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典型案例:晓豪大学毕业后进了一家外企,工资待遇不错。由于是在试用期,所以晓豪非常紧张,生怕自己做不好,失去这份工作。外企的工作节奏很快,晓豪努力地适应这种节奏。可是,晓豪越是紧张,越是努力适应这种节奏,却把自己也搞得越来越紧张,即使在下班的时候,也等着领导从手机里传达指令。  相似文献   

2.
一位小说家说过:“给我合适的字眼,合适的口气,我可以把地球推动。” 研究者发现,如果你试图改变某人的个人爱好,你越是使自己等同于他,你就越具有说服力。例如.一个优秀的推销员总是使自己的声调、音量、节奏与顾客相称。甚至身体姿势、呼吸等也无意识地与顾客一致。这是因为人类具有相信“自己人”的倾向。  相似文献   

3.
看着日历一页页翻向那个打着圈的开学报到日期,我在庄臣全职实习的日子快要结束了。可以说,我很幸运能获得在外企实习的机会,虽说这段实习经历占用了我整个暑假,但我得到了更多:合理的报酬、同事的友谊、光彩的履历和一件头等重要的事——我找到了外企里面最适合自己的企业文化氛围。在开始这次实习前,我没有任何外企或是本专业的实习经历,幸运地拿到录用通知时虽然很高兴,但心中也不免有些忐忑——我能融入工作团队吗?我能适应外企的快节奏工作吗?我能与比我年长且资历很深的同事和睦相处吗?当时  相似文献   

4.
外企那点福     
由于生活压力加大,属于外企白领的稳定、优越与富足,也变成了惶恐、紧张。  相似文献   

5.
《人力资本》2009,(7):59-60
创业是一种精神,也是一种生活方式 《新前程》:作为创业专家,你的身份相对有些特别,既是资深的管理讲师,又有外企管理人员的工作经历,自己本身也创过业,根据你自己的经历,你觉得什么样的人士适合去创业或者是创业者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  相似文献   

6.
《今日南国》2010,(16):44-45
“退休”理由一:回家,享受生活的美好 林娜说自己“退休”那天,觉得阳光特别灿烂,“走出气派的办公楼,一出大门,我就做了三次深呼吸:解放了!”林娜30岁就做到外企总会计师的位置,可正是由于这种“高”职,让林娜觉得“冷”——薪水固然可观,压力也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的,“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像个机器,在连轴转。  相似文献   

7.
《成才与就业》2009,(15):31-31
刚进大学时,由于学习上没有了高中时的紧张与压力,完全是—种自主学习状态,这倒让我有些不知所措。正是这种不适应,使我刚入学时的学习成绩不甚理想。经过调整后,我渐渐摸索出一种适合自己的在大学里学习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曾勇 《21世纪》2010,(4):66-66
Alan在广州的一个外企担任中层管理要职。从小就非常聪明有才华的Alan,无论是学习成绩,还是受老师同学的欢迎程度都相当突出。大学毕业后,Alan顺利被现在这家世界500强的知名企业录取。这样一干就快8年了。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刻苦努力,不仅升迁较一般同事快许多,收入也比其他同期同事高出不少,现在也被公司定位为未来重点培养的国内员工,可谓是前途一片光明。  相似文献   

9.
熊茗 《人力资本》2010,(5):31-31
希望公司与自己续签合同.想保住自己的饭碗.这是每一个职业人的基本心理需求。为此结果而努力也是每个职业人应该做的。以我多年的外企人力资源研究和实践来看.一个人想要持久地保护自己的职业发展.唯有不断学习与汲取他人之所长,增进良性人脉,拓广社会资源.增强自己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0.
师至洁 《21世纪》2008,(1):46-47
很多海归回国后求职时,进外企工作都会成为要优先考虑的梦想。如果说应聘靠的是深厚的功底和自己的能力,那么,在进入外企后如何与身边的同事相处就关系到自己的发展是否顺利了。  相似文献   

11.
<正>贯彻法律中小企业需帮助从实际的情况看,去年下半年大量的企业花钱请我们去做相关的《劳动合同法》的内训,为企业建立详细的规章制度,说明企业从意识上还是比较重视这部法律的出台,而且也愿意花费时间、精力弥补之前的不足,努力完善自己的工作。当然大部分是大型国有企业、外企和个别发  相似文献   

12.
偏见     
《阅读与作文》2007,(7):23-23
我在一家外企工作,老板是一个来华居住10多年的美国人。工作的时候严谨认真,可下班之后也能和广大人民群众打成一片,因此深受大家喜爱。美国老板有两项引以为傲的优点总是挂在嘴边:一是能喝北京的二锅头,其酒量今一般中国人望“洋”兴叹,更别说外国人了;二是自认是个北京通,认为自己的京片子非常标准。  相似文献   

13.
节奏美随想     
本文认为,节奏并非都是美的,所谓节奏美是指对象的时空节奏给予人的精神愉悦;节奏美或不关,是由人的生理平衡机制、心理愉快机制决定的;一部电视剧能不能给人以节奏美感,在于作品的整体节奏与观众的接受心理节奏之间是否建立了同形同构或异质同构的适应关系,体现这种适应关系的快节奏的审美力场是电视剧显著的艺术特征,电视剧的节奏同电影的节奏和小说的节奏有明显区别。  相似文献   

14.
现代社会的节奏在加快,紧张、激烈的竞争使在现代化办公大楼内工作的白领们承受着压力。每一名员工都希望在一天的工作中保持足够的精力和办事效率,而紧张、激烈的竞争也要求他们做到这一点。要想在办公室保持最佳状态先要从自己入手。合理膳食是保障工作紧张时人处于一种“应激”状态,消耗大量能量,这就需要及时补充足够的营养。有的女士为了减肥,早餐和午餐吃得很少,甚至不吃,整天处于饥饿状态,大脑的运转效率必然要打折扣,谈何最佳状态。另一个极端是一些人仿效西方习惯,早晨又是牛奶、面包,又是煎鸡蛋。殊不知大量的牛奶、面包有镇静催…  相似文献   

15.
Ade  胡子 《女人世界》2006,(4):18-20
初涉外企,大胆尝试是关键 那时候进外企不是一件好事,不像现在这样受欢迎。但我当时内心有一种不安分,觉得我擅长的外文可以用在很多方面,很希望去尝试一些自己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  相似文献   

16.
《女人世界》2007,(7):70-73
家二人世界的时候处处都充满浪漫的情怀与格调,但有了孩子,家便成为一个乐园。孩子永远是家的核心、父母掌中宝贝。繁忙的都市中,人们在紧张的工作压力下,内心世界基本属于封闭状态。只有在回到家才能展现真正的内心情感。成年人本身的孩童心理,也在这种私密的空间中表露无疑。他们希望在为自己孩子选购家具的同时,也弥补他们儿时的遗憾。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2002,(6)
培训目标 做白领拿高薪,是多少职业人梦寐以求的愿望。 外企工作的职员,又面临到一个再培训的问题。怎样不断的提高自己专业的水平,工作能力,怎获得上司和同事的认同,怎样提高自己的英文水平,在职业道路上不断获取提升机会,都涉及到自身的职业再教育过程。 很多专业及行政人员,虽然已有良好的教育背景,扎实的英语基础(学院系统),甚至能拿到很高的TOFEL 或GMAT成绩。但是在外语的语言交际能力、外语谈判能力等仍达不到充分沟通要求的情况下,如何在外企的工作环境中,自如地与上级或下属交流,掌握准确流利的商业谈判、陈述…  相似文献   

18.
进外企是很多人的梦想,但是,40多岁离开外企进行第二次创业却是很多人的不敢想。插队、上大学、进外企做白领、去国外学习后又自己创业的杨良违反常规的做法,也代表了一类人的思想。  相似文献   

19.
在基层领导干部队伍中,每个人都想追求上进,都想通过自己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通过加薪升职证明自己的能力。基层领导干部往往具有丰富的工作激情,扎实工作,在这样的工作状态下,他们的学习能力、工作效率、发展潜质能够很好地激发出来,同事间的这种适当竞争,能够激励基层领导干部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才干。同时,基层领导干部同质化竞争也会导致各种心理问题应运而生、同事人际关系越发紧张、"潜规则"现象乱象环生、个人工作效率大幅降低等的负效应。化解基层领导干部同质化竞争会面对官场"潜规则""官本位"思想、传统干部体制的惯性等同质化竞争的阻力,需要从制度上化解同质化竞争,从心理角度调适同质化竞争,引导基层领导干部在同质化竞争下进行良性竞争,从加强基层领导干部职业生涯管理等方面化解。  相似文献   

20.
高校通讯随时代的进步,初步形成了三种发展模式:撤消中继线改用虚拟网,比较适应于中小型院校;取消交换机建立模块局,适应于规模较大而经费较为紧张的院校;利用自己的设备建设自己的局域网,适应于规模较大实力较强的院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