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藏族族源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无论谈论那一个民族的历史,首先要以真实的族源或传承作为基础。藏族先辈学者也认识到它的重要而这样说过:“倘若人们不知道自己的血缘,就好比是森林里的猴子;假如不知道自己的世系,就好比是一条虚幻的青龙;如果不懂祖先的文书档案,就好比是四处漂泊的野人”。叙述一个民族的族源不同于叙述其民族的王统世系,是个深奥难测的问题。大家都以各自的观点,依据点滴资料来谈论。同样,对藏族族源问题,也以一些零碎资料为据,致出现好几种不同的观点。这些观点大部分掺杂着作者的一时需要和偏见,因而对解决藏族族源问题没有什么益处。我认为,这些带有偏见的观点应从藏族族源问题的讨论中除去。在此,我想将现在对藏族族源的三种说法及其来源向读者作一初步介绍并略加评说。  相似文献   

2.
中国农村传统社会的亲族关系在很多层面上是极不平等的。本文主要从土地资源的分配、世系群继嗣制度、姻亲制度、政治权力、文化教育等角度,探讨了《兄弟并不平等》所描述的中国传统社会里同一世系群内兄弟不平等的主要形态。  相似文献   

3.
东南亚各国的民族国家,都在探讨怎样才能接纳和教化少数民族并为他们谋求安定的生活,同时研究究竟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实现包括少数民族在内的国民的统一问题。这就是他们所谓的少数民族政策。东南亚各国至今存在着对少数民族关心不够或不肯腾出手来对其进行管理的国家。老挝就是这样的国家之一。凡是在老挝出生的人都成为老挝的国民,不存在因民族集团而造成的法律上的差别。因此,在法律上当然也就不存在少数民族问题。然而,实际上因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上的差别形成了以老挝族为顶端,而其他泰系诸民族、瑶族、苗族、摩伊族等而下之的序列。从原始民族摩伊族来看,他们深受土地掠夺者老挝族的压迫,在日常生活中与老  相似文献   

4.
岷州攒都沟后土司向来被认为是甘青地区的重要土司家族,与明封大智法王班丹扎释同出一族,历来受到学界的关注.已有史料中关于其家族世系大致有五种记载,各史料相互之间亦多有抵牾.本文以新发现的“攒都沟后土司宗图”为核心,对该土司的世系及相关史事进行了分析研究,初步厘清了后氏土司的世系、品级等相关问题.  相似文献   

5.
苏毗,古羌人之一支。苏毗之辖境大致说来,包括了今玉树之大部分及藏北高原之一部分,即唐古拉山南北地区。笔者不揣冒昧,就苏毗社会作一初步之探索,以就教於方家。政治状况1、以女性为中心的政治统治苏毗社会的世系是以女系来算的。“俗轻男子,女贵者咸有侍男……子从母姓”.苏毗社会的政治以女性为中心,王是由女性来担任的,“其国代以女为王”。  相似文献   

6.
祭祀起源于向神灵敬献饮食;食物献祭则处于祭祀仪式的核心地位,有其内在的运作体系和象征意义;白花村客家人对神、祖先和鬼的祭品分类,象征对应着以个体或家为中心的社会人际网络,从亲到疏、从熟人到生人的"差序格局"亲族关系.  相似文献   

7.
具有上述内容的族籍表(太祖老档的族籍表),正确地说来,应叫作穆昆塔坦表。那么通过此表所见到的穆昆塔坦制,是以什么性质的社会为背景而产生的,以及这个制度是否真是女真社会所固有的制度呢?下面就这两个问题进行研究。我认为,同蒙古社会进行对比研究,会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有极大的帮助,因为女真和蒙古民族都属于广义的狩猎游牧社会,找出它们之间的相似性和不同性,问题就自然会得到解答。如上所述,努尔哈赤汗的中央行政机关,是以五昂邦为主体构成的。其中,有一个人是昂邦扎儿固齐(大法官),一个人是首席虾,还有一个人是昂邦巴克什。在中央行政机关  相似文献   

8.
严汝娴、宋兆麟同志在《论纳西族的母系“衣杜”》一文中,对过去称为“母系家庭”的纳西族的社会组织“衣杜”的结构、特征、性质作了进一步的探索,提出了关于“母系亲族”的新看法。作者认为:(1)“衣杜”不是现代意义上的家庭,而是畸形化的母系  相似文献   

9.
一、问题的提出 《民族研究》1981年第5期发表了之乾同志的《纳西族母系‘衣度’的社会性质问题》(以下简称《性质》)一文,对我们在同年第3期发表的《论纳西族的母系衣杜》一文提出了异议,认为纳西族的母系“衣杜”不应称为“亲族”,只应称为“母系家庭”。而且,它只是“纳西族特殊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是“一种历史的偶然”。这种新的见解很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中国朝鲜族作为中华民族一个独特的少数民族,有自己独特的语言、风俗习惯等,与其他民族有清晰的边界,族群认同意识非常明确;出于对共同世系、血缘和文化上的认同,他们将朝韩两国作为他们曾经的故国去感知,民族认同比较强烈;作为中华民族的一部分,中国朝鲜族有对中国的坚定认同.目前,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社会认同纽带趋于多元化,中国朝鲜族亦发展着多元化的社会认同.保证多民族国家认同的根本,是建立起基于公民权的认同形式,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坚持民族间的平等与团结,加强国家的主流价值观的教育,以加强少数民族对国家的向心力.  相似文献   

11.
文化是一种历史现象,每一社会都有与其相适应的文化,并随着社会物质生产的发展而发展……随着民族的产生和发展,文化具有民族牲,通过民族形式的发展,形成民族的传统.具有数千年历史的哈萨克族,一直都是从事游牧养畜业的.就是在廿世纪九十年代的今天,哈萨克族仍然是以畜牧业为主,因此,在哈萨克族漫长的历史生活中,处处都渗透着与蓄牧业有关的文化内容.文化与语言是有着密切联系的一个完整的统一体.文化包含着语言,而语言则是表达文化内容和形式的一种重要的符号和工具.任何一个民族的文化都是通过有声语言和无声语言来表达的.因此,任何一个民族的语言,都会用不同的符号表达该民族文化的内涵.具有悠久而丰富的畜牧文化的哈萨克族语言中,有关畜牧业的词语,以及同畜牧业有关的词语组成的各种用语、俗语,比起其它民族就显得特别丰富,特别形象,特别动人.  相似文献   

12.
序论笔者以明清两朝华南少数民族诸集团中分类为所谓“汉化”型的广西非土司型的壮族为对象,从一族源与生态,二壮族与汉族地主之间的相互关系的侧面进行考察,并将以下结论作为一种推测提出来,以就教于史学界。  相似文献   

13.
本书集荻原淳平先生三十年来明代蒙古史研究之大成。如所周知,我国在这方面的前辈是和田清先生,其《东亚史研究(蒙古篇)》可称名著。不过,和田清先生的研究几乎只限于以蒙古王公世系和战争等为中心的狭义的政治史,以及围绕在战争中出现的地名进行考证的历史地理研究,因此,很少涉及明代蒙古族的社会和文化。在这一点上,荻原的著作,以明蒙关系史为主轴,并围绕着它从社会经济史的角度考察了蒙古社会的动态,因此,可以说  相似文献   

14.
彝、汉文献所见之彝族认同问题——兼与郝瑞教授对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春来 《民族研究》2007,13(5):85-93
通过对相关彝、汉历史文献的分析,结合田野资料,从主位的角度,考察了彝族的族类自称、族源、世系的自我认识,是否属同一群人的自我界定,族内婚意义上的联姻情况等,以此表明,民族识别以前,在今天被划定为彝族的人群中,在较大范围内应当存在着族群意义上的认同.  相似文献   

15.
还在不久前,在理论上,而且在人们的通常意识中,都普遍认为民族问题似乎正逐渐失去它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意义。现实生活已证明这种观点是不切实际的。目前除了争取和平的斗争、生态问题、卫生问题外,族体的、民族的题目正日益上升到首位,同时具有全球性的特点。这种趋势在民族的(族体的)自我意识普遍增强中表现得尤为明显。然而,这种现象不尽相同,也不一定会引起族际关系的紧张。许多方面取决于一系列的因素,首先取决于某一地区具体的政治、社会经济和文化的状况。然而,在一些特定条件下,民族自我意识的增强终究会成为这种紧张形势的良好土壤,族际差别经常作为达到某些集团和个人利益的手段之一被人们所利用,既可用于进步的目的,也可用于反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族源书写是胡族融入汉族社会、淡化自身种族身份的汉化手段之一,表现为胡族通过改易姓氏、嫁接世系、攀附汉人祖先和郡望,以“源出于汉”的族源书写形成族源认同。北朝隋唐时期侯莫陈氏家族在反复改易姓氏的过程中与刘姓产生密切联系,利用刘姓的祖先资源建构了源出于刘、避难入边的历史。透过侯莫陈氏墓志的族源记载,可以历史性“复原”侯莫陈氏攀附汉人族源的过程。族源书写的内容呈现出愈是晚出、愈加精密的特征,这一知识整合过程反映出侯莫陈氏家族对于汉文化的认识不断加深、认同感不断增强的发展脉络。  相似文献   

17.
九族,是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且在当今汉人社会也很普及的一套文化制度和亲属制度。在实践中,它一方面是一个有明确世系范围的小规模宗族群体,另一方面又被实践为包含诸多姻亲单位在内的亲族体系,但不论哪种它都是亲属制度下的一个类别。可以说,九族是中国汉人社会与文化中的一个非常核心的架构。但长期以来,却为中外经验中国研究所忽略,仅仅停留在文献意义上理解。杜靖耗费十余年时间详尽考察了该制度在华北一个村落中的实践情况,撰写了《九族与乡土》一书,提出了"喷泉社会"或"九族连环社会"等理论模型,同时也发现了它的富有弹性的实践情况。这一建基于中国经验基础上的理论创新能够改变中外学术界长期以来把中国理解为一个宗族或宗法社会的看法,同时也超越了国际上长期流行的继嗣体系与交换体系相分离的亲属制度研究格局,达到了世界人类学研究水准,推进了国际人类学有关亲属制度和世系群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前言近年来,以华南、东南亚的种族或民族集团形成的地方权力结构的基础和以代表地方势力的土司、上官的民族出身及分布为线索,去探寻不同民族的地域社会结构形态的差异,试图从历史民族学的观点来对这种实态进行解释的热情正在高涨。众所周知,中国南部、西南部各种不同系统的民族集团交错杂居,在相互依存中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同时也就形成了民族的地域社会。明代确立的土司制度,就是启用民族集团的首领担任地方官吏而对边疆各民族进行统治的怀柔政策。但是,即使建立了这种制度,也  相似文献   

19.
西非国家利比里亚是非洲第一个共和国,其国名的含义就是“自由之邦”。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利比里亚国内尖锐的民族矛盾和其他的社会问题,使这个国家陷入旷日持久的内战中,自由之邦的人民不仅未能享有自由和平等,连生命、安全、财产等最基本的人权都得不到保障。自2003年6月以来,利比里亚的局势呈爆炸性发展,牵动了整个国际社会的神经,成为举世瞩目的热点。在国际社会的干预下,利比里亚内战已经平息,目前正处在和平过渡期内,国内局势相对稳定,但仍存在诸多不稳定因素,利比里亚未来的发展与走向仍存在许多变数。躲避战乱的利比里亚难民  相似文献   

20.
川西藏区的扎巴母系制走访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冯敏 《民族研究》2006,(1):41-50
川西扎巴藏人的婚姻家庭形态与纳西族摩梭人20世纪60年代的婚姻家庭形态惊人地相似,扎坝地区是迄今继泸沽湖之后发现的第二个母系文化区。由于当地比较闭塞,受现代社会冲击较晚,走访婚和母系亲族家庭一直占居主导地位,母系制特点鲜明。这一调查结果为人类学对母系制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田野样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