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唐甄(1630—1704),四川达州(今达县市)人,是我国明末清初时期的进步思想家。他所著《潜书》是我国早期启蒙思想的代表作之一。唐甄在《潜书》中,对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作了深刻的阐述,并提出了一些值得重视的新思想,在唯物主义思想的发展的长河中,添进了新的颗粒。  相似文献   

2.
唐甄(1630—1704年),四川达州(今达县市)人,是我国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他所著《潜书》是我国早期启蒙思想的代表作之一。唐甄在《潜书》中的军事思想独树一帜,对明清之际频繁的军事活动进行了理论上的概括和探索。 唐甄军事思想中的朴素唯物主义观点,表现在他从政治、军事、天时、地利等客观具体情况去分析“知兵”的“自然之理”,而不是靠天命迷信;特别是对于战争的胜负,唐甄主张正确地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力除以谈论鬼神来代替谈论人事之兵。  相似文献   

3.
唐甄(1630—1704)四川达州(今达县)人,是我国明清之际进步的思想家,在政治上反对封建专制主义,具有初步的民主主义意识。为了适应当时已经出现的市民阶级利益的需要,他提出了“富民”的经济主张,这一主张反映了人民的利益和要求,具有进步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4.
唐甄(1630~1704年)是我国早期的启蒙思想家。他一生发表了大量有胆识的政论文章,对当时和后世影响都很大。他的政治思想的哲学依据是什么,目前学术界对这一问题的看法分歧很大,有的同志认为是唯物主义,有的同志认为是唯心主义。本文拟就这个问题作些粗浅的探讨,发表自己一些看法,以就正于学术界。  相似文献   

5.
唐甄是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四川达州(今达县市)人。《潜书》是他最重要的著作,也是他所有著作中保留到现在最完整的一部,共九十七篇,是值得我们珍视的一份文化遗产, 该书于一九五五年曾由中华书局加上标点印行,一九六二年再版,但均未作注。为  相似文献   

6.
(一)唐甄(1630——1704)原名大陶,字铸万,别号圃亭,四川达州(今四川达县市)人,是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家。唐甄八岁时,其父唐阶泰以进士出任江苏吴江县知县,他跟着到了吴江。后又随父调职辗转江西、北京、南京各地。明亡后,清兵攻占南京,唐甄随父避难到浙江的山阴和新昌(今浙江绍兴市和新昌县),后又还居吴江。公元1657年(清顺治十四年),唐甄回到四川原籍,于阆中考中举人。后又通过吏部考试,分发山西,任潞安  相似文献   

7.
●唐甄是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本文从治世思想、革新思想、对君主专制制度抨击、对封建传统的冲击与未来社会设想五个方面系统地阐述了唐甄社会政治思想的主要内容及其意义,在与三大思想家作了对比分析后,得出了唐甄社会政治思想可与三大思想家并驾齐驱、在某些方面独领风骚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有自觉意识地对男女平等的追求,始于近代前夜明清时期,即明中叶16世纪30年代至鸦片战争爆发。 明中后期至清中叶,是早期启蒙文化与回光返照的封建文化相交织的阶段。这时,出现了李贽、颜元、唐甄、冯梦龙、李汝珍、袁枚、俞正燮、曹雪芹等一批反封建纲常名教的思想家、文学家。他们从不同角度发表了主张男女平等、解除束缚妇女发展的封建枷锁的进步思想;  相似文献   

9.
唐甄是明末清初一位十分重要的启蒙思想家和文学家,议论性散文集《潜书》是其代表作。思想深刻,文情激越是唐甄散文最为突出的特点。同时,为了更好地阐明自己的思想和论述自己的观点,唐甄也十分注重行文的技巧。因此,唐氏之文,在文章的结构、修辞和语言等方面都表现出了鲜明的个性特色。  相似文献   

10.
陈独秀和李大钊是我党早期两位重要的历史人物,是我党早期重要的思想家和领导者。在“五四”启蒙时期(本文所指的“五四”启蒙时期,指新文化运动兴起和“五四”运动爆发之前的历史时期,时间起止约为1915年——1919年5月)他们已经是革命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民主思想是他们政治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试图对两人在“五四”启蒙时期的民主思想做浅层的比较,不足之处,敬请方家指正。  相似文献   

11.
法国早期启蒙哲学是指1789年法国大革命前夕梅叶、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人的哲学思想。而中国早期启蒙哲学是指中国明末清初,封建社会逐渐瓦解和资本主义萌芽及其早期发展时期的哲学思想,主要代表人物是方以智、顾炎武,黄宗羲,王夫之、颜元、戴震等。中法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把封建专制制度比作漫漫长夜,呼唤用未来的光明驱逐现实的黑暗,消除专制主义、封建特权和不平等现象,实现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启蒙思想家们还倡导科学与文化,在机械唯物论哲学思想指导下,广泛吸收自然科学所取得的最新成果,阐发自然神论或公开的无神论世界观,反对神权统治,反对宗教迷信,批判信仰主义和蒙昧主义,为推翻封建专制统治而斗争。但是,由于具体的历史条件的差异,中法早期启蒙哲学在历史观、政治观、道德观和思维方式等方面表现出了明显的不同。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素有重民爱民的民本传统,思想家很早就认识到民众在政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并期望君主推行仁政,这种观念成为唐甄直接的思想资源。唐甄继承了这样一传统,以此为基、以三代之治为摹本构建了他的理想王国。  相似文献   

13.
张莉  余文盛 《延边大学学报》2024,(1):92-100+144
明末清初的思想家唐甄与同时代朝鲜思想家柳馨远在政治革新思想方面有较多相似之处,这是目前所见的文献中几乎没有深入论及之处。他们虽处于不同的国度,但重塑政府组织结构却是二人政治革新的共同选择;在重塑过程中,都更加注重各个部门和机构的“实权”;为了让政府组织更高效地运行,二人都选择了“省官”这一办法;二人对于官员的选拔与任用,都把“实功”作为最核心的指标。他们之间存在着这样的相似之处与二人所处的相似的社会现实和刻在他们骨子里的儒家民本思想有关;相似的社会现实是外因,儒家民本思想是内因。对其二人的政治革新思想进行比较分析,可以为学术界研究唐甄与柳馨远的思想提供一定的启发。  相似文献   

14.
严复是晚清翻译西学的第一人,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是一位杰出的启蒙思想家。但是这样一个有着进步思想家称誉的人,却在其后期,思想竟然出现了逆变,并由传播西学的功勋转变为捍卫传统的战士,其背后既有政治的原因,也有文化的因素,更有社会生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博士生、燕山大学文法学院政治学与行政学系副教授刘方玲在《唐甄与近世思想进程论析》中指出:清初著名思想家唐甄(1630—1704),在对传统儒学的反思认识中,提出了尽性与事功相互统一的心性学说。沿着这个理路,唐甄进一步提出事功出于心性,他说:“众人有庸见矣,  相似文献   

16.
明清之际是天崩地裂的时代,中国社会经历了明末农民大起义、明王朝的履灭和清王朝入主中原,冷酷的现实迫使人们思考、怀疑、探索。进步的思想家批判封建专制主义形成一股思潮,黄宗羲是这股思潮的杰出代表。他的《明夷待访录》言词激烈地批判封建专制主义,寄寓了自己美好的政治理想,充满了中国早期启蒙思想家的民主思想。他的思想对于中国资产阶级改良运动有着重要的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17.
唐甄(1630——1704),原名大陶,字铸万,后更名甄,别号圃亭,四川达州(今达县市)人,是明末清初的一位卓有成就的进步思想家。 他“上观天道,下察人事,远正古迹,近度今宜”(《潜书·潜存》,以下引),《潜书》只注篇名三十年呕心沥血,为文  相似文献   

18.
唐甄是清代初期著名的思想家,一生著述以《潜书》最为著名。其中特别强调统治者应关注民生,所论重民、爱民、富民、养民之思想举措,均是传统社会保障研究的题中应有之义。从《潜书》看,唐甄的富民养民之政和社会保障思想是一个有机的体系,其内涵涉及改良政治、发展经济、保障民生等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中国近代启蒙思想家、中国西学第一人,严复一生都对传统孝道充满深刻的同情。概而言之,严复的孝道观经历了早期(1853-1894)的高度认同,到中期(1895-1911)既批判又保留,最终在晚期(1912-1921)又高调回归的历程。如何批判继承传统孝道文化?如何促进传统孝道的近代化进程?近代启蒙思想家严复给予我们一个独特而深刻的回答。严复对传统孝道的理解、批判和重新诠释的过程,充分显示出一代具有世界眼光、寻求富强、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的思想历程与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20.
陈亮(1143年—1194年)字同甫,婺州永康(今浙江永康县),是南宋著名的进步思想家.在陈亮留下的著作《龙川文集》(三十卷)中,主要是谈政治、军事和哲学问题,很少专讲经济的文章.但是,经济是政治、军事的基础,一个具有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人, 在纵横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