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当沙俄利用神圣同盟血腥镇压了意大利、西班牙的革命,反革命气焰十分嚣张之际,一八二六年十二月十四日(公历二十六日),俄国秘密协会会员——贵族革命者在彼得堡发动旨在推翻沙皇专制统治、废除农奴制度的武装起义。十二月二十九日(公历一八二六年一月十日),他们又在南方乌克兰领导第二集团军契尔尼戈夫团起义。这两次起义都发生在俄历十二月,所以史称“十二月党人起义”。十二月党人起义虽然受到沙皇政府的残酷镇压,但它是俄国以及整个欧洲历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2.
十九世纪俄国十二月党人起义,在俄国革命运动史上的地位和作用,史学家已有全面系统的研究。但是关于十二月党人的历史观却很少有人进行专门研究。本文试图对此问题作一初步探讨,欢迎指正。 一 对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思考,是从事历史研究的任何一个史学家都不能回避的问题,十二月党人也毫不例外。在十九世纪初叶,确信人类能科学地认识历史规律性的可能性在十二月党人中间还没有。H·屠格涅夫在1816年就忧虑、失望地写到:“人们对包括在历史范围内的事件的理解少得可怜。”  相似文献   

3.
1825年12月14日,俄国秘密协会的会员在彼得堡发动了反对沙皇专制度和农奴制度的武装起义。同年12月29日契尔尼戈夫团在乌克兰发动了起义。历史上称之为十二月党人起义。参加这次起义和在1816——1825年参加旨在推翻俄国沙皇专制的秘密协会的会员,称之为十二月党人。  相似文献   

4.
十二月党人是俄国的爱国主义者,是反对俄国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的贵族革命家。一八二五年十二月,他们先后在彼得堡和乌克兰发动了俄国历史上第一次旨在推翻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的武装起义,被沙皇政府残酷镇压下去。沙皇政府在血腥镇压了起义之后,疯狂地搜捕十二月党人。提交法庭审判的十二月党人案件多达五百七十九人,被最高刑事法庭判刑的达一百二十人。  相似文献   

5.
一八二五年十二月十四日清晨(俄历),在严寒的彼得堡,一队队全付武装的俄军,肃穆而急促地向参政院广场开去。在那里,他们摆开了方阵,一场殊死的战斗开始了……这就是震撼全俄的十二月党人起义。列宁在一九一四年论述  相似文献   

6.
论我国古代历史编纂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古代史籍,浩如烟海。究其编纂体例,大体可分三种,即编年体,纪传体和纪事本末体。编年和纪传二体,是我国古代撰史的最其本方法,至西汉时,业已具备。适如刘知几所论:“丘明传《春秋》,子长著《史记》,载笔之体,于斯备矣。”(《史通·二体》)历代史家据此,把《左传》和《史记》分别称为编年体和纪传体的初祖。南宋时,袁枢将《资治通鉴》中重要史事归纳成二百三十九目,每目记录一个完整的历史事件,撰成《资治通鉴纪事本末》一书,遂被史学界公认为历史编纂的新体例——纪事本末体。  相似文献   

7.
1825年12月14日,在彼得堡爆发的十二月党人起义,是俄国历史上第一次反对沙皇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的武装起义。以这次起义为标志的革命运动,称为十二月党人运动,尼基塔·米海依洛维奇·穆拉维约夫(1796—1843)是十二月党人运动的创始人、组织者和主要领导人之一,是“穆拉维约夫宪法”的作者。虽然他也有某些不足之处,但是,他对俄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是做出  相似文献   

8.
本文简要地叙述了俄国十二月党人在1825年12月反沙皇专制的起义失败被流放到西伯利亚之后所进行的活动,分析了他们为未来革命蓄积力量而提出的改造西伯利亚的政治、经济、文化纲领,认为这些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为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作了准备,应该看作是它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对于苏联学术界近年来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动向,作者也进行了一些评介。  相似文献   

9.
元朝历史编纂学既继承了两宋、辽、金历史编纂中的优秀成果,又具有时代所赋予的多民族融合国家对历史编纂的认知。最能反映元朝历史编纂学成就的莫过于对前朝正史的修撰和典志体史书的编纂,这两部分是元朝历史编纂学的鲜明特色和重要成就所在。有元一代,产生了一批在后世有重要影响的史学家,他们的历史编纂思想和经验是元朝历史编纂学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10.
宋朝在中国历史编纂学的发展历程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形成了与时代相融合的历史编纂格局和特征.近年来,学术界对宋朝历史编纂学的研究已经做了不少有益的尝试,在史馆制度、官修正史、史书体裁等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反思现有的研究成果,不难发现有许多需要进一步挖掘和总结.今后的研究应该将宋朝历史编纂学的总体特征和编纂特色,以及宋朝历史编纂学的主要成就和历史地位做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自十九世纪初起,历史编纂学开始朝着截然不同的方向发展。德国史学家中所发生的决定性变化,主要是由于对法国的革命和对拿破仑暂时征服德国的反应所引起的。十九世纪期间,大多数的欧洲国家,随着教育的普及,历史这门学科已成为各学校的必修课。大量史学著作第一次出自专业史学家之手。历史编纂学终于成了一种持续不断的、共同合作的专业。前辈史学家们所取得的成就,能被他们的后继者系统地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2.
近代是急剧变革的历史时代,受社会转型的影响,近代历史编纂学所包含的编纂原则和演进路径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独特的时代内涵,揭示其中所蕴涵的规律和价值,探讨它在中国历史编纂长河中的地位,总结其中的经验和教训,可为建构中国历史编纂学体系提供重要的素材.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魏晋南北朝主要史家及其史著入手,就史料搜集、筛选利用和编写凡例、体例以及文字表述诸方面,较全面地论述了这一时期在历史编纂学上取得的重要成就。作者认为,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史家在史书编纂的各个方面,既继承前人成功的一面,又有许多重要的创新,丰富和充实了我国历史编纂学的内容,并推动了编纂学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4.
德国人文主义民族历史编纂学是欧洲文艺复兴的一部分,它的发展包括两个内容:一是搜集、研究和出版古代史著;二是独立地编写德意志民族史志。这两项工作几乎同时进行,16世纪上半叶达到高潮。下面将分别论述。1.人文主义者对民族历史的研究15世纪末,德国人文主义者开始搜集希腊罗马时代和日耳曼—德意志古代的原始资料、手稿,发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民族史文献。塔西佗的《日耳曼尼亚志》和《编年史》、弗尔代的《帝国编年史》、助祭保罗的《伦巴德人史》、奥托·夫累星的《世纪编年史》等。尤其是塔西佗的《日耳曼尼亚志》,对德意志的历史研究和历史意识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此书先后在威尼斯(1470年)、纽伦堡(1473年)出版,得以广泛流传。人文主义者如获至宝,他们利用这部有关日  相似文献   

15.
考察中国史学的历史进程,前提和基础是认知传统的历史编纂学史。上世纪海内外层出不穷的中国史学史论著,多半集中于陈述自古及近的史部著作和历史作者,内容或博或约,见解或异或同,不乏引人注目的佳制。由于传统史学的研究资源异常丰富,略换角度,便可有异见或另说。本文作者正在主持撰写的《中国历史编纂学史》,着重探究传统史学在编纂形态方面的终始过程和多元形态,注意历史本身蕴涵的史学议题与时代思潮的相关度。本文即择取撰写过程中间进行再考察的若干历史疑问,按十八世纪以前的时空进程,略作点面交集的扫描式的历史陈述。  相似文献   

16.
南北战争仍然是国家历史上有决定意义的事件,各派历史学家在解释这一事件时迟早都必须认真加以对待。  相似文献   

17.
传统史学的二重性特征在中国古代历史编纂学中有很集中的体现,史书修纂中的客观与主观、天命与人事、直书与曲笔、实录与名教等,自《春秋》起,在近三千年的历史编纂史中始终一以贯之,构成了中国传统史学的基本属性。对待这一属性,当取审慎辩证的态度视之。  相似文献   

18.
建国三十多年来,新疆各族人民一直急切需要一部简明的维吾尔族历史读本,以了解新疆主体民族所走过的历史发展道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加强民族团结和维护祖国统一;党和政府也多次组织人力编写这样一部简史,但迄今仍未完成。其原因何在?去年一月在北京召集了一次专门讨论维吾尔族简史编写问题的会议。通过会议的讨论,我觉得,如果说目前编写一部详尽的维吾尔族通史的条件还不成熟的话,那么编写一部简史的条件,无论从资料的收集上还是从研究的深度上讲,我们都已基本具备条件,关键是若干理论和方法问题没有得到应有的解决。下面我想谈谈个人的一些认识,就教于师长和同志们。  相似文献   

19.
《源流》2008,(12)
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成立1948年12月1日,中国人民银行在华北银行、北海银行、西北农民银行的基础上合并组成。它的成立标志着中共全国统一的金融体系基本形成。当日我国第一批面值为50元人民币开始进入流通领域。  相似文献   

20.
魏晋以降,编年史相继有所著作,或名为纪,如干宝《晋纪》;或名为春秋、阳秋,如习凿齿的《汉晋春秋》和孙盛的《晋阳秋》;或名为略,如裴子野《宋略》;或名为典,如刘璠《梁典》;或名为志,如工劭《齐志》.此体虽与纪传并行,但纪传体始终成为这一时期史学发展中的主流.《隋志》分部,列纪传于正史类,固属唐人见解,实际上确能正确反映魏晋以来的史学思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