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83-86
《诗经·鄘风·墙有茨》的茨一般都认为是蒺藜的合音词,表示一种长刺的植物。安大简茨作■■,二字皆从虫旁,词义应与昆虫相关。《尔雅·释虫》载有蒺蔾,据考证义为蜈蚣。用居于墙上、活动于夜间、丑恶的蜈蚣起兴,引起夫妻夜间枕边所说之言辞,于诗意更为吻合。 相似文献
2.
罗紫元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2(4):87-88
马德清的长篇小说《厚墙裂痕》不仅在史料方面给我们留下了珍贵的彝族传统文化及其变迁的民族志资料,而且在人物形象的生命气息、思想性和社会性及人物行动描写三方面凸显出其创作与生活同构的叙事特征。 相似文献
3.
美国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的著名诗歌《修墙》通常被理解为诗人意欲打破人际间隔阂之墙的呐喊。综观诗人的诗歌,并结合诗人的生平,我们惊讶地发现他的一生充满了苦难和坎坷,在他大部分的诗歌中,有一股忧郁、孤寂、漠然的感情暗流涌动。在对《修墙》的分析中,传统观点认为,诗人在质问那位修墙的邻居修墙的必要性,仔细分析后发现,恰恰是弗罗斯特率先发起修墙,是弗罗斯特自己在家人、朋友、同事之间建造了不信任之墙。弗罗斯特才是真正的修墙者。 相似文献
4.
解构主义是一种反对传统的二元对立的具有颠覆性的批评理论。它打破前人在我们脑海中印上的固有的思想观念。《补墙》看似是"补"实则是"拆",诗中"篱笆牢实邻居情久长"的传统观念,不符合现代的要求。诗人弗罗斯特借助诗中的"我"表达对墙不满,对传统的反叛,诗人在词句、事实和思想上表达了其解构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5.
闫林芳 《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6(4):18-20
试图以"远方"的意象为起点,比较鲁迅先生的散文《过客》与海子的诗歌《远方》中关于"远方"的精神旨归的异同。通过比较得出:鲁迅先生以绝望的对抗来面对坟墓的固执行走,而海子则是在幻觉意识下对于"远方"的凝神伫望,并无斗争的姿态;同时二者远方的内涵略有不同。鲁迅先生的"远方"是承担行走意义的载体,是"无物之后"的"有物",而海子的"远方"则是空无,是无意义的所在。 相似文献
6.
李福兴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1(6):54-57
如果从生命体验、体验美学的角度对《野草》进行解构 ,可以发现《野草》是鲁迅个体生命体验的深度表现 ,寂寞、孤独、苦闷是其情绪特征 ,生命存在的悖谬性是其基本认识 ,绝望之为虚妄 ,正与希望相同 ,绝望的抗争 ,从而赋予生命以意义 ,显示出存在主义哲学的胚芽。这也使得《野草》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对生命体验最有价值认识的文本 相似文献
7.
“墙”的哲理与政治:-《补墙》和《我长大的时候》中“墙”的意象赏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傅利平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7(2):167-170
通过对罗伯特·弗罗斯特《补墙》和兰斯顿·休斯的《我长大的时候》两首诗中"墙"的人性哲理与政治意义的赏析,揭示了西方现代文明、种族隔离政策对人性的异化、扭曲和抑制.一方面,人们从安全出发需要"墙";另一方面,人们渴望推倒"墙"以建立一种自由交往、种族平等的美好生活.通过对"墙"给人们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和推倒"墙"的必要性的分析,揭示了诗人追求人人平等、和睦相处的良好愿望和反对种族隔离政策的政治抱负. 相似文献
8.
傅利平 《中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2)
通过对罗伯特·弗罗斯特《补墙》和兰斯顿·休斯的《我长大的时候》两首诗中“墙”的人性哲理与政治意义的赏析 ,揭示了西方现代文明、种族隔离政策对人性的异化、扭曲和抑制。一方面 ,人们从安全出发需要“墙” ;另一方面 ,人们渴望推倒“墙”以建立一种自由交往、种族平等的美好生活。通过对“墙”给人们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和推倒“墙”的必要性的分析 ,揭示了诗人追求人人平等、和睦相处的良好愿望和反对种族隔离政策的政治抱负。 相似文献
9.
薛璞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2):39-41
《招魂》的作者主要有屈原和宋玉两说。从《招魂》本身所表现出来的巫术风气、文章所抒发的思想感情、作者写作时的取材范围以及行文时所用的人称习惯和作《招魂》的人应该具备的品行着手,并重点与《离骚》和《九辩》相比较,同时结合一定的历史文化知识,论证《招魂》更应该是屈原所作。 相似文献
10.
宋德发 《长沙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17(2):128-129
学者本是寂寞的。然而 ,学者在寂寞中充满智性和灵性的思考却应该为世人所熟知。所以 ,无须讳言 ,以客观、公正的心态为优秀的学术著作宣传、介绍 ,扩大其影响 ,应是学术书评的使命之一。由此 ,当拜读江龙先生的近著《解读存在 :戏剧家萨特与萨特戏剧》 (湖南大学出版社2 0 0 1年 5月出版 )数遍之后 ,我便有了言说的理由和底气。一、从戏剧入手 :拓展了一个新的领域如何定位萨特 ,这是每一个萨特研究者都曾经面对过的难题。他是哲学家还是文学家 ?学术界尚无定论。而萨特本人对自己的身份也没有一个明确的界定。他一方面认为自己始终是一个… 相似文献
11.
艾思奇的《大众哲学》用其深入浅出的风格,通俗地为普通群众阐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为哲学大众化作出了开拓性贡献。学者对艾思奇《大众哲学》成功原因的研究多集中于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身的真理性以及《大众哲学》这本书本身内容的通俗性和体系的革命性,忽视了当时的时代背景与个人因素。通过对历史背景的考察,《大众哲学》的成功,一是由于当时革命形势的高涨和唯物辨证法的传播,二是由于艾思奇本身马克思主义理论信仰的确立和向革命理论工作者的转变与实践。 相似文献
12.
张黔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18(2):48-51
萨特的《苍蝇》是一部存在主义在戏剧上的代表作.对于萨特的这部早期作品,一般都是从存在主义角度来理解,因而都忽略了马克思对他的影响.本文作者在对《苍蝇》同时期的萨特思想及其胡塞尔、海德格尔思想的比较分析之后,联系萨特晚年的自述,确认萨特此时不仅接触过马克思著作,而且不自觉地接受了马克思的影响.就《苍蝇》而言,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1)贬损神道;(2)超越“彼岸”;(3)重视实践. 相似文献
13.
谢海燕 《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3)
《雪国》是一首美丽而有充满忧伤的梦幻曲。冷艳、虚无、缥缈的超现实的美集中反映了川端康成对美的执著追求。倘若将《雪国》看成一支凄凉、感伤的乐曲,那么虚无就是它的主旋律。幽玄理念与日本传统文化是形成其虚无思想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李克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23(6):93-98
人们常把《墙》看成写实作品,认为它“反映了西班牙民族革命战争”,判定小说主人公伊比埃塔是“革命战士”。本文认为,《墙》不是单纯的写实小说,伊比埃塔也不是通常意义上的革命战士。《墙》包含着丰富的哲理,对萨特存在主义哲学理念作了生动表现。小说在具体描写、情节设置、人物塑造和主题意象上都与萨特存在主义哲学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5.
罗良功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30(1):70-73
川端康成虚无思想的实质可以概括为东方式的虚无 ,即人生无常 ,万事皆空 ,灭我为无 ,无中生有 ,这种思想一方面具有万物一如、真美求存的清澈畅达 ,另一方面又散发着自我悲怜、感物伤怀的哀愁。这种虚无思想构筑了川端的代表作《雪国》的思想灵魂 ,也形成了小说中具有浓郁虚无色彩的艺术之美 ,即物哀之美、悲美和川端式的悲剧美。 相似文献
16.
杨龙 《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9(5):54-56
《镜花缘》的结构是纵横交错、错综复杂的,作者不但从整体上构筑了一个天人合一的因缘结构框架,而且作品的内在叙事结构又与《西游记》、《水浒传》以及《红楼梦》的结构颇为相似,对这些作品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借鉴,但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相似文献
17.
王瑾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1):89-92
以圣经中耶稣的人物叙事模式为原型,结合犹太文学“负罪一赎罪”的主题特点,从原型批评的角度出发,分析探讨了该作品中人物叙事模式的特点,揭示了作品中主人公由死亡走向复活的人物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8.
刘鹿鸣 《安徽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14-21
对于许多儒家经典文本来说,需要在一个恰当的整体性解释体系中,其文本结构的深层义理才能够得以揭示。《通书》、《中庸》就是这样的经典文本。《通书》与《中庸》在编排次序、义理逻辑结构上存在着严密的对应关系,可以认为《通书》文本完全是依照《中庸》而作。宋儒及后世学者通常认为,《通书》是为了解释《太极图说》或《易传》的思想而作,这种观点并没有完全揭示出周敦颐作《通书》的本意。《通书》在义理上兼有《易》和《中庸》的思想,而文本上的直接依据则是《中庸》,不仅是为了诠释《易》之性理大义,也是为了诠释《中庸》的成德之道,即通过严谨的文本结构隐含地表达儒家成德之道的为学境界次第,再现《中庸》的内在义理。周敦颐首先依据"太极图"发明儒家的性道微言大义,贯通《易》及《中庸》义理,作《太极图说》以诠释《中庸》首章"天命之性",重新建立儒学的本体论及生成论基础;进而作《通书》,以严谨的文本结构诠释《中庸》全部文本,重新建立儒家的成德之教。 相似文献
19.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36(2):110-124
今传梅本《尚书》"不古不今,非伏非孔",提醒我们关注早期典籍因流传而形成的文本层次;诸本《金縢》篇的"整合"特征说明《尚书》文本存在编纂层次。典籍生成与流传过程中,受到政治社会中多种因素的作用,不断聚存着共时与历时的痕迹,其文本呈现出多层次性。从形成过程来看,构成《金縢》篇的三个部分,就其转写程度来看,第一部分祷病祝册记录近乎周初文献,第三部分关于因天灾而发匮及迎回周公的记录部分据旧史官所录而有所损益,第二部分是为了衔接一、三部分的记录,故转写比较严重,已不类记言之《书》体。形成后的文本在其流传过程中,亦会出现历时性变化,形成新的文本层次。这些层次主要呈现在诸本之间的异文差异上,同时异文内部也表现出层次性。 相似文献
20.
吕豪爽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23(2):36-37
文本<厚墙裂痕>通过彝民族的历史具象化地展示了当代少数民族所处的变革与维系的二难境遇;作者马德清通过自身无意识地显现了当代少数民族人所持的批判与皈依的二难情结.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