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我国自然灾害频发,灾后社会工作已成为实务研究领域的热点.通过8·3鲁甸地震,医务社会工作介入地震伤员的社会心理干预的行动研究,探讨医务社会工作在灾后伤员心理救援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这是医务社会工作的重要尝试,期待研究结果能对灾后社会工作和灾害管理提供可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工作已走过三十多年的恢复重建和艰难发展的坎坷历程。笔者运用文献回顾、内容分析、政策研究、参与观察和行动研究等方法,全面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医务社工历史变迁,简要描述分析医务社会工作现状,系统预测医务社会工作发展前景。从社会工作制度建设角度看,中国医务社会工作历史发展过程可以划分为1978~1991年、1992~1999年、2000~2006年、2007~2011年4个发展阶段,医务社工发展与制度建设特征明显。目前,医务社工从业人员队伍构成多样,"医务人员为主,专业社工为辅"特征明显。医务社工实务普遍存在于医疗卫生机构之中,医务工作服务对象涵盖各类病人和弱势群体。医务社会工作组织建设方式多种多样,实际从事医务社工为主、设置医院社会工作部为辅。医务社工的服务领域、职责范围、实务模式与专业能力建设是医务社工制度建设的核心议题。医务社会工作教育体系、课程设计、岗位培训、继续教育与实务模式研究等议题浮出水面。总体上说,中国医务社会工作制度建设尚处于早期起步阶段,专业价值观和专业伦理培养,实务模式与专业能力建设,基础理论、政策、实务、专业发展研究和组织建设是优先领域。中国社会福利元年和社会福利时代来临,尤其是构建和谐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宏伟目标,中国人社会需要结构战略升级和国家形象重构,为中国医务社工发展创造难得的战略机遇。  相似文献   

3.
叙事心理治疗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流行的心理疗法。本文主要从它的缘起、理论背景及其与社会工作的关系进行论述。并尝试对叙事心理治疗与社会工作实务进行结合。  相似文献   

4.
安芹  喻霞 《社会工作》2013,(5):81-86
我国医务社会工作还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儿童救助基金会中的医务社工直接关系到基金会的运行管理,探讨医务社工的职业认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三位医务社工为研究对象进行半结构化访谈,通过分析访谈资料发现,医务社工的职业认知在实务过程中逐渐形成,因救助对象的成功医治和个人成长带来积极职业情感,同时因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而引发消极情感,但还是表现出坚定的职业行为倾向。最后对我国医务社会工作发展以及社会工作专业教育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刘慧 《社会工作》2012,(3):68-70
医务社会工作自产生之日起,便以其特有的专业技能,在协助患者(家属)解决因病产生的各种社会以及心理问题,在促使患者早日康复中起着积极的作用。在中国大陆地区,专业化的医务社会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本文以山东省立医院肾衰竭救助项目为例,通过医务社会工作在肾衰竭患者治疗过程中的介入,讨论医务社工在经济上如何对患者进行救助以及在心理上如何为其减压,并对医务社会工作者在介入工作中的方式与方法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6.
(接2012年第3期)(六)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状况、发展模式与基本类型改革开放以来,医务社会工作者、医务社会工作实务、医务社会工作组织和国家有关医务社会工作的政策法规从无到有,从少到多,从点到面,从上到下,从自发性到制度创新,从无意识工作到以病人为中心的专业化服务,总体上说,目前全国医务社会工作的发展状况"并  相似文献   

7.
一、医务社工实务模式的研究现状 医务社会工作是指医务社会工作者将相关的价值理念与专业方法运用于医疗、卫生、保健等机构中,协助患者及其家庭解决与疾病相关的各种心理、社会性问题,从而营造一个良好的医护患互动环境,促进个人、组织与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朱静 《社会工作》2016,(6):34-41
实务研究就是将实践和研究有效地结合起来,达到"实践亦研究"的效果.作为以证据为本的社会工作实践理念的发展,自1995年起,美国社会工作研究学会专门设立了一个奖项以表彰每年杰出的社会工作基础研究项目和参与者.本文通过对研究学会1996-2015年获奖论文的研究设计和方法进行文本分析,来探讨美国社会工作实务研究中专业性和科学性结合的现状,以及社会工作实践介入的特点,由此展开对证据为本的实践理念的反思.针对目前我国社会工作实践和研究的实际情况,作者通过比较分析,提供切实可行的策略性思考和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9.
王冠 《社会工作》2011,(21):53-54
社会工作实务的过程是社会工作者遵循社会工作的价值观、运用社会工作理论分析、采用社会工作方法与技巧介入的过程,而整个过程,社会工作价值观、理论、方法与技巧等有效地结合,体现社会工作者助人的一种智慧。由此所带来多样化的社会工作实务过程中,  相似文献   

10.
本文立足于汶川灾后社区重建的现实,通过分析目前国内外有灾后社区重建的实践和研究资料,提出以地区发展模式为视域是社会工作介入灾后社区重建的有效途径,这主要取决于灾后社区重建的现状和需求以及地区发展模式的本身的特性。地区发展模式是在充分整合地域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在一个地域内鼓励居民通过自助及互助来解决社区内的问题,实现共同发展。置于地区发展模式视域下,笔者尝试从服务理念、服务内容、方法和过程三个方面构建社会工作介入灾后社区重建的服务框架。文章最后指出以地区发展模式为视域的社会工作介入灾后社区重建,既是社会工作实务拓展的契机,同时也是实现社会工作职业化的一条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从公司治理的角度来看,董事及董事会既是公司治理的主体,也是公司治理的客体,处于公司治理承上启下最为核心的地位.董事及董事会不可能具有独立性或中立性,这是由每位董事与生俱来的身份差异决定的.现行公司法一味强调董事和董事会的独立性,而相应的董事选举制度设计并不支持董事的独立性要求,致使董事角色错位,严重影响了公司治理的效率.应明确承认不同类型的董事由不同的利益相关者提名选任,并由提名人对被提名人的职务侵权行为承担相应的责任.  相似文献   

15.
王越芬  郜娜 《社科纵横》2010,25(10):120-122
国民党在大陆统治22年,政权由一时强大到失去执政地位,退守台湾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党建的失败是其退出历史舞台的主要原因。本文旨在从党的建设的角度,通过分析国民党思想理论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三方面的失败,阐述中国共产党在新世纪、新时期党的建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6.
《社科纵横》2019,(11):104-109
历史学与现代社会科学的相互影响和彼此融合,是开展学术研究以及推进社会科学各学科发展的途径。改革开放以来,关于社会科学与中共党史研究的交融方面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研究中还存在着不足之处,主要表现为缺乏从整体上关注和审视党史研究的社会科学化取向。因而,通过研究个案的学术史梳理和考察,为不断深入推进党史研究的社会科学化取向提供新思路。这是不断完善党史研究方法论体系建设的基础工作。  相似文献   

17.
高洪 《日本学刊》2006,(3):32-40
日本民主党作为最大的在野政治势力,十年来一直在日本政治局势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06年4月,民主党因“伪造电子邮件”的政治败笔又经历了一次新的整合,素以手腕老辣、信念坚毅著称的小泽一郎终于走上前台。随后,作为两大保守政党间新一轮较量的千叶县国会议员补选以民主党候选人的胜利结束。民主党的变化给日本保守政治局面带来新的波澜,但无论是对于民主党还是小泽一郎来讲,只有主张相对温和与稳健的内政、外交政策,才有可能走出自己的困局。  相似文献   

18.
尚会鹏 《日本学刊》2007,(2):95-108
本文从“心理—社会均衡”理论出发,认为作为日本人的基本人际状态的“缘人”,认知的参照群体不像中国人的群体那样具有恒定性,而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自我认知的文化机理是:“个我”与“群我”的融合;“表我”与“里我”的熟练切换以及序列、位置对于自我认知的重要性。这种文化机理构成一种“缘人”的“自一他协调”式的自我认知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亦有弊,在社会发生了较大变化的今天,日本人的自我认知模式也出现了变化的迹象。  相似文献   

19.
从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当代中国的社会主义理论范式的演进经历了从极"左"的理论范式到改革的理论范式(或过渡的理论范式),再到当代的理论范式的转变。决定这一转变的是这种理论所置身于其中的全球化环境和实践的转变,以及从事这一实践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对这种变化的环境和实践的科学判断。面向全球化世界,社会主义的理论范式仍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20.
吴占军 《日本研究》2007,44(3):71-76
经历了黑船袭击阵痛的日本,很快确立开国思想.仔细分析幕末日本的对外意识,从其最初就与东亚"华夷秩序"保持暧昧关系,到"脱亚入欧"醉心于西方列强制定的弱肉强食原则,最终发展为走上侵略亚洲、争霸世界的军国主义不归路,可以得出日本这一选择决非偶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