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 毫秒
1.
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我国,至南北朝隋唐达到了鼎盛时期,其后即走向衰落.到了近代,对传统儒学的批判和"西学"的传入,也带来了中国佛学的振兴.作为中国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佛学在中国古代、近现代和当代思想文化史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近代,思想家都对佛学推崇备至,他们一方面是为解除无法自由发挥个性的心灵空虚,另一方面则是为寻求实现政治理想的精神武器,这也是近代中国社会和学术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历史和学术现象.作为近代思想家的一份子,谭嗣同与梁启超也同样推崇佛学,他们对佛学的研究具有相当普遍的代表性,二者在所处时代及身份上有很多相同之处,但是他们对佛学的研究却有同有异,这不仅能够透视出中国近代思想家研讨佛学的特点,也能发现近代思想家佛学研究对中国佛学发展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2.
近代以来,佛教文化事业的迅速发展,汉藏佛学和中外佛学的沟通和交流,唯识思想的广泛流行,都对中国近代哲学思想发生一定影响。佛学思想,在近代曾被一些思想家、革命家用来作为思想武器,并受到一些哲学家、学者们的重视。一些重要的文科大学都曾开讲佛学,佛学还被写进了一些哲学史著作。佛家因明的逻辑思想和佛学精致的名相分析,对整理中国传统思想有极大的帮助。近代学者在佛学研究中取得的可喜成就:有的糅合儒佛思想,用儒学改造佛学,从而建立起自己独特的哲学体系;有的则把佛学作为科学研究的对象,用新的方法对佛学进行整理、研究,攀登了近代佛学研究的高峰。这一切,都丰富了中国近代哲学的思想内容。  相似文献   

3.
IR︸,、00伪乙,‘1 1 11,、︸月峙 ……11,乙,、︺44哲学论认识的本质及其内涵《昭德新编》的人生哲学探要马克思的世界历史思想及其在当代的实践格局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起点和终点中国古代辩证法特征探要评马尔库塞对发达工业社会意识形态的批判论黑格尔《精神现象学》中的实体一主体观论“独尊儒术”与汉代儒学的没落佛学: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哲学家变革社会的精神支柱 郑庆林周常生柒文华 张奎良 梁泉英 刘春建 陈振明 卞教 色吉星 魏义霞5‘45·166·13【文化与人】 殷商宗教观及其文化意义 守经与行权的智慧 —兼论“保守的国民性” 关于…  相似文献   

4.
刘金才 《日本学刊》2001,(4):96-111
19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发生的倒幕维新运动 ,一般被认为是使日本由封建社会转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资产阶级变革”。然而 ,关于士农工商各阶层在这场变革运动中的作用问题 ,却存在诸多不同的观点。例如 ,有强调“农民的反封建斗争是推动明治维新的主要动力”者 1 ,有强调“草莽”——下级武士是“倒幕斗争中一支积极的、主体的力量”者 2 ,有强调武士阶级通过自我变革调整完成“政权交替”者3等等 ,而较少重视幕末士农工商诸阶级中惟一可代表日本资产阶级前身的町人阶级的作用 4。本文将对幕末町人的政治态度和反幕斗争及其在“尊王攘夷”…  相似文献   

5.
中国20世纪初“国民”问题讨论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世纪初,中国一批资产阶级新学家曾大声疾呼,要求中国人由奴隶变而为国民.并曾对国民应具的资格及提高的途径等问题作了探讨。这场关于国民问题的宣传、讨论,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启蒙运动史上重要一页,对中国近代的观念变革、人民素质的提高,对推动中国近代民主化进程,推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高涨,都曾产生过重要影响。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追求.正规说来是从早期维新派开始的。但是,在那时,他们尚没有公开宣传“主权在民”,而是主张“君臣共主”。到戊戌时期,资产阶级维新派向前迈进了一步。依据西方资…  相似文献   

6.
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对“奴隶性”的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认为,在中国近代的资产阶级启蒙运动中,批判“奴隶性”、树立“国民意识”乃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所谓奴隶性,是指长期封建专制统治所造成的人们安分、柔顺、依赖的顺民性格和安于奴隶地位的奴才意识。中国近代的一些货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思想家,不仅揭露了奴隶性的种种丑恶表现和严重危害,而且深入挖掘了它所以产生的根源。他们指出,中国人中的奴隶性是长期封建君主专制制度造成的,是封建专制统治的必然恶果。他们批判奴隶性,是为了在中国人中树立新型的资产阶级的“国民意识”,使中国人由奴隶进而为国民。为此,他们曾大力宣传提倡资产阶级的权利和义务观念,并论述了两者的关系。本文还对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思想家发动的这场斗争所造成的积极影响及其不足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一中国的近代,是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代,特别是19世纪70年代资产阶级出现后,他们在思想文化领域进行了全面的变革,先后发动了“道德革命”、“史界革命”、“文界革命”和“诗界革命”,试图对中国古代的哲学、史学、文学和伦理学说进行全面的清理、变革。在这场文化思想领域的变革中,地位重要,影响巨大的是哲学变革。哲学变革是社会变革的前导。当时的资产阶级思想家对此是十分重视的。  相似文献   

8.
作为近代(1840─1919)中国人民(以资产阶级为领导)反帝反封建的政治宣言和精神依托,中国近代哲学必须独树一帜,最大限度地克服中国古代哲学的惰性、奴性和陈腐性,营造新的哲学构架和价值体系。这使中国近代哲学显示了与古代哲学的对立和差异,带有鲜明和浓重的转型特征。自从盘古开天地到鸦片战争,中国大地上虽然屡经改朝换代,更名改姓,但始终是中国人支撑政权。这是一部中华民族自身发展的历史,中国人始终是中国的主人。鸦片战争急剧地改变了中国社会的性质,把近代的中国推进了半殖民地的屈辱深渊。亡国灭种的危险强烈…  相似文献   

9.
一 日本近代文化是在1868年明治维新后日本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过渡的大变革过程中逐步萌生,并随着日本资本主义的确立而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作为观念形态的日本近代文化,由明治维新后建立的日本近代社会政治和经济制度所规定、制约,并为其服务。众所周知,作为资产阶级改革运动的明治维新及其后建立的日本资本主义社  相似文献   

10.
“杰出人物论力或“杰出人物流动论”是自由派理论家们设想出来的,他们以此来说明资本主义社会中没有终身的或世袭的名副其实的阶级,而只有人们可以随意出入的等第。他们认为,阶级适合于农业社会的静止性,反映了一种稳定的或近乎稳定的经济状态。在基于竞争、竞赛、创新、变革的工业社会中,阶级则被一种极大的流动性取而代之。勤奋、聪明、灵  相似文献   

11.
中国知识分子阶层的社会观和文化观,在戊戌维新前后发生了重大变化。这种意识形态方面的深刻而且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变革,使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的思想史、文化史和学术史得以肇始。戊戌思潮激发起中国政治生活和社会风俗的种种变化,这两方面虽然各有鲜明的特点,但是,新旧交替的因素多、周期长、错综复杂,则是它们的共同之处。戊戌人物既是新社会观和文化观的开路先锋,又是旧营垒的宿将和传统观念的殉葬品,他们是过渡时代与过渡社会的过渡人物。正是这种各方面都自相矛盾又自相统一的状况,构成了他们独特而鲜明的个性,规定了他们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2.
洛克与卢梭妇女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洛克(1632—1704)与卢梭(1712—1778)都是当代西方女性主义哲学家关注的人物,他们的妇女观在近代哲学家中颇有代表性。洛克代表上升时期的资产阶级,他联系君权神授论对父权制进行批判,提出较为开明的妇女观,因此被一些西方学者视为女性主义哲学的...  相似文献   

13.
中国近代重商思潮体现在早期资产阶级改良派的著述中,在理论上属于晚期重商主义的范畴。由于特定的历史和社会原因,中国近代重商思潮具有反侵略、反洋务派干预的特点。它对封建经济教条的批判、对促进近代经济思想的变革以及对中国资产阶级经济思想的形成所具有的意义,使它在中国经济思想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但是,在当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条件下,这些重商主义理论既流于纸上谈兵,又未能引起清朝政府的重视,加上其理论的自身缺陷,因而对中国近代经济的影响十分有限。  相似文献   

14.
所谓人生哲学,是指对人生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诸如人性论、价值观、幸福观、行为道德规范等等都属于人生哲学的内容。如果说哲学是人们认识世界的宇宙观和改造世界的方法论,那么,直接指导人们生活的人生观和方法论则是人生哲学。中国的近代(1840—1919)即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是资产阶级的政治、历史舞台。此时,资产阶级处于上升时期。这个时期的资产阶级是代表先进生产力的进步阶级,它们是中国近代维新、革命的发起者、组织者和指挥者。中国近代叱咤风云的政治活动家几乎都  相似文献   

15.
论清教运动的政治化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英国转型期社会剧烈的阶级冲突的影响,作为纯宗教运动的清教运动自17世纪初起开始了政治化演变,渐渐与新兴资产阶级的宪政运动合流。国会成为运动中心、资产阶级成为运动支柱以及政治要求成为运动的重要内容是清教运动政治化的三大具体显示。清教运动的政治化虽然表现为清教运动与资产阶级政治斗争的结合,但清教却并非为一种属于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6.
俄国是一个拥有三百年专制制度史的封建国家,独裁政治和农奴制长期统治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国家管理大权一直由地主贵族阶级把持。但是到19世纪末,伴随着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俄国新的社会力量──资产阶级产生并迅速地成长起来。在俄国近代化过程中,资产阶级的政治和经济活动对俄国历史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不研究19世纪末俄国资产阶级的形成,就不能全面认识20世纪初俄国社会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变革。                 一 恩格斯曾指出:“我们应当把资产阶级的历史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资产阶级在封建主义的君…  相似文献   

17.
本文所论及的中产阶级是指介于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涵括多个阶层的中间阶级。自人类进入资本主义社会以来,它在一些国家的社会革命和社会变革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在《马克思恩格斯全集》1—39卷中,有83处论及这个阶级。如,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指出,“中间阶级,即小工业家、小商人、手工业者、农民,他们同资产阶级作斗争,都是为了维护他们这种中间阶级的存在。所以,他们不是革命的,是保守的。”①又如,恩格斯在《普鲁士军事问题和德国工人党》中提到,“除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以外,现代大工业还产生了一个站在它…  相似文献   

18.
陈尧 《学术交流》2013,(1):39-41
孙中山为了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而推翻帝制,在建立丰功伟绩的同时,也形成了具有时代性的政治哲学。他用实际革命经验,以进化论、知行观、大同社会为基础,结合三民主义的革命理论,构建了自身的政治哲学脉络。他的政治哲学不仅符合近代中国的政治需要,也迫切要回答中国向何处去的历史主题,彰显了卓越的政治智慧。孙中山力图完成中国时局的变革而总结出的政治哲学,是通过进化论来揭示人类自身的历史存在,是用三民主义来开辟大众的当下生存境遇,以追求大同社会为终极目标,深刻地体现了该思想的深邃性和前瞻性。他的政治哲学既是革命实践的总结,又是他实施革命抱负的手段,虽然有资产阶级的不彻底性,但却显示出不朽的光辉,它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哲学的最高成就。  相似文献   

19.
魏义霞  Wang Xiaonong 《孔学堂》2022,(3):83-90+182-190
中国近代掀起了一股宗教热,佛教在其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近代哲学家中,康有为与谭嗣同的思想最为相近,表现在佛学观上便是都热衷将佛教与孔教、耶教比较,都推崇华严宗等。在这个前提下尚须看到,两人无论对佛学宗派的取舍、对佛学经典的选择还是对佛学教义的阐释都存在巨大差异。有鉴于此,康有为、谭嗣同佛学观的比较具有重要意义——既可以从中体悟两人佛学思想建构的异同,又可以直观感受近代佛学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相似文献   

20.
名词解释     
中间阶层在两个主要的阶级之间,在对抗性社会的两极之间(在资本主义条件下是在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之间)居中间地位的阶级和社会集团。马克思指出:是“介于工人为一方和资本家、土地所有者为另一方之间的中间阶级”(《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人民出版社版,第26卷第2册,第653页)。中间阶层在经济、社会、政治和思想诸方面都不是一个统一的整体。这是处在资产阶级和无产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