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邓娌莉 《百色学院学报》2013,26(3):105-108,113
文章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1996~2009年全国RPI(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分类指数,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各类商品零售价格的波动对全国商品零售价格的影响程度,给出影响全国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在我国1980-2012年的税收收入和国内生产总值的基础上建立时间序列模型,分析二者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态势,并在此基础上运用VAR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来刻画我国税收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两者之间的长期有效的相关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税收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关系,经济增长必定会促进税收收入的增长。因此,在当前情况下,加速经济增长是保证税收收入的重要途径选择。  相似文献   

3.
税收收入预测是为税务部门进行科学决策和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的一项重要工作.影响税收收入的经济因素很多.应用逐步回归法建立了昆明市国税收入预测模型,得出影响昆明市国税收入的最主要经济指标是GDP、进出口贸易总额、职工工资总额和财政支出.  相似文献   

4.
如何提高社会保障财政支出效率是新时代亟待解决的问题。利用2008—201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采用DEA—Tobit模型,测算我国社会保障财政支出效率以及影响各区域效率的因素。先用DEA模型从静态的角度测算2017年我国各省份社会保障财政支出效率水平,再采用Malmquist指数法从动态的角度对我国2008—2017年社会保障财政支出效率的变化进行深度剖析,并通过聚类分析对2017年社会保障财政支出的DEA效率值进行分析,可以将各省份分为四类,最后采用Tobit回归模型探讨影响各类省份社会保障财政支出效率的因素。研究发现,我国社会保障财政支出效率以及影响因素均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应采取政策分类指导的方式提高社会保障财政支出效率,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5.
货币供应量与物价指数关系简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选取1985年至1997年的“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和“现金投放”为样本,试就货币供应量与物价变化加以分析,来观测我国的通货波动情况,并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税收收入与财政支出结构对区域均衡增长,发挥着一定的作用。该文实证检验了2000—2014年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税收收入与财政支出结构对区域经济均衡增长的作用,发现税制结构和财政支出结构安排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区域经济均衡增长,建议进一步优化税制结构,并合理调整财政支出结构,以促进区域经济均衡增长。  相似文献   

7.
利用协整技术,通过对我国1958年到2003年财政支出总额和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得出两者具有长期稳定关系的结论,实证结果表明,国内生产总值是国家财政支出总额的Granger原因,GDP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国家财政支出总额,GDP的不断增长使得政府加大财政支出来推动经济的增长,并据此建立了误差修正模型。  相似文献   

8.
1994年在全国范围进行的分税制改革使云南税收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主要税收收入转向中央,次要税收收入留归云南.云南地方税收的有限性与云南财政支出需求刚性的矛盾日益突出,而其财政支出是以中央的补助为依托,这就加大了云南对中央的依赖,不利于其自身发展.  相似文献   

9.
论抑制通货膨胀李玉章,海福林九十年代以来,由于种种因素,商品的价格以惊人的幅度上涨,是举国上下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1994年上半年我国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上涨19.8%,到8月份城市物价指数已达20%以上,治理通货膨胀,已成为今后经济工作中的重点,将是一...  相似文献   

10.
税收收入随经济发展实现持续稳定增长是我国“十二五”时期税收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当前,改革进入深水区,经济结构调整、产业结构升级带来的税源变化和税收收入变化不同程度地影响着我国经济发展走势.统筹协调影响税收收入的驱动因素,在财税法框架内,建立适应内外部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税收机制、建立健全科学的税收制度和统筹构建新型税收征管模式的“三轮驱动”税收增长策略,从而使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为我国税收收入营造良好的客观增长环境和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11.
财政体制改革分权实际上是中央地方财政支出分权、财政收入和地区转移支付分权的博弈调整,核心是财政支出责任分配与财政收入分成.博弈理论模型表明,中国财政支出分权、预算内外收入分权与转移支付分权确实对中央、地方与全国预算内外财政收入、地区间财政收入转移均衡、中央地方财政收入结构产生复杂影响,其影响取决于市场化分权、行政分权、中央-地方财政分权、中央-地方国有经济财政支出边际产出、国有部门与私有部门投资边际溢出、边际成本、征税成本等因素.中央与各地方应该采取差别化分权模式.  相似文献   

12.
文章通过对区域税负痛感程度研究发现区域之间存在差异,然后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对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2000—2015年间的面板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找出区域税负痛感程度的影响因素。发现现行间接税为主的税制结构、二三产业非协调发展的产业结构、不合理的财政收入结构使得商品服务提供地的东部地区和消费地的中西部地区的税负痛感程度不同,而不合理的财政支出结构、唯GDP论的政府执政理念加剧了税负痛感程度。建议深入推动税制结构调整,努力构建间接税+直接税的双主体税种结构;同时要规范财政收支结构,实现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13.
房地产税收改革:基于财产课税理论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开征物业税为主要内容的房地产税收改革是对我国目前财产税收空缺的弥补。支持财产课税的理论主要包括地方财产税受益论、财政分权和收入论、税制完善论、资源合理配置以及社会财富再分配理论等,根据这些理论的思想,从长远来看,我国房地产税收改革应当对界定地方财政收支、完善现代税制、合理配置有限的房地资源以及缩小贫富差距做出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14.
财政分权是中国分税制改革后的一项基本财政制度安排,决定着财政资源配置的效率。基于2002—2018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测算地方财政医疗卫生支出的效率,并分析财政分权体制对地方财政医疗卫生支出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地方财政医疗卫生支出效率不高,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财政收入分权和财政支出分权都对地方财政医疗卫生支出效率有显著负向效应,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此项结论仍成立;分地区考察发现,在经济发达的东部地区,财政分权对抑制地方财政医疗卫生支出的效率更明显,而在经济欠发达的西部地区则不显著;无论是在财政收入方程还是在财政支出方程中,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受教育水平提升都能有效促进地方财政医疗卫生支出效率,对外开放程度和政府规模越高,则越有损于地方财政医疗卫生支出效率;在财政收入方程中,人口密度增加能有效促进医疗卫生支出效率,在财政支出方程中,城镇化率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对医疗卫生支出效率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5.
2020年以来,中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上升,企业纾困、民生发展又一次成为社会热点,地方土地财政现象带来的高地价、高房价问题也引发了广泛关注。由于分税制改革尚未实现事权与财权的协调,地方政府在努力扩大财源的过程中愈加重视带来可观收入的土地财政。利用2000—2016年279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进一步分析地方财政分权水平对土地财政的影响。研究表明,支出分权水平的提高会显著增加地方政府的土地出让金收入和出让面积,说明随着支出责任增加,地方政府在竭力扩大财源;收入分权水平则会对平均地价的提高产生正向作用,这可能是由于发达的经济带来了土地溢价。同时,在晋升锦标赛的激励作用下,地方官员会更加偏向以地引资。因此,在优化土地财政运行过程中,中央需要划分好中央和地方财政的支出责任,强化对地方财政的支持,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同时,财政支出要更加积极有为,落实好减税降费政策,适度为民营经济松绑。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经济迅速的腾飞,企业为了谋求最大化利润,避税成为了纳税人开源节流的首选。而税收作为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就有必要对避税重新加以认识,并对其采取措施严厉打击。本文通过对避税形成原因的分析提出了反避税在市场经济下的重要意义,并阐述了反避税的政策。  相似文献   

17.
    
财政支出对收入分配的影响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已有文献往往关注其中直接转移性支出部分,而对价格补贴等间接调整居民收入分配的政策研究不足。文章以取暖财政支出为例对这一问题进行讨论。具体回顾了地方财政支出的政策实践,并用中国住户收入调查数据估算了各项取暖财政支出的受益对象、支出规模和再分配效果。文章发现取暖价格补贴是占比最高的财政支出,然而它使中高收入家庭更多受益;取暖救助瞄准了城镇低保和低收入家庭,但其覆盖面很低,再分配调节作用很小;对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职工发放的取暖补贴使财政资源流向了收入稳定的非脆弱群体。为保障供暖进行的财政投入并未使城乡居民享受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并且事实上提高了居民家庭实际可支配资源的不平等性。经济进入新常态后,财政收入的高增长率不可持续,在财政政策设计引入收入分配视角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8.
在国内外经济增长放缓的背景下,学界及社会各阶层对我国宏观税赋轻重问题一直存在争论。以安徽省为例,构建模糊数学中的隶属函数模型,对安徽省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与安徽省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进行适度性分析,探寻财政收入占GDP最适宜的比重。研究结果表明:2002—2013年安徽省财政收入占GDP比重与经济增长、资源配置、社会稳定、社会公平、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方面相比,不论从静态看还是从动态看,都处在优质适度状态。  相似文献   

19.
我国食品加工业技术效率及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随机前沿分析技术测算了我国食品加工业1997~2003年的技术效率,并且对技术进步、劳动装备率、农业增加值率、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的食品消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等,对食品加工业技术效率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我国食品加工业的技术效率呈逐渐增加的趋势;技术进步、劳动装备率是影响食品加工业技术效率的重要因素,农业增加值率、地区差异、农村居民和城市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总支出的比重对食品加工业技术效率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普通高等学校的生均经费是衡量各地区教育设施水平较理想的指标。影响该指标的主要因素有人均国民产值和高等学校毛入学率。当人均国民产值增加时,高等学校生均经费也随之增加;当高等学校毛入学率增长时,高等学校生均经费随之下降。各地区应根据自己的实际的经济状况来确定高等学校的毛入学率,使教育经费能够满足学校的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