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秦汉前后的漫长岁月中,土著先民在为人类的生产活动中尝草识药,治验疾病,经历了本能经验积累、初期医疗活动及巫医影响的过程;五代以来,由于外来民族迁徙定居于土家族地区,土家族民间医疗活动较为活跃。清雍正年间对土家族地区实行“改土归流”后,土家族中的有识...  相似文献   

2.
要有好市场先有好政府———土家族博士后杨再平访谈录杨再平男,土家族,1956年出生于湖北省建始县。1979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政治系;198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经济系,获硕士学位;1992年毕业于武汉大学经济学院,获博士学位,师从曾启贤、董辅教授;1...  相似文献   

3.
土家吊脚楼的文化内涵黄秀陵土家族是一个山地民族,主要居住在湘、鄂、川、黔边地区。人们只要一走进土家山寨,就可以看到在群山丛中,一片片凌空而立的黑灰色瓦木建筑,那就是驰名中外的“吊脚楼”。吊脚楼常常是依山而建,建于坡度较大的山坡上,就坡面形成上下两级屋...  相似文献   

4.
哭嫁歌是在特定历史时期女性出嫁时渲泄心中真情实感的一种形式,在湘西,土家族姑娘出嫁前一般就唱这种“歌”来迎接这一人生喜典。土家族诗人彭秋潭(清)在竹枝词中写道:“十姊妹歌歌太悲,别娘顿足泪沾衣。宁山地近巫山峡,犹似巴娘哭竹枝。”他把古代巴渝民歌竹枝与哭嫁歌作了比较,用简洁的语言描绘了当年土家族姑娘出嫁时唱十姊妹歌(土家族哭嫁歌的一种)的情景。土家族姑娘出嫁时哭有这样几种缘由:一、新娘出嫁时离别亲人、朋友,与亲人难分难舍,哭嫁歌中的“哭爹娘”、“哭哥嫂”、“别姊妹”、“哭众亲友”等就是如此。二、按土家习俗,姑娘…  相似文献   

5.
陆群 《民族论坛》2011,(11):29-29
酉水是湘西土家族的母亲河。它是长江南岸水系唯一一条由北向南,横切武陵山主脉的河流,地理位置很重要。依托于这条河,土家族民俗产她生并延承下来。通过考察,我们得到的一个总体印象是:  相似文献   

6.
2007年是施土家族确认单一民族五十周年。经国家民委批准,5月26日,中央民族大学承办了“纪念土家族确认单一民族五十周年暨土家族牛王节庆典活动”。本次活动得到了北京市民委、湖北省民委、湖南省民委、重庆市民委、湘西州政府、恩施州政府的大力支持,两个土家族自治州,24个土家族自治县的代表和北京8372名土家族的代表一千余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7.
土家族是我国具有独特音乐风格的少数民族,在那里可以听到具有独特韵味的山歌,这些歌声是土家族人民在劳作过程中高声吟唱出来的,是来源于土家族人民内心深处的呐喊。本文将对土家族山歌的音乐风格与特征进行浅显分析,希望可以增强人们对于土家族山歌的了解,使更多的人爱上土家族的山歌。  相似文献   

8.
土司时期的土家族文学曹毅纵观土家族历史,可以分为传说时期,巴国奴隶制国家时期、羁縻时期、土司时期和改土归流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而土司时期是其中一个最重要、最有特点的时期。虽然封建王朝正式在土家族地区建立土司制度是在元代,实际上早在唐朝末年土家族地...  相似文献   

9.
由罗贤美、田发刚主编的《恩施州民族研究丛书》首批10部著作出版发行,是新世纪湖北民族地区文化史上的大事,写一点感受以志庆贺。 鄂西民族地区是土家族、苗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聚居之地,也是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长阳、五峰两个土家族自治县的所在地。主体少数民族是土家族,其人口占该地区少数民族人口的80%以上。因此,我们以土家族研究的历史进程为代表,来梳理一下鄂西民族研究的发展线索。 土家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但她作为单一民族的地位,却是迟至新中国成立之后才被确认的。而对土家族这个民族系统、科学的研…  相似文献   

10.
《民族论坛》2013,(5):18-18
正张家界市土家族研究会成立于2000年10月,现任会长吴远平。自成立以来,研究会开展了一系列学术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为了普及土家族文化知识,学会编著、出版了《湘鄂西土家族》《土家知识百问》《土家地区名胜大观》《中国民族风情游丛书·土家族》《永定区民族史纲》等40多本民族研究、旅游书籍。为了探索少数民族民俗散文创  相似文献   

11.
土家族是我国人口相对较多的古老民族之一,主要聚居在湘鄂黔川边界。据“五普”统计,全国共有803万土家族人口,其中世居于湖南有260万,湖北220万,贵州143万,重庆142.4万,四川3万多人,其余散居在全国各地。在历史的长河中,土家族同其他各少数民族一样,在创造了灿烂的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创造了极丰富的民族文化。民族文化是维系一个国家和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保护和发展包括土家族古籍在内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贯主张,也是民族古籍工作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自《中国少数民族古籍总目提要·土家族卷》编目工作开展以来,各地按照会议的布置,采取措施,积极行动,千方百计克服人、财,物等方面的困难,认真做好资料的搜集、整理和编纂工作。截至目前,五省市共搜集、整理、登录(卡)条目2800余条,其中湖北1200条、重庆166条、贵州146条、湖南1200余条。所搜集、整理的条目数与去年(1286条)同期比,增加了一倍多。  相似文献   

12.
<正> 土家族傩戏源于古代傩仪和傩舞,是以驱鬼逐疫和酬神还愿为目的的一种民间戏剧,它大约于宋元时期由中原地区传入土家族地区,巫风盛行的文化气候以及土家族浓郁的原始宗教意识,使傩戏于明清之际很快在土家族地区发展兴盛起来。傩面作为傩戏演出所佩戴的面具,在傩仪中是神的化身,故  相似文献   

13.
基诺族不是“游耕”“游居”民族周新文,陶联明本文作者根据实地考察和亲身见闻,指出某些著作将基诺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山地农业概括为“地跟山转,人跟地走,寨跟山跑。广种薄收”以及“无法再进行轮歇耕作时,基诺人便举族而迁,整个村寨迁往他处”等,是不符...  相似文献   

14.
《民族学刊》2016,7(2):封3
西南民族大学博物馆从一九八六年开始,首批征集到土家族全套不同图案的织锦共一百余幅,此后又多次深入黔江和湘西土家族居住的乡寨征集回清末民初土家人使用过的精雕细刻描金婚庆、梳妆台,民国楠木土漆桌、椅、凳全套,民国和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土家族男女服饰,清中期木雕傩公傩母及系列人物面具,清道光二十四年傩画全套二十余幅。在此基础上,博物馆在2015年布置完成了“土家族馆”,展示并汇聚文明的碎片,以实物载体寻回散落的记忆,较好地反映了土家族生活与生产的历史风貌和宗教文化信仰。  相似文献   

15.
“刀耕火种”是原始农业的祖先们留下的一份文化遗产。长期以来,由于自然的、历史的、社会的诸原因,直到当代,在我国西南边远山区的一些兄弟民族依然保留着刀耕火种,其中云南滇西北和滇西南的边疆山区,就是迄今保存这种原始耕作传统的最后王国之一。很粗略地估计,全省约有十余个山地民族(包括部分汉族)不少于一百多万人还不同程度地依赖  相似文献   

16.
杨军 《中国民族博览》2016,(12):125-127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然而土家族的音乐发展及调式和曲式都将成为该民族在音乐界值得荣耀的事。本文仅结合湖北恩施土家族的音乐特点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在分析土家族的曲调高昂,旋律优美,其形态颇具特色,旋律、调式、调性、歌唱、歌词、衬词等都将成为我国宝贵的文化艺术。  相似文献   

17.
羁縻时期的土家族政治概况曹毅在土家族历史上,经历了巴国奴隶制时期、羁縻州县时期、土司时期和“改土归流”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时期这样几个主要阶段,而羁縻时期的时间最长,上起秦汉,下至唐宋。这一时期又是经过民族大融合形成稳定的民族共同体土家族的过渡阶段,“...  相似文献   

18.
梯玛神歌是土家族传统的敬神之歌,集歌、乐、舞、词于一体,包含了文学、音乐、伦理等各方面内容,主要流传在湘西的龙山、保靖、永顺、古丈等县。土家族的伦理道德渗透在他们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千百年来,梯玛神歌以其原始而质朴的道德观造就了土家族等古朴民风和民族气质,对土家族社会伦理道德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本文从梯玛神歌所蕴涵的善恶分明、团结互助、祭祖孝亲等内容,对土家族的伦理道德试做一些探讨,力求探寻梯玛神歌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土家族原始宗教述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土家族原始宗教述略彭继宽土家族居住的湘鄂川黔边邻地区,由于邻近中原,历史上又是多民族杂居地区,因此在土家族的宗教信仰中出现了各民族相互影响、相互融合、古今交替的复杂局面。它既有本民族原生原始宗教的遗存,又有其他民族特别是汉族文化的强烈影响和人为宗教的...  相似文献   

20.
论武陵文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武陵文化是以历史上的“武陵蛮” (即今天的土家族、苗族为主体的少数民族 )在武陵山区创造的一种地域文化。武陵文化的生成与武陵山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地理环境 ,与相邻民族文化的影响密不可分。武陵文化是一种山地文化 ,不仅源远流长 ,其成就也灿然可观 ,它具有神秘浪漫、崇尚武勇、多元融通等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