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至今,苏美一些历史学家和军界、政界人物,都声称对打败日本帝国主义起了决定性作用。美国史学家说日本帝国主义投降是因为美国在广岛、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起了决定性作用;苏联学者说“苏联肩负着战争的主要重担,并对反希特勒联盟的胜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甚至日本的当政者们也宣称,日本虽然败给了美国,但未败给中国,。这些论调不符合历史实际,是对历史事实的  相似文献   

2.
论二战后期促使日本投降的决定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二战后期促使日本投降的决定因素杜朝伟,孙才顺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促使日本投降的决定因素,人们不是强调原子弹轰炸就是强调苏联参战,似乎美国一投原子弹或苏联一参战日本就决定投降了。笔者认为,这些阐释过于简单化,因而不能令人信服。众所周知,日本投降是在...  相似文献   

3.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对打败日本帝国主义起了决定性作用。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是反法西斯战争重要组成部分,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至今,苏美一些历史学家和政界、军界人物,都声称对打败日本帝国主义起了决定性作用。美国史学家说日本帝国主义投降是  相似文献   

4.
1945年夏,第二次世界大战已临近尾声。德国投降后,日本帝国主义已日暮途穷。同年7月中旬,同盟国举行波茨坦会议,发表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无条件投降。日本由于内部分歧,迟迟不明确表态。8月6日,美国在广岛投下第一颗原子弹,形势急转直下,日本天皇召开御前会议,仍然议而未决。最后只得由天皇“圣断”。本文详细叙述了日本投降的决策过程。  相似文献   

5.
时在 《今日南国》2014,(12):19-19
一厢情愿讨好苏联 长期以来,1945年8月美国投下的两颗原子弹被认为是促成日本迅速宣布投降的重要因素,但美国《外交政策》杂志日前披露称,从日本的视角看,8月6日和9日(广岛、长崎遭原子弹轰炸的日子)并非日本的重要日子,投放原子弹对日本最高当局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6.
从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起,中国东北大地就燃起了轰轰烈烈的抗日烽火。因此说,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期战争中爆发最早、结束最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从1937年的“七七事变”到1945年9月日本帝国主义的最后投降这八  相似文献   

7.
日本败降问题浅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是法西斯帝国主义国家中第一个走上发动侵略战争道路的。号称东方头号军事强国的日本帝国主义侵略者,曾经耀武扬威于亚洲及太平洋地区,初步实现了“大东亚共荣圈”的扩张计划,但最终还是步意大利、德国之后尘,落得败降的可耻下场。日本的败降是它政治、经济、外交矛盾重重,内外交困,而首先是军事严重失利的结果。日本在1945年8月败降,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从军事上要看日本军事有生力量是如何被消灭的,日本统治集团是在什么样的特殊打击下决定投降的。据此可以认为:美军兵临城下,苏联对日宣战和中国人民大反攻这三大冲击,是促使日本败降的直接因素。本文仅就军事上上述三国的作用谈一点意见。  相似文献   

8.
二战后期,基于远东地区在战后格局中的特殊地位,美苏两国在太平洋战场上对此各怀鬼胎。日本政府宣布对《波茨坦公告》"默杀",美国随即将两颗原子弹投向日本,苏联乘机出兵中国东北对日本关东军予以毁灭性打击,日本遂宣布投降。军事失利、外交失败、国内政治和经济危机是导致日本投降的现实因素,而日本民族的等级观念和天皇制的保留是日本投降的理性因素。  相似文献   

9.
序言 “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将中国东北作为它南下进一步扩大对华侵略和北上图谋进攻苏联的战略基地。为了构筑对苏进攻的战略态势,做好对苏作战准备,日本关东军在当时的“满”苏国境战略要地设置了十余处国境阵地,并建立了14个国境守备队。日本战败投降后,这些军事设施遗迹成了日本帝国主义妄图永久霸占中国东北和企图北犯苏联的历史见证。 一、日本关东军“满”苏国境阵地构筑的历史背景及其概况 从近代东北亚国际关系的演变和发展的历史角度分析,日本自“明治维新”后积极推行其大陆政策,奉行通过朝鲜向中国东北扩张的侵略政策。 “九·一八”事变本质上,不仅是日本实施其大陆政策,以武力吞并中国东北的具体步骤,而且具有极其鲜明的反苏战略意图,即意味日俄继续在东北亚的战略对抗。特别是在日本关东军卵翼下扶植建立的伪满洲国,将东北纳入日本帝国主义的战略防卫圈,确立了日本在东北亚的反苏战略态势。以“对付北方敌人”自居的日本关东军立即向“满”苏国境地区渗透,在中苏边界上形成了日苏双方军事上的直接对峙。 为防备日本帝国主义可能发动的侵苏战争,苏联将国民经济发展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重点置于远东地区,投资近80亿卢布,在加快远东经济发展的同时,加速向这一地区移民并  相似文献   

10.
四、如何划分大战的阶段 第二次世界大战(简称二战、下同)应划分为几个阶段、又如何划分、才符合战争本身的发展?国内的传统说法是:1939年9月1日法西斯德国进攻波兰,(英、法被迫宣战),二战开始,这是帝国主义战争,是二战的初期阶段。1941年6月22日苏联参战,战争性质发生了根本改变,这标志着二战由初期的帝国土义战争转变为反法西斯战争的新阶段,这是根据战争性质把二战分为两个阶段;也有把二战划分为三个阶段的,从德国进攻波兰到法国的失败为第一阶段,从“英国当时成了纳粹德国仅存的劲敌”到日本偷袭珍珠港为第二阶段,美国参战至日本投降为第三阶段,这是根据战争进  相似文献   

11.
苏修叛徒集团在苏联篡夺无产阶级国家政权,变社会主义苏联为社会帝国主义苏联后,为了推行社会帝国主义政策,阻挠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和世界人民革命事业的发展,阻挠社会主义在全世界的胜利,建立世界霸权,竭力鼓吹“外来影响决定论”。“外因论”是一种形而上学的宇宙观,是与唯物辩证法关于事物发展的内因和外因及其相互关  相似文献   

12.
1937年7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在侵占了我国东北和热、察、内蒙等省的部分地区后,又在北平附近的芦沟桥挑起了事变。事变发生之后,日本政府不但没有立即派遣大军参战,反而作出了事件“不扩大”的处理方针。7月11日,日本政府突然改变态度,决定向我华北地区大举增兵。弄清日本帝国主义的行动方针及其变化的目的和原因是什么,对于正确认识芦沟桥抗战的历史作用,不是没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3.
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战场始终是东方反法西斯的主战场,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斗争,对最后战胜德、意、日法西斯作出了重大贡献。一、中国的抗日战争打破了日本帝国主义“北进”苏联的企图,使苏联避免了两线作战,有力地支援了苏联的卫国战争。北进侵犯苏联是日本帝国主义蓄谋已久的计划.但却始终未能实现。在德军兵临莫斯科城下时,日本帝国主义之所以拒绝德国提出的关于出兵从“满洲”打进西伯利亚的要求,根本原因就是中国抗日战争打破了日本法西斯的“北进”计划.使之力不从心。早在1928年,日本帝国主…  相似文献   

14.
“在一定条件下,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能起决定作用。”我国过去的许多哲学著作是这样写的,一些哲学教师在课堂上也是这样讲的,前不久,有些批判“四人帮”的“上层建筑决定论”的文章,仍说“四人帮”是把在一定条件下,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歪曲、篡改成了在任何条件下,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都能起决定作用。直到目前为止,有些同志仍然坚持这个哲学命题。他们的理由是:第一、有时候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作用十分巨大,用“反作用”这个概念不足以说明,只有用“一定条件下的决定作用”才能说明;第  相似文献   

15.
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性质,一般认为:“二战”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为帝国主义战争,后一阶段为反法西斯战争。对此,笔者有不同看法,认为:“二战”自始至终都是反法西斯战争,前后只有形式不同,并无性质差异。一般说来,中学教科书的观点,是学术界公认的。现以中学教科书材料说明我国史学界对“二战”性质的认识情况。1960年版高中《世界现代史》说:“它开始的时候,是德国法西斯和英法等帝国主义重新分割世界的帝国主义战争。……苏联参战以后,它成为全世界人类反法西斯战争的主角,同盟各国的共产党都参加了这个战争,战争的性…  相似文献   

16.
反法西斯战争是全人类正义力量共同的神圣事业,打败日本是所有参战国家长期努力共同斗争的结果。美国在太平洋战争中,全歼了日本海军,重创了日本空军,消灭了109万余名日军,摧毁了日本战时经济,动摇了日本法西斯继续进行战争的意志。在走投无路,面临彻底失败的情况下,日本谋和的“暗流”逐渐活跃起来,开始正视屡战屡败四面楚歌的现实。从而开始了承认败局,准备接受投降条款到最后投降的过程。总之,美国在太平洋战争中的贡献是巨大的,美国大兵压境,迫使日本走了投降之路。  相似文献   

17.
美国的第一颗原子弹于1945年7月16日,即波茨坦会议开幕的那一天在新墨西哥州的沙漠上试爆成功。斯大林是在7月20日或者21日,也就是美国总统杜鲁门在7月24日通告斯大林和莫洛托夫之前3天获悉这一情报。但是,斯大林没有想到两周之后原子弹就已经派上了用场。在1945年2月盟国于雅尔塔举行的会议上,美国和英国坚持要求苏联在德国投降大约3个月之后参加对日本的作战。苏联同意了这一要求并签署了秘密议定书。1945年8月初,150万苏联军队完成了在中国边界的集结行动。  相似文献   

18.
长谷川照子(中国人民都知道她叫绿川英子,那是她秘密逃出日本,参加中国抗战时,使用的化名)终于盼到了这一天:第八个“七七”终于“变成侵略者的黄昏葬送曲”。一九四五年日本帝国主义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获得了抗战的胜利。自“七七”事变的八年来,长谷川照子——绿川英子在战火纷飞中,和中国人民并肩抗战,同尝苦难,现在又和中国人民同庆胜利,她是多么高兴啊! 她情不自禁地说:“离开祖国已经八年了,怀念之殷莫过于今日。”  相似文献   

19.
一在资产阶级的某些学说中,为了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巩固其对劳动人民的统治;为了掩饰帝国主义的血腥侵略罪行,就大力地宣传着种族是不平等的,男女是不平等的,资产者与无产者是不应当平等的反动理论,而这些现象似乎是和社会制度无关,是制约于人的永不改变的遗传素质的。为了证实这一点,资产阶级的御用学者们,就收集了和人为地制造出来大批资料与“科学”实验材料,以便广泛地散布反动的遗传决定论的观点。  相似文献   

20.
从本溪湖煤铁公司看日本帝国主义对我国东北的经济侵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溪湖煤铁公司创建于一九○五年十二月,它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入东北后,所建立的第一个大型的工矿企业,比“满铁”的创立还要早一年。本溪湖优质煤铁,在日本帝国主义对东北的经济侵略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直到一九四五年日本战败投降,日本帝国主义把持控制本溪湖煤铁公司共四十年。本文拟就日本帝国主义如何侵犯中国主权,把持公司的经营权,残酷剥削中国工人,榨取高额利润和疯狂掠夺本溪湖煤铁资源的情况做以介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