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铈、锶的碳酸盐与柠檬酸为原料用改良柠檬酸-凝胶法合成了Sr2CeO4荧光粉,用荧光光谱(PL)检测Sr2CeO4的发光性能.实验研究发现,用改良柠檬酸-凝胶法合成的Sr2CeO4荧光粉具有宽带光谱,发射光谱的最大峰位于467 nm;研究还发现,恰当的焙烧温度,加入少量硝酸铵有利于获得发光亮度高的Sr2CeO4粉末.  相似文献   

2.
利用脉冲激光沉积(PLD)技术及水热法分别在p-GaAs外延片上生长了ZnO薄膜和纳米棒.XRD及SEM测试结果表明,在GaAs衬底上生长的纤锌矿ZnO薄膜沿c轴方向生长,而ZnO纳米棒表现出多晶结构.室温下ZnO薄膜/p-GaAs的光致发光谱由一个近紫外发光峰(380nm)、一条中心波长位于550nm的可见发光带以及一个近红外发光峰(910nm)组成,分别对应于ZnO的近带边发射、与ZnO缺陷相关的深能级发射以及p-GaAs中Be受主能级相关的辐射复合.由于ZnO纳米棒膜层较厚且取向性差,ZnO纳米棒/pGaAs的光致发光谱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的GaAs发光峰.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铅卤盐有机钙钛矿材料MAPbX3(MA=CH3 NH3,X=Cl,Br,I)因其优良的光学性能而备受关注.但MAPbX3材料大多以量子点为主,需要在液体环境中进行制备以及分散在溶剂中进行保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在太阳能电池、发光二极管等领域的发展.本文制备了MOF材料与MAPbBr3钙钛矿量子点的复合材料...  相似文献   

4.
用回流蒸馏溶胶凝胶法(RDSG)制备了掺杂铁PbZr0.90T i0.10O3纳米粉体,粉体平均粒径约30 nm.原子力显微镜(AFM)分析表明溶胶、凝胶中各组分得到了充分而均匀的分散。对凝胶反应机理的研究表明:回流蒸馏过程加速了聚合物活性单体的生成速度和聚合速度,通过缓慢提高活性单体浓度的方法,克服了固相颗粒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不利因素,促进了凝胶化进程,使得凝胶化时间缩短在30 m in之内。RDSG中凝胶干燥采用蒸馏法,大部分溶剂被回收,缩短了合成周期,减小了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5.
用溶胶一凝胶法制备了Bi0.5 (Na0.825 K0.175)0.5TiO3(简称BNKT17.5)的稳定溶胶,经退火处理得到了BNKT17.5无铅压电陶瓷粉体.研究了制备工艺条件对前驱体溶液和凝胶形成的影响并利用TG-DSC、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镜(SEM)等技术研究了凝胶预烧温度、预烧晶体结构及晶形状况,结果表明乙酰丙酮与金属Ti离子的物质的量比[n(ACAC)/n(Ti4+)]及pH值是影响前驱体溶液和凝胶形成的主要因素.600℃以上退火处理的粉体样品呈单一的钙钛矿结构,晶粒大小在100 nm左右.  相似文献   

6.
使用柠檬酸盐法成功制备出分散良好的颗粒状BNT系纳米粉体。经TEM和XRD分析,粉体的平均粒径约30 nm,其主晶相为Nd2Ti2O7,经1 300℃烧结成瓷后还出现了BaNd2Ti4O12相。此类材料具有良好的高频特性,用此类材料研制出的单片微波陶瓷电容器具有良好的微波特性。  相似文献   

7.
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具有磁性的ZnO@Fe3O4多级孔结构。采用X-射线衍射(XRD)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ZnO@Fe3O4结构的物相及微观形貌进行分析,采用N2吸附脱附(BET)分析其孔径分布,采用物理测试系统(PPMS)测定了其磁性。结果表明:所制备的ZnO@Fe3O4结构仍属于纤锌矿,颗粒的粒度约20 nm;整个结构的孔径分布范围较广,最大孔径达到了主要集中在20~100 nm范围内,属于多级孔范畴。PPMS测试结果表明制备的多级孔结构具有铁磁性,最大饱和磁矩可达5.18 emu/mg。  相似文献   

8.
采用溶胶-凝胶法以醋酸镍、氯化镍、硼酸和表面活性剂为主要原料,通过改变反应物的比例和种类、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表面活性剂的用量和种类等条件,制备出了片状、粒状和棒状三种不同形貌的微纳米硼酸镍。在此基础上,对新合成出来的微纳米硼酸镍进行了X射线的粉末衍射 (XRD)、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多种表征。  相似文献   

9.
碳化硅是一种宽带隙(2.3~3.3 eV)的半导体材料,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导热性,同时它也具有优异的机械性能,如高强度、高硬度、耐摩擦等.因此,碳化硅纳米材料在功能陶瓷、光电工业、高温半导体工业、纳米复合材料、光催化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到目前为止,人们利用各种方法,如化学气相沉积、燃烧合成、热蒸发法、聚合物热分解法、碳热还原反应等来制备不同形貌的碳化硅纳米材料.在这些方法中,碳热还原二氧化硅反应是一种常用的制备方法,而且碳源、添加剂、反应温度等因素对碳热还原产物的形貌和结构有很大的影响.本文采用溶胶-凝胶法和碳热还原反应来制备碳化硅纳米材料.首先,称取一定量酚醛树脂和硝酸镁溶于无水乙醇中,然后加入正硅酸乙酯和一定浓度的草酸溶液,使之形成碳硅溶胶;24 h后,加入一定浓度的六次亚甲基四胺溶液,使溶胶凝固形成凝胶;凝胶干燥以后,在高温管式炉中在高纯氩气保护下于1300℃下碳热还原6 h,冷却到室温后,可获得大量的白色絮状产物.利用X射线衍射(XRD)、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等手段,对所得的白色絮状产物的组成和形貌进行了表征.XRD和FTIR结果表明,所得的白色絮状产物主要为β-SiC和少量的无定形SiO2.SEM表征显示,白色絮状产物主要有网状碳化硅纳米结构和卷曲状碳化硅纳米线构成.网状的碳化硅纳米材料具有藕状的多孔结构,孔的直径在500~1000 nm之间;卷曲状碳化硅纳米线具有光滑的表面,纳米线的直径在300~500 nm之间,长度达几百微米,纳米线卷曲的部分具有圆弧形结构,这和孔结构是一致的.这表明在制备过程中生成的碳化硅纳米线卷曲成孔,而孔之间相互连接形成网状的纳米结构.光致发光(PL)光谱显示,网状和卷曲状碳化硅纳米材料在486,494和503 nm处具有明显的发光峰,这表明网状和卷曲状碳化硅纳米材料具有很好的光学性能.  相似文献   

10.
采用溶胶凝胶技术,以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模板剂,乙酰丙酮作为钛的水解控制剂,通过钛和硅醇盐的分步水解得到均匀的SiO2TiO2复合溶胶,通过提拉制备出具有纳米多孔结构的复合薄膜.实验结果表明,多孔薄膜中的钛离子形成了Si—O—Ti键的孤立四配位形态,使薄膜具有复合型钛离子的催化效果,并且有介孔结构.随TiO2含量的增加,薄膜仍具有较好的透光性(可达到85%以上).通过对实验条件的调节,可实现对薄膜纳米结构的人工控制,形成的多孔薄膜折射率在1.2~1.4之间连续可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