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周家洪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10):9-11
楚文王在楚国崛起过程中做出了一定的贡献。楚文王把都城从丹阳迁到郢,为楚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实现了楚国攻伐战略的转向;攻灭息、蔡、申、邓等国,为楚国开疆拓土;率先垂范,践行法治,对楚国形成法治社会具有定型作用。楚文王做出这些贡献,与楚文王具有较高的素质和大臣的勇敢谏诤有关。 相似文献
2.
3.
4.
钟志勇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0(5):593-598
在现代股份公司中,监事会制度非常重要.监事会能否有效地行使权利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能否保持独立性.监事的任免机制对其独立性的维护至关重要.德国、法国、日本、韩国和我国台湾省的法律都详细规定了监事之提名、选举、任期与连任和解任的制度.通过比较后,发现我国监事任免制度非常粗糙.因此,应借鉴这些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将我国监事任免机制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5.
林哲森 《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5):57-62
美国宪法中的人事任免条款规定得较为模糊。在实践中,借助于联邦最高法院的司法审查与宪法解释,人事任免的规则得到明晰,逐步实现了总统与国会之间在人事任免权上的制衡。美国宪法对于重要人事任免权力的分配既有其合理的一面,在实际运行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和弊端,这两方面都有值得借鉴和反思之处。 相似文献
6.
7.
张学福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9,(4)
选配党外干部担任领导职务,是中国共产党长期坚持的一项干部政策。行使对党外干部的任免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在工作实践中,如何正确处理好选配党外干部与依法任免的关系,把二者有机地统一起来,是地方各级党委选配党外干部工作与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的人事任免工作必须解决好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王宏道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0(2):56-71
楚国与云南的关系十分密切 ,庄入滇是滇楚关系的源头 ,文章对这一重大历史事件的若干学术争论作了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具有创见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青春男女生.妙语》2010,(10):69-69
一、优孟春秋时代的楚国人,擅长“模仿秀”。楚庄王的相国孙叔敖死后,他的儿子竟贫困到卖柴为生的地步。在一次宫廷宴会上,优孟装扮成孙叔敖的样子,楚庄王见了大吃一惊,以为是孙叔敖复活,立即要拜他为相。优孟说:“孙叔敖一生精忠报国,廉洁奉公,他死后,儿子却靠卖柴为生。这样的话,当楚相还不如自杀呢。”此时,楚庄王才明白了优孟的意思,立即召来孙叔敖之子,重加封赏。 相似文献
11.
梁立勇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29(3):58-59
一、楚灭息清华简《系年》第5章记载了楚国灭息:蔡哀侯取妻于陈,息侯亦取妻于陈,是息妫。息妫将归于息,过蔡,蔡哀侯命止之,曰:以同姓之故,必入。息妫乃入于蔡,蔡哀侯妻之。息侯弗顺,乃使人于楚文王曰:君来伐我,我将求救于蔡,君焉败之。文王起师伐息,息侯求救 相似文献
12.
赵平安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2,29(2):44-47
文字释读是出土文献整理的基础工作。对于古文字阶段的出土文献来说,文字释读更具关键意义。但是,文字释读的问题非常复杂,处理起来非常棘手。我们在清华简的整理过程中,经常遇到棘手难办的问题。本文想通过若干具体实例,从几个方面来说 相似文献
13.
14.
关于形式独立的危害以及竞争所提供的声誉激励,已有的研究往往将影响独立董事监督作用的其他因素作为外生变量,结果是相关理论较为单一,缺乏权变性。本文以独立董事的提名与罢免方式作为调节变量,基于跨学科理论主要分析了独立性与竞争对监督作用的影响机理。 相似文献
15.
16.
蒋鲁敬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44(5):43-53
楚纪南故城周边墓葬出土的卜筮祭祷简所记墓主的名字与职官,提供了楚国高等级贵族墓葬制度的重要资料,是辨析墓主族属的依据.有关楚王族的卜筮祭祷简和楚铜器铭文资料,揭示出战国时期楚王族墓葬的墓向为东向.一件秦铜铍刻铭的纪年,为区分楚国核心区域战国晚期晚段的楚墓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7.
18.
毛庆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7(2):7-12
从湖北随县擂鼓墩一号墓出土的乐器与文献显示 ,楚国音乐在当时已处于世界巅峰 ,较之同时期的古希腊乐器与音乐 ,显然发达得多 ,进步得多 ,高明得多。然而 ,西方人经过不懈地改良改革 ,发展进步 ,终于在近现代将我们远远抛在后面 ,从而占据了世界主流音乐的地位 ;而楚国当年的乐器及相关文献不是泯亡失传 ,就是没有什么改进 ,二者间巨大的反差充分暴露了我们民族一定程度的固步自封 ,不求进取和相当程度地丧失遗弃优良传统的弱点。“古老的先进与现代的落后” ,当促使每位爱国知识分子深刻反思。 相似文献
19.
高应勤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25(6):14-15
先秦时期巴和楚是两个重要的方国,为了各自的利益,在春秋诸侯林立时,曾结成了较牢固的政治、军事同盟.降至春秋末,由于两国联盟的基础不复存在,两国关系交恶,互相攻伐,最后以巴失败而告终. 相似文献
20.
李玉洁 《河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3(5):1-4
先秦时期的楚国采取任人惟亲的用人制度。楚王任用王室公子执掌楚国的大权,虽然极大地加强了王权,但王室公子的专横跋扈,对非王室大族进行残酷打击,甚至夷宗灭族,使那些非王室贵族在楚国无法容身,因此楚国出现了人才大量外流的现象。外流的贤能之士逃到与楚争霸为敌的晋国,为晋国所用,造成"虽楚有材,晋实用之"的形势。人才外流,使楚在与晋国的争霸战争中常常处于被动地位。春秋后期,楚外流人才又多逃往崛起的吴国。吴利用楚国贤能攻伐楚国,五战攻入楚之郢都,使楚几遭亡国之祸。战国时期,楚国王室贵族腐败堕落,日趋保守反动,终于导致了楚国的灭亡。任人惟亲制度对楚国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