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球文明史》与"世界史"概念的再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结合皮特.斯特恩斯等所著《全球文明史》中体现出来的世界史方法论和体系思想,笔者认为,“世界史”与中国史不应是对应关系,中国以外国家、地区史不是世界史,只有从总体把握世界历史宏观进程的研究才是世界史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关于历史学内部学科分支类目重新斟酌的建议,并结合《全球文明史》就具有整体观念的世界史的编纂学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2.
文明是人类创造的全部物质和精神成果。世界上存在着众多的文明,每一种文明都有其内在的发展动力,都在不断地发展变化,当然发展的速度有快有慢,成就有大有小。世界的历史就是世界文明发展变化的历史。到现在为止,人类的文明大体经历了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两大发展阶段。在文明的发展中,文明的交流起了重要作用。但是交流过程中,不愿学习和不愿传授的情况都会存在,影响了文明的进步。虽然现在文明之间的相互影响十分巨大,但各文明仍保留其固有的传统。将来的世界,仍然是多文明共处的局面。  相似文献   

3.
以汤因比的《历史研究》作为撰写真正意义上的世界文明史为开端,文化形态史观也逐渐发展为“文明多元论”,以文明为研究单位的世界通史的写作和出版从此方兴未艾。  相似文献   

4.
重写文明史     
怎样建立中国话语及自主知识体系?学术界一直在奋力探索,然而效果却不甚明显,根本原因是没有找到恰当的抓手,无法做到“踏石有印,抓铁留痕”。话语是在言说中呈现的,或者说,话语最先是在对文明史(包括哲学史、文学史、艺术史、经济史、法律史、科技史等各学科史)的认知与言说、叙述和阐释中形成的。例如,中国的“春秋话语”,是孔子撰写《春秋》,从历史叙述和言说中建立起来的;同样,西方的话语权,也是从撰写世界文明史中确立的。无论是黑格尔《哲学史演讲录》对东方文明的贬低,还是雅斯贝尔斯的《历史的起源与目标》正式提出了“轴心时期”这一话语,都是在文明史的叙述和阐释中展开和形成的。然而,长期以来,“文明”概念的定义、文明观的全球输出以及文明史的书写话语权都牢牢掌握在西方学者手中,致使当下的(包括西方的和中国的)文明史书写存在严重的西方中心倾向,对东方文明,尤其是对中国文明的书写存在史实不符、歪曲贬低、盲目跟风、亦步亦趋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重写文明史”这一重大命题,是期望中国学者以文明史实为基础“重写文明史”,在重写文明史中对西方错误的文明观进行拨乱反正,对西方文明史和中国相关文明史研究中不实的书写进行有...  相似文献   

5.
在世界史学的发展中,最早提出人类精神史概念的,当属18世纪法国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的《论各民族的精神风俗》。这部著作展现了人性、理性的文明史观,开创了人类精神文明史之先河,在西方的史学发展中,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近年来,在我国的世界史的研究中,除了传统的世界通史著作外,世界文化史或世界文明史著作,雨后春笋般地一部接着一部地出版,丰富了我国世界史学研究的领域和内容。尽管世界文化史或世界文明史著作包含了世界人类精神文明发展史的内容,但毕竟不能代替人类精神文明发展史的专题研究。特别是在当今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精神文…  相似文献   

6.
随着文明互鉴理念的深入阐发与实践,国内学界开始重新审视甚至极力改变以西方为主导的文明观,文明成为我国当前讨论的核心问题,重写文明史势在必行。重写文明史的首要任务,即要清晰把握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整体文明史著作的编撰概况和存在的问题,为全球问题提供“中国视野”“中国方案”,阐释新时代中国的文明观,传播中国的理论话语。自19世纪英美编撰整体文明史以来,至今已有近百部著作问世,对人类文明发展规律的总结有所贡献。但英美世界文明史编撰存在诸多问题:早期文明史书写缺失印度、中国等东方文明;极力贬低东方文明或亚洲文明,将其视为人类文明发展的“幼年期”以衬托西方文明的优越性;西方与非西方文明失衡,西方文明是主要内容;存在史实错误,认为东方民族非文明的源头;缺乏历史书写的严肃性和客观性,将中国王朝的衰退归结于中国语言文字的复杂性,将印第安文明的毁灭归结于其不适应西方文明。其中,最严重的问题即是西方霸权式的文明观始终存在:或大肆宣扬欧洲海外扩张和殖民带来的“世界性影响”,或将16世纪以来的时代统称为“西方统治时代”,甚至将人类从古至今的文明完全置于西方主导的“全球化”浪潮中,一种新型欧洲中心论日渐凸显。  相似文献   

7.
清季日本文明史作品的译介,是20世纪初新史学思潮和学堂历史教育推动下的产物;中国从日本翻译了为数不少的文明史著作,如《中国文明小史》、《万国史纲》、《支那文明史》、《世界文明史》等,在学界和教育界都发生过重要影响;它对更新近代学人的史学观念,推进新史学思潮的深入发展,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日本式的文明史编纂形式对近现代中国的史书撰写尤其是自编历史教科书,产生了深远影响;它在中国近现代史学史、教育史上具有一定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林志纯教授主编的《世界古典文明史》(Journal of Ancient Civilizations,简称JAC)于1986年创刊,这是我国世界古代史研究在走向世界的进程中迈出重要的一步,引起了国内外学术界的注意。《世界古典文明史》是东北师范大学世界古典文明研究所的学术刊物,反映本学科国内外研究成果和动态,侧重埃及学、亚述学、赫梯学、西方古典学。发表的论文以英语为主,兼及德、法、意等国际学术通用语言。创刊本以我国著名史学家周谷城、吴于廑、林志纯教授的文章《世界古典文明史在我国的空白必须填补》代发刊词。他们对在我国开展古典文明史研究的必要性、这门学科在国内外的现状  相似文献   

9.
以汤因比的《历史研究》作为撰写真正意义上的世界文明史为开端,文化形态史观也逐渐发展为“文明多元论”,以文明为研究单位的世界通史的写作和出版从此方兴未艾。在我国翻译出版的世界文明史方面的著作近年来甚多。如1987年,我国出版了美国人爱德华·麦克诺尔·伯恩斯和菲利普  相似文献   

10.
跨文化、复合型高级外语人才的培养是新时期高等学校英语专业的培养目标。《西方文明史》课程在外语专业开设,不仅发挥着文化交流、语言交流的"工具性",还具有通识教育的人文意义,是以上目标的具体体现。《西方文明史》与外语专业能力培养的契合点在于科学制定该课程教学大纲和专题、改革现行教材。采用专题式教学方法、改变传统测评方法是该课程教学方式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美国学者彭慕兰的"大分流"说具有纯经济学的类型比较意义,但缺乏历史学上的意义,在分析16至19世纪中国历史动态趋势中显现出诸多盲点.在由西欧率先发动起来的工业化发展起来以前,中国与西欧的历史,或者社会体系,或者文明运动有接触和相互关联性但却从来也没有"合流",因而其后的"分流"是并不存在的;反倒是16世纪以后西欧的世界性扩张导致了19世纪以来欧洲与中国社会体制趋同的倾向;这种趋向使中国的社会历史运动、社会组织体系乃至文化形态与西欧具有了巨大的相似性和可融和性.在考察16至19世纪中国历史与世界历史的关系时,文明史研究的观念与方法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这个全球化甚至是星球化(Planetarity)的时代,《文学:世界史》代表了世界文明/世界文学写作的一种有趣实践。《文学:世界史》的作者之一西奥·德汉教授将谈论他开展这一实践的初衷与深层动机,回顾撰写其中欧洲文学史章节时的经验,并思考与总结实践过程中的收获和遇到的问题。德汉教授认为,全球化和星球化的问题正在决定性地改变着整个文学景观和世界范围内的文学研究;作为比较文学和世界文学研究学者,我们的任务就是在“重写”人类文明、文学的过程中,阐释上述变化并迎接挑战,推动生成一种属于人类共同文明的世界/星球文学。  相似文献   

13.
在世界历史学领域,“苏联体系”公开主张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导世界史研究,最先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史体系的创建工作,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然而由于特定的历史背景,苏联世界史体系也存在着某些弊端。因此,对苏联世界史体系进行实事求是的科学分析,将有助于推动中国的世界史研究和世界史学科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4.
值此新世纪的伊始 ,李怀国教授所著的《世界上古文明史》问世 ,辽宁大学史苑又添一枝新花 ,可喜可贺。这部著作是国家 2 1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项目 ,由辽宁大学出版社出版。它以新颖独特的编撰体例 ,全面地阐述了人类社会发展头两个阶段的历史 ,即原始社会和古代社会的历史。它既是一部史学专著 ,也是一部大学教材 ,以下就我个人感到兴趣的几个问题 ,作一浅略的评述。一本著的导言开端就说 :“《世界上古文明史》是描述远古人类的诞生至公元 5世纪世界范围内文明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它包括原始社会和古代社会两个历史阶段。”在这里把通常认为…  相似文献   

15.
随着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的转移,我们的整个上层建筑的工作也必须适应这一新形势和新任务,为加速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中心任务服务。就世界史教学和科研来说,我们的底子本来就很薄弱。在五十年代,世界通史的教学基本上是搬用苏联教材。六十年代开始自己编写了一些教材,基本上没有跳出苏联教材的框框。文化大革命中,“四人帮”盲目排外,大搞闭关锁国,谈“洋”色变,对世界史的教学和科研大加砍杀,使这门学科在原有的基础上又倒退了一步。因此,目前我国的世界历史研究仍然处  相似文献   

16.
世界古典文明史研究的新成果──简评《古代希腊研究》晨晓古代希腊文明是现代西方文明的基石。德国学者基茨勒在《希腊罗马研究在中国》一文中曾说:“全部的西方文明,欧、美、大洋洲的思想、文化和科技成就,都带有希腊罗马时代的烙印。”“谁要想理解欧洲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的转移,我们的整个上层建筑的工作也必须适应这一新形势和新任务,为加速实现四个现代化的中心任务服务。就世界史教学和科研来说,我们的底子本来就很薄弱。在五十年代,世界通史的教学基本上是搬用苏联教材。六十年代开始自己编写了一些教材,基本上没有跳出苏联教材的框框。文化大革命中,“四人帮”盲目排外,大搞闭关锁国,谈“洋”色变,对世界史的教学和科研大加砍杀,使这门学科在原有的基础上又倒退了一步。因此,目前我国的世界历史研究仍然处  相似文献   

18.
在当今经济的全球化和政治一体化的背景下,文化的多样性和趋同性、文明之间的冲突与融合,不仅是影响现实国际关系的深层根源,也是决定全球人文发展的关键因素。如何在尊重文化多样性前提下实现各地区、各民族文化的交流,如何在缓解不同文明冲突的过程中推动人类文明的融合,是人类面临的重大课题。这既需要我们对人类文明的整体演进过程进行全面总结,寻求普遍性的规律,以探求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走向,也需要我们对各区域文明进行阐述.探索各种文明自身发展的独特历程,在叙述某一种文明——特别是有漫长历史过程的文明——的演进轨迹中,分析其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因素,审视其解决文明冲突的方法,促进文明融合的智慧,为全球文明史研究和人类文明的发展,提供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独特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19.
国际比较文明学会主席伊东俊太郎先生在今年5月13日致苏州大学方汉文教授的英文信中称赞方汉文所著的《陶泥文明》(山东美术出版社,2008年版)一书是“极令人感兴趣的和原创性的比较文明史创建”,时隔不到一年,方汉文教授又一次推出了比较文明史研究的力作——《比较文明史:新石器时代至公元5世纪》(东方出版中心,2009年版)。这是他近年来继《比较文化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教育部研究教学用书)、《东方文化史》(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等有影响的学术论著之后的一部新作,  相似文献   

20.
把16世纪以来的人类历史视为一个发展着的整体并对之进行历史唯物主义的宏观考察,是我国世界史研究中日益兴起的一种趋势。多年来,武汉大学夏诚教授以极大的热忱,在教学科研中力图把握和反映这一趋势。最近,由成都出版社推出的《近代世界整体观》,就是他在长期勤奋研究中获得的一项学术成果。我国的世界史整体研究,早已有一些研究者作过一些开拓性的工作。但由于这一研究本身难度极大,加之我国学术界在这方面的研究基础薄弱,因而长期未能产生出既反映世界历史全局而又把唯物史观与具体世界历史有机结合起来的论著。这种情况,反映我国世界史的整体研究还处于尚未成熟、未成型的阶段,也是我国世界史整体研究迄今影响还不够广泛和缺乏学术竞争力的重要原因。《近代世界整体观》作为一部试图以全球观点对近代世界历史作宏观考察的专著,它的出版,将为克服上述缺陷和推进整体史研究作出有益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