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落苏"乃茄子之别名,究其由来,宋代王辟之《渑水燕谈录》卷九有三:"钱之据钱塘也,子跛,钟爱之。谚谓'跛'为'瘸',杭人为讳之,乃称'茄'为'落苏'。"此说多为今人所据,其实,这里仅道出杭人改称茄子为"落苏"的事实,并非"落苏"一名始源。据我所知,称茄子为"落苏"并不始于五代,它在唐代《食疗本草》卷下已见,曰:"落苏(茄子),平,主寒热,五藏劳。不可多食。动气,亦发痼疾。熟者少食之,无畏......"(见1984年人民卫生出版社版第151页)该书原作者为孟洗(约621~713年),后由张鼎作了补充。孟撰是书时间未详,但必在其卒年以前,…  相似文献   

2.
新中国成立60年来,"苏报案"研究历经起步、百花齐放和繁荣3个阶段,其讨论热点主要集中在"苏报案"的基本史实和相关人物,"苏报案"与近代中国思潮、新闻出版和言论自由、主权和法制等方面。学界研究日益脱离单一的革命史观叙事方式,回归多元化的学术研究路径;越来越变成了一个跨学科的研究。其应加强之点或不足之处主要有:学术研究有待进一步规范、研究应力求客观公允、"炒现饭"现象普遍。从学术史的角度看,60年来的"苏报案"研究,在某种程度上讲,是史学界研究的一个缩影。苏报案研究中的问题,是史学界普遍存在的现象;苏报案研究中的不足,正是研究者应补拙之处。  相似文献   

3.
袁萍 《家庭科技》2009,(4):10-11
近几年来,网络上频频发起关于孩子姓氏的讨论.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生的第一代独生子女已进入婚育高峰期,双方都是独苗苗,下一代到底跟谁姓,困扰了一些都市男女."子随父姓,女随母姓."  相似文献   

4.
目前,生源缩减对在苏高职院校的生存和发展造成的压力越来越大。本文从在苏高职院校招生遇"冷"的现象入手,深入分析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并提出了具体的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5.
以俄苏"同路人"文学和上海左翼文艺运动为背景,瞿秋白对鲁迅作为革命"同路人"的思想转变及其历史意义作了深刻的阐述。鲁迅去世后,毛泽东在延安文艺背景上称鲁迅是"中国的第一等圣人"。瞿秋白和毛泽东对鲁迅的崇高地位所作的结论代表了鲁迅思想研究的不同阶段。梳理鲁迅从革命的"同路人"向"圣人"的历史移位与归位,并重新思考"同路人"在左翼文艺运动中的历史地位和文学价值,将丰富和充实"鲁迅本体"研究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两面出击"是1960年代中国面临的严峻国际形势和中国国内"左"的政治氛围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在与苏联交恶、又没有与美国缓和的情况下的一种生存状态。中国与美苏同时交恶后,苏联逐渐取代美国成为中国最危险的敌人,中美两国基于现实利益的考虑,开始转向实施联合反苏的外交战略,"两面出击"最终终结。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恩格斯一直坚持"西方中心论",即认为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西方取得胜利,西方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对东方具有导向和帮助的作用,东方只有在西方胜利后才能获得胜利.十月革命时期列宁坚持了他们的思想.苏俄国内战争胜利之后,列宁根据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提出了东方社会主义战略.他认为,在没有西方国家的"榜样"作用和帮助的情况下,东方经济落后国家可以先于西方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相似文献   

8.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国际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不但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已削弱,而且整个国际氛围也趋于和解与合作。同时,改革开放带来的多元化的浪潮扩散在包括中、苏在内的整个社会主义国家阵营内部。为适应这种变化韩国政府在原有韩美同盟关系基础上制定了新的外交政策—"北方政策"。"北方政策"的实施,并未改变韩美关系,亲美外交仍居于韩国外交的轴心地位。  相似文献   

9.
李圣传 《天府新论》2012,(5):142-149
在世界文论话语体系中,"文化诗学"主要由三部分组成:美国新历史主义文化诗学、俄苏文化诗学和中国文化诗学。"文化诗学"这一术语率先发难于美国,随后被"移植"到中国文论体系中。中国文化诗学借用的仅仅是西方的名词术语,在进入中国语境之后便被不断的内化、同构于传统诗学内,并在谱系化的"本土性"构建中逐渐建构起了"中国文化诗学"的理论体系。巴赫金的文化诗学不但在时间上早于美国新历史主义学派,更被后者借鉴与吸收,而且对中国文化诗学也形成了重大影响。文化诗学是作为一种"反抗"与"回归"的世界性思想理论思潮而席卷全球的。  相似文献   

10.
苏轼(公元1037——1101年)、苏辙(公元1039——1112年)为北宋时期蜀学代表人物,其学术虽以文学见长,但在哲学上也有较高的造诣。二苏哲学以“道”为最高范畴,“道”与其它诸哲学范畴逻辑地联系在一起,共同构成二苏哲学的理论体系。由于二苏的“道”多来自道家,指无形的宇宙本原,是非有非无的精神实体,是事物的规律,故本文重在论述二苏最有特色的其它方面,下面依次述之。  相似文献   

11.
《家庭科技》2013,(8):48-48
杨先生与常女士2005年8月经法院判决离婚,女儿杨晓(化名)由常女士直接抚养,杨先生每月支付抚养费200元。2006年,常女士与侯某结婚后,杨先生不再支付抚养费。后来常女士将女儿的名字由杨晓改为侯晓,杨先生得知后向法院起诉,要求恢复杨晓名字。法院审理后认为,常某再婚后擅自变更子女姓名,违反婚姻法相关规定,于是判决常女士在判决生效后1个月内恢复杨晓原名。《婚姻法》第二十二条规定,子女可以随父姓,也可以随母姓。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  相似文献   

12.
万云骏先生在《试论宋词的豪放派与婉约派的评价问题》一文中,引严羽和元好问的诗评,以证苏(轼)、辛(弃疾)“‘以诗为词’‘以文为词’就是‘以文字为诗,以才学为诗,以议论为诗’”,“缺乏比兴,缺乏形象”,“不利于词的艺术上的发展”;批评胡云翼先生的《宋词选》对婉约与豪放两派的作家、作品“褒贬从心,抑扬失实”云云。对上述观点,我有不同看法,故不揣浅陋,与万先生商榷。严羽的《沧浪诗话》成书在苏、辛豪放词派形成之后,但严羽在《沧浪诗话》中,只批评了苏(轼)、黄(庭坚)的诗风,并无一字提及  相似文献   

13.
“宋四家”中“苏、黄、米、蔡”的“蔡”,指的是谁?这个问题,自明以来,长期争论不休,明王绂在《书画传习录》中云:“世称宋人书,则举苏、黄、米、蔡,蔡者谓京也,后世恶其为人,而进端明(蔡襄)书焉,端明在苏、黄、米前,不应列入元章后,其京无疑。”清郑燮也谓“蔡京字在苏、米之间,后人恶京以襄代之,其实襄不如京也。”直到现在,仍有人在争议。如宋文京在《千秋毁誉话蔡京》中云:“尽管蔡京的书法有着卓然不群的较大成就,但并不能顺理成章地进入历代书家的行列,甚至被开除出“苏、黄、米、蔡”“宋四家”的排名榜,而代之与他同姓同宗的蔡襄。”  相似文献   

14.
董仲舒的《春秋》公羊学是汉代形成的政治化儒学的典型形态。《春秋繁露》通过"以人随君""屈民而伸君"来充分保障帝王的政治权力;同时,又通过"以君随天""屈君而伸天"将儒家思想传统的德治、民本转化为"天"的权威以限制君权。《春秋繁露》的"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是一个思想整体,体现出儒家士大夫与汉代帝王合作的政治智慧。儒家士大夫与帝王之间的政治合作和思想共识的建立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不仅深刻影响了儒家经学形态的思想特点,同时也制导了中国传统政治形态的定型。  相似文献   

15.
在当前全国上下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 ,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条件下 ,高校深入开展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三进”工作。“三进”是党的事业后继有人、持续前进的重要保证 ,体现了教育的目的就是人的全面发展。“三进”的落脚点和最终目标是“进大学生头脑” ,要达到这样的目标 ,需要探索出更加符合大学生特点的有效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16.
《理论界》2016,(2)
苏格拉底热衷对美德知识进行讨论,他在对话中惯用的"辩证法"常被世人冠以"精神助产术"之名,为人称道。但作为"产婆"的苏格拉底并未成功帮助对话者"助产"出任何确定的美德知识,大多有关美德问题的讨论都无果而终。事实上,这并非由于某种可以修正的诡辩"伎俩"所致,而是其背后潜藏着一个巨大的理论困境,即:仅凭来自经验的认知方式,我们不可获取任何超验性的美德知识,对此困境的成因苏格拉底本人并无自觉的认识。本文试图就这一问题为线索,从康德哲学的语境出发,予以剖析和阐释。  相似文献   

17.
韩立平 《学术探索》2011,(1):132-136
“苏黄米蔡”之“蔡”究属蔡襄还是蔡京,解决这一问题的关捩是还原“宋四家”的形成过程。南宋时期形成了“苏黄米”并举、“米蔡”对举以及推尊蔡襄的批评传统,这是元人提出“宋四家”说的基础。“宋四家”排列次序在元代并不固定,明代始确定为“苏黄米蔡”并引出争议。有宋一代,蔡京从未进入过“宋四家”,也不存在所谓以“襄”代“京”的事实。  相似文献   

18.
王夫之重新阐解了孔子"兴观群怨"说,他于孔子说《诗》语句只取"可从"一词进行解释,并将其意归结为"随所以而皆可"。王氏"可以"新解的理论结构可以至诚论来概说,意指排除外物宰制、出于至诚、合乎自然,这一理论结构涵盖王夫之诗学的诗歌本原"文诚质诚"、"兴"论等诸多有机关联的命题,它是圆融自足的。  相似文献   

19.
《红楼梦》是一部史书和谜书。"金陵十二钗"就是作者为确保《红楼梦》的史书性质和文学品格所采用的特殊的创作方法,即谜语手法。通过考证可知,《红楼梦》作者是在与相关的历史人物的联系中来写顺治和曹宣父子的。"金陵十二钗"正册涉及的十二个人物是清代之前能够指代和影射顺治和曹宣的十二个帝王;"金陵十二钗"副册涉及的十二个人物是顺治和曹宣以及顺治在五台山出家时清代还活着的两代十个皇子;"金陵十二钗"又副册涉及的十二个人物除顺治和曹宣外,其他十人都是随康熙去五台山的皇室成员。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40年代美国在新疆地区的渗透活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战期间,美国驻新疆领事馆的建立为美国介入新疆事务打开了门户.为反法西斯的需要,美国对中苏在新疆事务的纠纷持中立调节之立场.冷战开始后,美国以"遏苏反共"为目的积极插手新疆事务,这包括:对国民党施压,谋求美国在新疆的航空特权;美国媒体利用"北塔山事件"反苏反共;美国驻新疆领事馆在新疆从事间谍活动和分裂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