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论城市拆迁中社会利益和经济利益的博弈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全面分析了拆迁纠纷产生的根源和拆迁运作过程中的主要弊端 ,并以利益平衡的观点、运用博弈论的方法解决拆迁中的纠纷。在此基础上 ,对规范拆迁行为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以期在拆迁人和被拆迁人之间找到利益的平衡点 ,既实现拆迁人的经济利益 ,又维护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 ,保证城市建设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
协调知识产权的合法垄断性与社会利益的冲突需要建立相应的平衡机制;现实状态中知识产权保护存在失衡的情形使得建立平衡机制具有客观现实性;在构建利益平衡机制中需要把握其内涵和基本原则,处理好几个层面的平衡关系。  相似文献   

3.
土地是农民利益最重要的载体.在城市化的过程中,现行的土地征收制度使农民成为最大的利益受损者.笔者认为,权利缺失必然导致利益受损,在土地征收过程中,现有的制度安排使其利益得不到切实保障,因而从制度层面上对农民的权利进行合理配置是保障其权益的根本途径.在现行宪法秩序下,法律应该从实体和程序两个层面对农民的权利进行合理配置,才能达到上述目的.  相似文献   

4.
论继承中债权人利益的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继承法颁布以来,中国的经济状况发生了巨大变化,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有了长足发展。随之而来的是新的继承纠纷层出不穷,债权人利益受侵害的问题显现得尤为突出,而中国现行继承法对债权人利益保护的规定却存在着明显的疏漏与不足。对遗产继承实践中债权人利益受侵害主要表现形式及对继承法债权人利益保护方面完善的方式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5.
刑事司法中存在国家、被害人、犯罪人三方不同主体的利益诉求。报应性司法认为,犯罪是对国家秩序的破坏,被害人不具有独立的利益,主张在保障犯罪人利益基础上通过对犯罪人责任的追究实现对国家、被害人利益的保护,在制度设计上存在对被害人利益保护不足的缺陷。恢复性司法是对报应性司法对被害人利益保护不足的矫正,该制度注重被害人与犯罪人双方利益的保护。我国恢复性司法具体制度中,有些制度存在忽视国家利益、偏重受害人和犯罪人利益保护的情况。刑事司法应该在国家利益、被害人利益和犯罪人利益保护中寻求平衡,不能忽视任何一方利益的存在。  相似文献   

6.
7.
完善的债权人保护制度是实现债权的基础,我国在债权人的保护方面建立了清算制度,通过清算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债权人的利益。我国公司清算方面还是存在很多问题的,如清算思想落后、制度不健全等,这些问题一方面影响了债权人的利益,另一方面也损坏了社会信用和秩序,因此必须要完善清算制度,以便更好地保护债权人的利益,推动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传统知识产权制度主要以工业知识产品为对象,农业知识产权的利益平衡问题尚未得到充分关注。立足于利益视角,农业知识产权的生物性、自然依赖性、外溢性以及高风险性决定了农业知识产权需要更完备的利益平衡。针对农业知识产权,有必要突破传统工业产权的规范路径,建立专门化的农业知识产权制度体系,从公共财政支持的增强、利益分享机制建构以及法律救济渠道的完善等方面重点展开,建构农业知识产权利益均衡的规则体系。  相似文献   

9.
遗产债权人的利益保护问题不仅关乎继承人和债权人的经济利益,而且关乎整个社会经济交往秩序的稳定与安全有效的保护遗产债权人的利益因而显得非常重要.中国现行继承法对债权人利益保护的规定却存在着明显的疏漏与不足.本文章将尝试对这种疏漏及其产生原因做出探讨并提出可能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0.
我国民法中人格权制度的建立使得民事主体充分享有人格尊严,自然人的民事权利始于出生,终于死亡,因此,在自然人死亡后,就不再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不再享有民事权利。这就意味着死者并不享有民事权利,但这并不能否认死者的某些人格利益仍然要受到法律的保护。从学界观点及司法实践来看,自然人死亡后其名誉、姓名、隐私等人格利益仍然不受非法侵害。本文从与死者人格利益保护相关的概念出发,指明死者人格利益保护的必要性;对死者人格利益保护的理论基础、法律依据等进行分析;提出了死者人格利益保护的范围及归属,明确了侵害死者人格利益行为的认定及责任承担;最终对死者人格利益的民法保护进行了自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邮政报刊发行系统自身存在着核心优势和劣势,根据当前的市场要求,邮政报刊发行系统的改革要转变思想,改革机制,创新发展模式,提高服务质量,加强企业宣传,实现邮政报刊发行主渠道的回归。  相似文献   

12.
报刊资料是近代报刊业逐步发展的产物,是历史研究的重要材料。近代报刊史分为7个阶段:1815-1872年,1872-1915年,1915-1927年,1927-1949年,1949-1976年,1976-1995年,1995年至今;应该加强对近代以来的重点报刊的研究,对报纸的学术版以及学术刊物的研究,对报纸的生活版、娱乐版以及时尚类、休闲类、通俗类杂志的研究,对政府内部报刊、企事业报刊的研究,对文革期间的“红卫兵小报”或“文革小报”的收集、整理和研究。报刊资料具有记录内容的全面性、资料存量的丰富性以及新闻性、文献性等特点。利用报刊资料应该注意7个问题:对报刊史、过期报刊的收藏状况和检索方法应有一定了解;注意核实报刊上面发表的文献资料;对报刊上的新闻资料,注意遵循新闻学的某些规律来看待它的真实性;注意核实报刊发表的新闻资料,以免采用失实的新闻报道;在评估史料价值的时候,适当注意新闻的倾向性因素;注意字号、化名、笔名、网名的使用问题;注意互联网和网络资料的利用。  相似文献   

13.
期刊作者与编辑应增强著作权保护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期刊领域违反著作权法的情况仍较普遍。从期刊作者方面来说,主要有署名不规范、引用不当及一稿多投等;从期刊编辑方面来说,主要有修改不当、不按稿约要求处理来稿和少发或不发作者稿酬等。期刊作者与编辑都应加强学习著作权法中的有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增强著作权保护意识,维护自身利益。  相似文献   

14.
大学语文课程自开设以来,处在不断发展变化中,在发挥其真正效益方面尚有值得研究的必要。本文主要从师范院校大学语文课建设探析大学语文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5.
随着分期付款买卖的大量出现 ,所有权保留这种非典型担保方式正在被广泛使用。实质上 ,出卖人只能保留形式上的“所有权” ,其真正享有的是一种担保权益。如何平衡这一法律关系中出卖人、买受人以及第三人的利益 ,摒弃传统的静态观点 ,而代之以动态的观察视角 ,是一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陕西报刊发展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 ,陕西报刊快速发展 ,成绩喜人 ,具有明显优势 :人员结构较为合理 ,编辑队伍朝气蓬勃 ;各报刊善于把握时代潮流 ,注重社会效益 ;办报办刊观念逐步转化 ,精品意识不断增强 ;报刊种类较为齐全 ,受众群体较为固定 ;报刊社内部管理有序 ,改革意识深入人心。但陕西报刊在改革发展中亦存在一些值得研究和解决的问题 ,如工作人员道德水准有待提高 ,办公现代化设施急需改进 ,报刊结构需进一步调整 ,报刊经济效益亟待提高。陕西报刊要在新世纪求得更快更大的发展 ,应在以下几个方面不断努力 :强化报刊个性特色 ,增强精品意识 ;强化经营管理 ,提高经济效益 ;加强媒介间交流合作 ,实现各媒介优势互补 ;积极设立培训部门 ,开展报刊从业人员的再培训  相似文献   

17.
民国时期湘西十县报刊出版活动,是湘西历史文化研究领域不可忽略的重要现象。这一时期的报纸与期刊从出现、发展到消亡,经过了四个阶段,在出版形式上也具有自身的一些特征。在对这些报刊内容和作用进行评价时,应实事求是地指出它们消极乃至反动的一面,同时也要肯定其特定时期内和一些方面的积极作用,以及它们记录地方历史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通过多年的课堂教学和对学习者阅读过程的调查研究发现,要想让对外汉语报刊阅读教学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采用3种教学策略:一是用图式理论来指导学生的阅读,补足学生认知结构中缺少而阅读理解必备的知识空位;二是注意分配讲和练的比例关系,注重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三是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获得阅读技能在课外的泛读作业中得到延伸。  相似文献   

19.
从2011年以来我国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的改革背景入手,立足科技期刊,提出科技期刊坚持为人民出版,替科研服务的职责与出版精品期刊的质量目标、强化经营意识与服务意识、打造学习型期刊社等对策。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握方向,分析路径,提供思路,加强非时政类期刊转企改制的应对探讨,从而推进我国科研事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写作行为涉及到的多方面因素中,写作主体的基本建构,包括观察感知、生活体验、学识水平、思想品位和审美修养等诸方面的因素,是写作产品成败得失的根本性、决定性因素.在这些基本素养建构的过程中,又都有各自的规律和方法需要写作主体认识和把握.此外,写作主体还要将这些基本素养整合、转化为较强的写作行为能力,并在写作成功多种可能的机缘和得力点中正确地寻找和发现自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