句法成分的一类词语。通过对词的音义关系的考察,可以简捷而有效地区分“牛”类单词和“牛”类短语。词的音义关系应该作为确定词与短语界限的核心标准。  相似文献   

20.
"动词+到"的类型及其性质的认定,在语法界存在着争议。本文认为它是一种处于"中间态"的语法现象,是介于词与短语之间的"中介物",并表现出一种由短语向词转变的倾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