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老年人》2009,(6):52-52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于2009年4月6日和7日相继发布。医改方案就是要切实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老百姓可以从医改中得到以下实惠。  相似文献   

2.
目前,"看病难、看病贵"和参加医疗保险,已成为社区居民的热门话题,受到居民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实施社区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是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缓解社区居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举措,是保障人民群众医疗保障权利,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新医改是一件民生大事 新医改方案是第二个全国性医改方案。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曾经颁行过首个医改方案,那个方案冠名“……关于医疗体制改革的决定”。首个医改方案在实施过程中,被各地的和尚们念成了“泛市场化”的歪经。其后果是,直接导致并进一步加剧建国后就始终存在的普通百姓看病难、看病贵、不敢看病。眼下论及新医改方案好在哪儿、不足又在哪儿,既不客观且为时过早。粗读新医改方案(以下简称“正版”),  相似文献   

4.
在国家的医改大旗尚未树起之前,北京、广州、江西等地已经在进行大胆的改革尝试。高强也曾在全国卫生工作会上对各地医疗提出希望。“在国家整体改革方案未出台之前,各地要积极探索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具体措施和办法。”但由于全国的方针并未明确,各地还只是摸着石头过河。  相似文献   

5.
2009年4月,举国期盼了多年的新医改方案终于出台,这个以解决"全民医保"、"看病难、看病贵"为核心议题的新医改方案,让人振奋不己。仅仅这些,便能让我们对新医改方案作出无论多高的评价,都不为过。备受舆论抨击的中国医疗的"以药养医",终于走到了天尽头,呼唤了多年的"医药剥离",终于如期而止。更让全中国人倍感温暖的"全民医保",也己全面启动,并将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6.
裴颖 《社会学》2007,(4):39-44,12
“看病难,看病贵”一直是现行医疗体制下受人关注的民生问题。对此,我国政府于2006年2月出台了首个关于医改的正式文件,即《国务院关于发展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指导意见》。但在这一举措的具体实施进程中,出现了诸多有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通过对荷兰模式的分析与借鉴,  相似文献   

7.
季宇欢 《现代妇女》2014,(3):78-78,84
医疗服务作为人类健康保障的必需品,其公共属性和体制改革一直是人们讨论的话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疗体制发生了重大变化,但改善百姓"看病难、看病贵"局面却收效甚微。全盘公医或是市场化?如何走出医疗改革困境,实现"人人享有卫生健康保障"这一目标?我们还需很长的路要走。本文从明确医疗服务的性质出发,在分析我国医改的基础上找出医疗改革市场化失灵的表现及原因,进而提出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的可行性建议,以期从公共管理学的角度就医疗卫生体制改革进行有效的探讨,提供具有现实意义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8.
挂号排队、床位缺少、药价虚高.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已成为当前一个社会热点问题。历经3年激烈讨论和不断修改.新医改方案终于出台了。2009年4月6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五大重点改革目标.直接对长期困扰民众的“看病难”、“看病贵”顽症开出“药方”。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导致医患关系紧张,并且频频出现医闹事故,影响正常的社会秩序,破坏医生在人民群众心中的形象。本文运用逻辑分析法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对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且提出相应的缓和医患关系紧张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看病贵、看病难”的原因分析,进一步提出如何应对当前医疗事业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11.
在目前依然是“卖方市场”的医疗领域,在“看病难、看病贵”的抱怨声中,作为普通百姓,我们最该提醒自己的就是明白就医清醒消费。  相似文献   

12.
高居不下的房价;看病难,看病贵;城市出行难……江西要想走进省强民更富的新时代,这些都是绕不开的难题。  相似文献   

13.
单病种限价并不是河北省秦皇岛市第二人民医院的首创,但因其收费标准奇低,而引起业界、社会和百姓的广泛关注。单病种限价,到底是不是解决看病难看病贵的一剂良方?  相似文献   

14.
我国农村历来人口多、底子薄,从全国来讲,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情况最严重, 农村医疗体制改革的任务也最艰巨。因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寄托了我们重振农村医疗卫生体系的信念。  相似文献   

15.
争论多时的美国医改法案经总统奥巴马签署后成为了正式法律. 自奥巴马2008年11月4日高举医改大旗赢得总统大选以来,美国两党因为医改问题进行了史上最为激烈的争斗,经过众院版、参院版和白宫版的多次"激动人心的投票",医改法案终告一段落.  相似文献   

16.
我国医改,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就拉开了改革的序幕。从1985年卫生部等三部委出台《关于加强医院经济管理试点工作的通知》"给政策不给钱",到上个世纪90年代"医院是不是掉到钱眼里"、"围绕政府主导还是市场改革"两种思路开始针锋相对的大争论;从2000年"江苏宿迁医院市场化的改制"掀起"产权改革的号角",到2005年卫生部政策法规司司长抛出"市场化非医改方向"的突然变奏;从2006年新医改重见曙光,开始广泛问计,到新医改方案的正式出台……中国医改走过了二十多年的风雨历程  相似文献   

17.
当前形势下的医德医风建设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显林 《职业》2012,(9):107
人民群众的医疗保健问题已经成为影响社会进步及和谐发展的大事。群众看病难、看病贵、服务不到位,个别医务人员开高价药,收受提成、收受红包等问题的出现,给发展中的医疗卫生行业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彻底改  相似文献   

18.
黄兆辉 《职业》2011,(29):144-144
截止到目前,山东烟台栖霞市已建立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三网"覆盖的基本医疗保障体系,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民群众"看病贵、看病难"及"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数字     
“大家对医疗机构有误解,所谓看病难看病贵,我走遍全世界.看病最不难是中国,看病最不贵是中国,老百姓老要自己掏钱(看病)所以觉得贵.但出不起不等于贵。”  相似文献   

20.
如果若干年后整理中国医改历史,2005年的仲夏肯定会被记入史册。2005年7月28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所做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报告》尖锐地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取得了一些进展,但暴露的问题更为严重,总体讲改革是不成功的。”根据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于2005年8月进行的一项民意调查显示,90.0%的人对10年来医疗体制方面的变化感到不满意。人们感觉看病难,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挂号难,为了看病,32.1%的人最早7~8点就到医院排队,23.2%的人凌晨5~6点去排队。另一个更关键、更重要的原因是“看病贵”。调查显示,89.8%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