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创业研究前沿理论探讨--定义、概念框架与研究边界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朱仁宏 《管理科学》2004,17(4):71-77
目前创业研究领域还没有发展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创业理论.比较并归纳较有影响、有代表性的创业定义,找出创业定义的立足点,在此基础上初步确定创业研究的原始概念框架;为进一步修正这个概念框架,利用数据库检索并查阅了核心管理期刊和创业研究专刊的相关文献,进一步细化了各个因素涉及的变量,最终提出了一个包括创业者特征、创业过程、创业结果和创业环境的概念框架--研究边界模型.  相似文献   

2.
对创业模型的研究是创业理论研究的重点,也是创业研究的基础。本文对经典的、有广泛影响的创业模型进行了分析,主要有蒂蒙斯模型、加纳模型、威克姆模型、克里斯蒂安模型和萨尔曼模型,并按照资源、机会和环境三个维度对这些模型进行了比较研究,最后指出了这些创业模型的异同点和进一步开发创业模型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创业效能感是自我效能感在创业领域的具体体现,即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进行创业活动所具有的信念。本研究从创业效能感的内涵、维度和对其他创业活动的影响等几个方面对创业效能感的研究状况进行了分析,并展望了创业效能感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贺小刚  陈元  李婧文  李鑫 《南开管理评论》2024,(1):116-127+157+128-129
家族创业作为一种普遍且重要的经济活动,受到学者广泛关注。但学术界目前还缺乏对家族创业研究现状与理论进展的系统总结,尤其是缺乏一个家族创业研究的整合体系。在家族创业概念界定和国内外研究总体状况分析基础上,本文从研究主题、研究视角、理论基础、研究方法四个维度构建了家族创业研究的整合体系,基于“影响因素—中介机制/调节机制—影响结果”的逻辑梳理了家族创业形成、治理、决策与效应的研究内容,并借鉴文献计量法将家族创业研究的理论演进历程归纳为理论探索、理论融合、理论深化三个阶段。最后,本文基于现有研究状况,从家族创业的主题拓展、理论整合和中国本土化三个方面提出未来研究方向。研究结果丰富了家族创业研究的理论基础和框架体系,对推动家族创业的深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中国情境下的创业研究: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莉  单标安 《管理世界》2013,(12):160-169
本研究基于现有国内、外研究成果,分析中国情境的独特性及其要素,包括中国情境的内涵,中国情境所具有的制度环境、市场环境和文化环境特征,梳理目前有关中国情境下创业研究所关注的问题,提炼出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创业战略研究、关系网络研究和合法性研究等方面。在深入探讨中国情境下创业问题的独特性及引发这种独特性背后的原因的基础上,本研究发现正是由于中国情境要素所带来的一系列独特现象才产生了相应创业研究问题的独特性,从而提炼出中国情境-独特现象-创业研究问题的解释模型。在此模型的基础上,本研究构建了基于中国情境的创业研究框架体系,将创业机会、创业资源和创业学习纳入到中国情境下的创业研究中,并提出未来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闫国君 《经营管理者》2014,(28):111-112
本文对大学生创业压力源和压力应对策略进行了实证研究,调查显示大学生创业压力源主要为资源需求、管理责任和竞争强度;面对创业压力,近八成的创业大学生采取了积极应对方式。基于调查研究,本研究提出了有效缓解大学生创业压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内创业及相关人力资源管理近年来逐渐成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热点。本文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对内创业概念形成、内创业的维度、内创业人力资源管理机制、内创业人力资源管理障碍作了较全面的梳理。最后对内创业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趋势和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8.
周冬梅  陈雪琳  杨俊  鲁若愚 《管理世界》2020,(1):206-225,243
创业实践因新兴技术驱动的经济社会环境变革而发生了重大变化,涌现出了不少组织和战略理论甚至是创业研究也难以回答的新现象和新问题,这些现象和问题在中国情境下表现得非常突出,但并没有引起学者们的足够重视。基于此,本文采用扎根理论的编码设计,开展2008~2018年间发表的1842篇国际顶级创业研究文献的统计分析,在描述和评价研究主题发展态势和进展基础上,归纳出以创业前因、创业实施、创业结果与创业情境为体系的创业研究主题框架,进一步提出未来研究趋势和中国情境下开展创业研究的建议。研究结果对于推动我国创业研究的深化发展并开展具有国际学术影响力的高水平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9.
创业过程的研究评述及发展动向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创业过程研究是创业领域研究的焦点之一。本文对创业过程的概念进行了阐释,对三个有代表性的创业过程理论模型进行了对比和评述,分析了创业过程的实证研究中所遇到的问题,指出创业过程的深入研究对我国的创业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秦剑 《管理评论》2012,(9):94-102
作为当前创业管理研究的前沿领域,本文对创业拼凑理论进行了系统性分析。首先阐明了创业拼凑理论的产生背景及其学科溯源,论述了创业拼凑理论的理论观点和过程模型。其次,对创业拼凑理论的相关实证研究和操作化应用进行了详尽评介,并分析了创业拼凑理论对当前我国创业管理研究和创业实践的启示意义。最后,指出了创业拼凑理论的理论贡献,讨论了创业拼凑理论的现有不足和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以社会科学引文索引(SSCI2012-2013)期刊目录和国际创业管理专业期刊2012年影响因子为依据,选择6家国际顶级创业管理专业期刊,对其2006~2014年刊发的47篇有关社会创业研究的文献从期刊数量的年度分布、期刊的贡献率、文献作者情况、研究方法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并对社会创业的定义、社会创业过程、社会创业的影响因素和新创社会企业4个研究主题进行述评,初步勾勒出社会创业研究目前的雏形,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社会创业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2.
公司创业力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公司创业力研究是一个新兴的学科分支,决策理论、生产要素启动、信息处理和网络理论、创业动态概念等是指导创业研究的主要理论依据。此外,战略管理理论中的以核心能力为基础的理论与组织学习理论也开始成为公司创业力研究的焦点。本文阐述了公司创业力的概念、类型、公司创业者与私人创业者的异同,以及发展公司创业力的环境;同时,论述了有关公司创业力的理论发展沿革。最后,提出研究公司创业力对我国企业改革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基于网络视角的创业环境:概念、体系构成和分析框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业环境是创业领域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而从网络的视角来分析使得创业环境研究更加具有系统性。本文回顾了网络研究的相关理论,同时从基于网络视角的创业环境相关概念出发,探讨了创业环境的网络体系构成,并提出了一个以网络结构为核心的创业环境研究理论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14.
王扬眉 《管理世界》2019,35(2):168-184
家族企业是一种具有跨代持续发展愿望的企业,以跨代创业作为传承路径逐步获得认可。然而作为家族创业的主力军,家族继承人的创业成长体系尚未明晰。基于此,本研究从关注家族企业如何实施跨代创业、创业效绩效如何,转向继承人个体创业成长及其对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的微观作用机制的研究。以5个兼具传承和转型需求的家族企业为研究对象,基于个人意义构建视角,采用探索性多案例研究方法,通过开放性译码分析提炼继承人个体发展的创业成长关键要素,包括创业导入、创业实践和创业升华3个阶段的创业成长核心要素、驱动因素及意义构建策略,试图在家族传承背景下构建以跨代创业为主要路径的家族企业继承人创业成长的金字塔模型。研究结论不仅为家族企业继承人成长的差异性提供了解释,而且为家族创业实践和继承人培育模式提供了理论框架,为家族企业传承和跨代持续成长提供启迪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于晓宇  蒲馨莲 《管理科学》2018,31(4):103-119
  失败是多数创业活动的必然结果,创业者对创业失败的行为反应是创业研究的一个重要议题。意义建构是一个嵌入式的社会化过程,文化是影响创业者意义建构创业失败的重要因素,中国创业者对创业失败的行为反应可能有别于西方创业者。然而,已有关于创业失败的研究主要来自欧美国家,对中国创业者在创业失败之后的行为研究很少。此外,中国的相关研究主要是概念性研究,缺少质化或量化的证据。因此,有必要探索中国情景下创业者在创业失败后的行为反应的独特规律。         基于文化比较视角,使用中国创业失败的典型事例,采用扎根理论设计,以中国创业者对创业失败的归因、学习和后续决策为切入点进行探索性研究,并与欧美研究的结果进行比较。通过霍夫斯泰德文化维度理论对中西方创业者在创业失败之后的行为差异进行分析并提供解释,提出中国式创业失败在归因、学习和后续决策方面的7个命题。         研究结果表明,与欧美创业者相比,中国创业者在创业失败后的总体归因倾向、内部归因倾向、外部归因倾向、学习内容、学习导向和后续创业意向等方面存在独特规律;文化是创业者在创业失败之后行为反应的重要影响因素,不同文化维度的具体取向会对创业者在创业失败后的行为反应产生不同的影响。         研究结果增强了对中国创业者如何对创业失败归因、如何从创业失败中学习以及在创业失败之后倾向选择坚持还是放弃这3个问题的认识,为中国本土化的创业失败研究提供了经验证据;强调了文化在创业失败研究中的重要作用;深化和拓展了创业失败归因、学习和后续决策的相关理论,为未来进一步的理论研究提供了思路。研究结论为创业者管理失败、推动创业教育改革、营造更有利于连环创业的制度环境提供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当前已有文献较少研究对新创企业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的创业型领导过程,创业型领导理论体系还不完整,也缺乏统一的定义和权威的测量工具。有学者在类似于领导过程模型的理论框架中对创业型领导进行了一定的探讨,或从领导力发展视角对创业型领导进行了研究。近年,创业型领导研究开始重视创业型领导者与创业系统之间的关系。未来,过程导向的创业型领导可从基于领导过程模型的实证研究、领导力发展过程中的案例研究、不同国别背景下的跨文化研究等方向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17.
本文在国内外研究的基础上,开发出了创业自我效能、感知风险、创业机会识别与创业意愿之间关系的概念模型。通过中国创业者的调查数据,检验了创业自我效能、感知风险对创业机会识别与创业意愿之间混合作用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创业机会识别有助于创业意愿产生;创业自我效能在显著影响创业意愿的同时还具有显著的中介效应,但有调节的中介效应不显著;感知风险显著影响创业意愿,具有显著的调节效应的同时还具有显著的有中介的调节效应,这方面的效应在创业者感知损失上体现的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8.
李一 《经营与管理》2015,(3):154-157
笔者首先阐述了大学生创业风险的内涵,从风险来源的主客观性、风险可控程度、创业要素等角度,对创业风险进行科学的分类细化;然后梳理了创业风险评估、管理、控制机制的各种方法;最后对创业风险的理论研究做了未来的展望。  相似文献   

19.
坚持或者放弃创业是新生创业者面临的重要且艰难的抉择。已有研究主要基于理性决策的假设分析个体特征、创业活动以及创业环境对坚持或者放弃创业的影响。与已有研究不同,本文认为新生创业者的坚持不是完全理性的决策,其中存在承诺升级现象。研究基于前景理论(框架效应和反射效应)分析了坚持创业中的承诺升级,识别了可能的影响因素:前期投入时间、前期投入资金、创业计划的规范性、技术创业和心理预算,并利用面向中国新生创业者的动态跟踪调查数据(Chinese Panel Study of Entrepreneurial Dynamics,CPSED)进行了实证检验。针对两类样本(所有273个样本、没有盈利的182个样本)的实证研究取得了一致的结论 :前期投入的时间越多,新生创业者越倾向于坚持创业;前期是否投入资金以及创业计划的规范性对是否坚持创业的影响不显著;存在心理预算负向影响新生创业者的坚持;与非技术创业者相比较,技术创业者更倾向于坚持创业。  相似文献   

20.
张慧玉  杨俊  张玉利 《管理学报》2015,12(2):240-251
中国外地创业者的队伍不断壮大,他们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目前的创业理论研究很少关注这一特殊的创业群体。以中国创业动态跟踪调查项目(CPSED)数据为基础,通过探索性实证研究,从微观层次分析外地创业者特征及其创业过程。研究发现,与本地创业者相比,外地创业者在创业初始条件特征、创业行为及创业结果预期等多方面均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