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2年夏天,浙江卫视一档音乐选秀节目《中国好声音》在电视与网络上异常火爆,后续效应一直延续至今。有不少歌手通过此平台,成了家喻户晓的明星。进入总决赛前四名的彝族女孩吉克隽逸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黝黑的皮肤,姣好的形象,类似美国歌星惠特尼·休斯顿磁性的声音,一夜间成为媒体的宠儿,拥有众多的铁杆粉丝。幸运之神开始惠顾这位来自四川大凉山甘洛县的女孩。  相似文献   

2.
大凉山的“形象扶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凉山的“形象扶贫”文/孙青友从1992年开始,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在大凉山贫困地区实施“形象扶贫”工程,效果很好,深得人心,被称为“共产党的德政工程”。“形象扶贫”工程提出的背景凉山彝族自治州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也是解放初期比较典型的由奴隶制社...  相似文献   

3.
这里所说的美姑,并不是对美丽姑娘的尊称,而是大凉山腹地的一个小县。  相似文献   

4.
贾银忠 《民族学刊》2010,1(2):138-142,167
俄国旅行家顾彼得到过四川大凉山彝区,并在其旅行记《彝族首领》中作了真实的记述。顾彼得在书中多处记述的彝区美景,都是真实的,是今天完全能找到的。文章陈述了顾彼得深入彝区的路线,以及那一时期的旅游自然资源、人文资源和民风民俗,之后用对比的手法分析了彝区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的历史变迁和发展。  相似文献   

5.
故哲,一个藏在大凉山深处的彝族村子。就是在这里的小学校,我喝到了最纯净的山泉,看到了最干净的蓝天,认识了最纯真的彝族孩子……  相似文献   

6.
看了中央民族学院艺术系演出的《凉山巨变》舞剧,觉得它很真实地反映了我们大凉山人民从奴隶社会走上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革命,反映了这个革命变革的阶级斗争。我是大凉山的人,是世代的奴隶,从小我就给奴隶主放猪。解放军进驻凉山以后,  相似文献   

7.
中央民族学院艺术系排演的舞剧《凉山巨变》,是一部以反映我国四川大凉山地区的广大彝族奴隶,在党的领导下,打碎奴隶制度枷锁,从黑暗的奴隶社会,一步跨过几个世纪,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革命变革为题材的舞剧。我国四川大凉山彝族人民,在解放后的短短十几年间,发生的伟大革命变革,是党的  相似文献   

8.
拉姆 《中国民族》2015,(2):30-34
一曲木日火第一次见到海洛因时,并不曾想到毒品会那么深重地影响到他日后的生活。那时,出生于大凉山某某县一个彝族山寨的曲木日火正在乡镇中学读初中;而自己最好的朋友则正蹲在学校狭小昏暗的厕所中,用打火机燎烤着锡箔纸上白色粉末。1990年代中期,毒品开始进入彝族人聚集的大凉山腹地  相似文献   

9.
成都部队驻大凉山某团副团长龚永柏同志,长期坚持学习彝语,同彝族战士和彝族社员交上了知心朋友.汉族同志说他是彝语通,彝族同胞则亲切地称他为“喏索大比”.(彝语,意为彝族同志) 二十多年前,龚永柏同志参军来到大凉山.所在部队绝大多数成员是刚从火坑里救出来的彝族奴隶.面对这些善良、诚实,勇敢的战友,有多少阶  相似文献   

10.
我是妈妈的女儿罗洪依巫躺在这块上地上我悄悄地睡去(你这温柔的属于我的故土最动人的谣曲啊我是在你的梦里睡着的)躺在这块土地上我甜甜地醒来(你这自由的属于我的民族最崇高的血液啊我是在你的轻唤中醒来的──吉狄马加大凉山,属于我的故土,尽管她还很贫瘠,尽管在...  相似文献   

11.
张伟 《中国民族》2023,(1):100-104
<正>“孩子们,要热爱人!”随着诗人吉狄马加的诗歌《这个世界的欢迎词》在谷剧场响起,2022年11月11日,第四届大凉山国际戏剧节正式拉开了大幕。把剧场搬进山谷,以苍莽的大山、秀丽的邛海为舞台背景,身着各民族节日盛装的演员、观众,为西昌绿意盎然的冬日增添了缤纷色彩。开幕式上,交响乐齐奏,舞者起舞,诗朗诵、独唱、合唱、树叶吹奏……各种表演精彩纷呈。  相似文献   

12.
去年春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大凉山腹地视察,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对凉山寄予厚望'。凉山州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凉山重要指示讲话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将总书记对凉山工作的重要指示细化为45项工作任务,组织开展'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我们村'巡回宣讲,把总书记'比大凉山还宽厚的爱'传递到千家万户,万众一心打好脱贫攻坚战。2018年,全州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533.19亿元,累计退出贫困村1454个、减贫65.9万人,脱贫攻坚总体任务完成70%,被国家民委命名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州'。  相似文献   

13.
她是四川大凉山彝族自治州走出的传奇女子,现拥有英美两国国籍,18年间,行走了100多个国家.发生在她身上的一切只能用传奇来形容."我要做我想做的一切!"  相似文献   

14.
哈森 《中国民族》2012,(7):52-53
2011年9月,我在成都见到了年过古稀的彝族老翻译家谢友仁先生。我们在百花园乡村酒店空阔的茶亭里聊起他的翻译生涯。在他慢慢的叙述中,我仿佛回到了久远的从前:大凉山的改革、人民大会堂里传出彝语同传,毛主席、朱德总司令接见民族翻译、大小凉山翻天覆地的变化……那是一幅幅珍贵的画面。想象中,这些画面也许都是黑白的,但是时代进步的景象却迸发着五彩的光芒。倾听的过程中,我想到了"在场"这个词。谢老以一个彝族翻译家的身份,在场见证了大凉山一段伟大的历史变革,也见证了共和国彝语文翻译事业的历史进程。缘于这次关于翻译的谈话更多涉及历史,我以口述问答的形式,将谢老的翻译经历记录下来,再现给读者。  相似文献   

15.
乔谦 《民族学刊》2022,13(5):39-45, 135
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来,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征程中不断积淀和丰富发展的红色文化深刻地融入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之中,这种独特的先进文化是不断激励中华儿女奋进前行的强大精神力量。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历史交汇期,作为“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的四川省大凉山彝区虽然已经告别绝对贫困并实现小康,但要与全国同步实现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大凉山彝区蕴藏着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深入挖掘并有效利用这些资源宝藏,一方面有助于彝区群众深入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爱党教育、爱社会主义教育;另一方面对进一步铸牢彝区群众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党的领导下奋力推进乡村振兴,凝聚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6.
曲比阿果  王智薇 《民族学刊》2023,(10):103-111+158
艺术节庆作为一种时间和文化符号记录着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展示和传播民族文化的重要媒介。本文从民族符号学与艺术节庆视觉形象设计的关系出发,以北京国斐设计工作室的大凉山国际戏剧节视觉设计方案及其对节庆活动视觉形象设计为个案,分析凉山毕摩绘画文化的当代创新视觉转换中呈现出的多种形态的节庆特性。梳理大凉山国际戏剧节的视觉形象设计形成的图形元素、文字元素、色彩元素及文创产品等要素与凉山传统民族文化实现完美结合的过程,探析了现代节庆的民族符号视觉设计与文化建构、民族文化传播间的关系,以期为其他民族节庆定位和发展提供参考。最后通过对民族特色的视觉形象符号体系的阐释,强调民族地区旅游产业与民族文化发展的协调关系,促进不同族群文化间的相互欣赏,提升对中华民族共享符号的文化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17.
《中国民族》2008,(11):45-46
有两本以蒙古民族为题材的书,极大地影响了30年来的中国文学。这就是《黑骏马》和《狼图腾》。 浪漫主义文学思潮在中国的发展,一直走着一条崎岖坎坷的道路。20世纪80年代后期,西方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席卷中国,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一起受到了严峻的挑战。这个时候,张承志出现了。  相似文献   

18.
一一九四二年冬天,四川大凉山落了一场大雪。厚厚的雪花复盖着丛林,淹没了山路,旷野里白茫茫一片。八岁的潘平章随妈妈来到越西县的基伍村探望外婆。傍晚,三个彝族汉子来敲门。为首的一个披着羊毛毡,宽阔的肩膀上挂着枪,脸上  相似文献   

19.
尽管心碎过千百遍,眼泪足以浇灌她的橄榄山果园,她仍然像大凉山那只孤独、坚韧、顽强的山鹰一样,全身血淋淋的,蹲在寒冷、高不可攀的岩石上,双眼直视着太阳、一动不动,等待着脱胎换骨,等待着涅槃重生……  相似文献   

20.
我一边看《凉山巨变》,一边忍不住淌泪,忍不住我心头升起的阶级仇恨。这个舞剧,使我又重温了一次我们大凉山过去奴隶社会的阶级压迫和阶级斗争。我家就是娃子——奴隶。在那个社会,我们娃子就象牲口一样被奴隶主买卖,可是我们的生活却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