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英国统治者发动的对我国的侵略战争——鸦片战争,距今已有一个半世纪了。今天我们聚集在一起,举行纪念鸦片战争发生150周年学术讨论会,重温历史,吸取经验教训,从而为振兴中华,实现四化而努力奋斗。 第一,鸦片战争这一历史事件,充分揭示了资本主义的侵略罪行。鸦片战争,这是英国要在中国大量倾销鸦片而引起的侵略战争。英国侵略者置中国人民的死活于不顾,支持将大量鸦片倾销到中国,毒害中国,掠夺中国的大量白银。1800年倾销了2000箱,1821年增加到5000箱,1831年增加到一万箱,1838年则猛增到四万零二百箱。所以林则徐当时曾沉痛地  相似文献   

2.
一百五十年前爆发的中英鸦片战争,是以清朝的失败而宣告结束的。对此,人们总不免感到一些疑惑:为什么一个人口占人类三分之一,并且拥有80万军队的庞大清帝国,竟惨败于一支起先不过数千、后来也只有近两万人的英国远征军?为什么  相似文献   

3.
爆发于1840年的以中国失败而告终的鸦片战争,距今已整整一个半世纪了。这场被作为中国近代史开端的英国侵略中国的战争,对整个近代中国历史的进程都有着重大而深刻的影响。从一定意义上说,鸦片战争乃是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一页,也是最值得我们今天回顾和反思的一个异乎寻常的历史事件。只要细细考察这场战争以及整个近代中国的历史,我们就可以得到许多至今仍有借鉴意义的经验教训和启示。这里,仅列举几点启示,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4.
150年前发生的鸦片战争,仅仅小小区域的战役遭受挫折,清朝政府即被英国侵略军的洋枪洋炮吓倒,以战争失败的一方与英国侵略者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虎门条约,割地赔款,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史前未有的深重灾难,中国近代史上所发生的一切不幸,都这从里发端。鸦片战争发生如此令人震惊愤慨的结局,完全是清政府的腐败无能昏愦糊涂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5.
鸦片战争的的失败揭开了中国历史惨痛的一页,铸就了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道光皇帝作为鸦片战争中清朝一方的最高领导者、组织者,他的一系列失误,对失败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一、妄自尊大,无知轻敌;二、用人不当,决策失误;三、忽战忽和,指挥失当;四、顽固守旧,坐失良机.  相似文献   

6.
鸦片战争爆发之前,英国与中国的贸易已经有两百年历史。英国人对武夷茶的追求,使数亿两白银流入中国,繁荣了中国经济。但在长期贸易中,中英商业利益冲突也积累了许多矛盾。中国在广州一口通商的前提下通过十三行控制了武夷茶的价格,而英国商人期盼中国多口通商以减轻购茶费用,甚至转而控制中国茶业。英方的想方损害中方已经形成的茶业相关利益链,因而被拖延,被拒绝。双方经济利益的冲突是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至于鸦片贸易的本身,只是一个小小的诱因。林则徐禁烟在道义上是正确的,在策略上也不是鸦片战争爆发的主因。  相似文献   

7.
1840—1842年的鸦片战争,是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殖民帝国——英国的统治者们为了保护鸦片贸易,扩大对华侵略而强加给中国的可耻战争。在这场战争中,西方殖民者的坚船利炮摧毁清王朝闭关锁国的封建藩篱,逼迫陶醉于“天朝上国”梦幻中的清王朝统治者签订《南京条约》等一系列丧权辱国的城下之盟。从此,中国失去独立自主的主权地位,向着半殖民地的深渊沉沦。然而,“历史的发展,好象是首先要麻醉这个国家的人民,然后才有可  相似文献   

8.
鸦片战争曾引发了中国社会多方面的变化,其中最为迅速和明显的,是清朝对外政策的转变。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其他变化都是以清朝对外政策的转变为前提条件的。但对于这个问题的研究,似还不够充分,某些相关的论点也值得商榷。因此,专门探讨一下鸦片战争与清朝对外政策转变问题,应该说是有意义的。 一、鸦片战争前清朝对外政策的回顾 截止到鸦片战争爆发前,清朝统治已持续了近二百年。在这段时间里,中外交往愈来愈频繁,因而对外政策也愈来愈成为清朝施政的一项重要内容。这里要讨论的鸦片战争前清朝的对外政策,主要是指道光帝当政以后即1821年至1840年间的对外政策。因为这个时期清朝的对外政策,既继承了有清以来对外政策的传统,又具有反映当时情况的新特点,由鸦片战争引起转变的,也正是这样的对外政策。  相似文献   

9.
十八世纪,当西欧国家乘着资本主义战车突飞猛进之时,古老的中国仍在封建帝国的围墙里,重复着历代王朝盛衰的轨迹。昏庸腐败的清朝统治者,傲然以“世界中心”、“天朝上国”自居。在统治者自我封闭、自我陶醉的氛围中,中国落伍了。到了嘉庆、道光年间,政治腐败,社会“痹痨”,民变四起,清王朝已陷于“昏惨惨的灯将尽,忽喇喇似大厦倾”的窘境。正当清朝国势日衰的时候,西方殖民者用铁与火的暴力轰开了中国封闭的大门,中国骤然给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的漩涡。首先在这个历史漩涡中磕碰的,是刚刚被动跨入近代大门  相似文献   

10.
鸦片战争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动的首场侵华战争。经过这场战争,英国占领了中国的香港岛。关于鸦片战争的爆发时间,史学界一般定于1840年6月下旬,因6月21、22日,英国侵华远征军的大批舰船,侵入中国领海,并从28日始,封锁广州口岸和珠江口。有少数学者(如车安世、来新夏等),则认为鸦片战争爆发于1839年9月4日,因是日英国军舰攻击清军水师,挑起九龙海战。笔者以为,欲准确地判定鸦片战争的爆发时间,首先得明确鸦片战争的性质及当时英军兵力的部署情况。鸦片战争不是中英两国间一般的军事摩擦,而是一场两国间的正式战争,英国内阁…  相似文献   

11.
1840年6月,英国政府挑起了蓄谋已久的侵华战争——鸦片战争。清政府在这场战争中遭到失败,被迫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从此,中国开始了一段被侵略、被欺辱的辛酸历史。一个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的大国,竟然惨败于一个远涉重洋、孤军深入、兵源和给养的补充都很困难的英国侵略者,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对此,过去有不少专家学者著书立说加以论述。但是,对鸦片战争的失败与清政府官员的贪污腐败的关系这一重要问题很少涉猎,笔者试图对此进行探讨并以此为借鉴来看廉政建设的重要性。在鸦片战争中,给战争以很大影响的两次撤兵和清政府最后向侵略者妥协投降,都与清政府的财政亏空有密切的关系。而官吏们的贪污腐化,则是道光朝财政困难的重要原因。那时,非法的贪污,合法的“馈赠”充斥于乌烟瘴气的官场。主管全国财政的户部,竟成了贪官污吏的渊薮。捐纳房官吏,长期以假印私办督监职衔,封典文照,总数达二万  相似文献   

12.
魏源与《海国图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鸦片战争中,清军由于科学水平、军事技术方面与英军相差太远,士气也远不如人,其失败是必然的。有些文章把鸦片战争失败的原因单纯归咎于统治阶级中投降派抗敌不力,这是片面的看法。清帝国的失败主要在于它的闭塞和落后。落后了就会挨打。清帝国如果继续这样落后下去,迟早有一天会亡国。但鸦片战争之后,清朝统治者仍旧没有认识到自己与世界之间的巨大差距。他们对于鸦片战争的失败感到迷惑不解,找不到失败的原因。如当时清朝统治阶层中有人感叹说;“二百年全盛之国威,乃为七百里外之遒夷所困,并使文武将帅,接踵死绥,而曾不能挫夷之毫末,兴言及此,令人发指眥裂,泣下沾衣。”还有人说:“时至今日,海外诸夷侵凌中国甚矣,沿海数省既遭蹂躏,大将数出,失地丧师,卒以千万取和,至今海疆大吏受其侮辱而不敢较……其他可骇之事,书契以来,所未有也。”  相似文献   

13.
晋商衰落原因的历史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鸦片战争后 ,清朝丧权辱国 ,内外交困 ,致使晋商的生存环境日益恶劣 ,不能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连遭失败加上它又与腐败的清政府紧密的结托 ,所以 ,随着清朝的灭亡 ,晋商也走到了尽头  相似文献   

14.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次反侵略战争。英国侵略者先是用鸦片这种毒品,接着又用军舰大炮,来叩响中国的大门,想要使中国变为第二个印度。以林则徐等为代表的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为了维护中国国家民族的尊严,进行了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和反侵略战争。战争虽然以中国的失败告终,订立了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但是  相似文献   

15.
鸦片战争,是英国对中国发动的一场侵略战争,也是英国为维护其可耻的鸦片走私而发动的肮脏战争.应当看到,这场战争也是英国资产阶级向中国实行资本主义扩张的产物.在纪念鸦片战争150周年的今天,重温这段历史,着重揭露资本主义国家向落后国家扩张的本质,无疑是有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6.
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在1840年——1842年(道光二十——二十二年)的鸦片战争中,英国资本主义强盗以它开拓殖民地和保护国所惯用的炮舰政策——“英国的仁慈,强迫中国进行正式的鸦片贸易,用大炮轰开了(中国的)万里长城,以武力打开了天朝同尘世往来的大门,”使得独立的封建的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相似文献   

17.
世界近现代史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殖民扩张、殖民征服、殖民统治,鸦片战争正是这种殖民主义活动的必然结果。关于鸦片战争的历史,中外学者已有广泛的研究。然而,对鸦片战争前英国人在观察与认识中国的历史过程中对中国的评价,以及这种评价与英国对华政策有何关系却缺乏考察,本文将在这方面作一点尝试。一中英通使前,英国来华人士主要是商人与航海冒险家,其中留下有关中国的记载寥寥无几。英国人了解中国主要依靠欧洲大陆人士有关中国的记载,而欧洲大陆学者有关中国的著述大多基于来华传教士主要是耶稣会士关于中国的著述及其译介的中国文献。…  相似文献   

18.
1840年6月正式爆发的鸦片战争已经过去整整150周年了。这场战争,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用武力扩展殖民势力借以奴役中国人民的一次侵略战争。英国保护鸦片贸易,用包括武力在内的各种手段阻挠中国禁烟,是引起这次战争的直接原因。马克思说:鸦片战争是英国资产阶级“旨在维护鸦片贸易而发动和进行的对华战争。”对中国来说,是“反对英国鸦片侵略的战争”,是一次反侵略的正义战争。  相似文献   

19.
鸦片战争期间的汉奸及清政府对策之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系统探讨了鸦片战争中汉奸所从事的种种罪恶活动,以及清政府的对策.文章认为,鸦片战争期间清政府对汉奸的对策既有积极的一面,亦有消极的一面;既有成功之处,亦有失败之处.随着清军在战场上不断失败以及清政府对英态度由抵抗转向妥协,汉奸现象非但未能消除,反而愈演愈烈.事实表明,腐败的清政府所主持的反侵略战争,是无法根除汉奸现象的.  相似文献   

20.
本文阐述了鸦片战争前中英关系的发展进程,分析了清政府在处理对外关系中的“天朝”意识和“柔远”政策,以及英国在资本原始积累推动下奉行的殖民扩张政策,指出:在西方殖民帝国与东方封建帝国之间是不可能进行平等对话的;清政府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固守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把自己完全孤立在世界体系之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