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柳宗元是唐代古文革新运动的主将,他在散文体裁的创新方面作出了特殊的贡献。他以《永州八记》为主体的山水游记,摹山绘水,寄情托思,最富诗情画意,代表着唐代散文的最新成就。北宋孔武仲云:“文者,无形之画;画者,有形之文,二者异迹而同趣。”本文试图从绘画与游记散文相通的几个方面入手,探讨一下柳宗元山水游记中的文学创作规律,及其独具的美学特征。  相似文献   

2.
胶东作家綦国瑞的散文创作成就突出,最有价值的有两类.一类是自我生活书写.这类散文不仅显露了作家的个性,而且散发着人类共同的情感追求,包涵着丰富的时代气息.这种自我书写的散文向度也代表了新时期胶东散文以及全国散文创作的主要倾向.另一类是纪游之作,其山水游记以工笔细画的功力穷尽大自然的天成之美,复原生命的自然本性;其人文游记流露着作者的爱国情怀、平民意识与文化观念.  相似文献   

3.
20世纪出现了大量的游记散文选本和登载游记散文的刊物、报纸副刊,在细细品读之下,发现了游记散文创作中存在的若干缺失,本文主要就游记散文的矫揉装束之态、人格力量孱弱和"边界望乡"之险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4.
游记散文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但完整的游记散文的独立出现则是在唐德宗贞元年间到唐宪宗元和年间,是韩愈、柳宗元“古文运动”的一项成果。柳宗元可推为游记散文之祖。他在被贬到永州谪居期间,面对当地的自然山水,吸取前人的创作经验,运用其生动秀丽的文笔写出了游记散文史上具有开创性的《永州八记》。正式奠  相似文献   

5.
柳宗元与袁宏道山水游记散文的艺术风格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宗元和袁宏道作为不同时代山水游记作家之代表,其游记散文具有不同的艺术风格。本文拟从抒情方式、写作笔法、修辞手段三方面着手,对两者进行比较,力求发掘出其不同特色之所在,并以此为基础,探讨中国山水游记散文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6.
游记散文是曾敏之散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曾敏之的游记散文,大体说来有三种形态,也可以说是梅展三枝。随笔式的、纪实抒怀的、诗情画意的,各有妍姿,各溢芳香。曾敏之在游记创作中始终不忘世情史迹的观察,也始终萦怀家国之思。诗趣史趣的交融,是曾敏之所有游记的共同特点。语言清丽典雅、简洁优美是曾敏之散文、游记的鲜明个性。  相似文献   

7.
柳宗元的游记散文“永州八记”历来为人称道。《始得西山要游记》是“永州人记”的第一篇,是真正游记散文的奠基之作,使人百读不厌。一、修辞适应题旨柳宗元创作的游记散文与他的生活遭遇密切相先“永贞革新”失败后,因王叔文事件,柳宗元被朝廷贬到荒远的永州作司马。名义上是小官,但实际上如同流放的政治犯,因而』已清十分痛苦。于是常与友人游山玩水,探奇寻胜,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寻找精神解脱。所以,柳宗元的游记散文不是纯客观地描摩山水,而是具有浓厚的感情色彩。文章的修辞要为这样的宗旨服务。柳宗元创作《始得西山宴游记》的…  相似文献   

8.
玛拉沁夫散文选材分为四类:他怀着热爱故乡之情,表现内蒙古草原人情风貌的篇章;以赤子之心,着意描绘祖国山川风物的游记;以友好使者的身份,颂扬亚非人民情谊的散文;以寄托对长辈思念之意,忆念文苑故旧的作品。本文仅就其散文选材之技巧作了一番研究。  相似文献   

9.
人格和心灵的真实披露——论郁达夫的游记散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记散文是记述旅游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和独特感受的一种美文.或记游除,或描地域,或剪山水,或摄习俗,或拍人情,或赏名胜古迹,点点入画,奇丽多姿,使人领略异地风光,广闻博识,接受美的陶冶.游记散文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南北朝时期就已产生,历代都有佳作流传于世.深受古代游记影响的现代游记散文的诞生与现代小说、新诗几乎是同步的.1919年李大钊写的《五峰山游记》即是现代最早的游记散文.随后有朱自清、孙伏园、冰心、徐蔚南、胡适、高语罕、梁纪文等人游记散文相继问世,不仅对祖国美丽的山川风物进行描绘,而且将笔伸向域外.朱  相似文献   

10.
沈从文的散文有鲜明的艺术个性,在文体方面,他熔游记、散文、小说于一炉,表现了在创作上的文体独创性;在抒情方式上,他的散文荡漾着浓郁的人性美和人情美,诗情汩汩;在情感方面,情感深沉丰厚,又蕴含着淡淡的孤独悲哀;在语言方面,风格朴素自然,含蓄隽永,是卓越的语言大师  相似文献   

11.
对"游记散文"概念的界说,各家自是不同。由是,就林非、余光中和叶圣陶等对其的定义在五个方面提出质疑。然后给出对游记散文的界定,不是为了严格的框范,而是从个人理解与研究的角度,为游记散文的特征作一个总结:游记散文是创作主体游走于天地人间,在同游客体的互在互动中,将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等艺术化表现出来的散文体裁。  相似文献   

12.
郁达夫的散文成就并不在他的小说之下,而且可以与他时代的散文大家朱自清、冰心等人相媲美。特别是他的游记散文,名篇佳作,令人叹为观止,百读不厌!笔者读了郁达夫的游记散文,感到印象颇深,写下了这篇印象记。一较高层次的认识价值。郁达夫的游记散文,突破了“写自然就专写自然”的局限,“处处不忘自我”,“处处不忘自然与社会”,“是人性,社会性与大自然的调和”(《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导言》),在记写自然风物中,往往或隐、或显、或  相似文献   

13.
《槟城三宿记》和《马六甲游记》是郁达夫在南洋时期写的,也是他游记的代表作,但不大为研究者关注。与其前期的游记相比,郁达夫的这两篇南洋游记抗战主题突出、家国情感浓郁,不同于前期游记散文的感伤、忧郁苦闷,是其整个游记散文创作中极富独特性的部分。本文主要从时代背景、故国风物、家国想像三个层面对此加以阐释。  相似文献   

14.
论郭凤游记散文的特色柯文溥在中国现、当代文学领域里,郭风首先是以散文诗奠定其地位的。郭凤近十多年来,也写了大量游记散文,在游记文学上夏有独造,其精美处,与其散文诗名篇相比,毫不逊色。郭凤是以特有的个性、气质、修养、情趣进入游记领域的。他不仅写景绘物,...  相似文献   

15.
许华 《宿州学院学报》2011,26(10):68-69,107
从对姚鼐文论和山水游记的研究中发现,桐城派散文集大成者姚鼐在方苞、刘大槐文论的基础上,进一步丰富和完善了桐城派散文理论。而他对文章风格的论述不仅是对传统文章风格论的总结,更是一种发展和创新。这集中体现在《复鲁絮非书》和《海愚诗钞序》两篇散文中。姚鼐认为,文章有阳刚之美和阴柔之美,并且二者不可偏废,不过在阳刚阴柔之间,他更推崇阳刚。姚鼐的文学创作整体偏向阴柔,但他创作的山水游记,如《登泰山记》等却独树一帜,或以阳刚见长,或以阴柔著称,总体上是刚中含柔、柔中有刚,刚柔相济。藉此,姚鼐及桐城派散文的影响不断扩大,并得以享誉清代文坛200年。  相似文献   

16.
柳宗元贬谪永州期间写下的“永州八记”,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山水游记文体成熟的标志,尤其是在结构方面,以大结构套小结构,小结构衬映大结构,大小结构互耀其华的复式结构模式,创造了游记散文的结构之关。  相似文献   

17.
读出作者的灵魂和价值──试论郁达夫的散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果小说是用散文写成的故事这一界定能成立的话,那么郁达夫首先是位散文家。他有理论,有实践,毕其一生在散文领域纵横驰骋,撰写了人物散记、游记、杂感、随笔小品、日记、自传、信和、评论等诸类散文,凡117万字,成就喜人,在现代诸作家中颇为鲜见。他的散文“如行云流水,时映霞蔚”,似春花秋桂,赏心悦目,广被称道。他那清新自然的文风,吹遍了他的散文所能及的地方。他的游记、信和列入畅销书排行榜。他的散文名篇《故都的秋》、《书塾与学堂》百读不厌,已被收入中学课本。他的散文理论名篇《(中国新文学大系·散文二集)序言…  相似文献   

18.
黄庭坚的散文是黄庭坚文学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丰富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他的许多重要的诗文理论和文艺思想大都散见于散文作品中.谈艺说文,评诗论画,是其散文创作的主调,但也不无反映社会现实之作;洁净简放,纵横疏朗,是其艺术风格的特征,但更有饱含深情而发出的激愤之旨、缠绵之音.  相似文献   

19.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诗人、剧作家郭沫若在散文创作方面也堪称一位大家。阿英说过:“郭沫若……他在作为主要的地位的诗人而外,要说他也是一个创作家,不如说他是一个散文小品的作者”。这评价很值得注意。郭沫若一生创作了文字浩翰的散文作品,有游记、杂感、自传、日记、随笔、抒情小品等多种样式。故阿  相似文献   

20.
柳宗元是唐代著名的诗人、散文家,他一生坎坷,在其谪居永州、柳州十余年期间,写了大量脍炙人口的山水游记散文,借游览山水,表达“美不自美,因人而彰”的美学思想,抒发自己贬谪后怀才不遇的内心苦闷和“居夷”之烦忧,同时也表现出对社会的不满和对百姓疾苦的同情与关怀。这些散文从审美趣味、思想修养、品格气节、人生遭际、民情关怀等多方面体现了柳宗元游记散文的文化意蕴,具备一般人难以企及的深刻思想和文化品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