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2012年上海少数民族常住人口分布数据,采用数理统计和ESDA技术对上海少数民族常住人口数量、分布状况进行研究.研究表明:上海少数民族常住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且集中分布于中心城边缘区和近郊区;少数民族常住人口在空间格局上存在显著的“同质集聚、异质隔离”;显著的“冷点”区域主要集中在崇明县、金山区等远郊区,显著的“热点”区域主要集中在五角场区域和九亭镇,较为热点的区域主要集中于花木镇、七宝街道、江川路街道、车墩镇和新桥镇等区域,而青浦区、浦东新区大部分区域则是较为冷点区域,中心城区大部分区域形成了随机分布的区域;不同族别的少数民族分布状况有着较大差异,亲缘、地缘和族缘为纽带的乡土观念仍然是少数民族常住人口集聚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从人口动态看中国中心城市的发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文章根据1982、1990、2000年3次人口普查资料讨论了中国中心城市(直辖市和省会城市)的发展。数据分析表明,1982~2000年,中国中心城市的人口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这种增长,主要不是由区域变化引起的,而是城市地域自身人口的增加;并且主要不是人口的自然增加,而是由于人口迁入引起的。人口增长的结果,导致巨型城市和大城市数目的增加。中心城市不同区域人口增加的类型表明,中心城市的人口流动大都表现为郊区→边缘区→中心区和中心区→边缘区←郊区两种类型,说明大部分中心城市尚处于形成、成长和扩张时期,出现中心区→边缘区→郊区类型的城市20世纪90年代只有上海市。这表明,中国城市极大部分还处于城市化阶段,只有上海市开始出现人口郊区化。  相似文献   

3.
王亚力 《南方人口》2013,(5):39-46,20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迁流带有明显异地城镇化的性质,这种跨大区域的异地城镇化对人口移人区和人口移出区的影响是不同的。文章以环洞庭湖区为例,在第六次人口普查县域资料的基础上,定量分析了人口净移出区县域人口净移出率与城镇化率之间的空间关系:按县域人口内移指数——城镇人口净移入与农村人口净移出之间的比例关系,将本区城镇化划分为主动型城镇化、内移为主的被动型城镇化、外移为主的被动型城镇化和衰退型城镇等类型;并探讨了各类城镇化的人口迁流特征、动力机制和综合效益: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环洞庭湖区合理推进城镇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农村人口空心化的定义与内涵出发,选取流出人口比重、城镇化率、014岁少儿人口比重和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四个指标,采用综合测评法从县域尺度对中国1 995个县(市、旗)的农村人口空心化程度进行测度,运用核密度估计、ESDA-GIS等方法对其时空分异特征及其原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2000年、2010年中国农村人口空心化指数均值分别为14.22、23.45,呈现时间上的动态大幅上升趋势,高值区主要为胡焕庸线以东区域以及黑—蒙北部,低值区集中于胡焕庸线附近、滇—藏南部以及川西地区;200014岁少儿人口比重和65岁以上老年人口比重四个指标,采用综合测评法从县域尺度对中国1 995个县(市、旗)的农村人口空心化程度进行测度,运用核密度估计、ESDA-GIS等方法对其时空分异特征及其原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2000年、2010年中国农村人口空心化指数均值分别为14.22、23.45,呈现时间上的动态大幅上升趋势,高值区主要为胡焕庸线以东区域以及黑—蒙北部,低值区集中于胡焕庸线附近、滇—藏南部以及川西地区;20002010年1 892个县(市、旗)农村人口空心化出现不同程度的恶化,103个县(市、旗)农村人口空心化有所改善。中国农村人口空心化程度呈现西—东、南—北加剧的空间格局,南北向农村人口空心化程度差异大于东西向。2000年、2010年中国农村人口空心化程度全局Moran’s I分别为0.615 2、0.616 5,存在全局空间强自相关特征,空间集聚趋势有所加强,区域差异正逐步拉大。高—高型集聚区域从沿海地区向内陆川渝地区、皖豫交接区域扩展,北部高—高型集聚趋缓,不同聚类区域农村人口空心化程度内部异质性有所加强。地方政府应从当地实际出发,在就业扶持、信贷支持、宅基地使用、社会保障及教育医疗等方面多管齐下,破解农村人口空心化困局。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空间分析技术,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软件(ARCView GIS)、探索性空间分析技术软件(GeoDA)、社会科学统计软件包(SPSS)等软件,对1982年、1990年和2000年三次全国人口普查的县域截面数据进行了分析。通过空间分析,识别出我国高出生性别比聚集的热点区域,并进一步对其分布、演变特点和成因进行了较深入研究,试图找到热点区域分布及变化的规律性特点。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热点区治理和跨区域治理相结合的政策思路。  相似文献   

6.
基于SNEF的多中心区域密度函数揭示兰州—西宁城市区域的人口密度梯度变化,进而探讨人口集聚与扩散的趋势,并建立多元回归方程来解释中心城市人口密度梯度变化的内在机理。区域密度函数的估计结果显示,兰州—西宁城市区域存在的兰州市、西宁市与临夏市三个人口高密度中心表现出不同的密度梯度变化特点,也反映出不同的人口集聚与扩散趋势。兰州市与西宁市呈现出密度梯度上升,人口向中心城市集聚的趋势;而临夏市密度梯度下降,表现出人口向外扩散的趋势。通过岭回归建立回归方程的估计结果显示,密度梯度变化主要受城市规模、第二产业从业人员比例、交通可达性等因素的显著影响,第一从业人员比例、第三产业从业人员比例以及生态环境质量对于密度梯度变化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7.
2003年3月22~23日,复旦大学与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在上海组织召开了第二届全国高校“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科建设研讨会。全国共有20多所高校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学科点及相关专业学科点的负责人及学科带头人参加了本次会议。 我国于上世纪90年代开始在理论经济学一级学科下设的“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二级学科点,目前全国共有博士点8个(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吉林大学,辽宁大学,新  相似文献   

8.
《人口学刊》2018,(1):45-55
本文基于1995~2015年东北地区3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人口与经济数据,采用人口—经济增长弹性、地理集中度、不一致指数、空间自相关模型等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东北地区人口与经济增长的协调关系、空间集聚程度、空间整体相关性,探讨东北地区基本生产要素区域内部流动趋势及其空间配置协调程度。研究结果表明,从人口与经济增长协调性看,东北地区经济增长对人口增长的拉动作用不明显,缺乏区位优势和资源枯竭型城市的人口外流最为明显。从人口与经济分布的空间演化特征看,东北地区人口与经济要素呈现明显的"南密北疏、内高外低"的不均衡分布格局,人口集聚明显滞后于经济集聚。全局型Moran’s I指数和局域型LISA指数分析结果显示东北地区人口与经济分布集聚趋势不强,关联性相对较弱,总体呈现低—高(L-H)、低—低(L-L)的人口—经济集聚态势,实现区域经济与人口协调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9.
人口再分布就是人口分布的改变,在本文中,把人口再分布定义为:由于迁移、生育和死亡的区域差异,使各个分地区人口占整个地区人口的比重的变化。分地区指的是广东的各个县、市,整个地区是广东省(不包括海南)。为了分析问题方便,本文按二种方式对广东省进行分区:第一,按行政区划区,共分十二个区。第二,以县市为单位,按境内有无海岸线划分沿海及内陆两大类地区。  相似文献   

10.
闫庆武  卞正富 《西北人口》2008,29(5):103-106,110
文章首先提出了人口分布锡尔系数的概念及其一阶、二阶分解方法,接着以江苏省为研究区域,基于三大地带(苏南、苏中和苏北)、13个地级市、106个县(县级市、市辖区)三级结构的地域行政单元,分别运用一次、二次分解对全省的人口分布的区域差异进行细分测度.将江苏省人口分布的差异性分解为苏南、苏中、苏北三大地带闯的差异、三大地带内地级市之间的差异以及各地级市的内部差异三部分。其主要结论为:以地级市为计算单元的一阶段分解结果显示.苏南、苏中和苏北三个地带间人口分布的差异性是造成一阶段分解的全省人口分布差异的主要原因;以县级行政单元的二阶段分解结果表明.地级市内部的差异是江苏省人口分布的整体差异的主要构成部分;通过运用局部G统计量对各县级单元人口分布的热点探测发现,“热点”地区的人口分布差异性大.“冷点”地区的差异性小.  相似文献   

11.
<正> 在中国人口学会的支持和资助下,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研究所、杭州大学人口研究所、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四川省人口研究所、江西省计划生育委员会、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等单位联合发起的第二届全国人口社会学讨论会于1990年10月12—16日在江西举行。会议以影响中国人口出生率的社会因素分析为中心议题,进行广泛深入的讨论,主要有以下内容。  相似文献   

12.
中国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出生率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相关年份的《中国统计年鉴》和人口普查数据,根据粗出生率与总和生育率的关系与特征,构建了人口年龄结构系数及其对粗出生率变动影响的贡献率指标,分析了建国以来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出生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949—1979年,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出生率的影响很小;1980—1993年,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出生率的影响迅速上升,年龄结构的贡献率增大;1994—2008年,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出生率的影响趋于下降,人口惯性势能在减弱;2009—2011年,受80—90年代出生高峰的影响,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对出生率的影响再次凸显,年龄结构的贡献率迅速增大。从年龄别生育率逐年下降的特点,也可以证明近年推动我国人口增长的力量主要是由于年龄结构带来的惯性增长。  相似文献   

13.
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不断发展,陕西省人口城镇化出现不一样的特征.本文以陕西省2015年1%抽样调查数据为基础,结合陕西省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对陕西省5年来的人口变化情况及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得出人口向关中地区、城市市辖区集聚更加明显,异地城镇化和半城镇化现象仍然较严重,老龄化问题突出,因此要通过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培育县域优势主导产业、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来推进县域发展,推进就地就近城镇化,缓解大城市和城市市辖区发展压力,促进区域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4.
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坚持"四抓四促",全力推进基层基础规范建设。抓宣传,促婚育观念转变。坚持社会化舆论环境宣传与群众性思想教育相结合,利用报刊、电视、文化大院为载体,集中宣传、文艺汇演等形式全方位宣传教育,提高群众对人口计生政策法规的知晓率,树立新型婚育观念。抓机制,促责任落实到位。充分发挥社区干部的作用,抓好社区人口计生工作,实行责任捆绑机制,落实区、街道、社区三级责任制,形成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工作格局。抓重点,促工作平衡发展。将工作重心下移到社区,工作重点下移到  相似文献   

15.
基于1995—2009年中国省级面板数据,利用IPAT模型建立基本的分析框架,研究人口数量、人口年龄结构、人口城市化率以及家庭规模等人口因素对我国CO2排放的影响,结果显示,由于人口因素与CO2排放的关系与经济发展特征有关,而我国处于经济快速增长的过程中且区域经济发展存在差异,使得影响我国全国CO2排放的人口因素不同于各区域内部,在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甚至不同年份,导致省际CO2排放差异的人口因素也在不断变化。  相似文献   

16.
中国分区模型生命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 编制中国分区模型生命表的需要及条件 模型生命表是人口研究的有力工具,利用它可以对各地区人口死亡现象的特征进行动态分析,还可开发出一系列间接分析方法对数据有缺陷或不完整的地区进行深入研究,以及对历史资料进行评价、比较等。即使是统计系统比较健全的地区,利用模型生命表也可对各类数据作出对比分析,深入认识死亡现象的统计规律,提高对未来人口特征变化的预见能力。因此,自50年代以来,国际人口学界就先后研制过5种不同的模型生命表:1955年发表的联合国模型生命表;1966年发表的柯尔—丹尼区域模型生命表,1969年发表的赖  相似文献   

17.
2000年以来,中国区域经济与人口分布状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区域经济迅速增长,产业结构急剧变动,人口空间格局出现了深刻的调整。总体上,区域人口增长势头有所放缓,空间格局向"多中心聚集"方向发展。在省际迁移中,广东一枝独秀的局面开始改变,人口迁移重心已由珠三角转移到长三角及其他地区,但东部地区仍然是最重要的人口承载区,同时人口在中、西部部分区域的回归正在加速。在此期间,人口迁移原因越来越多元化,社会因素逐渐增强,迁移流向更为复杂。因此,必须高瞻远瞩、统筹兼顾地对人口再分布进行合理的引导,使其更有利于区域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我国人口省际迁移空间模式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文章利用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采用人口迁移选择指数法确定我国省际人口迁移吸引中心及人口外迁中心,并归纳出人口迁移吸引中心吸引作用的空间模式及人口外迁中心的外迁空间模式.发现省际人口迁移活跃区域为南方及沿海地区.京津地区及南方沿海地区是人口迁移吸引中心,秦岭-淮河以南的内陆省份是人口外迁中心.强势人口吸引中心上海、北京的吸引作用分别具有"聚而强"和"广而均"的特点.强势人口外迁中心安徽、浙江两省具有"沿海导向型"的外迁空间模式,强势人口外迁中心重庆则具有"平衡型"的外迁空间模式.  相似文献   

19.
2003年,四川省成都市委、市政府做出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重大决策,拉开了全市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序幕;2007年,国务院确定成都为全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几年来,市人口计生工作紧紧围绕统筹城乡发展这个中心,强化公共服务,推进公共管理,落实公共保障,重点在强化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完善利益导向政策体系和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等方面创新突破,统筹推进人口计生工作。  相似文献   

20.
基于“胡焕庸线”的中国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及其变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胡焕庸线”作为中国人口的突变线,从1935年提出至今的80余年里,在国内外引起广泛的关注和深刻的思考.文章从民族人口的视角出发,收集和整理1953 ~2010年期间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的县级资料,运用ArcGIS、GeoData的空间分析技术,对“胡焕庸线”两侧的民族人口分布状况、变动趋势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中国少数民族人口空间分布不均衡,具有显著的空间集聚性,少数民族人口在传统分布区形成多个热点分布区域;中国少数民族人口分布广泛,民族人口向东部地区乃至全国范围迁移扩散的态势显著;中国少数民族人口分布格局具有非凡的稳定性.从1953 ~2010年东南半壁和西北半壁少数民族人口75∶25的比重一直相对稳定,可以说“胡焕庸线”也是中国少数民族人口的突变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