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18世纪在中西伯利亚地区发现藏文抄本开始,俄罗斯学者对藏学的研究已经开展了近300年。在此期间,俄罗斯先后出现了一批从事藏学研究的机构和学者,并且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研究风格。文章围绕俄罗斯几个主要藏学研究机构及其人员的状况和历史演变,对俄罗斯藏学界的发展变迁,尤其是机构变化和人才传承进行了整体性的描述,并对俄罗斯藏学研究的特点进行了初步归纳,对俄罗斯藏学发展历程和当前状况作了一个大致的梳理和总结。  相似文献   

2.
李冠群 《中国藏学》2012,(3):215-217
俄罗斯—苏联是国际上较早开始藏学研究的国家之一.正如此前藏学研究者已经指出的那样,沙俄—苏联—俄罗斯与我国北方接壤,沙俄境域控制范围内的布理亚特人、卡尔梅克人以及图瓦人很早即信仰从我国传播过去的藏传佛教,且藏语和藏文是其宗教活动的主要工具,18世纪末19世纪初俄国即有学者开始了对藏学的研究.200多年来,俄罗斯—苏联收藏了数量颇丰的藏文资料,并在翻译和研究方面做出不少成绩,藏学研究队伍也长期保有相当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白玛措 《民族学刊》2014,5(2):28-35,117
纽约国际藏传佛教文献中心的创始人——藏学家金·史密斯(E.GeneSmith)先生毕生致力于藏学文献的收集、整理、研究工作,身后更是慷慨地将其所收藏的藏学文献赠予了西南民族大学。金·史密斯先生对当代藏学的贡献一方面表现在他所建立的藏学文献数据库,打开了西方藏学研究者经典阅读和运用的新视野;另一方面是金·史密斯先生对藏文典籍的渊博知识和深度研究,启发了一批又一批的藏学家和藏学爱好者。国际藏学家认为“金之后”藏学发展应以文献数字化开拓西方藏学研究新起点,发展西方传统经文分析方法,更注重文献的解读与文献形制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馆藏藏学文献十分丰富,文献涵盖时间跨度大、内容广泛、文种也较多,其中也不乏精品,如馆藏的藏文版《大藏经》是其藏学文献之珍.对澳国立馆藏藏学文献进行考证和研究,既有利于了解澳大利亚藏学研究的脉络与研究现状,也有利于开展文献交流,探索开展合作研究的新途径,进而推动国际藏学研究发展.  相似文献   

5.
充分认识和发挥西藏社会科学院的藏学研究定位优势和职能作用,以学术视角稳步推进国际藏学合作交流及民间人文交往,使社会科学、藏学研究工作为国家和自治区的中心工作服务,为开展国际涉藏舆论斗争、反分裂斗争提供强有力的支持并起到积极作用。我们在关注以国家为中心的国际政治关系的同时,更应注重调动学术的民间角色的积极功用,发挥其有益影响。  相似文献   

6.
藏学期刊作为我国藏学研究成果的重要出版和传播载体,70年来为发展和繁荣中国藏学研究事业、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过去20年,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藏学研究成果借助数字传播平台取得了显著的传播效果。文章基于中国知网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国际国内影响力统计分析数据库等内容,通过检索和数据分析的方法,对70年来我国藏学期刊的出版和传播情况从年度、出版物、学科、主题、作者等多维度进行统计分析;同时探讨在数字出版和传播环境下,如何借助全流程出版平台和新型数字出版模式,提升藏学期刊的办刊效率和传播影响力,进一步发挥藏学期刊对我国藏学研究的引领与服务作用。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九大宣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为我们中国藏学人深刻把握当代中国发展变革的新特征,增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自觉性,更好地履行"两个服务"的责任,提供了时代坐标和科学依据。文章在回顾当代中国藏学的发展历程和成就的基础上,明确了中国藏学在国际藏学的地位和影响,指出中国藏学已经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对国际藏学的跟跑,改革开放初期的并跑,变成为今天在大多数领域的领跑状态。文章强调,新时代中国藏学人的使命是,要深刻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定位,始终坚持"两个服务"的政治方向,牢固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认真聚焦新时代中国藏学研究的重点领域,以团结协作精神形成藏学事业发展的合力。  相似文献   

8.
中国藏学网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红 《中国藏学》2006,(2):44-50
“中国藏学网”(http://www.tibetology.ac.cn)于2001年7月21日开通运行。历经5年的创建与发展,今天的中国藏学网已经初具规模,逐步形成了自身的风格与特色,在国内外学术界具有一定的知名度。期间,中国藏学网经过初版建设、二版建设两个阶段。其中,第二版“中国藏学网”调整了栏目设置、增强了藏学研究信息和报道、加强了藏学研究成果的数据化,并开通网站全文检索功能,同时升级了中国藏学网邮件系统、对网络杀毒系统也进行了全面改造、升级。目前,中国藏学网正在考虑第三版的改版工作,同时积极规划,力图将中国藏学网建设成为在国际学术界占有一席之地的权威网站。  相似文献   

9.
万果  王巳龙 《中国藏学》2023,(6):178-189+219-220
文章在当代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三大体系”构建语境下,对藏学学科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以及藏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建构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藏学作为一门国际显学,其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具有学术意义、生态价值意义以及社会现实意义上的多重重要性。藏学成为一门学科,所依托的是其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丰富的“十明”学科内涵以及庞大的文献体量,其内涵与外延同时具备学术属性与学科属性。因此,对涉藏研究和藏学学科两者的所指范围,应从概念逻辑层面上明确辨析。当前而言,藏学的学术体系仍需更加规范的概念界限与学科归口,而学科体系建设则需要各高校在藏学人才培养方面发挥更大作用,最终建构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中国藏学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10.
《中国藏学》创刊于1988年,截至2008年,恰逢其20岁生日。本文不仅回顾了《中国藏学》20年来所经历的两个发展阶段,与藏学研究工作者和其他兄弟刊物共同见证了这一时期中国藏学的发展历程;也对《中国藏学》的未来走向予以展望,期望能引起藏学研究工作者的关注,并提出更有建设性的意见,共同为进一步促进我国藏学的发展繁荣而努力。  相似文献   

11.
格勒 《中国藏学》2006,(2):15-20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顺应国内外形势,于1986年5月20日创建。20年来,藏研中心经历了筹建、内部调整、从中心的研究走向全国藏学研究的协调三个阶段。20年间,藏研中心不仅培养了一批马克思主义藏学家,而且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形成了汉藏结合、现代藏学与传统藏学结合、藏研中心与各地方研究力量结合的特点;对外学术交流也在不断扩大。21世纪是藏学的世纪,藏研中心应把握好发展的良好机遇,这样才能在国际藏学界占有一定的地位并具有相当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12.
动态与信息     
第11届国际藏学会议在德国波恩举行第11届国际藏学会议于2006年8月28日至9月1日在德国波恩市近郊的小镇肯尼斯温特举行。会议的主办者为国际藏学协会,承办方为波思大学东亚研究所。主要赞助方有:DFG. GERDA HENKELSTIFTUNG. Frizt Tyssen Stiftung. Kulturstiftung Ruhr.波恩大学东亚研究所、西藏和挪威大学合作联系网等11家机构和个人。参加本次会议的世界各地藏学学者有420人,其中来自中国的学者有77  相似文献   

13.
正自17世纪以来,随着国外探险家和传教士对青藏高原的不断考察,藏学得到了国际学术界的推崇,从而形成了藏学的故乡在中国,而藏学的研究却在国外的不良局面,藏学的命运与敦煌学的命运一样。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成为我国历史的重大转折点,从而也彻底打破了藏学研究在国外的神话。70多年来,党和国家把繁荣和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放在了重要位置,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科研人才队伍,从而也产生了诸多优秀科研成果,为藏学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奠定了雄厚的基础。新近,拜读了我校学者孔繁秀研究馆员主编的《明实录藏族史料类编》(1—2集)、《清实录藏族史料类编》(1—9集),感触良多。  相似文献   

14.
各位专家学者,朋友们,女士们,先生们: 经过全体专家学者和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第五届北京(国际)藏学研讨会就要落下帷幕.刚才全体与会人员共同见证了林冠群先生、康嘎·崔臣格桑先生、桂绍隆先生高兴地接受了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的聘请.下面,受会议主办方的委托,我对第五届北京(国际)藏学研讨会做一简要小结. 北京(国际)藏学研讨会创始于1991年,本届会议在已举办的历届会议基础上,在其规模、内涵、品质等诸方面呈现出新的亮点和特色. 第一、会议准备充分,规模大,品位高 任何事物的诞生、成长、发展都需要时间风雨的历练和考验,需要靠灵异智慧的支撑和创新,更需要辛勤汗水的浇灌和培育.北京(国际)藏学研讨会在1991年首创后,1997、2001、2008年及本届会议的举办,都是在认真总结历届会议经验和充分借鉴同类国际性学术会办会标准,以及惯例的基础上筹备和举办的.  相似文献   

15.
刘志扬 《中国藏学》2012,(2):223-232
文章以美国藏学博士论文的研究取向为主线,对藏学人类学在西方的发展和阶段性研究特点作了一个简要的回顾;同时还选择了一些比较有代表性的博士论文,就西方学者对中国西藏及其他藏区的研究情况进行了简要的述评。文章希望以此推进全球化背景下一种国际学术对话,也希望这种对话能为我国藏学研究提供方法和理论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张宁  黄维忠 《中国藏学》2016,(4):180-199
正2016年8月2—4日,由中国西藏文化保护发展协会、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和西藏社会科学院共同举办的第六届北京(国际)藏学研讨会在北京召开。共计325位学者出席本届研讨会,其中国内学者216人,海外学者109人,会议共收到论文416篇,选定308篇。本届研讨会继续秉持"传承文化、服务社会"的办会理念,深度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充分展示藏学研究最新成果,进一步探讨藏学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7.
《中国藏学》2012,(3):220
全面、准确、及时记录和反映藏学研究发展状况,是藏学学科建设的需要,也是藏学专家学者的要求。藏学界一直企盼编纂出版《中国藏学年鉴》。藏学学科的综合性、藏学与其他专门学科的交叉性特点则显示出这是一项颇为艰难的工作。2010年,乘着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的东风,中国藏学研究中心知难而上,启动这项有利于藏学学科发展的工程,开始编纂《中国藏学年鉴2009》。在中央统战部和有关部门、地方关心、支持下,在全国各藏学机构、专家学者的支持、帮助下,通过编委会和编辑部全  相似文献   

18.
1997年北京藏学讨论会追记1997年北京藏学讨论会于8月20日至23日在京召开。这次会议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和西藏社会科学院共同举办。参加会议的共130多人,其中有来自英国、俄罗斯、美国、印度、尼泊尔、瑞士、澳大利亚、日本、德国的藏学家30余人;国内...  相似文献   

19.
由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和西藏社会科学院联合举办的“1997北京藏学讨论会”于8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中国藏学研究中心举行。这是继1986年拉萨藏学讨论会和1991年北京藏学讨论会后,我国举办的第三次规模较大的藏学学术讨论会。来自中国、俄罗斯、英国、印度、美国、瑞士、澳大利亚、尼泊尔、日本、新西兰、德国、加拿大等十几个国家的学者130多人参加了讨论会。其中中国学者113人,分别来自北京、西藏、青海、甘肃、四川、云南、陕西、河南、宁夏、台湾等省(区、市)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列席会议的有50余人。会议收到学术论文100余篇。  相似文献   

20.
藏学是研究中国西藏和其他藏区的社会历史发展变化规律的人文社会科学。国外一些藏学专家认为 ,匈牙利人乔玛开创了藏学。其实早在 8~ 9世纪的唐蕃时期中国就出现了藏学著作 ,这比乔玛要早近千年。所以说 ,藏学的故乡在中国 ,它是在中国大地上产生、形成、发展起来 ,并逐渐走向世界的一门显学。由于它植根于华夏大地 ,饱经神州风云变幻 ,浸润了中华传统文化精华 ,形成了自己的民族特点 ,其中最主要、最突出的就是其爱国主义优良传统。本文将扼要说明这一传统的形成及其主要内容。一古代中国藏学萌芽于 8~ 9世纪 ,形成于1 0~ 1 1世纪 ,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