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中国藏学网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藏学网”(http://www.tibetology.ac.cn)于2001年7月21日开通运行。历经5年的创建与发展,今天的中国藏学网已经初具规模,逐步形成了自身的风格与特色,在国内外学术界具有一定的知名度。期间,中国藏学网经过初版建设、二版建设两个阶段。其中,第二版“中国藏学网”调整了栏目设置、增强了藏学研究信息和报道、加强了藏学研究成果的数据化,并开通网站全文检索功能,同时升级了中国藏学网邮件系统、对网络杀毒系统也进行了全面改造、升级。目前,中国藏学网正在考虑第三版的改版工作,同时积极规划,力图将中国藏学网建设成为在国际学术界占有一席之地的权威网站。 相似文献
2.
唐伟强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0(Z1)
2000年7月,胡志明市证券交易中心升级为胡志明市证券交易所并正式运行,从而使越南成为东盟十国之中第七个开辟证券市场的国家.越南证券市场起步晚,规模小,股市起伏不定.但随着上市公司不断增多和外国投资者日益关注,越南证券市场今后将会较快发展. 相似文献
3.
4.
瑶族起源于中国,瑶族研究也发端于中国。中国学术界在不断深化国内瑶族研究的基础上,放眼世界,走出国门,展开了海外瑶族的考察和研究。为更好把握瑶学发展动态,本文选择学术界关注度比较高的族源迁徙、文化、经济、文化认同等若干方面作为主题,对三十余年来国内学术界海外瑶族研究进行回顾,并对今后的研究提出展望。 相似文献
5.
近代西北灾荒研究迄今已近百年,在史料整理和理论创新、问题研究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与全国其他地区相比,以及与近代西北灾荒惨烈程度相比,近代西北灾荒史的研究明显滞后.特别是近代西北灾荒文献搜集与整理有待完整化和系统化,并亟待信息化;近代西北灾荒史研究的选题有待拓宽,一些具体问题需要深入研究;理论和方法上,研究范式亟待转换,“生态系统分析模式”可资借鉴,多学科交叉研究需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6.
在广西推行使用壮文,离不开党中央、国务院的大力支持,更离不开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的高度重视.壮族地区推行和使用壮文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因此,进一步建立健全壮语文推行使用工作保障机制,全面准确贯彻落实党和国家语言文字政策,加大壮语文人才培养力度,拓宽壮语文应用领域,不断完善相关法规政策等工作成了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7.
藏戏与汉族戏曲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藏戏与汉族戏曲的历史都十分悠久。本文从历史发展和社会文化精神、形式体态和文体结构、时空自由和虚拟写实、总体审美和戏剧类型与体系四个方面探讨了汉族戏曲与藏戏的异同,并就此论述了藏戏在中国戏曲中的特殊地位及贡献。 相似文献
8.
9.
10.
藏戏于2006年进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年被评为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在政策和资金上给予较大支持.在现代娱乐方式的大力冲击下,西藏传统民间艺术的生存空间愈发狭窄,藏戏等藏民族传统的文化娱乐方式面临传承危机,如人亡艺诀、资金短缺、剧目单一、演出场地受限,藏戏传承危机的根源在于记忆链的断裂.非物质文化遗产最终保护的就是记忆,藏戏的传承必须做好记忆链的接续.需要注意的问题有:藏戏记忆的选择;藏戏记忆的创新;记忆传承的多元化;充分尊重传承主体. 相似文献
11.
纵观人类戏剧,其轨迹大体分为两个不同的阶段:一个是宗教戏剧阶段;一个是世俗戏剧阶段。传统藏戏始终没有彻底摆脱宗教祭祀的内容,实现其完全的世俗化,而是长期停留在从宗教戏向世俗戏转化的阶段上,在形态上就表现出融宗教祭祀性与世俗娱乐性为一体的独特品格。 相似文献
12.
传统藏戏通过悲剧性情境、悲剧意味浓烈的情节,甚至不乏通过制造矛盾冲突与推动剧情发展的各种斗争手段,营造藏戏的悲剧情境。然而由于宗教观念的影响以及独特的创作方式,传统藏戏的悲剧性却遭到不同程度的消解。传统藏戏的故事编织方式、人物佛性化的性格特征、戏剧结局方式、因过于强调故事性而忽略了场面描写和细节描写,这些都对悲剧性情境的有所消解。不同于西方戏剧中严格意义上的悲剧,传统藏戏是一种具有东方佛教底蕴的超越性悲剧。佛教开阔的生命观念及克己修忍等伦理规范,使藏戏人物以一种超脱的心境面对一切苦难和悲剧性困境。如果说西方式悲剧的抗争精神强调的是人与人、人与命运之间的抗争是建立在基督教文化语境中,那么传统藏戏则突出的是人与苦难本身的精神上抗争的藏传佛教底蕴。人物直面无尽苦难和悲剧性困境的抗争精神,使传统藏戏形成为一种独具佛教特色的超越性悲剧,同样能唤起观众强烈的情感共鸣。 相似文献
13.
对传统藏戏现代转型的已有研究多将其置于非遗保护、文旅融合等视域之下,探讨其传承与发展的意义与措施。本文在田野调查基础上,尝试从新的视角,即从藏戏人的知识结构梳理总结传统藏戏现代转型的成功经验,提出新时代藏戏人应同时具备地方性知识和新知识,传统藏戏的现代转型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获得了新知识同时又利用了民族文化资源的藏戏人促使传统藏戏产生了新的结构,具备了新的功能。这种分析方法有助于我们以更积极的眼光看待藏戏的文化变迁,关注藏戏人怎么自发地通过组成“蜂窝”的方式,能动地去发展,而不是把它看作弱者,一直需要受到保护。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推动传统藏戏在新的历史时期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4.
藏戏被誉为藏文化“活化石”,分别于2006年和2009年被列入国家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近年来,随着国家大力提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优秀中华文化“走出去”,藏戏研究也日益成为学界关注热点。为了厘清藏戏研究现状,研究热点与趋势,本研究通过CiteSpace与VOSviewer两个主流计量可视化分析软件对国内近三十年藏戏研究成果进行较为详尽的分析,以期为进一步推动藏戏创新研究提供基础数据支撑。直观的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目前藏戏研究处于缓慢发展阶段,但研究内容逐渐向多元化、跨学科方向发展。藏戏研究的核心作者和机构较少,且合作关系不明显。如何服务公共文化体系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是目前藏戏研究最新主题。藏戏内涵的丰富性,未来势必会吸引更多学科专家从不同视角对藏戏的传承和保护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5.
2013年,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将迎来建州30周年.“三十而立”,成就辉煌,可喜可贺.笔者年已八旬,作为这段历史的见证人,有人也许会问:你的最大感受是什么?我的回答是: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民族工作者,有幸为鄂西(今恩施)自治州和五峰、长阳土家族自治县的建立,为当时160万土家族、苗族、侗族等少数民族成分的鉴定恢复,为湖北省民族工作贡献自己的一份力,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荣幸. 相似文献
16.
17.
刘庭友 《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0,16(2):164-165
主要运用文献资料与逻辑分析的方法,从文化学的视角,对已有的篮球运动文化研究进行回顾,并结合文化与体育文化的研究,通过梳理分析,展望今后篮球运动文化研究的趋向,希望推动篮球运动文化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传统藏戏将教化性和审美性融合统一,形成了具有无限延展的审美空间,被藏民族一代代接受和传承。传统藏戏的多种元素彼此之间相互对抗、冲突和矛盾,形成具有张力的审美空间和强大的审美冲击力,使接受者产生共鸣,在艺术的审美中获得精神的洗礼。在传统藏戏中,主客体巨大反差产生崇高美,体现出藏民不屈的超越精神,以及克服和战胜恐惧后的心灵慰藉和平静;传统藏戏采用佛教逻辑叙述故事,集中体现藏民的人生姿态和精神信仰以及对于真善美的认知和追求,凸显世俗的人性美;藏戏以美的艺术形式和程序化的艺术表演再现普通大众的味与情,形成独具特色的审美情感和审美趣味,最终达到宗教教化的目的;藏戏中戏师的理性讲述与演员的感性表演形成对照,让受众游走于理性与感性之间,对于人物与情节有了更加深刻的感性认知和理性反思;藏戏重复与回环的情节设置使故事情节发展更曲折,人物形象更丰满,主题思想更鲜明,形成了复调之美。 相似文献
19.
20.
本文以1978年至2010年为考察时段,分析民族地区农村贫困问题凸显的历史进程,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政策的调整过程,现阶段农村贫困的宏观现实状态以及未来民族地区农村反贫困的趋势,从宏观战略角度把握我国民族地区反贫困的背景与趋势,并根据政策回顾提出建立脆弱性贫困战略。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