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的元杂剧《西厢记》和朝鲜古典小说《春香传》都是描写东方古典爱情的优秀作品,这两部作品各自塑造的人物形象及表现的主题都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且反映出超时代的鲜明的进步性。近年来,对这两部作品的比较研究多是侧重于文化影响和接受上,而从叙事的角度进行比较分析,会发现两者在许多惊人的相似中还存在各自的不同。  相似文献   

2.
《诗经》与《楚辞》是我们古典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有说之不尽的话题。这两部都涉及到女性这一主题,因而本文主要以二者对女性形象的刻画为切入点,从不同的方面分析它们之间的不同,并探究产生差异的成因,以便为了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这两部作品。  相似文献   

3.
张爱玲的《金锁记》和萧丽红的《桂花巷》两部作品,是两岸作家描述封建大家族中女性当家人生存境遇的经典之作。文章从这两部相似的小说入手,讨论大陆与台湾旧时代女性共同的生存困境,探寻女性萌发的主体意识,从文化角度揭示了作家对中国传统社会的批判与认同。  相似文献   

4.
《诗经》作为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具有丰富的文化原型(模式)意义,《秦风·蒹葭》中的“追寻”模式即为其中之一.本文将从文化角度去观照这种“追寻”模式,深入分析其深层的文化内涵——对真、善、美执着追寻的生命意识,这与它的拟人化、形象化、意境化的艺术表述一起,对后世同类作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在陈忠实长篇小说《白鹿原》塑造的众多人物形象中,田小娥只是其中的一个"小人物",但又是形象丰满鲜活的一个,甚至可以说是作品中最为成功的女性形象。与此同时,她又是一个"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物形象,其在《白鹿原》这一部"民族秘史"中的人性放纵与毁灭,充分显示出封建家族文化境遇下的中国女性命运是何等的悲惨。若对其悲剧命运加以具体展现与冷静审视,不难发现田小娥这一女性形象背后所负载的文化价值内涵。  相似文献   

6.
《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一部鸿篇巨著,可谓"中国文化百科全书"。其中,自"神农尝百草"发现茶的药用功能,经唐兴品茗代表一种独特的精神文化,至今日位列"开门七件事"之序、尊为"国饮",茶文化不仅历史悠久,且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小说的兴起又为茶文化之内涵及功能的延伸增添了新的一章。本文将着重对杨译与霍译两个《红楼梦》全译本中茶文化翻译与人物形象塑造之关系进行对比分析,探究各自策略及其效果。  相似文献   

7.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丰富民族文化内涵的中国古典名著。文章基于关联理论对《红楼梦》两个英文译本中的歇后语翻译进行比较分析,探讨汉语歇后语英译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8.
莫言的《蛙》和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无论在叙事情节还是在叙事形式上都有着明显的不同,除了都是极具魔幻现实主义色彩的作品,两部作品均体现了以创造生命为女性宿命的原型意识,对女性以回归自然生命为途径的救赎之道的表述,对侧身于现代性历史之流的个体生命的孤独感的探索,通过两部作品中的核心女主人公比较研究将有助于对两部作品的叙事意识互文性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9.
李公佐的《南柯太守传》,历来的研究者多认为是一部讽谕现实,劝诫世人,表现"人生虚渺"的作品。笔者结合李公佐的生平经历与唐代的历史现实,采用精神分析的方法,从幻梦文学的角度,揭示《南柯太守传》所表现的其他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0.
《老人与海》和《雪国》分别是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和日本著名作家川端康成的代表性作品。看似毫不相干的两部作品,实际上却有着诸多的相似之处。这两部作品的作者都有着曲折而传奇的人生经历,并且都以非常规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这两部作品都曾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都有着简洁的写作风格、深刻的思想内涵,象征手法的使用也使人们对这两部作品的解读有了更多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一部被称为文学史上的"斯芬克斯之谜"的长篇小说《呼啸山庄》以其狂放而神秘的风格为世人瞩目。相隔近一个世纪,一部拥有相似另类风格的中篇小说《金锁记》问世。两部作品都以怪异闻名于世,两部作品都有惊人的巧合之处。  相似文献   

12.
《古韵》是凌叔华取材其童年生活的自传性作品,小说的写作是在跨文化语境中完成的。中英两种异质文化的交流与碰撞,不仅促成了《古韵》的写作,该书后来在英国的出版和走红的过程,也无不是异质文化相互吸引、相互诉求所产生的结果。作者在文本策略上也显示了其对西方趣味的主动迎合,作品中对女性问题的批评和思考也受到了异质文化背景影响。这些都反映了作者游走在异质文化间而想要表述自我的写作策略。  相似文献   

13.
《西厢记》与《牡丹亭》是我国戏剧宝库中的扛鼎之作,被古今中外学者誉为我国古典戏剧的"双璧"。这两部力作,不仅仅是突破了前人的才子佳人剧的创作,更是成功地塑造了崔莺莺和杜丽娘两个具有时代特征和反叛精神的个性艺术形象。本文以两部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崔莹莹与杜丽娘,红娘与春香身上折射出的女性精神为研究出发点,解读两部作品中体现出的女性觉醒意识的异同,以此更加深刻地体会作品蕴含的深意。  相似文献   

14.
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为比较研究《高兴》与《嘉莉妹妹》提供了新的批评视角。运用巴赫金的"狂欢化"理论为研究依据,结合两部作品的时代背景,从狂欢广场以及广场语言等方面分别分析了《高兴》与《嘉莉妹妹》中城市的象征意义及其双重性,进而揭示了两部作品中相似的狂欢化特征。  相似文献   

15.
《简·爱》和《飘》两部作品分别塑造了两个出身平凡中却具有独特思想的女性---简·爱和思嘉·奥哈拉。英国著名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所著的《简·爱》和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所著的《飘》都称得上是描写旧时代女性中最经典的著作,这两部作品中女主人公都表现出了敢于对抗时代、追求自由和平等权利等鲜明的人物特征。两部作品中的主人公都受到了旧时代社会压制,但最终通过行动收获到了真爱和地位。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选取了两部具有代表性的动物叙事小说——姜戎的《狼图腾》和李微漪的《重返狼群》进行比较研究,一方面是由于两部作品有着启后承前之关系,且都引起了广泛的文坛讨论和社会关注;另一方面,虽然它们皆以狼为主角,但在文学及文化层面却各具特色。因此对这两部作品进行对比分析,既能够揭示近年来动物叙事小说的发展与创新,也希冀挖掘出动物叙事小说在文学创作和价值内涵上的一些特点与规律。  相似文献   

17.
奥斯丁和张爱玲两位不同民族、时代的女性作家分别在《傲慢与偏见》和《倾城之恋》两部作品中从特有的女性视角出发,表现了丰富的女性意识和女性特征。两部作品有着共同的创作主题:爱情与婚姻,并都体现了作者对同时代女性生存地位的冷静思考与深切关怀。尽管伊丽莎白和白流苏两位女主人公女性意识的觉醒都有其不彻底性,但她们与男权中心的世俗观念的抗争体现了女性争取话语权的重要步伐。  相似文献   

18.
范小青的《女同志》是当代女性文学乃至整个当代文学唯一一部以官场女性工作与生活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工作与生活的空间可概括为"官场"与"情场"两个相互联系的方面,这部以从政"女同志"为主人公的小说,又是女同志与男同志联手上演的一台"官场与情场"精彩纷呈、波澜起伏的以人物对话为主轴的小说体多幕话剧。小说最基本的艺术形式是精彩的人物对话与心理分析,这使作品颇有《红楼梦》味道。  相似文献   

19.
"灰姑娘"是女性文学中历史悠久的主题,而女权主义运动在20世纪风起云涌,世界各国的女性主义流派都发出了自己的呐喊。本文通过比较《桃之夭夭》和《曼斯菲尔德庄园》这两部小说中两位女主人公的成长过程,解读了作者在作品中所表现的相似的女性主义思想,而她们的女性主义思想对当代的女性主义发展有新的启迪。  相似文献   

20.
《赵氏孤儿》与《奥瑞斯提亚》都是作者在吸取前人故事的基础上加工创作完成的,符合时代的道德价值观念。"血亲复仇"是两部戏剧共同的情节模式。而它们对这一模式的表现却存在很大的差异。在分别考察两部作品的历史渊源的基础上,从两个方面入手可厘清这些异同:首先是父权制的影响,其次是"礼法"与"律法"的不同存在方式。通过比较研究的方式,这两部戏剧的内涵将得到丰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