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方法论初探唐大森,纪荣荣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博大精深,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和概括,其中心思想,就是从中国实际出发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研究和学习邓小平经济管理思想,离不开对其方法论的研究...  相似文献   

2.
刘少奇利用资本主义思想是伴随着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在探索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体现了党对经济建设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邓小平对资本主义进行了重新认识和思考,从对生产力社会性的认识,利用资本主义的范围、内容、形式等方面,实现了对刘少奇利用资本主义思想的继承和超越,对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新时期的两制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刘少奇的新民主主义社会思想既源于毛泽东,又具有自己的特色;既有丰富的思想内涵,又对如何建设和巩固新民主主义社会作了初步的探索,还为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学习和研究他的新民主主义社会思想,对于我们当前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有一定的启迪作用。一、刘少奇“新民主主义社会思想”的思想内涵第一,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后,中国要经历一个较长时期的新民主主义社会阶段。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之后,中国到底要建立一个什么样的国家?是马上建立社会主义社会,还是进行一段时期的新民主主义社会?刘少奇认为,还不能马上…  相似文献   

4.
今年11月24日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卓越领导人刘少奇同志诞辰100周年.刘少奇作为党和国家第一代领导人之一,建国前后,长期领导着我国的经济工作.为了寻求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建设道路,把中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国家,他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断地进行探索和实践.提出了一系列正确的思想和经济观点.在这些思想和观点中,其核心就是在经济建设中要坚持从中国的实际出发,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制定自己的工作方针.这也就是刘少奇实事求是的经济思想.正是刘少奇这种经济思想,不仅对于我国50、60年代纠正经济建设中的“急于求成”和“左”的错误,顺利实现国民经济的调整,起了重大的积极作用,而且今天仍不失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刘少奇、邓小平经济思想的共同点主要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学习和借鉴资本主义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解决好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中国实现现代化要有分步走战略。刘少奇在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作出了巨大贡献,成为后来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思想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6.
刘少奇对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重大的历史课题进行过深入思考,留下了许多真知灼见。文章认为刘少奇的合理估计社会发展阶段、正确对待资本主义、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五个有利于”作为检验经济工作得失的标准、走自己的路等重要思想富有创新精神,为中国人民继续探索有自己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提供了宝贵的思想来源。  相似文献   

7.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一直致力于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作为中国共产党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刘少奇同志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全方位的探索,形成了富有独创性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思想。这些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于指导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这些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哲学内容,本文拟对刘少奇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思想,从哲学理论的角度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哲学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经验的哲学概括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应用和发展,是整个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基础,也是毛泽东经济思想的理论基础。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于经济工作,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论述了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与经济政策、经济发展与变革以及我国工业化道路等一系列问题。经济理论的许多问题,都涉及到世界观方法论问题,注意从哲学的高度来研究经济理论问题,把一般世界观和方法论具体化为科学的经济现和经济方法论,对经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作用。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经济建设中的问题,乃是繁荣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之道,更是繁荣发展毛泽东思想之道。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成立后,刘少奇对于在中国新的历史条件下,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特别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做过多方面的研究和探索,使他成为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先驱之一。刘少奇根据过渡时期经济的历史特点,提出了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方针,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同时,他还进一步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构想和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措施,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它对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上,形成了一系列相互联系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这些基本观点和方法是关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方法论。因此,“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关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理论体系,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完整的、科学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1.
一部开拓性的理论力作——《刘少奇经济思想研究》评介王世谊中年学者魏兴同志经过三年多的辛勤劳作,对刘少奇经济思想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研究,撰写了《刘少奇经济思想研究》一书,填补了国内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史研究领域的一项重要空白。通观全书,具有以下几个...  相似文献   

12.
高翔莲 《江汉论坛》2003,3(12):15-17
刘少奇社会主义经济模式改革思想的形成决不是偶然的,有深刻的根源。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是刘少奇探索中国社会主义经济模式的思想动因;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改革探索是其改革思想形成的实践基础;对中国国情的深刻认识是其改革思想形成的客观依据;社会主义经济模式改革思想也是刘少奇新民主主义经济思想发展的必然结果。刘少奇经济模式改革思想为邓小平理论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13.
建国前夕,刘少奇对新中国经济建设问题进行了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特别是1949年春在天津对经济工作的指导,对于鼓励民族资产阶级积极投入生产、发展经济和稳定社会秩序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对于构建新中国的经济体系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刘少奇对新中国解决问题的可贵探索,为新中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卓著的贡献。  相似文献   

14.
刘少奇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实践中,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行了有益探索,作出了许多精辟的论述,其和谐社会思想非常丰富.尤其在促进政党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的和谐方面,刘少奇提出了独具特色的思想观点.研究刘少奇的和谐社会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由陈君聪撰写的《刘少奇的思想理论研究》(华夏出版社,1988年7月出版),是全国第一部研究刘少奇思想理论的专著,作者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论对刘少奇的思想理论作了全面系统的探索,深层次地全方位地揭示了刘少奇的伟大思想.此书是全国广大干部和理论工作者深入研究刘少奇思想理论的一本有价值的理论专著.全书分十二章,从横向入手,对刘少奇同志党的建设的理论、论述毛泽东思想建设的理论、民主革命时期的工人运动理论、白区工作策略思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理  相似文献   

16.
可持续发展问题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焦点。从50年代开始 ,刘少奇在领导、组织实施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过程中 ,逐步探索、总结和提出了一系列保持经济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和主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在逐步形成的邓小平发展理论中 ,涵盖着十分丰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邓小平提出了实现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道路。文章将刘少奇、邓小平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思想从其时代背景的异同、两者思想观点的连续性与继承性、两者思想观点的实践作用的异同作比较分析 ,指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丰富和发展了刘少奇、邓小平中国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相似文献   

17.
说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批判的革命的方法论,这没有错。但是,当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从革命时代迈入建设时代以后,它就不仅是批判的方法论,更是建设的方法论,是批判与建设相统一的方法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批判的方法论,运用并展开于实践的批判与思想的批判之中;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建设的方法论,运用并展开于思想与实践的探索,制度与体制的建构,经济、政治、文化的建设之中。不论在什么时候,批判旧世界是为了发现新世界、建设新世界;建设新世界同时也随伴着对现实本身的批判。  相似文献   

18.
贾岚 《学术论坛》2012,35(4):30-34,40
刘少奇是中国共产党党内关怀思想的创始人之一。刘少奇党内关怀思想是以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为理论基础,批判地改造了民族传统文化的优秀遗产,在长期的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这一思想强调从思想上、政治上、物质生活上、人身安全上、基层组织和精神上等多方面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全方位的关怀。研究刘少奇党内关怀思想对于提高发展党员质量、促进党内和谐、提高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托拉斯是资本主义生产和资本集中达到很高程度后形成的垄断组织的高级形式,它对于促进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起过积极作用.在刘少奇的倡导下,从1963—1966年,我国在工业、交通行业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创建托拉斯的实验.研究刘少奇关于创建托拉斯的论述,可以加深对党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的深入理解,而且对指导现时的“经济建设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30年代中期,学术界出现了关于中国古代经济方法论的歧见.马寅初在当时对中国古代经济方法论的定位是符合历史事实的,但他据此提出的全体主义方法和统制经济主张则值得商榷;唐庆增对中国古代经济方法论的判断不无偏颇之处,但他坚持的个人主义方法却有相当的理论深度.分析反思这一歧见,不仅对研究中国经济思想的现代演进有重要价值,而且对选择中国未来经济走向有警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