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温州模式"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经济发展的神话,但随着21世纪的到来,温州经济的衰退也举世瞩目。我们一直在思考温州经济衰退的各种因素,包括文化因素,也在思考文化产业的转型与升级给予温州经济发展的动力。但温州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不容乐观:经济硬实力与文化软实力之间的不平衡、市民物质满足与文化需要之间的不平衡、文化产业中的产业因子与文化因子的不平衡,等等。在此基础上,我们努力寻找对策:文化产业的管理者要做好宏观规划与微观引导的协调,文化产业的生产者要做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协调,文化产业的消费者要做好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的协调。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安徽省文化贸易取得一定发展成绩,但由于省内文化产业发展不充分、文化资源开发不足、国际文化消费市场开发不够等原因,安徽省文化贸易仍存在文化贸易后劲不足、出口商品结构不合理、出口市场比较集中等问题.面对国际文化消费和国内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新技术新模式的应用等发展机遇,以及国际上贸易保护主义和国内"东西夹击"等挑战,安徽省应该从供给端优化文化贸易相关人才配置,加大对徽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突出安徽"智"造,打造世界徽文化品牌,大力培育新兴文化产业和新型文化骨干企业,充分利用网络跨境平台等新渠道,推进文化贸易大发展.  相似文献   

3.
在资本所倡导的消费文化的引导下,植根于市场关系的文化产业把凝结着人类智慧的文化传统、公共资源转变成了资本市场上牟利的工具。此时文化产业实则是资本在文化领域的一场新“圈地运动”,推行市场关系和资本逻辑。在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样性的内在矛盾中,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面临着价值的冲突与秩序的失衡。将文化产业放置于国家、市场、社会共同构成的多元坐标中,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4.
河北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化创意产业对于提升我省区域产业发展水平,优化产业结构具有重要作用。随着河北省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不断完善,环境不断优化,发展文化产业的地缘优势已充分显现。但仍存在发展观念与意识滞后、管理体制不健全、文化消费需求不足、人才缺乏、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因此,应通过理顺文化产业管理体制、调整产业结构、弘扬地域特色文化、加强人才培养等多项措施,实现我省文化创意产业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5.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影响最深远 ,影响范围最广泛的趋势。它必然会促进国家之间经济上的相互交往 ,促进政治上的相互合作 ,从而进一步加深文化间的交往与合作 ,促进文化全球化的形成。在文化全球化的背景下 ,中国的文化产业的发展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为迎接文化方面所受到的挑战 ,我们要调整文化产业结构和经营方式 ,加强特色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把握文化消费市场的需要 ,构筑文化产业和文化管理人才的培养基地 ,同时处理好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关系。这是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6.
“经济搭台,文化唱戏”,横店实现了文化与经济的华丽共赢,实现了百工乡百工文化与文化产业的契合,教育之乡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文化产业的契合,经济的发展与文化产业的契合。基于镇域经济文化产业发展的“横店现象”具有普适性,对镇域经济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发展文化产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文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又是人们消费需求结构变化的必然结果 ;在国民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中 ,文化产业已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兴产业 ;文化产业与其它产业融合将形成强大的经济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普及形成的数字文化消费在文化消费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在促进经济增长、推动文化产业升级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等方面发挥着显著作用。采用2015—2020年中国28个省份的面板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对数字文化消费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发现:收入水平、供给水平、互联网发展和创新水平对数字文化消费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财政支出与数字文化消费具有显著负相关关系;各因素在东中西部地区均存在差异性;消费者主观性价感知正向影响数字文化消费。根据研究结论,对实现数字文化消费可持续发展、加快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文化产业既具有经济生产属性又具有意识形态属性,在文化强国建设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新发展理念的提出凸显了文化产业发展的新使命,为文化产业在新时代的发展指明了新方向,赋予了新动力.新发展理念强化了文化产业发展的意识形态价值引领、凸显服务美好生活的时代责任与塑造中国风格的历史重任;通过明确文化产业近景目标与远景目标、引导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拓展创新数字化新模式,为文化产业在新时代的发展指明了新方向;为克服文化产业发展模式单一、转型升级缓慢和文化消费乏力等问题,新发展理念引导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加速产业升级,引导文化消费,释放文化消费能力,赋予了文化产业发展新动力.  相似文献   

10.
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的融合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也是人民群众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条件下消费诉求的必然表现。从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之间的耦合性出发,通过分析江西省两大产业融合发展的基础,认为江西省的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可采用资源整合、市场共拓、技术渗透、功能互补的融合发展模式,并通过政府支持以构建融入环境,坚持市场导向以融合产业要素,加强人才培养以建立高效团队,因地制宜以突出地域特色等策略,促进江西两大产业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1.
针对我国工业领域对工业设计的模糊认识 ,阐述了工业设计的产生、内涵。在此基础上 ,指出工业设计的本质是产品设计 ,产品设计应遵循实用、经济、美观的设计原则。其次 ,论述了工业设计的作用。最后 ,结合进行工业设计专业建设的实际 ,分析了工业设计教育的发展过程、教育特征、教育模式和未来趋势  相似文献   

12.
產業融合是信息化進程中呈現的一種產業新範式,世紀之交的國際經濟正發生著深刻變化,產業之間的滲透融合日益清晰地向人們展现出未來21世紀的發展趨勢。為了顺應產業融合造一趨勢,我國政府應制定相應的措施来促進我國產業融合及產業的健康發展。  相似文献   

13.
发生在18世纪中叶的英国工业革命,是英国历史发展的重要里程碑。到19世纪40年代工业革命完成后,英国成为“世界工厂”,成为世界最强大的国家。本文主要从英国工业革命发生的原因、过程,以及工业革命的社会后果等方面进行述评。  相似文献   

14.
产业融合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鉴于国内外学者对产业融合问题的不同理解,从分析产业融合发展的动因、产业融合的演进方式、产业融合的效应入手,考察中国产业融合进程中应当采取的相应措施。分析表明,创造良好的支持环境,适时改变现行产业管制政策,制定合理的产业技术政策,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及其产业,推进信息化业务关系,建立实现产业融合的企业主体机制,大力发展教育,消除产业融合的人才瓶衔一格高产业融合君展旨白国际审间.暑促讲中国产业融合及产业的健康废展的电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改革开放以来,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一直是理论界和实践界关注的焦点。长期以来,我国在产业和技术上已形成了结构性缺陷,即产业上陷于全球产业价值链的低端不能上移、技术上也处于核心元件技术和关键制造技术缺失的空心化状态。需要打破产业和技术上路径依赖的结构性缺陷,在构建起完整产业链的基础上逐步形成自己的产业技术链。本文在产业技术链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产业技术链及其升级的发展模式,并以我国电视机产业发展作为佐证。  相似文献   

16.
工业同构问题关系到工业内部结构的合理化与高度化。该文主要分析2005年兵团党委召开工业工作会议以来,兵团14个师的工业同构问题,结果表明当前兵团各师之间的工业同构度较低,且呈现出工业结构既不趋同也不趋异的独特现象。这主要是因为当前兵团经济发展过程中行政色彩浓厚,条块分割较为严重,各师工业发展水平落后,且各师工业内部结构调整呈现出行业调整变换少,主要是行业产值波动的特点。最后,该文结合兵团实际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基于产业集群的动漫产业园区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支持文化产业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动漫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利好形势。各地在动漫产业园区建设中存在"圈地化"和"运动化"倾向。以动漫产业特征及产业运行规律为出发点,借助于产业集群理论研究成果,探索动漫产业园区发展模式,恰当地定位政府角色,有助于实现通过园区建设打造动漫产业集群竞争优势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区域产业演化的视角出发,探讨了产业关联以及制度环境对区域产业演化的影响.通过对1998—2013年中国337个地级单元和167个三位数制造业的实证研究发现,区域产业演化受到产业关联的显著影响,倾向于朝着与区域已有产业存在紧密联系的方向进行多样化发展.同时,对外开放度、市场自由化水平和政府干预程度三项区域制度变量作为重要的外部力量,会影响甚至改变区域产业演化的路径和方向.对外开放度高、市场自由化水平强、政府干预力度大的区域更有利于提高新产业进入和降低已有产业退出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9.
生态工业园:工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工业园是工业园发展的高级形式,文章论证了二者的关系及生态工业园产生的历史原因,全面地介绍了中外生态工业园建设现状,并从宏观、微观层面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20.
产业转移背景下产业集群发展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伴随着区域分工向价值链分工的深化,产业转移、产业集群、产业升级的关系更加密切。通过回顾产业转移与产业集群发展趋势与规律的理论研究,对产业转移背景下的产业集群生成与发展进行了探讨,指出了该领域研究存在的不足及未来趋势。主要不足有:产业转移的理论和国内实证缺少耦合;针对国内价值链视角下的产业转移和产业集群研究以及对产业承接地产业集群效应的政策研究都偏弱;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内产业集群升级的理论还不够完善。在分工深化的背景下,只有将产业转移与产业集群纳入统一的理论分析框架中,对于现实的产业聚集现象的分析才有严密的逻辑基础和坚实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