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告别位于“亚欧第一大陆桥”交通要道上我国最大的陆路口岸城市满洲里。记者沿着属于黑龙江流域的呼伦湖——额尔古纳河水系。驱车在辽阔而翠绿的草原深处。往南.再往西南,于呼伦湖湖水和草地之间的公路逶迤前行.前方是呼伦贝尔草原最西南端的新巴尔虎右旗。  相似文献   

2.
崔哲浩  吴雨晴  张俊杰 《民族学刊》2023,14(1):87-94, 149
边境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边境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也决定了其具有一定的政治特殊性。“空心村”现象各方面的负面影响对边境安全中的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等造成了一定的威胁。本研究以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以下简称“延边地区”)的乡村为研究对象,首先对边境安全及边民的重要性进行理论梳理及阐述;其次从延边地区乡村“空心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和形成原因两个方面进行系统分析,认为,延边地区乡村“空心化”主要表现为人口大量流失、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农村产业及社会保障空心化、民族文化传承受到威胁等四种形式。其形成原因主要有城乡收入及生活条件多方面差距、产业及经济发展水平落后、基础设施及社会服务的影响、地缘政治的影响等;再次基于边境安全与“空心村”现象的影响关系,对延边地区“空心村”进行深入分析,认为,存在社会安全隐患问题加大、群众及基层组织防范意识及能力不足、社会资源难以整合、对边境地区乡村振兴战略的稳步推进产生影响四个层面的问题;最后在边境安全视角下提出把边境地区“空心化”问题提升到边境安全的高度、发展壮大农村龙头产业,促进村民就业增收、优化边民财政补贴政策,实现“人心齐,泰山移”、进一步加强边境地区社会管控工作,增强群众向心力、凝聚力、全面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改善村民生产生活条件等五个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丽江大研、束河、大理沙溪古镇的驻客人群生活实况的描述,以及对驻客自我认同困境的分析,探讨驻客这一类中介旅游人群的特质。试图提出重新审视旅游人类学东道主-游客研究范式的必要性,认为从模糊的旅游人群边界设定出发,可以对旅游与现代性的关系做出进一步的理解与思考。  相似文献   

4.
5.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是大学生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主渠道。教学内容设计、教学方法改革以及考核方式创新是提升"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实效性的核心要素。实践教学的开展和"互联网"等"活力因素"的引入使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教育的课堂教学得到了有效延伸。内蒙古民族大学"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课"教学"课堂坚守"与"课下延伸"有机结合,教学实效性和课程亲和力得到了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6.
刘廷江已经成了"名人"。百度搜索"满都村刘廷江",显示结果为30页2970条相关信息,而且80%以上是他的先进事迹。一个民族地区的村官,如何能做到在互联网上声名远扬?答案是——他让富民的路无限延伸。19年来,刘廷江凭着对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热忱,带领呼伦贝尔市达斡尔民族乡满都村各族群众走上了脱贫致富的道路,并让这条富裕的道路不断延伸。  相似文献   

7.
晋西北山曲、陕北信天游、内蒙古原绥远地区的爬山歌 ,体例相同 ,词曲相近 ,共同构成我国北方单独的一个民歌圈 ,其生成与清代民国时期的“走西口”移民运动密切相关。在“走西口”过程中 ,晋西北、陕北人口大批向河套及大青山前后地区移居 ,形成以山西河曲、保德人和陕西府谷、神木、榆林人为核心的“河府移民圈” ,人口同源支持了民歌共性。长盛不衰的雁行式“走西口”生活 ,不断刺激着民歌的创造与发达 ,使三地民歌的交汇共生走向高潮 ,在发展中推动了三地民歌的同质化过程。  相似文献   

8.
据新华网5月3日张玥报道:5月2日,蒙古国文化周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开幕。这是蒙古国首次在内蒙古自治区举办文化周活动。内蒙古博物院蒙古国摄影艺术展展出的  相似文献   

9.
余群 《民族论坛》2008,(11):46-47
黄庭坚作为江西诗派的领袖,他提出了"无一字无来历"、"点铁成金"和"夺胎换骨"等有名的文艺理论,但后人在使用他的"夺胎换骨"时,往往把它说成了"脱胎换骨"。事实上,"夺胎换骨"和"脱胎换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黄庭坚的文学主张是"夺胎换骨",而不是"脱胎换骨"。  相似文献   

10.
文章以流入吉林边境朝鲜族村落的外来汉族农民为研究对象,通过解读和分析他们的生活叙事和主观感受,真实呈现人口流动背景下外来汉族农民的生计实践、与当地朝鲜族村民的交往互动、居留本地的意愿以及目前面临的困境,为新时期民族关系的微观研究提供可借鉴的田野资料。研究发现,在吉林边境村落,原本处于不同生活空间的朝鲜族、汉族两个民族的农民由于人口流动和土地流转催生的族际接触的契机,建立了生计互补、互惠互利的经济交往关系,也创造了日常交流互助的可能。在这一过程中,朝鲜族、汉族两个民族的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时空的重叠性不断增加,这为他们的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基础,有助于边境社会空间新型多民族村落共同体的整合与再造。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第二代民族政策"提出者所举证的"国际经验教训",就所谓美国"大熔炉"政策成功防止种族、族群矛盾"演化为民族分裂问题"的立论及其所概括的"特别是不允许"之类的"经验",结合中国的实践进行了评析。认为这种所谓可资借鉴的"美国经验"是对美国种族、族群政策及其实践的误读和编造,也是对中国解决民族问题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误导。  相似文献   

12.
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设是落实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重大举措,这不仅推进了我国的经济发展与国际接轨,而且也为中国文化“走出去”创造了机遇和平台。特别是内陆边境自贸试验区的建设,为立足我国本土“自塑”国家文化形象提供了实践平台,也为邻国人民“他塑”中国国家文化形象增置了认知窗口。面对当前内陆边境自贸试验区建设中国家文化形象建构面临的困境,灵活运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符号以及新时代中国发展的新符号为表征,突出以人民为中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本质和中华文化开放包容的品质特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与传播彰显当代中华文化的自信,从而达到对中国国家文化形象的宏观建构。  相似文献   

13.
文字是记录语言的书写符号,汉字是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作为中华民族文化重要载体之一,汉字蕴含并传达着丰富的文化信息,是了解时代文化的"活化石"。本文通过汉字中"男"女"的失衡现象梳理,分析汉字所体现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14.
中越边境壮族跨国婚姻中的拜后家,是嫁入中国的越南壮族媳妇拟制姻亲关系的建构行为。它是越南壮族媳妇在传统后家观念的推动下,对拜后家文化习俗的借用;也是在现实边境政策的制约下,姻亲关系中断之后,因身份认同模糊而引发的理性选择。在越南壮族媳妇拟制后家的过程中,集中体现了妇女在姻亲关系建构中的主动实践。这种建构,也是特定社会背景下的一种文化策略。  相似文献   

15.
苗族丧葬仪式是其人生过渡仪式的重要阶段,在整个丧葬仪式里,牛皮鼓作为其特殊的符号自始至终都贯穿前后。通过对"牛皮鼓"的文化建构,基于其作为丧葬仪式的核心地位,"牛皮鼓"这一介质致使亡者达到身份结构的另一层转变,在此过程中,不仅强化了参与仪式客属的共同祖先记忆,也正是通过这种持续不断的"历史性"记忆,族群认同与聚合才得以维系。  相似文献   

16.
反“右派”运动的原因是非常复杂的。其基本原因是:在国际上,对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民主运动的过激反应;在国内,对被发动起来的民主要求的错误认识;毛泽东个人的判断和独断心理等。在诸多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反“右派”运动骤然爆发,终于演变成了一场深重的民族灾难。  相似文献   

17.
从内蒙古满洲里公路口岸多部门无缝衔接,确保入境人员移交全程闭环管理,到新疆地窝堡机场海关开发入境旅客指尖服务微信小程序,扫码过关验放;从云南25个边境县群防群治,各族群众加入村寨守护行动,到西藏日喀则地区边防检查站,无人机不定时巡防中尼边境一线……在我国约2.28万公里的陆地边境线、140个边境县(市、区)中.  相似文献   

18.
郑亮 《民族研究》2020,(2):1-16+141
针对恐怖组织"东突厥斯坦伊斯兰运动"的研究,除了其组织活动、形成的危害以外,针对其意识形态演变的分析将有助于深入和全面地掌握其动态,以服务于反恐和"去极端化"工作。对"东伊运"意识形态的变迁的分析需要置于历史、现实和地缘政治的大背景中,聚焦于"东伊运"意识形态的泛突厥主义、泛伊斯兰主义理论基础及其在全球范围内的"圣战"活动。当前,"东伊运"受到"基地"组织的深刻影响,已经从一个民族分裂组织转变为一个民族分裂和全球"圣战"兼具的跨国恐怖组织。但是,对于民族分裂和全球"圣战"的双重追求也制造了该组织意识形态的内在矛盾。综合来看,反恐怖主义工作必须消除恐怖主义的意识形态根源,才能从根本上铲除"极端化"的土壤。  相似文献   

19.
经堂语是一种宗教场所的特殊用语。指的是明清时期,经师们用当时的汉语("蒙式汉语")翻译阿拉伯语或波斯语形成的一种特殊的汉语变体。其面貌特征、性质、形成过程与历史上的"汉儿言语",今天的临夏话、西宁话等西北民族地区接触方言十分相近。我们的研究初步表明:经堂语的译文风格与元、明时期直译体译文风格接近,存在元白话里的"格"标记成分:如方位名词"上"是"位格""宾格"等标记形式,介词"打(达)"是离格标记形式等现象,属于蒙古语等语言的"格"范畴。我们认为这是蒙古语在经堂语里的干扰特征。  相似文献   

20.
"多余人"和"新人"形象是19世纪俄国文学中的传统形象。普希金笔下的叶甫盖尼.奥涅金是公认的第一个"多余人",而屠格涅夫笔下的英沙罗夫和叶琳娜被视为"新人"诞生的标志。《罗亭》是屠格涅夫的第一部长篇小说,主人公传统上一直被看成是"多余人"的又一典型,然而有些学者也提出反对意见。通过罗亭与其他"多余人"的对比,以及罗亭与"新人"之间某些内在联系的分析,可以看出罗亭性格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他是"多余人"向"新人"过渡的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