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闻采访是记者为收集新闻素材而进行的调查研究工作。当前媒体记者越来越重视与采访对象的交流与沟通,讲求采访人性化,注重创造和谐自在的交谈气氛,从而为新闻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提问是记者采访中最主要的获取信息的方式。记者的提问,要准备充分、问的具体、有针对性、尊重对方、营造和谐气氛,这样才能得到真实准确的新闻事实,将新闻事实挖深挖透,打开采访对象的心扉。  相似文献   

2.
新闻采访中的提问是整个采访工作的重要基础,是记者在采访中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记者的提问,决定其能否将新闻事实挖深挖透,能否得到真实准确的新闻事实,为新闻写作准备真实、全面、充足素材,从而圆满完成采访报道任务。  相似文献   

3.
对电视新闻采访技巧分析及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于一个电视新闻记者而言是七分采访,三分后期编辑制作。这说明新闻采访技巧具有很高的艺术性,要圆满完成新闻采访任务必须做到四点:即抢其时效性,彰其典型性,明其新闻性,辨其真实性。在这四个要素中,最基本、最重要的是事实。那么,怎样才能迅速地采集到典型的有价值的真实的事实呢?本文笔者就自己多年的工作经验,谈谈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完成采访任务,以供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4.
越南,是中国的近邻。没去过,不免感到有点神秘;要去了,又不知从什么角度看她为好。中越关系中断十多年,使这个本是“兄弟之邦”的邻国也变得陌生了。不久前,笔者因公随领导人到过河内和胡志明市采访,回来后,许多熟人都问:“越南怎么样?”说实在的,五天时间,或坐在新闻  相似文献   

5.
新闻要有时效性和准确性,准确性是指新闻报道应该精确的表述事实而不能模棱两可,含糊不清。时效性是指新闻报道要及时、准确。但是有些时候,精确并不一定能够达到预期效果。恰当的、合理的运用模糊理论却能适得其反的精确表达事实,更能够实现新闻的时效性和准确性。有助于生动、鲜明的传达新闻消息"模糊"有时候是另类的清晰表达。  相似文献   

6.
电视新闻采访的提问艺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采访的目的在于人们提供最真实最新鲜的信息,作为采访的主体-电视台记者来说,有技巧的提问,成为他们成功报道新闻的关键。采访本身就是新闻的中心部分,要提高新闻的质量,就要从提问抓起,把提问当成是一种艺术技巧来对待。  相似文献   

7.
新闻正如所有的物品,其价值的产生不仅取决于新闻本身蕴含的事实的价值,从另一种角度上讲,新闻主体根据自身的理解对新闻进行加工、润色所产生的附加价值以及传播媒介的传播价值也是新闻价值的另一种体现。这种附加价值直接决定了受众能否接受新闻作品,新闻能否从众多的新闻源中脱颖而出。因此,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来分析新闻主体对于新闻价值的能动作用。  相似文献   

8.
新闻采访是一种特殊的交际活动,蕴含了大量的语言交际技巧。语用预设是新闻采访中常用的语言技巧之一,语用预设应紧密结合于语境,将合适性和共知性始终贯穿于语用预设的过程中,这样才能有助于实现新闻采访的最终目的。基于此点,本文从语用预设的基本特征入手,对新闻采访语用预设的应用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9.
新闻采访处于新闻传播活动的首端,没有采访就没有新闻媒体的传播活动,所以采访成为决定整个新闻传播成功与否的关键。新媒体传播的及时性、工具的数字化、内容的复合性,要求记者在采访过程中做到随机应变与及时快捷,注重多媒体在采访中的有效运用,同时充分利用网络的开放性资源,为采访做好数据和背景铺垫。  相似文献   

10.
众所周知,要想学好英语,关键是听、说、读、写,译五种能力的培养,但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在英语教学中不能忽视,同时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由单词到句子再到整篇文章,既要求语法词义的准确,又要有思想内涵。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需要学生和老师的共同努力。  相似文献   

11.
考证人才要注重结合5个结合李涛,张煜人才考评是选拔任用人才的基础,是人才开发的关键。科学地考评人才,必须从多侧面、多角度入手,全面考察,立体分析,做到五个结合。一、问言与试事相结合“问言”,就是通过与被考评者面对面的提问和交谈来了解其素质。通过“问言...  相似文献   

12.
新闻语言是从新闻的角度对全社会进行选择和反映时所用的工具。它的本质是信息传播的语言、报道事实的语言、解释问题的语言、快速交流的语言。新闻语言在长期的传播和运用中逐渐形成了具有特色的专门化语言。本文主要介绍了其三个主要特点:真实准确,简洁凝练,大众通俗。  相似文献   

13.
捧着大学学历找不到工作的人越来越多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有关专家认为,造成“知识失业”的原因在于教育体制、求职者本身、用人单位、劳动力中介组织、政府五个方面。 从教育体制上来看,中国大学许多专业的设置和教学内容、方法、培养目标都不是很清楚,师资队伍也存在问  相似文献   

14.
九州要览     
重要声音温家宝总理指出;许多社会问题与干部选拔制有关据《羊城晚报》近日报道,在访问欧洲前夕,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中南海紫光阁接受了芬兰《赫尔辛基新闻报》、英国路透社等五家欧洲媒体的联合采访。访谈中,温家宝表示,中国政府毫  相似文献   

15.
双规     
李乃庆  瑾轩 《人才瞭望》2014,(12):94-97
一 第一明正在家里吃饭看新闻,手机忽然响起。他看了一眼号码,立即按下接听键。对方没有客套,说:“你是不是该外出考察学习了?”自己考察回来才没几天,夏书记怎么不记得了。突然他反映过来。脸色苍白地说:“是、是……我明白了。”说话问,那边已经挂机。  相似文献   

16.
高校《新闻采访与写作》是我国培养专业新闻人才课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了解新闻采访与写作的相关知识与技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当前我国的《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面临的众多问题亟待解决.本文通过对高校《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现状的分析,对于该课程的教学改革提出了一些见解,希望对于该门课程的发展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7.
记者作为新闻工作者,他通过报道新闻和传媒比信息来满足人民群众适应环境,有效生活的需要,反映舆论,引导舆论来褒贬风气。这个岗位赋予了记者很多权力,记者能够通过自己的岗位接触到社会各个层次人士,得到更多的机会了解到社会的各个方面。因为这个原因,就可能产生两种后果:一、记者通过掌握的各种人脉关系和记者岗位而得的一些采访获得事情真相的权力了解到更多的新闻真相,进行更多有利于人民大众的报道。二、记者通过掌握的各种人脉关系以及岗位赋予的采访报的的权力满足自己的私利益,进行另一种形式的假公济私,如对采访对象进行威胁,勒索等。以上这两重后果体现了两种方式和结果都不同的社会资源的积累。  相似文献   

18.
去年夏天,我在电话里和敬一丹预约要去采访。可眼看快到采访的日子,她又匆匆打来电话说女儿要考中学,得先把手上所有的事儿都放下来,去帮女儿复习功课。又等了多半个月,我才被她引进中央电视台的咖啡厅坐定,话题从帮女儿复习说起;我的第一问是:事业和家庭,你认为哪一个更重要?敬一丹当时看了我一眼说:“当然是家庭。别忘记,人的生死两端既源于家也了于家,事业不过就是中间一段。”于是我马上明白了,敬一丹首先是一个好妻子好母亲,然后才是一名出色的主持人。时间不知不觉过去了半个小时,提问式采访已经完全变成了随意聊天。…  相似文献   

19.
在采访现场,电视新闻记者要具有很好的新闻敏感,迅速判断现场诸要素的新闻价值。除此之外,他还必须具有良好的形象敏感,能够找到表现和负载新闻价值的形象来加以体现,这是电视媒体的技术属性要求的,也是电视媒体现阶段的手中构成要求的。  相似文献   

20.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阅读教学的效率提高是多种因素综合的结果,其中阅读教学方法的指导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阅读教学主要用于学习阅读,要尽量减少课上的非语文活动,加强读书和其他语文实践活动;学生学的不是要学什么,而是学到什么。要把着眼点投向全体学生,投向每一个学生的具体实践,尽量多留出时间,激励、启发、引导学生听、说、读、写、画、议、问、做、演,开动脑筋独立地分析、比较、揣摩、品味和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