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建国以来,我国史学工作者对孙中山的主观社会主义思想有过不少研究和论述,其中批评较多,但对孙中山一生都在探索、追求社会主义的历史过程的研究却很少见。笔者认为,只有系统、全面、深入地研究,很好地描绘出它的自然历史过程,才能进一步揭示出它的规律性,才能得到更多的启迪,使我们看到,社会主义曾是孙中山革命一生的远大理想,他终  相似文献   

2.
从某种角度上说,孙中山代表了中国一个时代。在近代中国仿效西方模式,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历史途程中,孙中山的追求和困惑,很有典型地反映了中国整个一代资产阶级的矛盾心态。探讨孙中山在向西方学习过程中显示的矛盾,对于我们深刻认识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特殊道路,充分理解中国选择社会主义方向的必然性,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3.
孙中山的中国近代化与社会主义的连接段云章19世纪下半叶以降,民族主义、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潮流竞奔于世,一些先进中国人在考虑中国发展道路时,亟图把中国近代化与社会主义相连接,这是一个迄今犹在探索的有非常重大意义的历史难题。孙中山曾在这方面殚思竭虑,图辟...  相似文献   

4.
观点摘编     
邓小平的建国方案 董四代(《攀登》1997.③)认为,邓小平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国方案,并不是孙中山新三民主义和毛泽东新民主主义社会理论的简单重复,而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他们的创造性的发展:①邓小平以社会主义本质论发展了孙中山的民生主义和毛泽东的社会主义实践模式,为中国社会主义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②邓小平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发展了孙中山的节制资本思想和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经济理论,从根本上解决了中国经济发展的机制问题.邓小平的对外开放思想,发展了孙中山的对外开放主张和毛泽东学习一切民族长处的思想.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思想,发展了孙中山的新民权主义和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政治,为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提供了正确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5.
19世纪末20世纪初,孙中山是中国对社会主义提倡得力,并试图把社会主义与中国革命结合起来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深入研究,并使社会主义成为其三民主义的重要理论来源.在辛亥革命100周年之际,重新解读孙中山,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6.
孙中山社会主义的性质问题,是孙中山研究中热烈争鸣的一个问题。兹略抒管见,就教于学术界前辈及同行。按照孙中山自己的表述,他所倡导的民生主义就是社会主义。早在1911年,孙中山曾说:“余实社会主义家也.”就连他的论敌、保皇派巨魁梁启超也公开承认:“提倡社会主义,以他为最先。”在孙中山的大量文稿中,社会主义就是民生主义的同义语。判断历史人物思想性质的主要根据,不是他本人的主观意图,而要看其思想的客观社会效果。这是马列主义经典作家们屡次教导我们的一条重要原理。评价孙中山的社会主义,无疑也应遵循这个原则.  相似文献   

7.
孙中山的社会主义研究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其关系到孙中山三民主义(包括新三民主义)而首先是民生主义的历史与时代意义的认识与评价。多年来,学界对孙中山社会主义的认识与评价莫衷一是,有些观点甚至相去甚远。从根本上说,对于孙中山社会主义的研究,至少应把握三个方面:其一是孙中山社会主义即民生主义的本质特点;其二是科学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内容;其三是孙中山的社会主义有无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8.
孙中山民主主义的历史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明灼 《文史哲》2001,2(5):104-112
孙中山民主主义具有三个突出的历史特点 :1 .完全的民主主义。孙中山超越了洪秀全特殊的、有历史局限性的农民民主主义 ,超越了康有为带有浓厚的士大夫味与儒家传统的民主主义 ,而融会中西文化之精华 ,创立了三民主义思想体系。 2 .战斗的民主主义。孙中山坚持武装革命 ,进行不屈不挠的斗争 ,在组织上进行自我革新 ,在民主学说上不断自我完善。 3.倾向于社会主义的民主主义。孙中山探索与宣传社会主义学说 ,真诚欢迎俄国社会主义 ,在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的帮助下 ,走上了与社会主义者的联合道路 ,实行三大政策 ,将旧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在孙中山思想的指引下 ,大多数中国民主主义者最终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9.
孙中山是伟大的政治家,同时也是颇具造诣的政治学者,他在政治和政治学领域内留下的遗产是十分丰厚的。研究孙中山关于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思想,对于我们总结历史经验,研究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建设,推动政治经济体制改革,都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鸦片战争以后,近代中国向何处去,始终是志士仁人寻找的道路。从孙中山一代的革命家到以中国民主同盟为核心的民主人士,一直试图沿着西方式的道路,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他们不断地构思、修补着建国的方案,以寻求中国社会发展的最佳模式。但是,历史并没有选择他们的方案。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最终裁决了近代中国向何处去的历史难题。探讨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建国思想,可以帮助我们深刻认识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11.
<正>韩剑锋博士所著《裕民、齐民、新民——孙中山民主主义思想研究》一书,(上海三联书店2013年出版)是一部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力图对孙中山的民生主义思想作新的历史梳理和科学评价,突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新审视孙中山民生主义理想,无疑对我们具有开阔视野和新的启迪。第一,该书详尽的叙述了孙中山民生主义思想的核心理念。近代中国社会的客观实际是孙中山民生主  相似文献   

12.
论孙中山的“五权宪法”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孔夫子到孙中山,我们应当给以总结,承继这一份珍贵的遗产”。毛主席早就这样教导我们把孙中山遗留下来的精神财富当作珍贵的遗产来继承,并且在“纪念孙中山先生”一文中指出:“他(指孙中山——笔者)在政治思想方面留给我们许多有益的东西”。怎样从作为孙中山政治思想的一部份的“五权宪法”思想中,以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来分析他留给我们哪些有益的东西,并指出其局限性,对于我们判别资本主义民主和社会主义民主,是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值得我们在学习我国历史遗产时联系实际问题加  相似文献   

13.
孙中山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革命家,伟大的思想家,从他的思想宝库里,我们可知他对社会主义有一定的认识并心向往之。虽然他的社会主义思想与科学社会主义学说有相当的距离,但不可否认他在某种程度上是赞同社会主义的,难怪他多次强调"民生主义"即"社会主义"。我们今天重温他的社会主义思想,不仅仅在于继承他的某些合理成份,而是在新的条件下对发展和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具有特殊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论孙中山的社会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中山的社会主义是孙中山研究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问题 ,其关系到孙中山三民主义 (包括新三民主义 )而首先是民生主义的历史与时代意义的认识与评价。多年来 ,学界对孙中山社会主义的认识与评价莫衷一是 ,有些观点甚至相去甚远。从根本上说 ,对于孙中山社会主义的研究 ,至少应把握三个方面 :其一是孙中山社会主义即民生主义的本质特点 ;其二是科学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内容 ;其三是孙中山的社会主义有无时代意义。一在西方 ,社会主义一词最早出现在 1 832年圣西门的门徒乔西安尔发表在圣西门派刊物《地球》上的一篇文章中。主张社会主义的…  相似文献   

15.
本世纪初,当社会主义作为一个崭新的字眼刚刚从东邻传入我国的时候,是谁敏锐地认识到它对于中国革命的意义,对之进行了锲而不舍的宣传?当世界上还没有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时候,是谁雄心勃勃地宣称,要把中国建设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当十月革命的炮声打响,世界历史上终于出现了工农掌权的社会主义国家时,是谁最早欢呼十月革命的胜利,并把列宁领导的苏维埃俄国引为自己的同志?是孙中山!作为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不仅为领导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树了丰功伟绩,而且为在中国宣传和实践社会主义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韩庆龙 《天府新论》2007,9(Z1):21-22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也是中国现代社会主义的先驱。他的社会思想可以称之为民生社会主义,民生社会主义具有其不可避免的阶级和时代的局限性以及空想性,本文拟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简单分析孙中山民生社会主义的空想性。  相似文献   

17.
田子渝 《晋阳学刊》2012,(1):105-110
《民报》是我国最早有组织、有意识宣传社会主义的刊物。《民报》广泛介绍了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不同派别的社会主义思想,以及很多著名的社会主义人物。在《民报》的文章中,包括了中国最早的马克思、恩格斯传记。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坚持认为,以民生主义为核心的平和的社会主义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8.
马君武先生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革命家、教育家和爱国诗人,是蜚声海内外的文化名人。今天是他诞生120周年纪念日。在新世纪的第一年,我们来纪念他,有着重大的意义。 江泽民同志在中同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人会上的报告指出:要“建设立足中国现实、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吸取外国文化有益成果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清楚地表明继承历史文化优秀传统是当今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必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君武先生的业绩以及他的革命精神就是一份极其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作为革命家,他追随孙中山,投身民主革命,…  相似文献   

19.
内容丰富刻意求新———评《孙中山与中国国民革命》魏宏运历史创造了孙中山,孙中山也创造了历史。他是中国革命的先行者,其思想曾推动中国社会的发展,其遗产迄今已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孙中山逝世70多年来,中国和世界众多学者都在研究他的思想和事业,发表了...  相似文献   

20.
孙中山思想与欧美社会主义学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中国史学界对孙中山借鉴欧美社会主义学说形成的社会主义思想给予较大程度的关注。本文主要从思想渊源的角度切入,深入分析孙中山借鉴欧美社会主义学说的主要原因,重点研究孙中山借鉴欧美社会主义学说的核心成果,深刻揭示孙中山借鉴欧美社会主义学说的现实启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