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创新性人才,关键在教师。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确立新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要加强自我教育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发现、合作交流,并建立起适应学生发展的民主、平等、融洽、开放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2.
"五爱教育"为大学生提供了正确的价值观念及人生信念,而实践有利于促进德育认知与德育践行的有机统一.将二者进行结合,构建"五爱"教育为载体的大学生实践育人体系,旨在将"五爱"教育融入到实践活动中去,塑造学生的核心价值观,不断强化传统文化教育和文化自信,全方位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使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更好地适应和满足学生成长诉求和时代发展要求.通过对大学生进行"五爱"教育,切实打通"三全育人"的最后一公里,形成可转化、可推广的一体化育人制度和模式.  相似文献   

3.
加强素质教育,培养创新性人才,关键在教师。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确立新的教育模式和教育方法;要加强自我教育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注意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探究发现、合作交流,并建立起适应学生发展的民主、平等、融洽、开放的师生关系。  相似文献   

4.
儒家的“以人为本”思想为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了思想基础,对教育者来说,要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引导学生开展自我教育,促进学生的全方位发展;努力构建以学生为本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对大学生来说,要学会加强自身道德修养,合理调适自己心态;学会控制不合理欲望,维护心理平衡,不断培养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和抗挫折能力.  相似文献   

5.
高校"交互式"新生入学教育模式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新生入学教育是成功大学教育和良好学生工作的开端和基础.高校新生入学教育应采取"交互式"模式,即采取学校教育者和学生双向互动,充分发挥学校教育者的主导作用和学生自我教育功能,形成合力,使入学教育的成效落到实处.实施"交互式"模式,要坚持主体性原则,要尊重教育对象,打造多重平台.  相似文献   

6.
为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机制 ,高校必须坚持“全员育人”的理念 ,健全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立体网络。坚持心理健康的宣传教育与学生思想实际相结合 ;心理健康的预防、治疗与发展有机结合 ;教师的教育咨询与学生的自我教育相结合 ;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 ;尊重、信任与理解、关心相结合的原则。  相似文献   

7.
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模式,是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必要途径之一,而建立这一模式其实质就是要培养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的能力,其具体内容包括:培养自立意识,树立信心,保持自尊,提高自制力,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途径为:创造良好的心理文化环境,驱动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需要;组织参与实践活动,形成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能力。  相似文献   

8.
构建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育模式应遵循主体性原则、全面性原则、目标性原则和可操作性原则,同时,处理好理论教育与联系实际、课堂教育与实践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思想政治教育与解决学生实际困难等关系。构建思想政治教育"三维一体"自主实践教育模式就是要在课堂教学、第二课堂和社会课堂三个空间维度中把对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融为一体,让学生在实践中自主学习、自我发展,最终实现自我教育。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心理问题分析与教育模式构建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社会转型时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类型及成因错综复杂,主要表现为:人际交往缺陷、角色适应不良、情感困惑干扰、家境欠缺重荷、自我意识模糊、就业困难压力。这势必要构建一个多层次、深层次、具有明确发展取向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包括:乐观友善的教育环境、多元参与的教育理念、科学规范的教育网络、素质全面的教育队伍、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自我教育的主体意识。有助于大学生追求或回归健全的学习人生,对整个社会的未来,更具潜在的重大发展价值。  相似文献   

10.
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有着共同的目的,即培养人格完善的全面发展的人.有效的德育是与学生心理健康相适应的教育.客观认识学校德育工作中缺失的科学性与良好效能,正确区分"形式德育"和"素质德育",全面理解心理健康教育在德育工作中的功能与地位,是实现"素质德育"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深刻把握"健康中国"理念提出的时代背景,探索构建一体化运行模式是推动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实践路径.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一体化的内在逻辑结构包括教育要素整合、教育阶段衔接、教育关系耦合、教育学科融合,外在实现形式是教育目标、内容、方式、师资、评价一体化.在此基础上,通过加强组织领导、开展系统研究、完善制度保障、推进基础建设以有序推进一体化模式的运行,这对加强大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发展性心理健康教育以发挥大学生潜能、完善人格、促进大学生个性全面发展为目的,通过环境育人和自我教育两种途径,培养学生的各种技巧,期望学生得到均衡全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麻省理工学院(MIT)启动的"新工程教育转型"(NEET)计划的核心内容为"课程—项目—课程"以项目为中心的"螺旋式"学习路径,欧林工学院在"欧林三角"理念引领下以项目为基础开展人才培养."课程—项目"式工程人才培养重构了工程教育模式,革新了工程人才培养理念;项目连接课程,打破了学科壁垒;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提供多元发展路径.基于此,研究提出中国工程人才培养要适应新工业,面向未来、更新理念、模式创新,进行系统化改革;适应新工科,由学科中心转向项目中心,开展项目化学习;适应新需求,关注学生差异,结合社会发展需要,促进学生多样化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一条岷江,把昔日灌县今之都江堰市与上游羌区紧紧相连,这里自古是川西平原与川西北高原的分界所在,也是羌、汉文化交融的重要地带。2008年"5·12"地震后,有关部门编制的《羌族文化生态保护区规划》没有列入都江堰市,但是,无论从旅游文化还是民族文化角度考察,川西北地区的羌族文化,与以都江堰水利工程闻名的灌县城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5.
网络信息化的发展,改变了大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也对高校德育模式提出了挑战。对此,高校如何构建从课堂延伸到课外,从理论学习延伸到社会实践的全程化、全方位的"大德育"育人模式就成为了高校德育工作面临的一个重大理论和现实课题。现实中,当前高校德育工作中普遍存在德育目标理想化、内容空泛化、教学的应试化、学生价值观取向功利化、评价体系不完善以及学生德育的知与行相脱节等问题,为此,结合高校德育工作的实际,从优化德育过程,加强理论课教学的实践性、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构建全程化的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等方面探索构建高校"大德育"模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6.
我国处于社会发展转型阶段,人们的生活、工作及学习压力不断加大,出现心理疾病的几率也逐渐加大。因此在高校教育中,应对大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帮助大学生建立健康的心理环境。但在实际教育过程中,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仍采用传统的课堂教育模式,使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失去兴趣,不利于学生未来发展。针对此种教育现状,高校应顺应时代的发展,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微课程,激发学生参与兴趣,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问题越来越引起各方的重视。从大量的测试调研中发现,学生心理问题有诸多表现,部分学生发生心理障碍,产生了严重后果:一是心理承受能力极差,遇到挫折和困难走极端;二是少男少女性困惑;三是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四是诱发错罪行为。造成学生心理适应能力差的原因有多方面:学校中的应试教育使不少学生身心疲惫,心理素质发展滞后;教学内容中缺乏心理健康教育;社会上的不正之风、不健康因素导致中学生心理迷乱;家庭教育中存在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同时学生自身也存在着自我教育及主动适应意识差、不能正确对…  相似文献   

18.
当前各高校注重加强和引导在校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自我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这是实现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客观需要,是切实提高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效性的关键,也是大学生心理发展和心理教育的内在要求。本文从大学生如何自觉培养心理健康能力,学校、家庭、社会如何为其自我心理教育积极创造条件和环境等几个方面探讨了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自我教育的思路。  相似文献   

19.
采用国际通用的大学生人格调查问卷(U P I),对安徽农业大学2011级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测评分析,结果表明:安徽农业大学2011级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处于良好状态,但仍有24.30%学生可能在人际关系、情绪性格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扰或者心理障碍。据此提出:高校应不断加强新生心理适应期的心理健康教育,构建心理健康教育预警机制,做好心理咨询工作;同时,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加强心理社团建设与引导,积极发挥学生自我教育的作用,努力营造积极向上的心理健康氛围。  相似文献   

20.
高校道德自我教育模式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根据高校德育改革发展趋势,强调建立以发展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使他们最终成为独立自主的自我教育主体和社会道德实践主体的高校道德自我教育模式,并在高校道德自我教育的内涵、特征、原则、目标、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初步论证,以建构高校道德自我教育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