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老了     
老了。老了的人不讲究穿什么衣服了,不合体的表示他不会去上班了,油渍污迹表示他不在乎人们的观感了。老了,先从衣服开始衰老。老了,他穿得漂亮而鲜艳,他说不必再用呆板的西服套住自己自由的身体了,他说不用对付那些脏兮兮的公文,何不穿得精神一些呢?他从衣服开始,开始自由自在的新生活。  相似文献   

2.
孙道荣 《老年世界》2008,(23):22-22
第一次到老领导家,是在老领导退休一个月后。那时候他刚刚搬迁新居,我们几个同事去祝贺。老领导显得很开心,领着我们参观一个个房间。最后是他的书房,老领导得意地说,其他都是老太婆设计的,唯独这个书房,是他亲手设计,亲手布置的。  相似文献   

3.
馋嘴的后果     
汤礼春 《现代妇女》2007,(11):21-21
上个月,老主任退了。按资历,主任的位置由老马来接任。 多年的媳妇熬成了婆。老马虽然还像以前那样随和。但看得出来,他内心有一种抑制不住的激动。在请大家吃的“同心宴”上,他说以后还是叫他老马好了。大伙要多支持他的工作。啥主任不主任的,领导无非是看他资格老,遇事让他多带点头罢了。  相似文献   

4.
乐不思老     
父亲是个快乐的小老头,别看他年过花甲,却总不服老。用他的话说“知足常乐”为恒乐。跟老爸年纪相仿的老头儿们聚一起,人家都用“老”字号,老张,老李,老黄来称呼,老爸却被称为“大陈”,偏不喜“老”字。  相似文献   

5.
周政同志是2002年5月30日去世的,生前他曾担任过湖南省人民政府常务副省长和省政协副主席等重要领导职务。作为党的高级干部,他从领导岗位退下来后,依然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致力于为湖南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献计出力,其赤子之心光照日月,令人特别怀念。1993年,周政同志发起成立湖南省老科学技术工作者协会,并担任会长。同年他又当选为中国老科协副会长。成立老科协,团结和组织老科技工作者在经济建设的大潮中继续施展才华,发挥作用,可以说是周政同志开辟的人生奋斗的“第二战场”。他凭借自己德高望重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6.
马三立老了,已有几年不参加演出了。没有特殊需要,他很少出门了.平时就在马三立公寓和马三立老人园轮流住着。 虽是说相声出身,可生活中的马老喜欢静,读书、写字、思索是他晚年的三大爱好。无人造访,他能静静坐上半天。 他难得有这样的清闲,想见他的人太多,编辑记者老板伙计社会名流男女老幼,各色人等,不一而足。都想领略一下马老生活中的风采和幽默。 马老近两年心脏功能欠佳,医嘱要保证休息,不宜应酬过多。几个儿女一商量,决定让马老的二公子马志良作马老的监护人,全权负责马老的饮食起居,志良若不点头,想见马老就难了. 好在笔…  相似文献   

7.
石英是一位“年轻”的老革命。他出生于山东省胶东半岛老解放区,13岁就参加了解放军,所以至今并不算老,在整个人民日报社乃至中直机关的离休干部中他是年龄最小的一个。1956年,石英由部队考入天津南开大学中文系,大学期间便出版了文学作品《吉鸿昌》,后来又改编拍成了电影。大学毕业后,他一直做文学编辑。从《人民日报》文艺部领导岗位退下来后,又在人民日报出版社做编审。他还担任中国散文学会副会长、中国大众文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40多年来,他一直是利用业余时间从事文学创作,现已出版长篇小说、散文集、诗集、文学传…  相似文献   

8.
著名老作家何满子说过:在成都,不认识车辐,就如同没有真正认识成都一样。早在抗战时期即为四川“名记”的车辐,是成都的一块老字号招牌,他的身上被赋予了太多的名号:9旬笑翁,资探老报人,记者作家,美食家,老顽童,策划人,搞笑大师。著名剧作家吴祖光称他是“成都的土地爷”。巴蜀鬼才魏明伦则说:“黄宗江是北京的老活宝,车辐是四川的老活宝。”  相似文献   

9.
王贞虎 《老年世界》2008,(23):28-28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话你一定听过,但你不一定能认同。我家爷爷超级唠叨,他愈老愈爱说话,说的都是些琐碎而重复的事。大家只知道婆婆妈妈爱说话,曾几何时,唠叨叙事不再是女人的专利。爷爷在发现我们对他的话无动于衷后,他去挂了心理科,随着每周和医生、病友的见面,他好像找到了出口。  相似文献   

10.
钱在银行     
《中外书摘》2014,(12):108-108
王杰退休了,这次是完完全全从所有的事务中退下阵来。他一生发奋赚钱,经营多种行业,名扬国际。年届六十五的他,说老不老,他原意仍未打算退休,但“四大杀手”(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肺炎)已包围着他,医生向他发出最后通牒:“如果你的性命不保,钱赚再多又有何用?”王杰终于接受医生的忠告,他把业务全交给三个儿子,现款则依然存在自己名下。  相似文献   

11.
虎子 《当代老年》2008,(10):12-12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话你一定听过,但你不一定能认同。 我家爷爷超级唠叨,他愈老愈爱说话,说的都是些琐碎而重复的事。大家只知道婆婆妈妈爱说话,曾几何时,唠叨叙事不再是女人的专利。爷爷在发现我们对他的话无动于衷后,他去挂了心理科,随着每周和医生、病友的见面,他好像找到了出口。  相似文献   

12.
刘启明  李光学  陈平 《老年人》2008,(11):48-49
汉寿县老科协在常德市,乃至在湖南省都遐迩闻名。这些年来,老科协的同志身不在位,却谋其政,为汉寿县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老同志有功不争功,却把功劳记在了县委书记刘定青的头上,直夸他是老科协的贴心人、热心支持老科协工作的好领导。  相似文献   

13.
短信息     
《老年世界》2007,(7):37-37
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副主席、内蒙古大学校长连辑,在新年前夕参加了内蒙古大学老干部迎新联谊会。他为老同志们献歌一曲,衷心祝愿老同志们身体健康,全家幸福。  相似文献   

14.
有个老木匠准备退休。他告诉老板,说要离开建筑行业,回家与妻子儿女共享天伦之乐。 老板舍不得做得一手好活计又有很强组织能力的老木匠走,再三挽留,老木匠决心已定,不为所动。老板无奈,只得答应了,但问他是否可以帮忙再建一座别墅,老木匠答应了。 在盖别墅的过程中,大家都看得出来,老木匠的心已不在工作上了。用料也不那么严格,做出的活计也全无往日水准,有时还偷工减料往自己的家里带些贵重材料。老板并没有说什么,只是在别墅建好后,把钥匙交给了老木匠。 “这已是你自己的别墅。”老板说,“很早以前,我就决定在你退休前…  相似文献   

15.
安乡县老科协自1998年成立以来,为全县的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会员们谈起所取得的成绩,一致认为县委书记徐超文的重视与支持是最重要的一条。1998年,安乡县遭受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次年初,徐超文调任该县县委书记。一上任,重建安乡的种种困难,让他感到巨大的压力。他在心里问自己:发展才是硬道理,怎样去发展生产力呢?那时,安乡的老科技工作者正在酝酿成立老科协组织,以发挥人才和智力优势,为家乡建设服务。徐超文得知后,眼睛一亮,发觉找到了人才宝库。为此,他把关心和支持老科协的工作摆在了自己的工作日程上。经过两个…  相似文献   

16.
2003年7月5日,老校长孙毅将军永远地离开了我们。我作为他的学生,在他逝世五周年时,回首往事,历历在目。  相似文献   

17.
家住盐城市区光明小区的李同顺老爹爹,今年已经82岁了。与其他的同龄老人不同,他每天的生活不是在家闲着,而是骑着自行车奔波于市区的各个菜场和小区,修补塑料盆桶和垃圾箱。坚持这门已经极少有人从事的老行当,既方便了别人,也让老爹自食其力,生活充实。  相似文献   

18.
老来如何顺其自然周右瑜题目的这句话是我近邻一位老人的口头禅。他七十有五,住着低矮平房,朝夕拄着拐杖,蹒跚而行,但很乐观,与人攀谈,总是有说有笑,不知老之已至。我佩服这位老人的豁达明智,他比起那些帝王将相达官贵人来要高明得多。"想当年,秦始皇一统天下何...  相似文献   

19.
邓树森 《老年人》2007,(5):17-17
袁景丹曾担任湖南省委老干部局局长。退休10年来,他卸任不卸责,热心老干部工作,得到了人们的敬重,大家都亲切地叫他“老局长”。  相似文献   

20.
棋迷老黄     
棋迷老黄梅桑榆老黄善弈,在单位号称“棋王”。他只要有棋下,烟可以停吸,茶可以不喝,饭可以罢吃,觉可以不睡,是个高档次的棋迷。老黄平时文质彬彬,下起棋来却判若两人,是一个道地的进攻型棋手。他一开局便大刀阔斧,猛冲猛杀,三下五除二,车马炮便浩浩荡荡过了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